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张老照片和两个老同学的通信联想到的人生感悟

将军55

<p class="ql-block">文/张亚利、催晓玲、姜建军</p> <h3>这张照片是当年天津电信一分局史东山调到市少年宫当报务教练时一个班的合影,其中有8个同学是我1970年在天津警备区报训队的同学,如今已经有两个同学已经离世了。</h3></br><h3>前排左起,崔晓玲,薛万发,虞国庆,史东山,李志宏,高继兰。</h3></br><h3>二排左起,杨秀合,李军,张利平,吕静,刘艳英,杨建卫,史凤英。</h3></br><h3>三排左起,陈学堂,罗志强,马景涛,张毅,刘存柱。</h3></br><h3>当年我们在报务训练队训练的时候,还都是15、6岁的孩子,8个月毕业后,一部分分到市和各区(含郊区)的人防电台,大部分分到了市内电报局,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有的参军了、有的考上大学了,更多的同学是在电信局的业务岗位上工作到退休,他们为天津市的电信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h3></br><h3>2006年的时候,我们报训队在新浪网建立了网络平台,人到中年后,很多过去的老同学又开始互相联系上了,于是就有了我的老同学张亚利和崔晓玲的下边的通信。</h3></br><h3>亚利同学:你好!</h3></br><h3>我们曾经都在长途局工作过,我记得你在团委工作,我在生产部门,所以我们工作上打交道很少,正如你的记忆,我们都没说过话。几十年一晃就过去了,大家都在不同的岗位奋斗,大部分人彼此都没联系,博客网把大家联络在一起,你在博客上的文章,又把同学们的感情连接起来。</h3></br><h3>你的吃、穿、住、行、学、乐在报训队几篇文章都写的非常好,我很佩服你的记忆力和你的写作文才。你的文章帮助大家记住了我们十四、五岁时的一段生活,也让我们记住了那个历史时期社会的一个面。我将你的这几篇文章存入了我的USB ,把它作为历史来保留,我们这些报训人是其中的一分子,以后随时可打开看,作为美好的回忆。</h3></br><h3>我出国近15年了,中间只在2001年底回去了 5周,结果还得了流行感冒,很重,住院就2周。我虽然人在国外,但是全球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带动了通信的现代化,使得我们如同生活在一个村儿[ 地球村],所以我对国内的不断的变化还是有很多的了解,但是不是身临其境所以不会有你们那样深切的感受,可是我非常能理解。中国这几十年从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变成带有资本主义特征的市场经济,从公有制变为多种所有制形式……,等等的变化,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代价也是巨大的,除了自然资源、环境的代价、社会的两极分化造成的社会不公正等等问题外,人的道德观、价值观的扭曲是最大的危机和代价。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如此怀念我们青少年的那段时光,当然这个问题要深入讨论就话长了。 </h3></br><h3>我和国内个别的好朋友一直有联系,和他们说起十七大党代会,他们很淡漠,不屑谈起,我很能理解,但是我对这届中央很有信心,我想在反腐、社会公平、法律监管等方面会有起色。</h3></br><h3>你的"打坐"的照片挺有特色,但愿我们大家都启盼的那种“纯净”能早些回来。从照片上看景色挺美,不愧是名圣地。五岳,我任何岳都没去过,真是太惭愧了。以后如有机会一定要去欣赏祖国美景。</h3></br><h3>我的电脑进不了报训队博客,所以不能直接和大家交流,很遗憾。</h3></br><h3>今天就聊到这里吧。祝你及全家人快乐,一切顺利!</h3></br><h3>小玲</h3></br><h3>小玲同学你好:</h3></br><h3>看到嘿嘿转来的帖子,很高兴你又和大家取得联系,遗憾的是你不能直接和我们交流。如果你用"GOOGLE"搜一下"报务员训练队"看看能否上博?</h3></br><h3>我们都是过来人了,有时回忆一些往事很有趣,我们那时单纯的可以,单纯的可爱,不像现在那么有心眼,活得那么累。当然如果退休了,脱离那些烦人的羁绊,也许会轻松些。所以我们才有暇而且有心回味过去。另外,还在于能够明白过去是怎么活的,有哪些得失,也算是一种收获。相对今天的孩子们来说,我们更熟悉过去,更珍惜过去,他们拥有的是未来,我们大约只能怀恋过去了,这也许是规律。希望看到你的文章,报训队、一分局、长途局都是我们的兴奋点。</h3></br><h3>最近去了趟贵州和湖南,在南岳衡山时,我坐在一块顽石上"打坐"(做摸样),但内心还是有瞬间的纯净和空灵,这也许就是禅味吧!贴上这张照片给你,取个乐吧。</h3></br><h3>祝好!</h3></br><h3>张亚利</h3></br><h3>亚利同学:你好!</h3></br><h3>很抱歉这么多天了才回信。