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风行-俄罗斯篇

水下广角镜

最近一个时期俄风行俄罗斯+北欧四国之旅火爆,受其影响,浙江国旅牵头召集杭州,上海,苏州,南通等地的驴友39人加上浙江国旅派出的领队郑波组成了一个40人的旅游团。行前开了两次会,胡俊经理详细交代了需要携带的东西和注意事项,经过多方协调和努力,2013年6月2日我们这个团队终于踏上了旅途。<div><br></div><div><b>6月2日:上海飞莫斯科</b></div> 2013年6月2日上午9点大家在上海浦东机场集合,09:10H开始办理登记手续。我们乘坐上海飞莫斯科的俄航SU209次航班(AeroFlot SU209),预计起飞时间为11:40H。虽然团队可以集体换登机卡,但托运行李还要自己排队。 登上俄航的空客330飞机,吃惊地发现迎接我们的空姐和空中先生都不年轻。后来才知道俄罗斯跟我们不同,他们的空姐和空中先生都是终生职业,可以一直干到退休。 虽然是大妈级的空姐,但仍不失其风度和气质。 空客330飞机上每个座位前面都有个小屏幕,有很多频道,如电影频道,动画片频道,体育频道,购物频道,音乐频道等等,还可以查看实时的GPS数据。顺便提一句,俄罗斯的动画片非常好看,堪比美国动画片,甚至更好。 飞机飞稳后空姐们马上开始送饮料和午餐。饮料主要有俄罗斯产的Rich牌的橙汁,苹果汁,番茄汁还有红茶,绿茶,咖啡和可乐。俄罗斯的果汁我们喝不惯,口感远远没有我们中国的好,唯有番茄汁还可以接受。绿茶跟我们杭州龙井没的比,红茶加糖是俄罗斯特色可以尝尝。午餐是俄罗斯风格,奶油味较重,不算好吃。 我们的飞机从上海起飞,经南通,南京,郑州,太原,呼和哈特等国内城市上空从内蒙古飞出过境线,然后飞越乌兰巴托(Ulan Bator),伊尔库斯科(Irkustk),新西伯利亚(Novosibirsk),车里雅宾斯克(Chelyabinsk)等蒙古和俄罗斯城市,于北京时间21:50H(莫斯科夏令时17:50C)在莫斯科谢列梅捷沃机场(Sheremety Evo)降落,全程飞行9个小时,机上供应两餐。 北京时间22:00H机舱的舱门打开,大家陆续走下飞机进入航站楼。 走着走着回头一看,发现这个航班下来的多数都是中国人。 第一次踏上俄罗斯的土地,当然首先是从走廊两边的大玻璃窗眺望外面的景色。 中国团队办理入境手续比较简便,在国内也没有什么签证,到了以后按照事先编号陆续盖章过去就可以了。 出来以后当然是先提行李,然后在大厅里休息等待后出来的驴友。 大厅左手边角落里有个换钱的地方,在这里人民币可以直接兑换俄罗斯卢布(Russian Rouble)。从门前冷清的样子看,这里换钱肯定吃亏。 果然,买入价和卖出价之间相差巨大,还说是0%佣金!难怪没人来这里换。 大家提好行李在大厅集合一起出去。 出来以后居然没有找到在门口等我们的当地导游。 大家立刻紧张起来,站在出航站楼的大厅里面不知道该往哪走。 大厅里有个钟表吊在房顶上,大家赶紧以这个钟表为准把北京时间22:37H调整到莫斯科夏令时18:37C。 领队郑波一个电话接一个电话打,最后终于联系上了莫斯科当地导游王胜辉。其实他也在大厅里找我们,只是手里没有拿接人的牌子,大家都不认识而已。 接上了头就一切顺利,王导把大家领出航站楼,一辆奔驰大巴车早已在停车场等候。司机帮助我们把行李装上车。 谢列梅捷沃机场(1980年开始运营)距离莫斯科市中心35公里,有两座相距10 公里的航站楼。因此也有人把它们视为两个机场。SVO-2 也称为谢列梅杰沃国际机场,多数国际航班从这里起降。SVO-1 经常被称为谢列梅杰沃一号机场,主要起降国内航班和部分国际航班。