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游记(下)

horse

武夷山南入口可以说是景区的标志性建筑,入口大门有三个凸起的部分,犹如汉字“山”的模样,并且用红色的颜色作为装饰,象征着武夷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景区大部分精华都集中在南线。 此次来武夷山游览两天,在家做了攻略,准备坐一次竹筏,登一座山峰,看一场表演,品一回茶。在乘竹筏游览九曲溪后,武夷山第一胜景天游峰,将是我的下一个主要目标。 乘景交车到站,穿行青山绿水间的步道,开始攀登武夷山这座著名的山峰。天游峰位于武夷山景区中部的五曲隐屏峰后,海拔408.8米,它独出群峰,云雾弥漫,山巅四周有诸名峰拱卫,三面有九曲溪环绕。 错开大批旅行团进入景区的高峰时段,选择中午登山。天游峰海拔不算高,放在全国那么多名山当中,算是小弟弟。但它的相对高度和坡度还是比较大的,全程900多级陡峭的台阶,登山还是费体力和时间的。但是这座被徐霞客认证的“第一峰”,在攀登过程中,你可以欣赏到沿途的美丽风景,使你得到很好的体验。 天游峰之所以出名,在于它的地理位置,正好矗立在整个武夷山风景区的中心地带,前面就是大名鼎鼎的九曲溪最精华的第六曲。在山下,或者坐竹筏,看到的都是局部的风景。在山上,你用另一种视角俯瞰犹如画般的青山绿水。 碧绿色的九曲溪,像一条蜿蜒的玉带,缠绕在那些红色的丹霞山峰之间,四周群峰点点,峡谷纵横。难怪徐霞客对天游峰如此推崇,在游记中写下了“其不临溪而能尽九溪之胜,此峰固应第一也。”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天游峰虽然不是紧挨着溪边,但它却是能把九曲溪所有美景看全的最好地方,所以它必须是武夷山的第一名。 越往上攀登,道路愈加陡峭,景色也越美,汗水打湿了衣衫。经过近一个小时,登上天游峰顶。眼望四周,武夷山美景尽收眼底,一幅巨大的立体山水画铺在脚下,这就是所谓的“全景式体验”。美景使疲劳一扫而光,这种感觉,也是对刚才付出汗水最好的回报。<br> 在天游峰顶有一座天游阁,相传是寿星彭祖的居所,被誉为天游寿星。因此,这座山峰也获得了“福地洞天胡麻涧,竞秀争妍第一山”的美誉。 在天游峰可以看到许多摩崖石刻,其中最有名的摩崖石刻是‌ “第一山” ‌,由清道光十二年 (1832年)武显将军徐庆超题写,字径1.8米,位于胡麻涧东侧崖壁。该石刻是徐霞客对天游峰“不临溪而能尽九溪之胜”的赞美浓缩,体现了天游峰在武夷山三十六峰中的独特地位。 ‌<br> 从天游峰下来,就是九曲溪中的六曲,溪水清澈见到,可以看见许多鱼儿在水中游。回头眺望,离溪边几百米处,有一块巨大的岩壁,名为仙掌峰,又称晒布岩,是武夷山最具代表性的丹霞地貌景观之一。岩体高达400米,宽约200米,呈垂直屏风状,表面布满流水冲刷形成的纵向沟壑,雨季时形成悬瀑景观。 ‌<br> 武夷山是朱子理学发源地。武夷精舍,又称紫阳书院,位于武夷山国家公园核心区、九曲溪中段的五曲隐屏峰下,为朱熹于南宋淳熙十年(1183)亲手营建的一座著名书院。朱熹在此讲学40余年,形成影响东亚700年的理学体系,其选址“前溪后山”体现了“天人合一”理念。牌坊上的“武夷精舍”由朱熹亲笔手书。 <p class="ql-block">朱熹是南宋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成就卓著的诗人和文学家,理学集大成者 。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儒学集大成者孟子 、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并称为“孔孟朱王” 。朱熹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福建武夷山度过,他在这里著书讲学,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也留下了朱子理学的深厚底蕴。</p> 武夷精舍展馆内容围绕朱熹生平及理学思想展开,总体分为“序言”“朱熹一生、不同凡响”“人文武夷、道南理窟”“洙泗心源、理学传承”“教学相长、相观而善”“书院遗址”等6个部分。