你发给我的老照片,使我对往事又记忆忧新,这张照片应该是当年送杨志远和王连营去远洋公司时的留影,4个团支部委员和3个团小组长,正好杨志远和王连营一个是团支委,一个是团小组长。我也有一张留在了国内,多年过去了,已经忘记了这张照片,也不记得自己当年的样子,现在又看到了,倍感亲切。</h3></br><h3>从照片上的日期看那时刚过17岁,看照片上的自己满脸的单纯和一丝的盲(茫)然,记得那时每天想的都是努力工作、多做好人好事、团结大多数、开会积极发言、写文章办版报、还要开展谈心活动作(做)思想工作……等等。那时严格要求自己,事事起好的带头作用对我来说还不算难,最使我怵头的事就是谈心作(做)思想工作,搜肠刮肚的就是那几套话,和那些道理,每个人的“活思想”都那么多,如何说服每个青年都要积极申请入团,说服每个团员都起积极带头作用……,那时候说服自己的办法就是“迎着困难上,在克服困难中锻炼自己……”,可是在内心深处总有一种无所是从和不甘心的感觉,“难道自己的青春年华就浪费在天天(做)思想工作上吗?”这大概就是我那一丝的盲(茫)然吧。73年部分高等院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大学生,记得那年报房有一个名额,推荐的是李金水(但是后来他没去,什么原因我记不得了),当时我还觉得我们连小学都没上完,怎么能上大学。后来很快就想通了“要和时间争速度,把丢掉的时间补回来,争取上大学,学真正的本领,为祖国的通信事业多做贡献。”那时觉的心中赫(豁)然开朗。</h3></br><h3>74年是当时报房的全体师傅和同事们的推荐(当时的要求是:个人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最后才是很简单的考试),局领导的信任,一分局的名额给了我,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一个梦想。</h3></br><h3>你看,我们曾经都没说过话,但现在却能像老朋友一样的(地)聊天儿,除了我们同是报训人外,还有信任。为人宽厚、待人以诚,几十年我就是这样走过来的。</h3></br><h3>国内人与人之间关系有变化,比以前冷漠了,势利了,少人情味儿了……,这些我都有耳闻。如果我在国内,感受到这些变化,我也一定会失望、无奈。不过正像你说的,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在有心情时,还有单纯的过去可回忆,也算是我们的资本了。</h3></br><h3>你是恢复高考后,考上的大学吧?如果是这样,真是很棒啊!</h3></br><h3>先聊儿到这。祝一切顺利。</h3></br><h3>小玲</h3></br><h3>亚利:你好!</h3></br><h3>收到了你的回信,也读了你的文章,而且不止读了一遍,写的很好。现在许多人不是被现实生活的诸多烦事所缠绕,就是不能摆脱对浮华生活的追逐,有多少人还去思考,去反思,而你做到了,真是难能可贵。其实,思考是艰苦的事,有时甚止是痛苦的。</h3></br><h3>我们在这代人中,更概括的说就是在“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文&amp;革前出生的这批人中是幸运者,文*革造成的苦难,包括肉体上精神上和人格上的苦难我们基本上是没有的,可以用“一帆风顺”来形容我们当年成长的过程。你的文章对我们这些报训人的普遍心路历程分析的很生动,贴切。倒是你的文章使我把自己从小学开始的成长过程又从脑海中翻出来,其时这么多年,无论在国内还是出国后有时也常常回想起许多往事,只不过都是七零八落的,从十几岁到几十岁。所以我也开始写,想把自己的一些经历写下来,本想写好也发给你看看,没想到不是一下就能写完,而且还有许多现实生活中的事情要做,只能抽空写。因此也造成这么多天才回信给你,非常抱歉。 </h3></br><h3>我们一家三口在这生活近15-18年了,我丈夫(他叫周康宁)在这已近18年,我和儿子已近15年了,已经融入和适应了这里的生活,特别是孩子,他更像这的孩子。他马上就要 25岁了,从奥克兰大学毕业后,已经工作快2年了。总之,一切都不错。</h3></br><h3>你和家人都好吧。顺祝全家安好!我们下次再聊。</h3></br><h3>小玲</h3></br><h3>小铃你好:</h3></br><h3>收到你的回贴,很高兴。你的回忆印证了我的估计,你应该是报训队中上大学最早的一个吧,至少是之一。你我虽没在一起工作过,但你的人品是很有口碑的,大家一致好评。说来也巧,可能是你说的那年,李金水没上大学,但他当兵了。我当时在来报室帮忙,投递一年,因为表现不错,招兵时给我报了名,还去体检,但没走成,作了李金水的陪衬。我却也因“祸”得福,被曹局长看上调到团委。从那时起,有了比较充足的学习时间,这在第一次高考时发挥了作用,77年考试,78年初上学,与我一届的有曹军(她在经济系),还有王建荣(西安邮电学院),赵凯农(南开大学哲学系,他从哪考的不清楚。)那年有邮电系统可能就我们三个(凯农除外)。咱们俩的景况是相同的,都跨越了中学时代,直接上了大学,所以说我们报训队的人是有毅力有能力的,更重要的是有信心的,时间和实践证明了这一点。不管如今情况怎样,我们都有值得回忆的过去,我想现在彼此活得都开心吧。