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图 / 文:老愚翁</p><p class="ql-block">美 篇 号:5140062</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虽已入秋,仍然酷热。走进瑶里古镇的那一刻,仿佛被一絲絲的清凉揽入了怀抱。这里,山清水秀,古镇的风光,如一首田园诗。瑶河潺潺,似灵动的玉带,穿镇而过。河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间,倒映着岸边古老的徽派建筑和葱郁的山峦。岸上的垂柳依依,像是温婉的女子,轻舞着发丝,在微风中诉说着古镇的悠悠往事。脚下的石板路被岁月打磨得光滑如镜,仍默默記录着熙攘的脚步。镇中的老宅错落有致,白墙黛瓦在阳光的映照下,折射出一种古朴而宁静的美。飞檐翘角,像是展翅欲飞的鸟儿,带着几分灵动与俏皮。走进那深宅大院,曾经的繁华与热闹一点也不逊色,木雕、石雕、砖雕精美绝伦,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先人的匠心独俱和对生活的刻画。</span></p> <p class="ql-block"> 电影《闪闪的红星》的取景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在这古镇中,有一处地方,承载着一段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陈毅故居“敬义堂”。1937年,那是一个国家命运跌宕起伏的关键时刻,抗日的烽火在中华大地熊熊燃烧。陈毅以中共中央代表的身份,两次来到瑶里。当时,大多数游击队干部和战士对“国共合作”存在疑虑,对改编工作也不理解。陈毅住在“敬义堂”,肩负着重大的使命,他要传达党中央关于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精神。他在皖赣特委会上的“目前形势与任务”报告,如同一盏明灯,为迷茫中的指战员们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激发了他们的抗日热情,为统一部队思想指明了方向。</span></p> <p class="ql-block">纪念改编的红色广场,新四军从这里奔赴抗日前线</p> <p class="ql-block"> 陈毅铜像 </p> <p class="ql-block"> 陈毅故居《敬义堂》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1938年初,在陈毅等同志的领导下,红军游击队汇集到瑶里进行改编和整训。2月8日,各界群众抗日动员大会在瑶里程氏宗祠举行,陈毅在千人面前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讲,全面分析国内政治形势。他与胞兄陈孟熙的同台,用“家人不和外人欺”的生动事例,向大家阐明了国共两党要共同抗日的道理。2月10日,抗战誓师大会在程氏宗祠召开,全体红军战士和当地群众齐聚一堂,附近的群众蜂拥而至,杀猪宰羊,为子弟兵饯行。在陈毅的指导下,皖、浙、赣边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称“江西抗日义勇军第二支队”,正式编入新四军序列,从瑶里出发,开赴抗日战场。</span></p> <p class="ql-block">《程家宗祠》陈毅在这里向革命群众作了"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报告</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在瑶里古镇,时光仿佛有着独特的韵律,一只叫"赛虎"的狗是这里网红,而赛虎的故事,是这韵律中一个动人的音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清晨,我散步至瑶河上的风雨桥。晨光熹微,洒在古老的桥面上,映出一道孤独却又执着的身影——"赛虎"。它静静趴着,像是一尊雕像。我轻声唤它,它只是轻轻摇了摇尾巴,似乎接受了我的友好,但目光仍望向远方,那是它与主人曾一同走过的方向。六年前,它的主人,是一位镇上的老人,天天带着它在这风雨桥上与人拉呱,度过无数惬意时光。老人离世后,小主人将它带到新家。可陌生的新家留不住赛虎,它毅然跑回老宅,不见老主人的它,此后便日日守在风雨桥。这一等,就过了六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它的忠诚,让我联想到一部电影《忠犬八公》。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我曾养过狗,深知它的灵性。赛虎的执着让人心疼又感动。它不懂世事变迁,只知主人会在这桥上出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岁月斑驳了桥的模样,却未改变它的坚守。赛虎以生命践行着忠诚,在这山水环绕的古镇,它的故事,如同潺潺流淌的瑶河水,悠悠地淌进善良人的心田,几乎听过它故事的旅行者,都会在风雨桥上和赛虎相见,或安抚、或喂食,赛虎不遭闲弃,成为古镇最温暖、最动人的佳话</span></p> <p class="ql-block"> 忠犬"赛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瑶里的夜幕,如一块轻柔的黑绸,悄然落下,将白日的喧嚣缓缓覆盖。山谷间,凉风习习拂来,似一双温柔的手,轻轻拭去身心的疲惫,带来满心清爽。远处,虫鸣此起彼伏,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宛如大自然谱写的摇篮曲。每一声鸣叫,都似在诉说着瑶里不为人知的故事。那满天的星斗也十分亲近,好像伸手可摘……。置身其中,感受着这份宁静与恬然,思绪也随之飘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瑶里之行,是一次与历史和自然的亲密接触。在这里,我领略了自然风光的旖旎,感受到了古镇建筑的古朴韵味,更被红色历史中先辈们的精神所震撼,也因“赛虎”的传说而心生温暖。离开瑶里时,我心中满是不舍。这座古镇,它的山水、它的历史、它的传说,都刻入了我的脑海。</span></p> <p class="ql-block"><b> 2025.8.22日 于武汉</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