SVO-2 为1980 年莫斯科奥运会而建。 机场建筑有些陈旧,不过很干净,基本功能还是完善的。 出机场后大巴车沿莫斯科外环线开了45公里,到达莫斯科东北角的Vega Hotel。王导说这里原来是莫斯科的奥运村,奥运会结束后改建成欧洲最大的酒店群,汇集了欧洲十多家高级酒店。一路上看到莫斯科周围有很多森林覆盖的绿地很漂亮。房子都比较陈旧,多数为上世纪70年代的建筑,据说90年代以后莫斯科基本没有建新的房子。确实,沿途基本没有看到工地。 我们入住的Vega Hotel算这些酒店里面比较好的一个。王导交代说俄罗斯酒店跟我们国内不同,房间里没有烧开水的壶,但是每层楼都有一个小房子里面有可以供热水的饮水机,熨烫衣服的熨斗和熨衣板,沙发和书籍,可以供客人免费使用。房间里绝对不能吸烟,也不能用自带热水器烧水,因为烟和水蒸气会触发失火警报,这种警报直通消防队,一旦消防队出动,无论是否真的失火,费用都要算到你头上。 Vega Hotel 是四星级酒店,属于Best Western集团。 酒店大堂很气派,里面有商场和纪念品商店,还可以换汇,但是人民币在这里不能兑换,只能用欧元和美元兑换卢布。 与其它地方酒店不同,先要用房卡打开走廊门才能到达自己的房间开自己的门,双重保险。莫斯科夏令时18:30C我们进入了自己的房间,放下行李抓紧时间先照相,趁光线还可以透过窗户居高临下拍一下莫斯科近郊景色,那个宫殿式建筑是为拍电影建的古堡。飞机上吃的那点东西到现在早顶不住了,赶紧下楼去买点吃的。结果惊奇地发现多数售货员和俄罗斯人不懂英语,商品名称全是俄语的,看不懂,只能看着样子乱买,售货员点着计算器收款。看着像冰激凌买回来一吃居然是拌凉菜用的沙拉,晕! <b>6月3日:游览莫斯科</b><div><b><br></b>提起俄罗斯中国人再熟悉不过了,俄罗斯是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从十月革命,卫国战争,苏联专家,苏修帝国主义,珍宝岛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整整一个世纪的历程铭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里。但是我们这一代人真正来过俄罗斯的并不多,我也是第一次踏上俄罗斯这块土地,渴望多走走,多看看,了解真实的俄罗斯,看看昔日的老大哥今天情况如何。</div> 莫斯科夏令时07:00C已经大亮了,起床以后首先观察一下昨天妨碍我们拍照街景的窗户。后来看到欧洲高层建筑的窗户都是这样设计的,只能开上面一条缝,不能全打开,估计是从安全角度考虑,防止跳楼或意外坠楼,值得借鉴。 房间布置得跟我们国内差不多,被单洗的雪白很干净,但是床垫偏软,很多中国人不习惯。房间里有烘烤衣服的热水管,洗了衣服一夜就能干。 洗漱完毕下楼。一出大门就看到了地上的五环标志,说明这栋楼确实是为奥运会所建。 酒店员工认真擦拭着大门,天天如此,难怪能保持这么干净。 Vega酒店全景。 Vega Hotel北面的这座仿古城堡专门用于拍电影,像彼得大帝这类电影,有很多镜头都是在这里拍摄的。 奥运村正门进来是一个更大的四星级酒店,俄文标识,看不懂。 在现代化的高层建筑群衬托之下这个古典的小木屋特别显眼。 周围的群楼都是酒店,游乐场,咖啡店,饭店和商店,生活非常方便。带蓝色的板式楼就是我们住的Vega Hotel。 走近小木屋原来是个咖啡厅,早晨冷清,晚上热闹。 院子里停了一辆三排轮子的大巴车。 在俄罗斯看到的第一辆摩托车,排气筒很粗。 边上还有一辆双排气筒的,看来俄罗斯人喜欢刺激的。 