去年博客建立后,我在热乎劲小了的时候,写了一篇反思的文章,叫《我们的青春祭》,谈我的一些看法,发给你,一起讨论吧。祝你生活快乐。 </h3></br><h3>张亚利</h3></br><h3>亚利:</h3></br><h3>你真是有心人,这些"历史文物"被你保存下来,使这段历史更生动了。</h3></br><h3>新年快到了,2007年这么快就要过去了,有时真的很感叹时间如此不留情。</h3></br><h3>最近事情挺多,但最让我忧心的是我的一位好朋友的妻子得了癌症,他的妻子后来也是我的朋友,这件事使我心情不太好。</h3></br><h3>好了不说这些了,新年即将来临,祝你和家人新年快乐,万事如意!</h3></br><h3>小玲</h3></br><h3>亚利:你好!</h3></br><h3>发来的文章和跟贴都收到了。文章逐一拜读(除了“地下室情结”不知何原因,打不开)。不愧是毕业于名牌大学,篇篇文章都写的精彩,各有各的独到之处,“一分局的篮球运动”写的活灵活现,除了报训队的几员大将外,席代表、张金荣、华国平(你文章中名字记不清的那个人)等等人物,当年的样子又栩栩如生的出现在眼前,幽默的文字也让人不时的笑出声来。“永屹心中的那幢小楼”最具感情色彩,也可能是我最偏爱这篇文章,连看了三遍,也可能正如你所说,它是我们青春的见证,回忆它的“模样”,也会想起当年我们在那工作,生活的情景,难怪大家的跟贴中,大部分都是回忆那段往事,你这篇文章的题目选的如此贴切,那幢小楼虽已不在,可它却永远在我们心中不会忘记。 </h3></br> <p class="ql-block">第三排右数第六人是张亚利,最后倒数第二排左数第六人为姜建军本人,这是2007年左右报训队的一次聚会合影。</p> <p class="ql-block">我的读后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张亚利、崔晓玲同学,你们好!</p><p class="ql-block"> 人老了,思想更活跃了,想的更多了。我们的父辈们15、6岁就走上战场了,为劳苦大众求解放打天下。我们15、6岁就走上社会开始我们自己的求索之路了。再返观现在15、6岁的孩子们,也不知道他们再想些什么?所以我把我们那代人的想法写出来告诉他们,在该努力的时候一定要努力,不管你做什么,一晃人的一生就过去了,不努力,你真的什么都不是,别怨天怨地的,就是个行尸走肉呀!</p><p class="ql-block"> 五十多年前我们在报训队和电信局的回忆都在你们之间的通信中部分的展示出来了,在那个豆蒄年华的年代,我们报训队同学小小的年纪就已经思考人生和非常努力和优秀了!崔小玲我没有太多的印象,但在报训队的时候,肖教练总叫这个名字站起来读报,有点小巧玲珑的印象。老相片中有张毅和罗志强我熟悉,我们分配到郊区人防的同学似乎跟咱们报训队大多数同学恍如隔世般的存在。如果不是当兵出去闯荡一番,恐怕也就稀里糊涂的过了。所以说大集体的生活还是能够培养上进心和学习能力的。而分配到郊区人防孤独的只有靠培养自觉的学习和思考问题去度日,现在想起来,那几年的我也是很苦闷和无聊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天24小时不间断的守着电台,两个小时就要开机联络一次,重复着“我是某某,无事再见”的话,跟傻子一样。幸亏我爱看书,天天跑到区文化馆借书看,抄写毛主席的四卷练字,算是上了“我的社会大学”,否则,命运前途也说不好是个啥样了。看了张亚利和崔小玲同学的通信,我感觉到,虽然我们彼此经历不同,但都在那个年代努力奋斗了,青春无怨无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看看现在的孩子们,都20多岁了,跟咱们20多岁的时候差的何止十万八千里。社会变化之大,人们的思想变化之大,真的不可同日而语了!我们这代人都老了,无可奈何花落去,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困惑和思考,随他们去吧,我们必须优雅的老去。最后我说一句呀,难得催晓玲同学在国外生活这么久,其思想政治觉悟和看待社会问题依然透彻坚定,说明我们年轻的时候思想基础打的牢固,而且政治立场坚定,真不简单,巾帼不让须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张亚利、1978年由电信局团委考入南开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在天津今晚报当记者。崔晓玲后被推荐上工农兵大学毕业后随爱人定居国外。姜建军1973年参军,后转业到时民政局退休,我们三个老同学都是1955年生人。屈指一算,70岁整。我们的青春年华是伴随着共和国一起成长的。我们都在该努力奋斗的年代里,努力过了,挥洒过汗水,所以今生无悔!</p> <p data-pm-slice="0 0 []">作者简介:姜建军、生于1955年,中共党员、1973年入伍、1985年转业到天津市民政局、2015年正处退休。兴趣爱好广泛,现为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天津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副秘书长、宣讲团副团长。