<br> 1999年12月联合国公布武夷山为世界“双遗产”地,以武夷精舍为代表的系列朱子理学文化遗存荣列其中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国家公园,简单来说,就是那些由国家设立并管理的,具有特殊自然或文化价值的区域。这可不是一般的公园,它肩负着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传承文化遗产以及提供公众教育和游憩等重要使命。迄今为止,中国国家公园只有5个,分别是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5个国家公园。 走进武夷山景区北门,乘景交车前往大红袍景区。武夷山的茶文化是世界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武夷山是茶的故乡,是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也是台湾冻顶乌龙的发源地。武夷茶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已有1000多年历史,以独具岩韵而享誉中外。 《乔家大院》中的万里茶道,起点就在武夷山。万里茶道是清代至民国时期由晋商开辟的国际贸易商道,南起福建武夷山 ,北至俄罗斯恰克图 ,全长约1.3万公里,沟通中国、蒙古、俄罗斯及欧洲,是继丝绸之路后东亚大陆最重要的国际商道。此外,武夷山是全国最早的茶文化艺术之乡。武夷山大红袍制作技艺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穿行于大红袍景区的这条步道,名为岩骨花香漫游道,是一条融合自然美景与茶文化的生态徒步路线,全长约三公里,沿途以丹霞地貌、茶园溪流和摩崖石刻为特色,空气中弥漫着岩茶的清香,漫步其中,身心愉悦。 大红袍景区最著名的摩崖石刻是‌ “岩韵” ‌,位于九龙窠岩壁上,由清朝康熙皇帝题写,是武夷岩茶文化的象征性标志。旁边为宋代范仲淹所作的七言绝句《武夷茶歌》石刻,这里成为游客侧目驻足的焦点,与大红袍古茶树共同构成景区核心文化景观。 岩骨花香漫游道溪流潺潺、鸟语花香、茶园密布,整个武夷山最好的茶叶产区都在这条路上极其周边,也被本地人称之为“最贵最浪漫的路”。 沿着岩骨花香漫游道往前走,来到大红袍古树前。长在九龙窠悬崖峭壁上的6株茶树,被称为母树大红袍,树龄超过300年,自2006年起停止采摘。这些茶树是武夷岩茶的代表品种,其茶叶因具有独特的花香和耐冲泡特性(可反复冲泡8-9次)而闻名。母树大红袍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成为武夷山文化符号。 ‌<br> 大王峰美景 <p class="ql-block">坐在景交车上,窗外景色如此迷人,于是就近的站点下车,在景区道路上,沿溪边走上一段,非常惬意。在路边,在桥上,拍下一组风景照。</p> 崇阳溪流经三姑镇,它是大武夷的母亲河,上游地处武夷山风景区内,包括九曲溪在内的多条溪流汇入于此。崇阳溪流域是著名的产茶地,大红袍即此地特产。回到镇上,在河边的漫游步道,欣赏两岸的风景。 夜幕降临,来到位于三姑度假区的印象大红袍体验中心,这是一个集旅游、商业、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体。《印象大红袍》 演出剧场,就在里面。演出开始前,找了一家茶舍,细品武夷茶。 《印象大红袍》是由张艺谋、王潮歌、樊跃联合执导的武夷山 大型山水实景演出,以武夷茶文化为主题,融合自然景观与民俗文化,以360度旋转观众席和山水环景舞台为特色,成为武夷山旅游的“必看”项目之一。<br><br> 演出剧场选址于大王峰脚下,观众可边欣赏自然风光边观看演出,形成“山水环景剧场”的独特体验。时长70分钟的演出,包含制茶、斗茶等民俗场景以及大红袍的传说,展现茶人生活与茶文化传承。这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对武夷山水茶文化的诠释,能够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br> 两天的武夷山之行结束了,这里的奇峰秀水美景以及厚重的文化历史,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武夷山,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