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姑妈走了整整25年了。回想起2000年夏天最后一次见到她的情景,那饱受晚期肺癌折磨后瘦削的面庞和细弱沙哑的嗓子,与印象中胖胖的圆脸、清脆的声音判若两人,此情此景永远定格在了我的脑海之中。</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8px;">我的大姑妈</i></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姑妈名叫唐爱华,生于1926年,逝于2000年,享年74岁。大姑妈之于我,可以说比亲妈还要亲。因为父母分处两地工作又忙,我出生不久就被送至武进县嘉泽老家,由爷爷奶奶和大姑妈、小叔叔抚养长大,幼年和大半个童年都是在老家度过的,直至九岁才到苏州与父母团聚。大姑妈是小学教员,我六岁即跟她到邻村的小学读书,并随两位表哥叫她姆妈,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是她亲生的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姑妈从小对我疼爱有加,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先给我留着,从不掩饰对我的偏爱,我的童年时光充满了温馨的记忆。我的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很好,让大姑妈引以为骄傲,但当我犯了错误,也会受到她的严厉批评。记得有一次我跟一个同学逃课出去钓鱼玩,被她狠狠批评了一顿,还要求写出书面检查,而事情过后,她又向别人夸赞我的检查写得好。责子之切、爱子之深,让我终身难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离开老家后,我基本上每个寒暑假都会回去,大姑妈也常到苏州看我们,所以与她的联系非常紧密。上大学后,因路途遥远、学业繁重,与她见面的次数减少了,但书信联系仍很密切。大姑妈对我的学业非常关注,经常鼓励我多学点知识,将来好为国家效力。我研究生毕业留校那年春节回到家乡,老人家高兴得脸上笑开了花,逢人就说,别看我们家小江年纪小,现在已经是大学教师啦!自豪之情溢于言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93年夏天我要去新疆马兰基地参加重要试验任务,女儿还不满周岁,夫人工作很忙,家里请的老保姆又要回乡帮助夏收,急得我手足无措,于是写信请年近七旬的大姑妈来长沙帮忙。她二话不说,坐了一天一夜硬座车赶过来,辛苦了整整一个月,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军功章里有我们的一半,也有她老人家的一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姑妈的一生其实非常的苦,姑父早逝,她独自一人抚养三个孩子,尝尽了生活的艰辛。小女儿三岁时不幸夭折,更是对她极大的打击,她见到别人家的孩子时常常会喃喃自语:要是小丽还活着也该有这么大了。可怜天下父母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姑妈对爷爷非常感念,经常说要不是爷爷思想开明,打破重男轻女的陋俗、勒紧裤腰带供她念书,她这辈子只能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妇女,永远没有翻身的机会。</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8px;">左起:二姑妈、大姑妈、三姑妈</i></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姑妈一辈子以自己人民教师的身份为荣,她30多年一直在周边几所乡村小学教书,教过的学生成百上千,平时走在路上经常有人喊唐老师好,可谓是桃李满天下,她也感到脸上很有光。1986年大姑妈光荣退休,乡里给她披红挂绿拍了纪念照,还颁发了奖状,老人家十分激动,视为自己终身的荣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斯人已逝,恩情永记,谨以此文纪念大姑妈逝世25周年,愿她老人家安息。🙏🙏🙏</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