</h3></br><p data-pm-slice="0 0 []"><strong>姜建军个人文集:</strong></h3></br><p data-pm-slice="0 0 []"><strong><a data-itemshowtype="0" data-linktype="2"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3ODUxNjIxNw==&amp;mid=2247608259&amp;idx=4&amp;sn=4c1380017ad7abb4c9128a659b9bcfaf&amp;scene=21#wechat_redirect" linktype="text" target="_blank" textvalue="姜建军|我的人生快乐观">姜建军|我的人生快乐观</a></strong></h3></br><p data-pm-slice="0 0 []"><strong><a data-itemshowtype="0" data-linktype="2"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3ODUxNjIxNw==&amp;mid=2247608152&amp;idx=4&amp;sn=3908e0bdc961e6f200015844f778b5d4&amp;scene=21#wechat_redirect" linktype="text" target="_blank" textvalue="姜建军|照片留存记忆">姜建军|照片留存记忆</a></strong></h3></br><p data-pm-slice="0 0 []"><strong><a data-itemshowtype="0" data-linktype="2"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3ODUxNjIxNw==&amp;mid=2247607559&amp;idx=5&amp;sn=38cfc1a74ec935c93db2091030c5c909&amp;scene=21#wechat_redirect" linktype="text" target="_blank" textvalue="姜建军|女儿、爸爸有话对你说">姜建军|女儿、爸爸有话对你说</a></strong></h3></br><p data-pm-slice="0 0 []"><strong><a data-itemshowtype="0" data-linktype="2"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3ODUxNjIxNw==&amp;mid=2247607374&amp;idx=4&amp;sn=303906701fda63bddc48973693ac2c8d&amp;scene=21#wechat_redirect" linktype="text" target="_blank" textvalue="姜建军|文胆武将世罕见——介绍原天津警备区司令方之中少将">姜建军|文胆武将世罕见——介绍原天津警备区司令方之中少将</a></strong></h3></br><p data-pm-slice="0 0 []"><strong><a data-itemshowtype="0" data-linktype="2"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3ODUxNjIxNw==&amp;mid=2247607297&amp;idx=5&amp;sn=adc98ac7c11d8bb20e78a1ed95c3c83a&amp;scene=21#wechat_redirect" linktype="text" target="_blank" textvalue="姜建军|我骄傲、我的名字叫“建军”">姜建军|我骄傲、我的名字叫“建军”</a></strong></h3></br><p data-pm-slice="0 0 []"><strong><a data-itemshowtype="0" data-linktype="2"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3ODUxNjIxNw==&amp;mid=2247606555&amp;idx=4&amp;sn=492445b16728e43bf959931eaf8e522c&amp;scene=21#wechat_redirect" linktype="text" target="_blank" textvalue="姜建军|记一次难忘的与大学生的交流互动">姜建军|记一次难忘的与大学生的交流互动</a></strong></h3></br><p data-pm-slice="0 0 []"><strong><a