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画卷中的漫步之旅——宏村纪行

乐水山人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美篇昵称:乐水山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美 篇 号:601359</span></p> <p class="ql-block">  “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可能是那弥漫江南的烟雨,也可能是小桥流水人家,亦或是粉墙黛瓦和高高的马头墙构筑的水墨乡间,那古巷里的青石板路,那一座座高高的牌坊,和长满沟沟壑壑黄黄的油菜花,每当想起这些如画似梦的情景,心中就会泛起阵阵的涟漪。</p> <p class="ql-block">  时隔六年,恍如隔世,又历历在目。那年,那月,徽州之行的那些天,至今回想起来还如梦似幻。走进皖南第一村,水墨画卷中的漫步之旅,如何叫人不想它?</p> <p class="ql-block">  乙亥年阳春三月的清晨,九华山的晨钟余韵未散,我和妻子便已收拾好行囊,悄然离开这座佛教名山,驱车驶下蜿蜒的山路,车轮碾过潮湿的柏油路面,发出轻微的沙沙声。深吸一口气,那是春天特有的气息,是万物复苏时迫不及待想要宣告自己存在的宣言。</p> <p class="ql-block">  “啊,油菜花海!”妻子忽然惊喜地叫道。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远处的山脚下,金灿灿的油菜花田如同一幅巨大的油画,在晨光中肆意铺展,加之与远山近景的巧妙组合宛如大自然随手泼洒的水彩画。</p><p class="ql-block"> 车子驶入徽州腹地,道路两旁的景色愈发迷人。春风吹拂着新绿的稻田,嫩绿的秧苗整齐地排列在水田里。远处,几座白墙黑瓦的徽派民居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那标志性的马头墙高高翘起,在晨光中显得格外醒目。</p> <p class="ql-block">  一路风光旖旎,近午时分,来到的了黄山脚下的汤口镇,用罢午餐继续前行,很快进入黟县,再沿着弯曲的乡间道路,时间不长,前方豁然开朗,一片碧波荡漾的水塘映入眼帘。妻子眼睛一亮:“这就是宏村了吧?”</p><p class="ql-block"> “应该就是了。”我回道。放慢车速,车子缓缓驶入村口。一块刻有“宏村”二字的石碑立在路旁。村前大门口人头攒动,出入的游客熙熙攘攘,我们预订了客栈,故可以免票进入。</p> <p class="ql-block">  驻车后,我们选择步行进村。脚下是历经数百年磨砺的青石板路,被脚步打磨得发亮,却依然坚实平整。妻子忽然停下脚步,指着路边一户人家门前的水圳说:“这水流好清澈啊!</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宏村著名的‘牛肠’水系。”因为事先查过资料,我解释道,“明代建村时就设计好的,引山泉水入村,供村民饮用、洗涤。”水圳里的水欢快地流淌着,在阳光下泛着细碎的银光,倒映着两岸的粉墙黛瓦和蓝天白云。</p> <p class="ql-block">  迎接我们的是“她的故事”客栈的小哥。所住房间不大,却收拾得极为整洁,木质的雕花窗棂上糊着薄薄的宣纸。老板是个三十出头的年青人,不是本地口音,却意外地健谈。“你们来得正是时候。”他一边给我们倒茶一边说,“再过一个星期,油菜花全开了,大批游客赶来,村子就会显得拥挤。”稍事休息,我和妻子便急不可耐地走出客栈,奔向村头巷口,沿街漫步,寻找梦幻的中情节。</p> <p class="ql-block">  像传闻中一样,宏村是个风景如水墨画卷的地方。村口有湖,名南湖,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初春的湖面浮光掠影,动静相宜;岸边古树参天已开始泛出了绿意,湖边的柳枝迎着微风翩翩起舞,游人如织,尽享这春天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  湖心小桥有个很美的名字——画桥,当年《卧虎藏龙》里发哥饰演的李慕白便从此桥牵马而过;几个穿着白纱的女士分别跑到桥上留影,微风将纱裙搅动的洒脱飘逸,沿湖岸边坐满了写生的学生,湖对面是各式的徽派古建筑,民宿和古老的祠堂,仿佛是舞台的中央。</p> <p class="ql-block">  沿着水圳前行,很快来到了村中央的月沼。这片半月形的池塘建于明代永乐年间。据说,当时宏村76世祖汪思齐发现村中有一处天然泉水,因此聘请风水先生何可达,又汇集族内高辈能人,制订出扩大宏村基址及村落牛形水系的蓝图。