转了一圈回来又到了昨晚来过的食品店,画的很漂亮就是看不懂俄文。 各色面包看着都挺诱人,吃起来一般,比较硬,可能俄罗斯人喜欢吃硬面包。 琳琅满目的食品,我们就认识酸奶,香肠和飞机上喝过的果汁。 俄罗斯的酸奶很好喝,品种也多,各种口味。 正好碰上领队郑波和美女秦斌下来买吃的,于是大家商量着买了些酸奶,果汁,香肠和饼干之类的东西准备分给大家在早饭前垫垫肚子。语言没法沟通,只能用手指着买。售货员能听懂英语yoghourt,知道我们想要酸奶。 总感到俄罗斯商店的售货员缺乏工作热情,怠答不理的,跟我们过去国营商场的售货员差不多,呵呵...... 买了东西回来开始做出发准备,先到饮水间打热水泡龙井茶。顺着走廊走果然找到一个饮水间,里面的饮水机有热水,还有一个俄罗斯老太太在熨烫衣服。 下楼时发现电梯边上还有一个饮水间,除饮水机外还设有沙发和一个小书架,上面放着各种书籍。 莫斯科夏令时08:30C大巴车到酒店门口接我们去一家中国餐馆用早餐,08:20C左右大家都到前台退房卡,然后在大堂集合准备上车。 用早餐的中餐馆在Vega酒店西北12公里处,出酒店不远就是一个被关闭的交易市场,王导以此为话题详细介绍了市场关闭的前前后后,中国商家的巨大损失,俄罗斯政府打击富商和贪官污吏的强硬措施等等。据王导介绍莫斯科高速公路分大环和小环,大环和小环之间的房子都是勃列日涅夫时期盖的,是莫斯科比较新的建筑,有些高层住宅。 快到中餐馆的时候有一个小广场竖立着一个不锈钢雕塑,王导介绍说这一带是莫斯科电影制片厂所在地,这个雕塑就是莫斯科电影制片厂的片头图像。 这个图像大家应该很熟悉,很多老的苏联电影都是以这个图像开始的。 电影片头是转动的,正好我们的车围着广场转了一圈,三个角度都能拍上。 中餐厅在雕塑附近的一个生活小区里面,靠近马路,便于停车。早餐安排在09:30C是因为我们要乘半夜的火车前往圣彼得堡。整个莫斯科的行程安排往后推,争取吃完晚饭后在餐厅休息一会就去火车站上火车。由于莫斯科的圣彼得堡火车站正在维修候车大厅不能用,去早了只能站在大街上等。 吃完饭出来,观察周围环境,感到很熟悉,有点像60年代北京西直门外那一带,绿树成荫,建筑不高,环境优雅。很明显,我们当年是跟“老大哥”学的。可是这么多年下来人家还保持着原来的样子,我们则面目全非了。 从中餐厅出来已经是莫斯科夏令时10:00C,大巴车向南开行了12公里在红场北面的普希金小广场把我们放下。期间我们穿越了小环线,三环,二环,来到莫斯科的中心地带。莫斯科建筑的时代特征分明,大环和小环之间是勃列日涅夫的作品,小环和三环之间是赫鲁晓夫的作品,三环和二环之间是斯大林的作品,二环以内基本都是苏联时代和俄罗斯时代政府机构和高级干部的住房了,一环附近是沙俄时期留下的古老建筑。斯大林式建筑高大宏伟,墙厚1米左右,赫鲁晓夫式建筑比较平民化,火柴盒型,墙厚40cm左右,像我们国家70年代和80年代的建筑。 沿途遇到很多建筑在我们国家都可以找到翻版,看这里像不像北京展览馆? 这座丰碑是为纪念1957年10月4日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伴侣-1号”发射成功和1961年4月12日人类第一个太空人尤里·加加林乘“东方号”飞船首次绕地球飞行而修建的航天公园和博物馆。 远处这个电视塔高度也不低,估计跟上海的东方明珠和北京月坛公园里的电视塔差不多高。 在莫斯科小环外面路过一座高架桥,下面停了很多火车,王导说这里是莫斯科的圣彼得堡火车站,晚上我们就要到这里上火车。俄罗斯的火车站以终点城市命名,莫斯科有好几个火车站,去圣彼得堡方向的就叫圣彼得堡火车站(过去叫列宁格勒火车站)。 进入小环以后经常能见到火柴盒建筑之间夹杂着古老的教堂,这就是赫鲁晓夫时期典型的建筑风格。 