data-itemshowtype="0" data-linktype="2"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3ODUxNjIxNw==&amp;mid=2247605922&amp;idx=3&amp;sn=e3d00b66b210c6cf6147f54c403b4ed7&amp;scene=21#wechat_redirect" linktype="text" target="_blank" textvalue="姜建军|写“博文”的快乐">姜建军|写“博文”的快乐</a></strong></h3></br><p data-pm-slice="0 0 []"><strong><a data-itemshowtype="0" data-linktype="2"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3ODUxNjIxNw==&amp;mid=2247605763&amp;idx=1&amp;sn=c0d830571b04d6cf747d2373cabaee03&amp;scene=21#wechat_redirect" linktype="text" target="_blank" textvalue="姜建军|写在“报务训练队”40年聚会的时候">姜建军|写在“报务训练队”40年聚会的时候</a></strong></h3></br><p data-pm-slice="0 0 []"><strong><a data-itemshowtype="0" data-linktype="2"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3ODUxNjIxNw==&amp;mid=2247605665&amp;idx=1&amp;sn=ad49399453cc7ed309b46df0cc2aa8a6&amp;scene=21#wechat_redirect" linktype="text" target="_blank" textvalue="姜建军|隆重纪念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姜建军|隆重纪念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a></strong></h3></br><p data-pm-slice="0 0 []"><strong><a data-itemshowtype="0" data-linktype="2"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3ODUxNjIxNw==&amp;mid=2247605274&amp;idx=3&amp;sn=71e80f27d03628ad62461e3e1e5f0599&amp;scene=21#wechat_redirect" linktype="text" target="_blank" textvalue="姜建军|上大一的女儿写给自己的话">姜建军|上大一的女儿写给自己的话</a></strong></h3></br><p data-pm-slice="0 0 []"><strong><a data-itemshowtype="0" data-linktype="2"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3ODUxNjIxNw==&amp;mid=2247605251&amp;idx=2&amp;sn=533ce3dd735105c77e6d447ef3f453a2&amp;scene=21#wechat_redirect" linktype="text" target="_blank" textvalue="姜建军|天津曾经有过这样一位抗日英雄">姜建军|天津曾经有过这样一位抗日英雄</a></strong></h3></br><p data-pm-slice="0 0 []"><strong><a data-itemshowtype="0" data-linktype="2"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3ODUxNjIxNw==&amp;mid=2247602822&amp;idx=3&amp;sn=2a4d3b69c5370c10d92d59ac6f2c6f83&amp;scene=21#wechat_redirect" linktype="text" target="_blank" textvalue="姜建军|十年前写给在部队服役的女儿的几封家书">姜建军|十年前写给在部队服役的女儿的几封家书</a></strong></h3></br><p data-pm-slice="0 0 []"><strong><a data-itemshowtype="0" data-linktype="2"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3ODUxNjIxNw==&amp;mid=2247602650&amp;idx=2&amp;sn=f73227c3c0cc7237a76e6bcbc4b26b49&amp;scene=21#wechat_redirect" linktype="text" target="_blank" textvalue="张建勇|烽火摇篮与时代回响">张建勇|烽火摇篮与时代回响</a></strong></h3></br><p