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与义的悲歌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37, 35, 8);">----《狂飙》电视剧人物刻画有感(二)</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电视剧《狂飙》凭借扣人心弦的剧情、入木三分的人物刻画,在扫黑题材剧集中脱颖而出,成为观众热议的焦点。剧中,安欣这一角色宛如熠熠生辉的正义灯塔,以其坚定的正义感和复杂多面的人性,深深烙印在观众心间。他不仅在与犯罪嫌疑人的斗智斗勇中尽显非凡智慧,更在与孟钰的爱情故事中,展现了人性的温暖与两难的矛盾,谱写了一曲情与义的动人悲歌。</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安欣是《狂飙》的灵魂人物之一,他的人物塑造是正义的化身,也是剧中扫黑除恶行动中无畏的中流砥柱。其形象鲜明饱满且立体,既有坚定的正义感,又有复杂的人性,绝非扁平单一的“正义符号”,而是兼具坚定正义感与复杂人性的立体存在。安欣对正义的执着坚守贯穿全剧,就像一条坚韧的丝线,串联起二十余年的风云变幻。他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勇敢地直面强权威胁,毫不退缩地站在正义的最前沿。面对错综复杂的案件,即便线索如乱麻般繁杂,面对强大凶狠的对手,哪怕压力如山般沉重,安欣始终能保持头脑清醒,信念坚如磐石。</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无论是面对高启强这一势力庞大、狡猾多端的黑社会头目,还是其他冥顽不灵的犯罪嫌疑人,他都能巧妙运用审讯策略。或是凭借真诚恳切的态度“动之以情”,用温暖人心的话语触动对方内心柔软之处;或是凭借深刻透彻的道理“晓之以理”,以逻辑严密的论述让对方心服口服;又或是采用欲擒故纵的心理战术,故意制造悬念与假象,好几次说到一半就掉头假装准备走人,使犯罪嫌疑人在心理上产生动摇,从而突破其心理防线,让真相大白于天下。这种审讯能力,不仅彰显了他的聪明才智,更源自他对正义矢志不渝的信仰,是他灵魂深处正义之火熊熊燃烧的外在体现。</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然而,尽管安欣是正义的化身,但他并非一个完美无缺的角色,他的复杂人性在剧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他有时会因为对正义的执着而显得固执,甚至有些偏执。在面对一些复杂局势时,他的坚持可能会与周围人的想法产生冲突,导致他在工作和生活中遭遇诸多挫折与误解。但也正是这些人性的“瑕疵”,让安欣这个角色摆脱了“高大全”的刻板印象,让安欣这个角色变得更加真实,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让观众能够真切地体会到他在坚守正义道路上的艰难与挣扎,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安欣与孟钰的爱情故事是《狂飙》中一条重要的情感线索。这段爱情充满了温暖与矛盾,串联起诸多动人瞬间,如同一曲情与义的悲歌,展现了人性的多面性,让人不禁为之动容。</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安欣与孟钰的爱情始于青梅竹马,两人从小一起长大,感情深厚,孟钰的善良和温柔给安欣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温暖。在安欣面对重重压力和危险时,孟钰始终是他坚强的后盾。她的支持和理解让安欣在艰难的扫黑工作中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然而,这段爱情也充满了矛盾。孟钰的父亲孟德海是一位有影响力的官员,他的身份和立场给安欣和孟钰的关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安欣在坚守正义和保护爱情之间,不得不做出艰难的抉择。这种矛盾不仅考验了他们的感情,也考验了他们的信念。</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在《狂飙》剧中,安欣和孟钰的爱情故事最终以凄然分手结尾,这让很多观众对此唏嘘不已。在高启强被抓之后,孟德海前去自首,杨健也被拘捕,孟家最终分崩离析,孟钰也选择了要离开这个伤心的地方。在孟钰第二次也是最终要离开京海市的前夜,她将安欣又约到了两人经常相聚的凉亭,两人又进行了一次深入地交谈。</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两人又回忆起了当初那个令人心碎的分手的夜晚,孟钰说其实那天晚上一回到家就明白了安欣说的那些绝情话语是假话,是违心之言,她也明白安欣的想法和内心的挣扎,但是她就是不服气,她想要用自己没有安欣的情况下,一样能活得好好的活得很幸福的模样给安欣看。