这个建筑是莫斯科市的法院。 小环内路两边的火柴盒建筑跟我们差不多。 路边的俄罗斯老百姓。 莫斯科三环外生活小区中的洋葱头建筑,估计是个教堂。 三环边上这些老式楼房估计就是斯大林时代的建筑了。 进入莫斯科的中心地带基本都是沙俄时期留下的老房子,有拜占庭式建筑,巴洛克式建筑,欧洲罗马式建筑,像这样的现代化的建筑肯定是政府办公大楼。 大巴车在普希金小广场附近的一个小巷里把我们放下,王导说11:00C整可以看到无名烈士墓的卫兵换岗仪式,催我们先去无名烈士墓观看。无名烈士墓在克里姆林宫西北角的围墙根上。其实克里姆林宫不是一个宫殿,俄语的意思是城堡或者俄罗斯政府所在地,而是一个近似三角形的多边形大院子,周围有红色的围墙,围墙不是很高。红场也不正,沿克里姆林宫东北一侧的围墙由西北向东南延伸。 这是克里姆林宫西北角的塔楼,左边这条道是红场入口,右边围墙下是无名烈士墓。 现在的时间是10:56C,大家都赶往无名烈士墓看换岗,多数都是中国团队。 莫斯科的无名烈士墓,位于红场西北侧克里姆林宫红墙外的亚历山大花园里。它建成于1962年伟大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前夕。正面朝北、东西走向的深红色大理石陵墓上,稍靠西侧陈设着钢盔和军旗的青铜雕塑,造型简洁明快,蕴意肃穆深长。墓前有一个凸型五星状的火炬,五星中央喷出的火焰,从建成时一直燃烧到现在,从未熄灭,它象征着烈士的精神永远光照人间。 守陵士兵穿白上衣,系黑领带,黑裤子,长筒靴,后来在克里姆林宫里见到的卫兵也是同样装束,估计是俄罗斯警卫部队的军装。 两座玻璃岗亭置放于墓的两侧,亭前站着两名神情庄重的持枪卫兵,昼夜为烈士守灵。这便是俄罗斯妇孺皆知的“全国第一岗”。据说这“第一岗”原来设在列宁墓前,不知从何时起挪到了这里。另外在烈士墓西侧还排列着12座长方体花岗岩标志物,逐一镌刻着卫国战争中12座英雄城市。 11:56C换岗卫兵正步来到无名烈士墓,旁边一个军官模样的人从始至终注视着换岗仪式。 单手托枪登上祭台,奇怪动作 卫兵兵们昂首挺胸正步走向祭台中央。 向无名烈士墓行注目礼。 然后两名卫兵成分列式走上各自的岗位。 下岗卫兵走到祭台中央和带队卫兵一起面向观众行注目礼,时间正好是莫斯科夏令时11:00C,分秒不差。 然后三名卫兵向左转,正步走下祭台,换岗仪式结束。整个仪式感觉跟台北国父纪念馆的差不多,大陆的老大哥原来也是台湾的老大哥,呵呵...... 从无名烈士墓出来,对面是国家博物馆。俄罗斯人离不开博物馆,这座博物馆1872年由亚历山大二世下令修建,1883年在亚历山大三世加冕仪式举行的同时开馆。十年后,这家博物馆加建了一座俄式阁楼状的顶楼,上面建有几座小型古塔楼及其他一些装饰物。现在每个小型古塔楼楼顶上都有俄罗斯的国徽标志--双头鹰。博物馆北边有一尊朱可夫元帅的青铜雕塑。 国家历史博物馆正面正对红场,这里保存着400多万件物品和4000万件档案,14万份各种文件,是藏品最丰富的博物馆。如果进去看的话一天也看不完。导游把我们领到历史博物馆左侧的红场入口,约定12:30C在瓦西里升天大教堂前面 大树下集合,他建议我们先围历史博物馆绕一周,看看朱可夫元帅铜像,然后沿红场慢慢游览,他说对面GUM商场里的冰激凌好吃,可以去尝尝。 站在历史博物馆西侧入口向南看是红场,对面的洋葱头建筑就是瓦西里升天大教堂。 红场上正在搭建一些临时台子,估计是为6月6日诗歌节准备的。6月6日是俄罗斯伟大诗人普希金的诞生日。这天,成千上万的人参加诗歌节纪念仪式和赛诗会。 从历史博物馆西侧入口向北看,是个大斜坡。 再向外就是马涅什广场和现代化的政府机构办公楼。马涅什广场看着比红场还宽阔平整,地面为砖石结构。 