data-pm-slice="0 0 []"><strong><a data-itemshowtype="0" data-linktype="2"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3ODUxNjIxNw==&amp;mid=2247602391&amp;idx=3&amp;sn=ad7e307c39ce8a076a4ab905f37168a6&amp;scene=21#wechat_redirect" linktype="text" target="_blank" textvalue="姜建军|春暖时节话&quot;小雨&quot;">姜建军|春暖时节话"小雨"</a></strong></h3></br><strong><a data-itemshowtype="0" data-linktype="2"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3ODUxNjIxNw==&amp;mid=2247602216&amp;idx=2&amp;sn=a1e1838e3da7b17c1759e1d6bf01039b&amp;scene=21#wechat_redirect" linktype="text" target="_blank" textvalue="姜建军|我对抗日战争历史的疑惑与思考">姜建军|我对抗日战争历史的疑惑与思考</a></strong><p data-pm-slice="0 0 []"><strong><a data-itemshowtype="0" data-linktype="2"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3ODUxNjIxNw==&amp;mid=2247599834&amp;idx=4&amp;sn=db6f12df8a1e710af70ad2dc962b39d6&amp;scene=21#wechat_redirect" linktype="text" target="_blank" textvalue="姜小溪|一个用一生去追“光” 的勇敢女性">姜小溪|一个用一生去追“光” 的勇敢女性</a></strong></h3></br><p data-pm-slice="0 0 []"><strong><a data-itemshowtype="0" data-linktype="2"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3ODUxNjIxNw==&amp;mid=2247601926&amp;idx=4&amp;sn=3997f0eb54d1d502e245416b74cbb2d4&amp;scene=21#wechat_redirect" linktype="text" target="_blank" textvalue="姜建军|(诗歌)岁月遐想">姜建军|(诗歌)岁月遐想</a></strong></h3></br><p data-pm-slice="0 0 []"><strong><a data-itemshowtype="0" data-linktype="2"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3ODUxNjIxNw==&amp;mid=2247599936&amp;idx=1&amp;sn=89f7410776b397a6d0cf0b87e670fdff&amp;scene=21#wechat_redirect" linktype="text" target="_blank" textvalue="姜建军|在天津市烈士陵园参加和平区逸阳梅江湾学校祭奠英烈活动的发言稿">姜建军|在天津市烈士陵园参加和平区逸阳梅江湾学校祭奠英烈活动的发言稿</a></strong></h3></br><p data-pm-slice="0 0 []"><strong><a data-itemshowtype="0" data-linktype="2"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3ODUxNjIxNw==&amp;mid=2247599834&amp;idx=4&amp;sn=db6f12df8a1e710af70ad2dc962b39d6&amp;scene=21#wechat_redirect" linktype="text" target="_blank" textvalue="姜小溪|一个用一生去追“光” 的勇敢女性">姜小溪|一个用一生去追“光” 的勇敢女性</a></strong></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niwGnfT-G6labEmFQw8hQQ"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