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风光——芬兰、爱沙尼亚

潘宁坤

<p class="ql-block">芬兰共和国——简称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位于欧洲北部。与瑞典、挪威、俄罗斯接壤,南临芬兰湾,西濒波的尼亚湾。总面积338000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100千米,地势北高南低。属温带海洋性气候。截至2025年4月,芬兰总人口为564.2万人,主要民族为芬兰族。芬兰族约占84.9%,瑞典族人约占5.1%,其余为萨米族人等。芬兰语和瑞典语均为官方语言。63.6%的居民信奉基督教路德宗。</p> <p class="ql-block">  芬兰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芬兰自二战后开始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1995年加入欧盟,1999年加入欧元区,是北欧唯一的欧元区成员国。芬兰综合竞争力强、技术水平先进、法律法规健全。芬兰经济发展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较大,倡导自由贸易,木材加工、造纸和林业机械等行业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具有世界领先水平。</p> <p class="ql-block">图尔库城堡——坐落于芬兰图尔库市奥拉河入海口处,始建于1280年,是芬兰现存最古老且规模最大的中世纪城堡。作为瑞典王国统治芬兰时期的军事要塞,曾先后成为14位瑞典国王的行宫,17世纪遭遇火灾后转为监狱使用,二战期间遭轰炸损毁。战后经多次修复,最近一次大规模修缮完成于1992年,现为图尔库博物馆所在地,展出中世纪家具、武器及贵族生活遗物。</p> <p class="ql-block">岩石教堂——是位于芬兰赫尔辛基市中心的宗教建筑,由建筑师添姆和杜姆苏马连宁兄弟设计,1969年竣工。教堂依托天然花岗岩体向下挖掘而成,主体嵌入岩石内部,顶部以铜网架玻璃穹顶覆盖,直径达24米,内壁保留原始岩壁纹理,入口呈隧道状,外形近似飞碟,为全球唯一完全建于岩石中的教堂。</p> <p class="ql-block">芬兰议会大厦——是芬兰议会的办公场所,位于首都赫尔辛基市中心,建于1926-1931年,由建筑师设计,采用新古典主义与早期现代风格结合的建筑形式,以14根灰色花岗岩柱和红色花岗岩外墙为标志性特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芬兰国家图书馆 ——成立于1640年,隶属赫尔辛基大学,是芬兰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学术图书馆,馆藏近270万册,涵盖16世纪至今的文献及俄罗斯帝国时期珍贵藏品。‌‌</span></p> <p class="ql-block">芬兰火车站——是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铁路交通枢纽,由VR公司运营管理,始建于1914年,位于曼纳海姆大街东侧。该站集国家铁路、城际列车、地铁及公交系统于一体,日均客流量约20万人次,是芬兰最繁忙的交通节点。 ‌</p> <p class="ql-block">波罗的海的女儿——是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标志性雕塑,位于市中心露天市场旁的喷泉广场,由设计师沃格伦于1906年创作,1908年正式安放。雕塑以全裸少女形象为核心,被四头海狮环绕,象征着赫尔辛基的诞生与芬兰的独立。 ‌</p> <p class="ql-block">赫尔辛基大教堂——是赫尔辛基最著名的建筑,位于议会广场,是一座路德派教堂。赫尔辛基大教堂建于1852年,建筑以白色为主,配以淡绿色的圆顶,结构精美,气宇非凡,堪称芬兰建筑艺术上的精华。</p> <p class="ql-block"> 赫尔辛基大教堂,又称白教堂。冬日的时候,大雪覆盖了教堂前的广场,暖暖的灯光亮起,整个教堂一片圣洁。</p> <p class="ql-block">乌斯潘斯基教堂——是位于芬兰赫尔辛基市卡塔亚诺卡岛的一座东正教教堂,建于1868年,为斯堪的纳维亚岛上最大的东正教教堂。教堂主体由红砖砌筑,顶部建有十三个洋葱绿的金顶,由于红色外墙特征被称为“红教堂”。建筑内部圣坛后方设有纯金圣墙,四根主柱由整块花岗岩雕琢而成,内部安葬有芬兰民族英雄卡尔·古斯塔夫元帅。教堂整体风格融合了俄罗斯传统建筑元素,红教堂高雅清新,十分醒目。</p> <p class="ql-block">爱沙尼亚共和国——简称爱沙尼亚,位于波罗的海东岸,东与俄罗斯接壤,南与拉脱维亚相邻,北邻芬兰湾,与芬兰隔海相望,西南濒里加湾,国土面积45339平方公里。全国共分15个省,大小城镇254个,首都为塔林。截至2024年,爱沙尼亚人口137.47万,官方语言为爱沙尼亚语。</p> <p class="ql-block">‌爱沙尼亚的首都是塔林——该城市是爱沙尼亚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波罗的海沿岸的重要港口和旅游胜地。</p> <p class="ql-block">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主教座堂——位于托姆比亚山丘顶部,是爱沙尼亚首都塔林最大、最宏伟的东正教教堂,以13世纪抗击条顿骑士团的俄罗斯民族英雄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命名。教堂采用典型的俄罗斯复兴式建筑风格,拥有五座深灰色洋葱头穹顶和赤红、白色相间的外墙,中央穹顶高达58米。其历史可追溯至1894年俄罗斯帝国统治时期,现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塔林老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市政厅</p> <p class="ql-block">塔林长腿街——是爱沙尼亚塔林老城最著名的斜坡街道,连接上城和下城,以鹅卵石铺路和陡峭坡度为特色。 ‌</p> <p class="ql-block">俄罗斯大使馆</p> <p class="ql-block">老托马斯——是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的象征和守护者之一,其形象常以风向标和老人的形象出现在城市景观中。 ‌</p> <p class="ql-block">绞刑工具</p> <p class="ql-block">老城修道院遗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