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牡丹江畔住着一位美丽且善良的红罗女,她有一面神通广大的宝镜,哪里的人们有苦难,她只要用宝镜一照,便可以消灾弭祸,造福于民。可这件事传到了天庭,引起了王母娘娘的忌妒,便派天神盗走了宝镜。红罗女只好上天索要,在与天神的争执中宝镜从天上掉了下来,就变成了“清平如镜、光可鉴人”的湖泊,故而得名镜泊湖。</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镜泊湖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境西南部的松花江支流牡丹江干流上,距牡丹江市区110公里,距宁安市区50公里,为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镜泊湖属于新生代第三纪中期所形成的断陷谷地,在第四纪晚期,湖盆北部发生断裂,断块陷落部分奠定了今日湖盆基础。湖区西北部的火山群自100万年前不断喷发,形成了一条长达数百余里的玄武岩台地,距今4800年前左右的最后一次火山爆发的熔岩流与来自西北部火山群的喷发物汇聚在一起,在如今吊水楼附近形成一道玄武岩堰塞堤,堵塞了牡丹江河道及其支流,从而形成了世界最大的火山熔岩堰塞湖--镜泊湖。镜泊湖于1982年被列入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200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地质公园。</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这是镜泊湖景区最著名的景点吊水楼瀑布。它位于镜泊湖的北部,酷似举世闻名的尼亚加拉大瀑布。临丰水期时瀑布一般幅宽50~60米,但在汛期瀑布呈多股跌落,最高落差20多米,最大幅宽达400多米,湖水由南、西、北三个方向以排山倒海之势,从熔岩壁直扑黑龙潭,那情形似浮云堆雪,白雾四溅,百米之内,水珠扑面;那景象如银河倒挂,彩练悬崖,奔腾咆哮,声震如雷,让每一位到访者无不感受到强烈的视觉与心灵震撼。</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吊水楼瀑布飞流直下的那个地方叫黑龙潭,它是由地震引发的火山熔岩隧道塌陷后,镜泊湖之水从熔岩隧道断面跌下聚合而成。潭深32米,呈椭圆形,最大直径100余米,其南、西、北部为黑色的玄武岩悬崖峭壁,高约12~14米,东侧为缺口,潭水由此流入蜿蜒曲折的牡丹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在吊水楼瀑布观看跳水表演。勇敢的男子汉狄焕然于镜泊湖首开瀑布跳水先河,无论春夏秋冬,他都会出现在吊水楼瀑布的悬崖上,为慕名而来的游客奉献精彩的跳水表演,他不仅被誉为世界瀑布跳水第一人,还被收入吉尼斯世界记录。这次到镜泊湖,有幸目睹了他在滚滚飞瀑间纵身一跃跳下黑龙潭的惊险一幕,并用手机抓拍到了那一珍贵瞬间,但遗憾的是由于当时拥挤不堪,拍摄的效果不甚理想。</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以下景观属于镜泊峡谷,它位于吊水楼瀑布东500米处,峡谷长300余米。自然天成的镜泊峡谷地势险峻,江道坡度大,蜿蜒曲折,跌岩起伏,滩石重叠,水流腾激;江岸峻石丛生,峭壁林立,姿态万千,呈现出一派清幽奇秀、雄阔壮美的峡谷风光,引得无数游客前来观赏打卡。</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在镜泊湖除了观赏吊水楼瀑布外,如果时间允许,我觉得还有一处景观也值得推荐,这就是距镜泊湖20公里左右并同一时期形成的地下森林火山口景区。为便于更加直观的了解和观赏,现选取了景区旅游图中的几幅航拍的照片。这其中的4号火山口是火山口地下森林的主火山口,属国家级自然景源,也是向游客开放的主要景区。它海拔850~970米,直径350~550米,深度120米(在12个火山口中居第二位),地表形态长椭圆形。长轴走向为西北,溢口方向为南,火山口内壁断崖凹凸不平,广阔幽静,恢宏壮观。火山口内生长着有几百年历史的繁茂的针阔叶树和各种花草植被,如鱼鳞松、臭松、白桦、落叶松等。火山口底部较宽阔,并有两个形态各异的子火山口及子火山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从火山口顶端下至其底部,需借助从崖壁逐渐旋转下伸的阶梯行走,越往下走,两边的树木愈发茂密高大,头上天空的通透之处愈发窄小,也愈发模糊了视觉的边界,以至于有种不可言喻的恐惧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这是地下森林火山口底部最为著名的景观“坐井观天”,当游客走入火山口的底部,好像从井底举目仰望一般,就如同坐在井底观看天空,因而故得此名。</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这是行走中看到的火山口形成中的多期次火山熔岩。火山一般是由多次岩浆喷发所形成的,岩浆喷发通常展现出一些相似的有规律的过程。早期的喷发较为猛烈,常以火山碎屑如火山灰、火山砾等为主,后期喷发力量减弱,以熔岩流为主。当岩浆再次活动喷发时,新的喷发物会覆盖在前期喷发物上面,如此往复,经多次喷发,便形成了一层又一层的火山岩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在陡峭的悬崖壁上,由火山喷发岩浆冷却而形成的神奇的“雄狮岩洞”贯穿岩壁,并连通了4号火山口和与其相连的3号火山口。一棵树龄在400年以上的迎客古椴横锁洞口,加之洞底部的原始地下森林,成为最具代表性的火山熔岩景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眼前这个洞顶岩壁的岩石呈层状,好像沉积岩,其实这些都是火山岩。火山间歇性喷发期间,每次喷发的物质都有不同,导致一百多层火山渣、火山弹(或熔岩饼)和火山块、火山砾以及薄层熔岩流先后堆叠而形成,故称之为“千层岩”。</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观赏完镜泊湖以及地下森林火山口的景色,感到印象最深刻的是自然真实而又绮丽多变,这里很少见到人工的雕琢和点缀,看到的只是峭拔的山岩,清澈的湖水,壮美的瀑布,缤纷的花树,一望无际的林海,置身其中,让人深切感受到了自然造化的丰盈与深邃、神奇与魔幻,从而增强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与敬畏之心!</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 <b>本篇文字的撰写参阅了景区资料</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