<p class="ql-block">穿越纳米比沙漠死亡谷,邂逅鲸湾火烈鸟。震撼于维多利亚瀑布,驰骋乔贝国家公园,感受非洲狂野。</p> <p class="ql-block">从浦东飞行12小时至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机场转机。</p> <p class="ql-block">休息两个小时,乘坐ET835 飞行时间五小时前往温得和克。</p> <p class="ql-block">温德和克福音路德教堂是纳米比亚首都温德和克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p> <p class="ql-block">教堂由德国殖民者建于20世纪初,融合了哥特式建筑风格,尖顶高耸,线条简洁,砖石结构透着沉稳的质感。其红色的屋顶在温德和克的城市景观中十分显眼,成为当地辨识度极高的地标。</p> <p class="ql-block">作为德国殖民时期的遗留建筑,它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承载着纳米比亚与德国文化交融的历史记忆。</p> <p class="ql-block">纳米比亚国民议会办公大楼(墨宫),墨宫是纳米比亚国民议会的所在地,见证着该国的民主进程,同时因其独特的历史与建筑价值,成为温德和克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在教堂前,肃穆的建筑旁突然响起动感节奏——一群街舞青年正挥洒活力,腾空、旋转,每一个动作都充满张力。古老与年轻的碰撞,意外得让人挪不开眼,这大概就是旅途里藏不住的惊喜吧。</p> <p class="ql-block">走进纳米比亚红泥人部落。他们栖息于丛林茅屋,男人在外放牧狩猎,女人在内操持家务养育后代。一位族长在部落管理,空了一起跳个舞。</p> <p class="ql-block">纳米比亚国山—SPITZKOPPE,每次爬山被好友们死拖硬拽拉上去,不是怕自己摔,是怕把他们带下去。</p> <p class="ql-block">一早迎着朝阳,前往纳米比亚鲸湾。</p> <p class="ql-block">纳米比亚鲸湾濒临大西洋,是一个兼具自然生态与经济战略价值的特殊区域。</p> <p class="ql-block">近距离观赏海狗、鹈鹕等海洋生物的生活状态,感受它们的悠闲与自在。</p> <p class="ql-block">必须赞美鲸湾的生蚝,生蚝界的顶流,那份在纯净环境中缓慢生长而凝聚的极致鲜美,果木香甜,没有半点腥味。</p> <p class="ql-block">深入纳米布沙漠腹地,寻找传说中的“Sossusvlei”盐沼。本以为只有永恒的沙丘,却在酷热与荒芜的中心,撞见一片粉色的梦境。在纳米比亚的“死亡之地”,遇见最鲜活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骷髅海滩:这里沙漠与大西洋交汇,望着被遗弃的沉船残骸,景观神秘荒凉。</p> <p class="ql-block">德国小镇—-斯瓦科普蒙德,纳米比亚第四大城市,其实就是个只有四万多居民的小镇,曾经的德国殖民地。</p> <p class="ql-block">西部沿海,大西洋的蔚蓝海水翻涌不息,而岸边不远处,便是世界最古老的纳米布沙漠。金色沙丘如同凝固的波浪,一直延伸到海岸边缘,形成“沙海相连”的震撼画面——一边是深邃的海洋,涛声阵阵;一边是干旱的沙漠,沙丘绵延,两种极致的地貌在此无缝衔接,苍凉又壮美。</p> <p class="ql-block">纳米比亚的宝石沙滩是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之一,人们可以直接在沙滩上用手机放大拍摄,足见其钻石资源的丰富。</p> <p class="ql-block">6月29日有缘与团员们庆生,沾沾喜气,快乐连绵。</p> <p class="ql-block">南回归线(南纬23°26′)横穿其南部地区,是该国地理上的一个重要坐标。</p> <p class="ql-block">在纳米比亚的荒漠中,箭袋树是独特的生命符号——它们扭曲着枝干,顶着稀疏的叶片,在干旱与烈日下伫立千年,仿佛是大地写给天空的诗。</p> <p class="ql-block">站在箭袋树下留影,背景是无垠的红沙与湛蓝苍穹,树的剪影苍劲有力,人与树的同框,像是和时光的对话。风拂过枝干的声音里,仿佛能听见这片土地的坚韧故事,按下快门的瞬间,便把这份苍凉又蓬勃的生命力定格成了永恒。</p> <p class="ql-block">索利泰尔小镇位于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前往红沙漠的必经之路上,是一个孤寂却独特的小镇。