朱可夫元帅铜像位于历史博物馆北门中央部位。该铜像建于1995年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之际,由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为塑像揭幕仪式剪彩。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朱可夫被誉为胜利的象征,尽管作为“救火队员”被斯大林在广袤的苏德战场上调来调去,又是整个苏联时期仅有的两位四次荣获“苏联英雄”称号的传奇人物之一,但朱可夫晚景凄凉,在政治斗争中多次失势,临死都没能获得彻底平反,还是前苏联的继任者俄罗斯联邦为朱可夫彻底恢复名誉。在倒霉的日子里,最令朱可夫痛苦的是许多以前想来沾他的光的朋友都疏远、乃至背叛了他。比如科涅夫元帅,当年德军挺进莫斯科时,正是朱可夫把他从军事法庭的被告席上救下来,保全了他的性命,而如今他却在《真理报》上发表文章,指责朱可夫具有拿破仑式的野心。冒着风险与朱可夫保持深厚友谊的只有巴格拉米扬(著有“战争初期”)、华西列夫斯基和罗科索夫斯基等几位元帅。一代战神的遭遇不禁令人唏嘘,但历史终究不会忘记真正的英雄。各国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朱可夫元帅的命运酷似我国的彭德怀元帅。 朱可夫元帅身材矮小,站在战马上,马蹄下踩的是纳粹德国万字旗,代表反法西斯战争的彻底胜利。朱可夫元帅著有《回忆与思考》、《在保卫首都的战斗中》、《库尔斯克突出部》、《在柏林方向上》等军事著作,记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场的许多著名战役。对朱可夫元帅生平有兴趣的话可以拜读这些著作。 历史博物馆东侧还有有两个拱门,受阅部队就是从历史博物馆东西两侧入口进入红场接受检阅的。 喀山教堂(Kazan Cathedral)是一座俄罗斯东正教教堂,坐落在莫斯科红场的东北角。现在这座喀山教堂是在原来教堂基础上重建的,而原来那座喀山教堂于1936年被斯大林(Joseph Stalin)给拆了。最初的喀山教堂于17世纪30年代建成,标志着俄罗斯志愿军从波兰侵略者手中解放莫斯科。1812年,喀山教堂在俄法战争中占有重要地位。库图佐夫将军出征前曾在喀山教堂祈祷,结果成功率领俄军击退法军,凯旋后的旗帜就陈列在大教堂的后面。王导说俄罗斯的大教堂不是随便建的,一般是在某次重大战役取得胜利后才建一所教堂。 进入红场后首先谒拜列宁墓,列宁在十月这部电影家喻户晓,列宁是中国人民最熟悉的苏联领导人。现在列宁在俄罗斯也不像以前那样顶礼膜拜了,大门紧闭,没有卫兵站岗。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同志就躺在墓中的水晶棺里。原来斯大林的遗体也在里面保存,但是1961年10月苏共22大做出决议将斯大林遗体移出列宁墓,安葬在列宁墓后面,因为斯大林杀人太多不配跟列宁同穴安葬。列宁墓与宫墙之间有12块墓碑,斯大林,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捷尔任斯基等前苏联政治家的墓碑都在这里,勃列日涅夫还给斯大林做了个半身铜像。但是现在还有呼声要求把斯大林墓迁出红场,斯大林时代的噩梦挥之不去。沿着克里姆林宫红墙往前走,墙壁上还安放有朱可夫元帅,列宁的妻子克鲁普斯卡娅,高尔基,第一位宇航员加加林及其他前苏联名人的骨灰。 红场长695米,宽130米,面积9.1万平方米,大约只有天安门广场的 1/5 。