可时光匆匆,回首过往,一路走来,却只剩下一片支离破碎的景象,如今的她已被生活磨砺得千疮百孔。孟钰微微顿了顿,眼中泛起一丝泪光,接着说道,自己时常会来到这个小亭子,静静地坐一会儿,回忆那些美好的过往。有一天,一来就看到一个人躺在这里,睡着了,再一看正是安欣。安欣静静地听着孟钰的倾诉,心中五味杂陈,却始终沉默不语。孟钰看着安欣接着说:“你说,如果当初咱们两个人。”很快欲言又止。“不说这些了,哪有那么多如果!”孟钰随后调整心情,说:“我今天让你来,就是要告诉你,我要离开京海了。”</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安欣问道:“去哪里?”孟钰接着说:“北京。医生说了,我妈的病,还得去北京的大医院看看。”安欣问:“明天就走?几点的航班,我去机场送你。”孟钰说:“不用了,我都安排好了。”安欣从兜里拿出一张银行卡递给孟钰说,既要给母亲看病又要照顾自己和孩子,还要吃和住,让她拿着。孟钰接过银行卡,开玩笑地说:“就一张卡啊,也不跟我说密码多少,一点诚意都没有。”安欣认真地说:“你生日。”听到这里,孟钰笑容凝固。这时安欣后退了一步,就想要离开。孟钰立刻起身,将银行卡又塞到了安欣的手里,说自己有钱,用不着,同时她说:“我今天来找你,就是为了好好告个别。”安欣接过了银行卡,放回了衣袋,只是简单地说:“好。”看到安欣没有再说话,孟钰向前,最后对着安欣说:“在京海,继续做你的好警察,照顾好自己,注意安全!”在孟钰离开后,安欣独自留在凉亭中痛哭,他给孟钰银行卡是出于自己再次放弃和推开孟钰的内疚;而他的眼泪则是对他和孟钰之间曾经纯真美好的爱情划上悲痛的句号,是他对往昔岁月、对逝去爱情的沉痛告别。</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看到这里,我们都不禁为安欣和孟钰的爱情故事感到深深惋惜。他们的爱情,从青梅竹马的美好开始,到最终的无奈分手,充满了坎坷与磨难。安欣的坚守正义和孟钰的深情付出,都在现实面前显得如此无力。他们的爱情,如同一场美丽的梦,最终在现实的打击下破碎。安欣和孟钰的故事,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爱情故事,更是人性与现实的碰撞。安欣在坚守正义的道路上,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爱情,这种无奈和痛苦,让观众对他的选择充满了理解。而孟钰的坚强和独立,也在她的选择中得到了体现。浅层次的分析,她选择离开,是为了给自己和家人一个新的开始,也是为了保护安欣。</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这里穿插一段剧情:高启强想要拉拢孟德海,一直找不到突破口,离开公安系统后的杨健则成了高启强的首选。因为孟德海恰恰成为了杨健的跳板,他能在短短的时间内,成为一个供电局的副局长,很大一个原因是他岳父的孟德海的缘故。最终在高启强的扶持下,杨健的事业顺风顺水,做大做强。当时在京海市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京海的电,一半姓杨,一半姓高。”后来,当孟钰得知杨健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且所贪数额之巨大时,两人大吵了一架。孟钰质问他:“你到底拿了多少,几百万,几千万,几个亿?”</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杨健一脸平静:“我不跟你说,是为你好,是为保护你。”孟钰气急了:“到现在你还有脸说,是为了我?”杨健也生气了:“我什么不是为了你啊,我脱这身警服是为了你,去供电局也是为了你。我坐那位置上,我身不由己,我为什么弄钱,我就是为了让自己明白,我能配得上做你们孟家的女婿。”从这一段对话中,可以知晓杨健看中的真的是孟钰的家境,他一直强调这些年努力成为孟家的好女婿,而不是孟钰的好老公。</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从上面这段剧情来说,导演对孟钰与安欣爱情故事的铺陈,实则是用最纯粹的情感镜像,反衬出权力场域中人性的异化。当杨健对着孟钰嘶吼“我就是为了配得上孟家女婿”时,这段充满功利算计的关系,恰与安欣、孟钰青梅竹马的澄澈形成尖锐对照——前者是用物质堆砌的“门当户对”,后者是明知“道不同”仍难割舍的灵魂羁绊。</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这种对照并非偶然!导演刻意让安欣的“舍爱守义”与杨健的“逐利叛道”共享同一个支点,那就是孟家的权力背景。安欣因忌惮正义被亲情裹挟而推开孟钰,杨健却将岳父家权势视作向上攀爬的阶梯,两种选择撕裂出人性的光谱。而孟钰夹在中间的挣扎——对安欣“假性分手”的洞悉、对杨健“保护论”的怒斥——恰恰成为刺破权力迷雾的微光,让观众看见,在欲望横流的世界里,真挚的爱情或许会被现实碾压,却始终保有对“纯粹”的终极叩问。