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青自由行18:甘南拉卜楞寺&米拉日巴佛阁

开心

<p class="ql-block">本次甘青自由行原计划游历兰州之后,乘坐高铁前往天水参观麦积山石窟,完成对中国四大石窟(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的全部打卡。之后再乘坐高铁到陕西宝鸡,打卡中国青铜器博物馆及法门寺,将今年春节陕西自驾游时错过的陕西西部两大网红点一并补齐,而且往西安咸阳机场返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虽然计划很完美,但因暑期旅游高峰中的麦积山石窟需要长间的户外排队,现时又处高温时期,游览体验感不太好,且性价比较差,那就改变行程去甘南吧,直接在飞猪旅行平台报了甘南纯玩二日游舒适团(车费+住宿+门票570元/人),利用最后两天把甘南的拉卜楞寺、米拉日巴佛阁、桑科草原、扎尕那等热点景点扫遍,算作把甘肃(除麦积山石窟外)玩个透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8月1日早上6点半我们来到了旅行团集合点一一兰州中心。兰州中心刚从晨光中苏醒,玻璃幕墙折射着初升太阳的光芒,现代建筑的线条显得更加挺拔利落。而对面的甘肃省博物馆则呈现出另一种庄重之美,晨光洒在浅色的外立面上,让这座承载着千年文明的殿堂更显肃穆宁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时街道上车流稀疏,偶尔有早起的行人走过,整个城市仿佛还没有完全从睡梦中醒来。站在宁静与喧嚣的交界处,一边是即将开始的热闹旅程,一边是晨曦中静谧的城市剪影,这份动与静的对比,成为旅途开始时最难忘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二日游的第一站就是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的拉卜楞寺,距离兰州中心有230公里,旅游大巴足足开了4个小时。</p> <p class="ql-block">对拉卜楞寺,之前没有了解过,本次自由行在参观青海西宁的塔尔寺吋,才了解到拉卜楞寺与塔尔寺同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宗主寺院(另外四个都在西藏,分别是甘丹寺,哲蚌斯,色拉寺,札什伦布寺),拥有“世界藏学府”之美誉。</p><p class="ql-block">回想起二十年前冯小刚电影《天下无贼》的场景,原来《天下无贼》就选取了拉卜楞寺作为外景拍摄地点,刘若英叩拜的寺庙、刘德华走过的转经长廊、李冰冰混迹的朝拜人群、还有傻根王宝强修缮的藏式建筑,都在拉卜楞寺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据介绍,刘德华走过的转经长廊共有1700多个转经筒,绵延3.5公里,是世界最长的转经长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抵达夏河高速口,“中国拉卜楞、世界藏学府”格外耀眼。穿过夏河县城主街,我们来到了拉卜楞寺。在游客服务中心售票大厅购票(门票40元),并从沙盘模型中看到了拉卜楞寺的全貌。</p> <p class="ql-block">拉卜楞寺背后一座碧绿的山峰叫龙山,正面所对一座秀丽的山坡叫凤岭。绵延清澈的大夏河在龙山与凤岭之间,冲刷出一块肥沃的盆地,当地人称其为“聚宝盆”。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第一世嘉木样协贝多吉活佛应青海蒙古和硕特部察罕丹津亲王的邀请,从西藏返回祖籍建寺弘法,创建了拉卜楞寺。</p><p class="ql-block">在3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拉卜楞寺以学科齐全、组织完备、持戒严谨、学者辈出而著称于世。尤其是藏经楼更是经文荟萃之地,寺藏典籍和高僧学者的著作浩瀚如云。至今保留着我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被誉为“世界藏学府”。1982年,拉卜楞寺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目前,拉卜楞寺现有规模仅次于布达拉宫,具有6大学院、48座佛殿和昂欠(活佛住所)、500多座僧院的庞大建筑群体,是西藏之外最大的藏传佛教中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检票进入寺院,会有寺院僧人做讲解,一位年轻的僧人讲一口标准普通话,带领着一批由团队与散客组织的参观队伍,沿着转经长廊向西前行。拉卜楞寺占地面积比故宫还大,佛殿也比较分散,参观拉卜楞寺有固定路线,带队的僧人脚力飞快,我们一路紧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拉卜楞寺的佛殿大都有高高的院墙,每一处院落之间都是宽阔平整石板路街巷。我们跟随讲解僧人进出于各殿堂游览参观。藏红色和白色的墙壁衬托着院内的红、黄色的宫殿,在蓝天下与远方的山峦浑然天成。</p> <p class="ql-block">我们进入的第一座佛教大殿,高达三层,顶层为宫殿式,黑色门帘上有白色和黄色图案,顶部有双鹿金轮等装饰,殿堂内金碧辉煌,庄严肃穆。