这里有许多废弃的汽车,大部分是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生产的,其中不乏一些高度收藏价值的车型。这些汽车在沙漠中常年暴晒,车身早已变形生锈,只剩下残骸,与周围的仙人掌和沙漠景观形成了独特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45号沙丘位于纳米比亚诺克卢福国家公园苏索斯维利沙漠谷地一带,因为距离景区门口45公里而得名。它高近325米,是典型的金字塔型沙丘,有“世界最高的沙丘”“地球最美的沙丘”之称。其沙粒富含氧化铁,呈现出独特的红褐色,在清晨和傍晚阳光斜射时,沙丘阴阳对比强烈,色彩层次丰富。45号沙丘因优美的外观和线条,成为纳米比亚红色沙漠的名片,还曾登上《国家地理》封面。人们可以攀登至顶俯瞰沙漠的壮丽全景。</p> <p class="ql-block">40号沙丘没有45号沙丘那么有曲线,它比较高且直,沙脊线没有被破坏,整体呈现出漂亮的橘红色。不过该沙丘不允许人们爬上去,它是红沙丘的标志之一。</p> <p class="ql-block">住进纳米比亚红沙漠腹地的唯一酒店,白天是无垠红沙的壮阔,夜晚便被南半球的银河彻底俘获。抬头就是漫天繁星织成的璀璨光带,清晰得仿佛伸手能触到,连呼吸都怕惊扰了这份静谧的浪漫。沙漠的夜,原来藏着整个宇宙的温柔。</p> <p class="ql-block">纳米比亚死亡谷的清晨,是荒漠里最具张力的时刻。</p> <p class="ql-block">天刚蒙蒙亮,淡紫色的晨光漫过周围的红色沙丘,将谷底那些枯槁树勾勒出清晰的轮廓——它们早已在千年干旱中变成黑色,却依旧保持着伸向天空的姿态,像一群沉默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随着太阳慢慢升起,光线从柔和变得锐利,沙丘的阴影在谷中缓缓移动,树的剪影被拉得很长,盐沼的白、沙丘的红、枯树的黑,在晨光里交织出一种苍凉又神秘的美,仿佛时间在这里凝固,只剩下自然最本真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离开纳米比亚温德和克准备飞往津巴布韦🇿🇼</p> <p class="ql-block">津巴布韦维多利亚瀑布又称莫西奥图尼亚瀑布,位于非洲赞比西河中游,赞比亚与津巴布韦接壤处。</p> <p class="ql-block">坐上游轮,河面被夕阳漫漫染成金黄,仿佛铺上了一层金色的绸缎。两岸是原生态的湿地和灌木丛,河马在水中悠闲地喷吐水雾,鳄鱼在岸边潜伏,大象家族会在河边喝水,犀鸟从头顶掠过,各种野生动物展现出非洲大陆的狂野与生机。</p> <p class="ql-block">清晨坐上公园越野车,走进博茨瓦纳的乔贝国家公园,仿佛闯入未被惊扰的野生动物秘境。</p> <p class="ql-block">天刚蒙蒙亮时,草原还裹着晨雾,空气里混着青草与泥土的湿润气息。此时的动物格外活跃:成群的大象甩着长鼻在水边觅食,水牛群踏过草地留下串串蹄印,狮子可能刚结束夜间捕猎,正趴在树阴下打盹,可惜此行我们还是错过了与狮子的邂逅。</p> <p class="ql-block">在非洲的猴面包树下合影,自带一种穿越时空的野性浪漫。</p> <p class="ql-block">粗壮的树干像饱经沧桑的老者,遒劲的枝丫伸向天空,巨大的树冠遮天蔽日。站在树下,人显得格外渺小,仿佛能听见树纹里藏着的古老故事——它曾为旅人提供阴凉,为动物储存水分,是非洲草原上的“生命之树”。</p> <p class="ql-block">换个国家、换个角度观维多利亚瀑布;夕阳下的赞比西河绝赞。</p> <p class="ql-block">夕阳下的赞比西河,是大自然最慷慨的调色盘。</p> <p class="ql-block">落日把河水染成一片熔金,粼粼波光随着水流轻轻晃动,像无数碎钻在河面跳跃。远处的河岸线被镀上暖红的轮廓,岸边的灌木丛成了深色剪影,偶尔有水鸟掠过水面,划出一道灵动的弧线,惊起一圈圈涟漪。</p> <p class="ql-block">随着太阳慢慢沉入地平线,天空从橙红渐变成深紫,最后晕染开一片温柔的蓝。河风带着水汽拂过,带着一丝微凉,却让人沉醉在这份辽阔与宁静里——此刻的赞比西河,既是流动的诗,也是凝固的画。</p> <p class="ql-block">从直升机上俯瞰,瀑布像一条白色巨龙,咆哮着奔腾而下,溅起的水雾在阳光折射下,幻化成一道道绚丽的彩虹,简直美到失语。还能看到深邃的巴托卡峡谷、雄伟的维多利亚瀑布大桥和蜿蜒的赞比西河,真的太震撼了。</p> <p class="ql-block">旅途的最后一天,圆满收尾。在酒店偶遇一辆超吸睛的桔色老爷车,复古又亮眼!赶紧拉上同伴们一起合影,镜头里全是藏不住的笑意。这突如其来的小惊喜,给整个旅程画上了超甜的句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