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从江县-小黄侗寨-肇兴侗寨,行程45公里</p> <p class="ql-block">从江县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下辖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东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南邻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和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连荔波县、榕江县,北靠黎平县。</p><p class="ql-block">从江县城</p> <p class="ql-block">都柳江穿城而过,将县城划分为老城和新城。</p> <p class="ql-block">从江鼓楼位于从江县城鼓楼广场,以其470平方米的宏伟规模和29层重檐的独特造型,荣膺中国最高鼓楼的桂冠。在周围古榕树的映衬下,更添几分神秘色彩。这里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让您在探寻间感受时光流转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鼓楼广场古榕树</p> <p class="ql-block">从江县城出发,约26公里到达位于高增乡的小黄侗寨。</p> <p class="ql-block">小黄侗寨位于贵州省从江县高增乡,位于高增后坡的山顶上,距高增乡约15公里,距从江县城20多公里,海拔630米。村寨由小黄、高黄、新黔三个自然村组成,共有600多户、3000多人口。寨内一条小溪穿流而过,梯田环绕,吊脚楼、鼓楼、风雨桥等侗族传统建筑错落分布,自然环境优美,保留了原始的民族风貌。</p> <p class="ql-block">村子被绿油油的梯田环绕,显得幽静而美丽。</p> <p class="ql-block">鼓楼广场是集体活动场所,也是村子的农作物晾晒场所。</p> <p class="ql-block">侗寨鼓楼是侗族文化的核心象征,具有多重社会功能与文化意义,既是村寨议事、文化活动中心,也是民族精神与建筑智慧的集中体现。</p><p class="ql-block">鼓楼采用榫卯结构,全楼无钉无铆,主柱四根象征四季,外檐柱十二根对应十二个月,体现侗族对自然规律的认知。高达十余层的重檐塔式造型,融合汉族塔楼形制与侗族图腾崇拜。</p> <p class="ql-block">侗寨风雨桥是侗族标志性建筑,兼具通行、避雨、防卫、迎宾及宗教文化功能。</p><p class="ql-block">这是村口的风雨桥。</p> <p class="ql-block">这是村子里边的风雨桥</p> <p class="ql-block">小黄侗寨是著名的“侗族大歌之乡”,被誉为“歌的故乡”“歌的海洋”,侗族大歌是其文化核心。侗族大歌是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的民间合唱形式,有2500多年历史,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p><p class="ql-block">寨中人人爱唱大歌,有“会说话,就会唱歌”的说法。侗族没有文字,优秀文化传统等靠歌声传承,其歌词被誉为“侗族文化的百科全书”,具有教育、社交、审美等功能,是联系不同辈分族人间的重要纽带。</p> <p class="ql-block">这次正值鼓楼广场在维修,侗族大歌表演在长廊进行。</p> <p class="ql-block">1986年由贵州从江县小黄村侗族歌队在巴黎金秋艺术节演唱后轰动欧洲,被誉为“清泉般闪光的音乐”。</p> <p class="ql-block">这里视频呈现几组大歌和民俗表演,敬请美友欣赏!</p> <p class="ql-block">女声大歌</p> <p class="ql-block">混声大歌</p> <p class="ql-block">姑娘出嫁前的穿戴仪式</p> <p class="ql-block">孩子满月酒仪式</p> <p class="ql-block">风景在小黄侗寨去肇兴侗寨的路上。</p><p class="ql-block">绿油油的田野和侗族村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