</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安欣与孟钰的爱情悲剧,本质上是理想主义在现实面前的必然折戟。导演没有给他们“圆满结局”的幻想,而是让凉亭诀别时的那句“哪有那么多如果”,成为对时代的一声叹息:当正义需要以牺牲爱为代价,当真情在权力游戏中沦为奢侈品,这段爱情的破碎便不再是两个人的遗憾,而是对整个社会生态的深刻诘问——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土壤,才能让“安欣们”不必在情与义之间做单选题?</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安欣对爱情的执着和坚守,宁愿满头白发也说我觉得这样子一个人过挺好的,这是令人动容的一个方面,他对正义的坚守更是《狂飙》中令人动容的另一个方面。在剧中,他面对的不仅仅是犯罪分子的威胁,更有来自内部的腐败和压力。尽管困难重重,安欣始终没有放弃对正义的追求。安欣在审讯犯罪嫌疑人时深知,每一个犯罪嫌疑人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思想的个体,绝非简单的“罪恶符号”。</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因此,他不仅仅关注案件本身的犯罪事实,更注重深入挖掘犯罪嫌疑人的内心世界,试图探寻他们走上犯罪道路的深层原因。前面我的剧评中点到了,安欣常常采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式,通过耐心细致的交流,用真诚的态度去倾听对方的故事,用理解和包容的心态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从而找到与对方心灵沟通的桥梁。在这个过程中,他能够敏锐地捕捉到犯罪嫌疑人内心深处的弱点与痛点,以充满人情味的话语,触动他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让对方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与认同,从而突破他们的心理防线,进而愿意主动交代犯罪事实。安欣还善于运用欲擒故纵的心理攻势,经常采用你不说我就掉头转的方式,时而故意对案件的关键信息表现出漠不关心,时而又在不经意间透露出一些让犯罪嫌疑人感到紧张和不安的线索,让对方在心理上始终处于一种忐忑不安、捉摸不透的状态。这种在审讯中故意制造悬念和进行心理博弈,让对方在心理上始终处于心理上的压迫与动摇,从而有效地获取关键信息,推动案件的进展。这种审讯方式不仅体现了安欣建立在他对犯罪心理学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性弱点的精准把握之上的智慧,也充分彰显了安欣对人性的尊重与洞察,他相信,即便是深陷黑暗的人,内心深处也依然可能保留着一丝善良与良知,而他的任务,就是用温暖与正义去唤醒这一丝微光。</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狂飙》通过安欣这一核心角色的精心塑造,全方位、深层次地展现了正义的磅礴力量与人性的熠熠光辉。安欣不仅是一个坚定的正义者,更是一个有血有肉、充满情感纠葛的普通人。安欣复杂多面的人性,以及与孟钰之间温暖而又曲折的爱情故事,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每一个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思考,引发了强烈的共鸣。在二十年漫长而艰辛的扫黑除恶征程中,面对来自黑恶势力的残酷威胁、内部腐败势力的重重压力,以及爱情与事业的艰难抉择,安欣始终如一地坚守着正义的底线,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无疑是对每一位观众的一次深刻激励与精神洗礼,值得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认真学习与借鉴。</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狂飙》无疑是一部极具深度与价值的电视剧佳作。它以扫黑除恶为宏大背景,通过精彩绝伦的剧情编排、细腻入微的人物刻画,不仅生动展现了正义战胜邪恶的艰难历程与磅礴力量,更深刻揭示了人性的温暖与复杂矛盾。这部剧宛如一面镜子,映照出社会的现实问题与人性的多面性,引发观众对正义、人性、爱情等诸多深刻话题的深入思考。希望《狂飙》能够成为一颗思想的火种,在观众心中点燃对正义的执着追求,在现实生活中激励人们坚守正义、传递温暖,共同为构建一个公平、公正、和谐的社会而努力奋斗。</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