地面很独特,全部由条石铺成,显得古老而神圣。 红场位于莫斯科市中心,原是前苏联重要节日举行群众集会和阅兵的地方。红场是莫斯科历史的见证,也是莫斯科人的骄傲。在红场的西侧是列宁墓和克里姆林宫的红墙及三座高塔,列宁陵墓位于靠宫墙一面的中部,墓上为检阅台,两旁为观礼台。跟我们天安门城楼和观礼台的布局差不多,就是规模小很多。后面圆顶挂国旗的房子是克里姆林宫的主要建筑“大克里姆林宫”。 克里姆林宫东南角的塔楼。塔楼上的红星直径6米,用1吨多昂贵的红宝石制作,底部有轴承可以随风转动,里面装有灯泡,晚上是亮的。 历史沧桑使红场地面的石块变得坑洼不平,受阅部队在这样的地面上走正步谈何容易?但是俄罗斯人更重视历史,舍不得更换红场上这些古老的石块,跟我们国家的做法大相径庭。 瓦西里升天大教堂前是一个圆形的平台,俗称断头台,是当年向群众说教和宣读沙皇令的地方。同时也是行极刑的地方,行刑在台下进行,在台上宣读处死令和犯人罪状。 台子周围扔了很多钢镚,估计是祈福的意思。 瓦西里升天大教堂,又名波克罗夫大教堂。它是伊凡雷帝为了纪念1552年战胜喀山鞑靼军队而下令建筑的。这座教堂中间是一个带有大尖顶的教堂冠,8个带有不同色彩和花纹的小圆顶错落有致的分布在它的周围,再配上九个金色洋葱头状的教堂顶, 绝妙无比。伊凡雷帝为了别处不再出现这样美丽的教堂,下令弄瞎了建筑师的双眼。瓦西里升天大教堂前面是民族英雄米宁和波扎尔斯基雕像(1818年雕像落成)。1611年至1612 年,他们打败了波兰侵略军,解放了莫斯科。 瓦西里升天大教堂的南面是瓦西里斜坡,一直延伸到莫斯科河畔。 红场不大,1个小时就看完了,时间还早于是我们就去GUM商厦吃冰激凌。 GUM商厦很大,面向红场的只是朝西的侧面,这是朝南的侧面。 GUM商厦已有120年历史。 GUM商厦内部都是这样的品牌商铺。 商厦中间的天井里卖冰激凌,排大队。 冰激凌70卢布一个,我们每人买了一个尝尝。 从GUM商厦出来见王导和他带的助手已经举旗召集队伍 。 我们沿瓦西里斜坡走到瓦西里升天大教堂的后面可以停车的地方上车。 莫斯科的观光车。 过街地道里卖旅游纪念品的俄罗斯大妈居然会说“50元人民币”这样简单的中文,可见到这里来的中国人之多。 上车以后我们沿美丽的莫斯科河驶向新圣女公墓,那里是俄罗斯历史名人的公墓,相当于我们的八宝山烈士陵园,但历史更为久远。 在红场南面莫斯科河一条分支的岔口处,树立着一座高大的青铜雕塑,彼得大帝站在一艘战船上。莫斯科人不太喜欢彼得大帝,因为彼得大帝把莫斯科的贵族和财富带到圣彼得堡,使莫斯科一度丧失了首都地位。 再向前走,位于莫斯科河与二环交界处的这座大楼是前苏军总参谋部大楼。台阶两边摆放着2门榴弹炮。欧洲有用大炮装饰建筑物的传统,以后我们还会看到更多的大炮。 新圣女公墓是安葬俄罗斯历史名人的地方,其中包括我们熟悉的赫鲁晓夫,米格飞机设计师米高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苏联女英雄卓雅以及中国人王明,这里的蜡像栩栩如生具有很高的参观价值。虽然王明在中国作为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头子遭到批判,但是在前苏联却被作为对共产国际有贡献的人物载入史册。在新圣女公墓门口王导带领要进去参观的人下车,我们这些喜欢看自然风光的人继续往前走,转一个弯到后面一个湖边公园里休息游览。 小公园很有特色,穿过这片草地和树林是一个湖。 美丽的湖水映衬着古老的新圣女修道院,新圣女公墓最早就是这个修道院的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