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仰韩园

听风

<p class="ql-block">2024年冬天,我们去孟州韩园参观。</p><p class="ql-block">走孟州黄河大桥,从巩义康店赵沟上桥,下桥便到了孟州市北,这座桥总长3000米,主桥1520米,是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设计速度80千米/小时,是乌兰浩特—海安公路(即国道G207)的一部分。于2017年9月27日动工兴建,2021年9月5日完成合龙,2022年5月26日通车运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天空湛蓝,黄河水清,感觉天空高远辽阔,路面也宽阔平顺,畅通无阻,只有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声在耳边响起。</p> <p class="ql-block">约50分钟便随导航到了这里。</p> 以前的孟州称河阳 <p class="ql-block">韩园位于孟州市区西6公里处、坐北朝南,南边不远处即是黄河。它始建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占地约8.9公顷,历经千年岁月,园内建筑古朴典雅,古柏苍翠,碑林独特,文韵墨香浓郁。1986年,韩园被评定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升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p> <p class="ql-block">牌楼</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门外入口处的文公祭</p> <p class="ql-block">这韩园牌楼,是由江泽民同志题写的园名,彰显着这里不凡的地位。沿着神道前行,便来到山门,门上悬挂着任继愈先生题写的“韩文公祠”匾额,苍劲有力 。</p> <p class="ql-block">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河南河阳人,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因官至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p><p class="ql-block"> 他出身儒学世家,三岁而孤,随兄嫂生活,自幼刻苦攻读六经百家之书。贞元八年(792年)中进士,历经多次挫折后步入仕途,曾任监察御史、国子祭酒、刑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p><p class="ql-block">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他鄙弃六朝骈体文风,推崇古体散文,提出“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写作理论,其文质朴无华,气势雄健,被苏轼赞为“文起八代之衰”。代表作有《师说》《马说》《祭十二郎文》等,有《韩昌黎集》传世。进谏被贬多地,但始终坚守操守与理想。卒后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后世尊称“韩文公”。</p> <p class="ql-block">韩愈留下的名言名句和成语很多。</p> <p class="ql-block">  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p><p class="ql-block">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p><p class="ql-block">​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p><p class="ql-block">​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p><p class="ql-block">​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p><p class="ql-block">​ *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p><p class="ql-block"> *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p> <p class="ql-block">据查,韩愈共创造了331个成语,例如,千钧一发 异曲同工 无与伦比 出类拔萃 垂头丧气 业精于勤 痛定思痛 大放厥词......等</p> <p class="ql-block">唐代佛道盛行,他上书反对唐宪宗迎佛骨,被贬潮州。</p> <p class="ql-block">韩愈在潮州,始终坚持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他在潮州仅八个月,却兴修水利、驱鳄鱼、办教育。当时潮州鳄鱼成患,威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他写下《鳄鱼文》,怒斥鳄鱼危害,并亲往江边主持祭鳄仪式,表明治理决心。虽祭鳄鱼有象征意义,但此后当地鳄鱼灾害渐减,造福一方百姓。韩文公祠、昌黎路等纪念场场所与地名便是百姓纪念他的证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韩愈有勇有谋,只身一人入军营,不用一兵一卒,有理有据,说服已反叛的淮西节度使,这是何等的气概!所以韩愈的一生,是充满坎坷却始终坚守理想的一生,是在困境中坚守操守、以文载道、以行践志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韩愈造像,踏入山门,一尊高大的韩愈雕像屹立眼前,他右手持书,目光深邃坚定。</p> <p class="ql-block">绕过雕像,是飨堂,也叫拜堂,这里面阔三间,砖木结构,四梁八柱,方砖铺地,四壁镶嵌着数通碑刻,记载着墓祠兴衰、黎民捐资的事件。</p> <p class="ql-block">“鸢飞鱼跃”刻石,是韩愈第一次被贬广东清远任阳山县令时留下的手迹,表达了他豁达乐观的心境,这是韩园原手迹拓片,其笔力纵横,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出飨堂,进入祠院,北端便是韩愈墓冢,这是韩园的核心建筑之一,墓冢呈圆形,高10米,围长100余米,犹如一座小山丘。</p> <p class="ql-block">墓前有“唐韩文公墓”碑,乾隆十五年的“谕祭碑”等。</p> <p class="ql-block">墓冢前的“唐柏双奇”,是遵照韩愈遗愿从长安移来种植的,历经千年依然枝繁叶茂,见证着岁月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状元柏,据说莘莘学子拜拜状元柏,考试会一举高中。</p> <p class="ql-block">韩愈墓冢 :位于韩愈祠的中央,呈圆形,</p> <p class="ql-block">碑楼内石碑上刻着“魏安定桓王韩茂之墓”,韩茂是韩家来孟州第一代,此处系韩氏祖茔,安葬着韩愈的上六代,他的兄嫂和他的儿女也葬于此。</p> <p class="ql-block">在韩园的西侧,有一片碑廊,陈列着许多碑刻,涵盖了不同时代的书法佳作,表达着后人对韩愈的推崇与敬仰。此外,园内还有祭祀广场、韩湘子雕像、文公踪迹图、神道碑、墓考碑、壁画、韩愈史料展厅等众多景点,每一处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p> <p class="ql-block">千百年来,韩愈的思想和作品影响深远,他倡导的“文以载道”“惟陈言之务去”等文学主张,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推动作用。而韩园,也成为人们缅怀韩愈、感受其精神魅力的圣地,吸引着众多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研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