因屋顶绿色琉璃瓦覆盖,称为绿瓦寺。</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拐角处一处红色院墙,院墙一角的大门色彩斑斓,大红门上方雕梁画柱,层层叠叠的彩色绘图极具藏传佛教特色,这就是德哇仓文殊佛殿。</p> <p class="ql-block">德哇仓文殊佛殿高四层,其外观为石墙,柽柳墙建筑结构,以藏式石木为主,外石内木,外不见木,内不见石,整洁大方,坚固耐久。这座佛殿最初由三世德哇仓·嘉央图丹尼玛于1814年创建,后因历史原因遭到毁坏,在八世德哇仓主持下,历经五年精心施工(1995-2000)完成修复。佛殿以其独特的藏式建筑风格和丰富的宗教艺术,成为拉卜楞寺的重要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殿内设有三米宽的走廊,两面墙壁绘有佛本生故事,双鹿听经及挑形鎏金梵文铜境,墙面书写着鎏金梵文和绘满佛教壁画,极具视觉震撼力。主殿在内,可谓殿中有殿,殿内主供铜质鎏金普照文殊菩萨像及释迦牟尼佛像和弥勒佛像。</p> <p class="ql-block">沿转经长廊向西行,经过僧舍区,门前高耸着经幡,前方就是拉卜楞寺的标志性建筑之贡唐宝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贡唐宝塔因供奉从尼泊尔迎请的无量光佛(阿弥陀佛)像而闻名于世。宝塔1805年始建,在历史上曾遭毁坏,于1993年重建,现为一座五层高的佛教建筑。其造型独特,融合了藏传佛教的建筑风格,塔刹顶部装饰有日、月、星辰,象征佛教的宇宙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塔瓶以精铜浮雕鎏金八大菩萨为主,工艺精湛,展现了藏传佛教的艺术特色;塔座采用琉璃瓦装饰的三层四角形建筑,外观华丽,气势非凡。塔内设有二层相互贯通的四座佛殿,供奉历世贡唐仓灵塔、木雕镀金像及两万余卷佛经。金碧辉煌的外观与精巧的内部构造,使其成为游客是了解藏传佛教文化与建筑艺术的重要景点。</p> <p class="ql-block">向北前行,从一处雕梁画柱、层层叠叠的彩色绘图的大门进入释迦牟尼佛殿,因其馏金铜瓦屋顶,俗称“小金瓦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步入佛殿前廊道,墙面绘满佛教壁画以及两幅佛本生故事相框,讲述着佛教经典故事,极具视觉震撼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主殿建筑形似拉萨大昭寺,第二层供奉着第一世嘉木样从西藏迎请的0.7米释迦金佛,佛像头顶又供有一尊1.7米高的释迦牟尼金像。第三层为嘉木样护法殿,殿前为图丹颇章,系历世嘉木样坐床和举行其它隆重仪式典礼的地方。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物陈列馆与酥油花殿共处这一幢建筑中,正中的文物陈列馆,展出拉卜楞寺历代活佛使用过的法器、礼物及古生物化石等,了解寺庙的历史变迁。另一侧的酥油花馆,展示着精美的酥油花雕塑,每年正月十五左右会举办酥油花比赛,是藏传佛教艺术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酥油花馆是唯一允许游客拍照的展馆,为防止酥油花融化,这里开着空调温度很低。酥油花是藏传佛教艺术雕塑的一种特殊形式,使用原料是酥油。为保证效果,制作酥油花的僧人需要把双手放入刺骨冰水中降温,再用冰冷的手迅速拿出酥油塑型,可见制作的艰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这片规模宏大的建筑群里,有一座位于中轴线上最高位置的大殿,风格别样、卓而不群,这就是拉卜楞寺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建筑——大金瓦殿。殿顶覆盖的全是镏金铜瓦,屋脊也装饰有镏金的铜狮、铜龙、铜宝瓶、铜如意和铜法轮,大殿的正中门楣上悬挂着清嘉庆皇帝御赐,用汉、藏、满、蒙四种文字书写的“寿禧寺”匾额。</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金瓦殿,又称弥勒佛殿,是拉卜楞寺最高等级的佛殿之一,供奉主尊释迦牟尼佛像。门饰采用藏式彩绘枋木、梵文铜雕、锦缎帷幔,砖红基底+白墙,象征佛教“莲花座”(红)托举“纯净佛国”(白),为藏传佛教最高等级佛殿配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殿内供奉的是8米高的鎏金弥勒佛大铜像,也被称作未来佛。和汉传佛教中弥勒佛的造像不同,在藏传佛教里弥勒佛英俊潇洒,高大强壮,有浓郁的异域风情,跏趺坐姿也是世间弥勒佛所罕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殿内悬挂的唐卡有些接近上千年历史,非常值得仔细查看,佛殿楼上藏有一部金汁书写的《甘珠尔》,体积巨大,十分珍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金瓦寺边的狮子吼佛殿,佛殿门上悬挂清嘉庆帝御赐的真迹,用汉、藏、满、蒙4种文字书写的“寿安寺”匾额,殿内供奉着拉卜楞寺现存最大、高13米的铜质镀金宗喀巴大师佛像。