然后凿引西溪水,通过水圳九曲十弯,把水引入村中心天然井泉处,建池塘,以水供防火、饮用、洗涤等。后经后裔族人投资继续挖掘,半月形的月沼终于面世。</p> <p class="ql-block">  月沼水常年碧绿,塘面水平如镜,四周青石铺展,白墙青瓦整齐有序分列四旁,蓝天白云跌落水中。徘徊左近,分不清倒影还是现实。举目四望,只觉水天一色,人在画中,空中炊烟氤氲,徽风柔波。这不正是一幅美丽的皖南民俗画图吗?</p><p class="ql-block"> “这月沼,就是宏村的‘牛胃’。”我对妻子说,她正出神地望着水面,晨光使她的侧脸镀上了一层金边。</p> <p class="ql-block">  晚间自然不能放过乡村宁静与嘈杂带来的美感!到处灯火通明,街头巷尾到处是游客与做生意的村民在互动,街口大榕树下挤满了流动的人群。</p> <p class="ql-block">  清晨,早早起来再次漫步在街头巷尾,看晨曦微露洒满天际时刻的南湖和月沼,但见柔和的光线下越发美丽的山水画卷,可惜天干少雨,自然缺少了轻纱漫漫。</p> <p class="ql-block">  用过简单的早餐后,我和妻子再次环顾探索这个古老的村落。春风吹拂着路旁的油菜花田,金黄色的波浪翻滚不息。</p><p class="ql-block"> “这些老房子,都有上百年历史了吧?”妻子指着路边一幢装饰精美的宅院问道?</p> <p class="ql-block">  参观了承志堂,这座被称为"民间故宫"的豪宅,其精美的木雕令人叹为观止。正厅的冬瓜梁上,雕刻着“郭子仪拜寿”等故事,人物众多,神态各异,连衣褶都清晰可辨。后厅的天井四周,雕刻着四季花卉,寓意吉祥。讲解员说,这座宅院建于清末,主人是当地一位富商,耗时数年才建成。“你们看这马头墙,高高的,一是为了防火,二是显示主人的身份地位。”解说员的脸上洋溢着自豪,“我们宏村啊,自古就出读书人,也出商人,讲究的就是‘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p> <p class="ql-block">  村里的古民居群,比如住宅和私家园林,还有书院和祠堂等公共设施,都是徽派建筑的典型代表。它们注重风水与自然和谐相融,大多傍水而建。“青砖黛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是形容这些建筑的绝佳诗句。</p> <p class="ql-block">  离开宏村时,斜阳正落在南湖的水面上,把湖水染成了金黄色。巷弄里的炊烟袅袅升起,孩子们的笑声还在风里飘着。妻子握着我的手,轻声说:“原来徽州文化的精髓,不在书本里,而在这水、这屋、这巷弄里,在村民们的一颦一笑里。”</p> <p class="ql-block">  是的,徽州在历史上确实是中原汉人因战乱避难而寻得的重要栖息地。这种持续的移民潮,使得徽州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得以完整地保存和传承了中原的儒家文化与礼俗,最终孕育出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p> <p class="ql-block">  宏村作为“中国画里的乡村”和世界文化遗产,是徽州文化和历史的缩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就像一把钥匙,可以打开徽州文化的大门,让我们领略徽州文化的精髓和内涵。</p> <p class="ql-block">  “春风得意马蹄疾。”车子驱动后发出欢快的轰鸣,宏村渐行渐远,很快消失在水墨山水中,却又离下一站越来越近。我忽然想到,有些地方不是用来“路过”的,而是用来“记住”的——就像宏村,它会带着春风的暖意,带着湖水的温柔,一直留在心里,等着我们再一次走进那幅永远不会褪色的画里……</p><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写于漳水河畔)</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fhgh9j4?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601359" target="_blank">1、美榔双塔的传说与猜想</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ff9wtgm?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601359" target="_blank">2、走进罗驿古村</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