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美篇昵称:小黑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美篇号:4340373</b></p> <p class="ql-block"><b> 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之际,笔者展出人民币系列“中国人民银行西藏分行发行的解放军存单”它属于人民币系列的特殊历史凭证。</b></p><p class="ql-block"><b> 六十载光阴,沉淀为中国人民银行西藏分行存单上的一枚朱砂印——既承接人民币血脉的庄重,又封存雪域军民同心的温度。</b></p><p class="ql-block"><b> 五十年代中国人民银行西藏分行发行的解放军存单,是西藏和平解放初期金融过渡时期的产物,是进藏解放军特定用途的储蓄凭证。</b></p> <p class="ql-block"><b> 收藏这几枚“中国人民银行西藏分行部队专用存单”还有一段故事。</b></p><p class="ql-block"><b> 1969年中苏交恶,我们去黑龙江边陲下乡插队,那年春播结束,中苏边境形势更紧张了,县委决定建设“战备三线”,打通修建县城通往小兴安岭深处的公路。</b></p> <p class="ql-block"><b> 于是从各公社抽调当地年轻人和上海知青,配合省公路局公路测量技术人员,组成三十多人的探路测量先遗队,我和当地青年曾庆福被选入战备公路测量先遗队。</b></p> <p class="ql-block"><b> 我与省公路测量队住在一个棉帐篷内,一到晚上在煤油灯下听张鑫师傅讲故事,尤其是在五十年代他曾参军工程兵,进藏修青藏公路危险的故事感动了我,我与张师傅交上朋友。</b></p><p class="ql-block"><b> 我给了他一枚自己多余的二十元第一套人民币,他知道我收藏钱币爱好,他很高兴说他有进藏当兵复员时,还带来一些“中国人民银行西藏分行的部队内部存款单”,如你喜欢我也送你一套,说完给了他家在哈尔滨的地址。</b></p><p class="ql-block"><b> 那年回沪探亲路过哈尔滨,去他家做客收了这一套“存单”。</b></p> <p class="ql-block"><b> 西藏自治区成立之前(1951年至1964年),西藏货币体系以银圆为主、人民币为辅的过渡性安排,是中央政府在特殊历史条件下采取的灵活政策。</b></p><p class="ql-block"><b> 西藏长期处于政教合一的农奴制社会,银元(藏洋)作为传统交易媒介已有数百年历史,民众对银元的信任度远超新发行的人民币。解放军进藏初期,需携带银元采购物资、支付工资,若强制推行人民币可能引发抵触情绪。中央政府允许西藏多币种,藏钞、银元、人民币及印度卢比共同流通,但通过国营单位“不收不付”政策逐步削弱藏钞地位,引导市场转向人民币。</b></p><p class="ql-block"><b> 进藏解放军的津贴人民币基本存在中国人民银行西藏分行。中国人民银行西藏分行部队专用"定活两便"定额存单考述。</b></p> <p class="ql-block"><b> 中国人民银行西藏分行发行的部队专用"定活两便"定额存单是一套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金融凭证。根据现有资料显示,该套存单共6枚,面额分别为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均为竖式三色印刷,其中一枚10元为横式,采用无水印钞纸印刷技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坚式伍元券棕色,规格118×52mm。</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竖式拾元券红色,128×58mm。</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竖式贰拾元券紫色,125×57mm。</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竖式伍拾元券绿色,128×58mm。</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壹佰元券蓝色,130×58mm</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所有票券皆为黄色花纹图案底纹,存单号和"部队专用"文字为红色印刷。</b></p><p class="ql-block"><b> 票面设计正面为三层花纹边框,中央印有中国人民银行储徽,四角花弧中为面额小写数字。</b></p><p class="ql-block"><b> 文字内容票面明确标注"中国人民银行西藏分行定活两便定额存单"、"限内汇转帐用"、"部队专用"等字样。</b></p> <p class="ql-block"><b> 这套存单的发行时间可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初,正值对印自卫反击战时期,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这一时期西藏地区的金融体系具有明显的军事服务特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军事金融需求:为满足部队在西藏地区的特殊金融需求而设计发行。</b></p><p class="ql-block"><b> 使用范围限制:明确标注"只限在西藏区内部队中收储",具有严格的使用范围限制。</b></p><p class="ql-block"><b> 这一时期的金融工具设计与清代西藏仓储制度有相似之处,都体现了"赡军赈民"的双重功能,初期更突出军事保障特征。</b></p><p class="ql-block"><b> 该套存单背面印有详细的"说明及注意事项",反映了其特殊的使用规则:</b></p><p class="ql-block"><b> 兑付限制:不记名且不挂失,涂改或残缺不全者不予兑付,只能在西藏区内人民银行或其指定代办机构兑取;资金使用方式可内汇或转帐,但不能兑取现金,利息计算方法按银行规定,存期愈长,利率愈高。</b></p> <p class="ql-block"><b> 收藏价值与研究意义,作为特殊历史时期的金融凭证,这套存单具有重要的收藏和研究价值。</b></p><p class="ql-block"><b> 稀缺性:现存品相完好的存单较为稀少,成套保存更为罕见。历史价值: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西藏地区特殊的金融管理制度。研究价值:为研究西藏金融史和军事金融提供了实物资料。</b></p> <p class="ql-block"><b> 这套部队专用存单正是西藏金融发展史上一个特殊阶段的实物见证,反映了特定历史条件下金融工具如何服务于国防和边疆稳定需要。</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