宗喀巴大师生前严肃教规,弘扬教义,受世人尊崇,他的威严如同狮子是百兽之首,所以他的佛殿被尊称为狮子吼佛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大金瓦寺与狮子吼佛殿之间,有一座白塔。白色被视为洁净和神圣的颜色,因此白塔象征着净化。白塔在藏传佛教中具有重要的宗教象征意义,代表着佛法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白塔往下行走,即抵达大经堂。大经堂是是闻思学院的教学大殿,拉卜楞寺最有名气的佛殿,殿内有140根巨大的柱子,鼎盛时期这里有近4000僧侣修习显宗哲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时的大经堂殿门前小广场热闹非凡,僧人、藏族信众及游客围了很几圈,席地而座,正在观看一场盛大的法会表演。原来当天系农历闰六月初八,系药师佛加持日,是连续八天的地藏法会的闭幕式。除了大经堂殿门前小广场的主会场外,附近还有两处广场前还树立着高清LED屏在做现场直播。我们虽然看不懂广场中央表演的意思,但也被这种场面给震撼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里不仅是宗教圣地,更是一部活的藏族文化百科全书,从建筑到信仰,从艺术到生活,皆承载着千年的精神与智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又走到了寺院外围拐角处,再次与一眼望不到头转经筒廊道不期而遇。平整宽敞的过道上,身披红色僧袍的喇嘛、忙于生计的藏民、来此参观的游客都互不干扰的穿行其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拉卜楞寺的魅力,不仅在于它金碧辉煌的佛殿、气势非凡的佛像、香烟缭绕的煨桑炉和五颜六色的经幡,更在于它悠远的历史和宗教的神秘,透过浓浓的桑烟、日夜不灭的酥油灯、轮回不停的转经筒、磕长头的信众,感受到这种生生不息的精神魅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午2点钟我们的旅游大巴启程离开拉卜楞寺,前方凤岭山坡上的晒佛台,每年正月十三的晒佛节,僧人们会抬着巨大的佛像唐卡,攀登到晒佛台顶端展佛,场面壮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8月2日下午5时,我们从扎尕那返程经过5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抵达甘南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合作市,位于合作市的米拉日巴佛阁成为我们甘南二日游的最后一站游览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米拉日巴佛阁就是为纪念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第二代祖师米拉日巴而修建的佛阁,是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重要圣地,也是全藏区唯一的供奉藏传佛教各派宗师的高层建筑名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佛阁高九层,金顶金碧辉煌,四角安放精致的转经筒,正前方是藏传佛教标志性符号--双鹿法轮;建筑主体由红褐色的石头精砌而成,次顶端刷了一圈白墙,门窗装饰着彩色窗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阁内供奉以米拉日巴尊者及其弟子为主的藏传佛教各派的开宗祖师,有以金刚为主的四密乘的众多佛像、菩萨、护法神等各类佛像。</p> <p class="ql-block">站在九层佛阁前,仰望着那深红的墙体,金顶在高原的阳光下熠熠生辉。高饱和度的色彩碰撞使整个建筑辨识度极高,突显浓厚的藏族风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石墙厚重,不见一木;内里梁柱交错,不见一石——这便是藏地匠人“内不见石,外不见木”的玄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左侧大广场上有一座藏传佛教寺庙标志性的白塔,白塔前的鸽子起起落落,翅膀拍打的声音像是某种古老的叹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广场后面也有一排庙宇,建筑也是极具藏族风格,白墙为底,金顶、双鹿法轮,装饰褐色的檐楣和幔帐,像布达拉宫的微缩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米拉日巴佛阁不仅仅是一座佛殿,它是藏族文化中深邃包容精神的一座物质丰碑,它以凝固于砖木石瓦之中的形式,静静地守护着雪域高原上那份超越门户的信仰认同和对共同精神源流的由衷敬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小就对西藏有一种向往,但是西藏太遥远了,海拔太高,缘分不到,至今仍是个遥不可及的地方。但这次来甘南,本是冲着她的自然风光来的,却意外领略了藏传佛教的魅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