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湾国庆夜 为童眸收藏星穹

~喵小西

<p class="ql-block">今天是新加坡国庆日,我俩留出一天时间在滨海湾。天气比较热,没有风,步行20分钟也懒得走,坐公交吧。小朋友忽然淡淡的说,这是什么地方啊,各种彩色的窗户,我一扭头,哇塞,这不就是旧禧街警察局吗,正好赶上红灯,拿出手机赶紧拍照。本打算安排在明天的行程的,这就经过了。建筑总共拥有927扇彩虹般绚丽夺目的窗户,目前为新加坡新闻艺术部的大楼。</p> 还未过惊喜,发现导航不对了,去问公交司机,他不会中文,但比划我听懂了,大概是关闭了,绕过去。可是在哪站下车呢?这时又有一名乘客过来询问,估计是一个事情,他俩沟通的挺顺畅。公交司机跟我说,you,follow this lady 。OKOK,这句话我能听懂。跟着她下车之后,就不用跟了,看导航就好。 在马路上就看到一个有特色的屋顶,绕过去一看,叫粤海清庙。周围是高楼环绕,正门很小,大门上写着风调雨顺。进去之后庭院非常开阔,屋脊上有各式人物、动物、花鸟等造型,感觉跟之前去广东那边的寺庙风格很像。可能是时间比较早,人很少,我们短暂停留就出去了。 刚才在网上查找资料:粤海清庙(YuehHaiChingTemple),坐落于菲利普街,是新加坡最古老的道教寺庙之一。粤海清庙目建于1826年,初建时仅是一间简陋的亚答屋,四周空旷,庙前是一片大海。1845年,潮侨成立了新加坡义安公司,该庙便归义安公司所管理。1852年至1855年间,进行扩建工程。1896年又进行全面重建。该庙也由一间亚答小庙,变成水泥屋瓦,雕梁画栋,香火旺盛的大庙。走过了180多年的光辉历程,粤海清庙在1996年成为新加坡受保护的国家古迹,属旅游著名景点。<br>粤海清庙的历史,追溯到新加坡尚未填海的年代。那时庙前就是海岸,潮州人从中国南方漂洋过海而来,脚还未稳,就先向妈祖稽首,感谢平安,祈求新生。庙名里的“粤”,写下广东的根;“海清”,寄托海途无惊涛骇浪的愿。<br>这里是少见的“双庙”——左奉天后圣母,右祀玄天上帝。香火缭绕,愿望袅袅。百余年来,庙里的钟鼓声与檀香气,见证了无数新移民的惶然与期盼,也陪伴过一段段人间的浪漫姻缘。<br><br>粤海清庙是19世纪初中国移民南来的第一站。远在宗乡团体组织成立之前,庙宇曾经是移民社交活动的中心点。许多移民都是在庙宇寻找慰藉,当时面海的粤海清庙就是一个例子。该庙宇由中国工匠设计,并且用自中国进口的花梨木建成。它的屋檐雕工精细,墙上刻有神话人物。此外还有商人与信徒所捐赠的刻有吉祥字样的木制匾额。<br><br>粤海清庙被潮人称为“大老爷宫”。庙前围墙筑有一门亭,门额书“粤海清庙”,墙内为一片广大的石埕,左边是上帝宫供奉的是玄天上帝,右边是供奉天后圣母妈祖的天后宫,二庙相连,故称“孖庙”。而粤海清庙的名称,“粤”指广东,“海清”则是海路清平的意思,即为广东籍人士在海水清平之下安然乘船抵达南洋。实际上,在义安公司和潮州八邑会馆成立之前,粤海清庙是潮人社群的仲裁机构,通过非官方的管道在庙宇内为族群调解个人或商业纠纷、家庭问题。<br><br>1845年,潮侨领袖成立了“义安郡”,后改称“义安公司”,其宗旨是管理潮州人的公墓。这一年,义安公司接管了粤海清庙。粤海清庙即成为义安公司的产业,也就转由义安公司管理。当时,义安公司的办公室就设在庙内,无论是领导人或管理政策上,庙与公司实际上已结合为一体。义安公司兼理潮人在该庙祭祀玄天上帝及酬神事宜,并在原址上扩建和修缮古庙,使之成为一所颇具规模和壮观之华人庙宇。<br><br>光绪二十二年(1896),清朝光绪皇帝御书“曙海祥云”金漆匾额,赐予粤海清庙,今天仍高悬于庙里天后宫正殿上。在新加坡的华人寺庙中,只有粤海清庙和闽帮的天福宫获赐清帝御题,可见其当时备受重视之程度。今天,粤海清庙仍然是义安公司名下的产业,也仍是最具代表性的潮人庙宇,并已被列为受国家保护之古迹。<br><br>粤海清庙被列为国家古迹,除了它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外,也因为它本身便是一座极具特色的庙宇建筑。古庙的潮州传统建筑格式,庙里根据历史神话、民间故事和英雄事迹塑造的泥雕和木刻,形象生动,栩栩如生,不仅深具教化作用,还充分表现了潮州传统手工工艺的高超艺术和丰富内容。今天,这座给人印象深刻的庙宇不但吸引无数前来膜拜祈求平安好运的信徒,更吸引了不少游客。<br> 再往前,经过亚洲文明博物馆,是亚洲地区唯一专门探索亚洲艺术传统的博物馆。其历史可追溯到 19 世纪中叶成立的莱佛士博物馆,当时收藏了在东南亚收集的民族学材料,主要是马来和其他东南亚土著文化的工艺品、工具、武器、器皿、服装和一些中国文物。 <p class="ql-block">莱佛士酒店,这座始建于1887年的殖民时期建筑,是新加坡旅游的必打卡之地。纯白的维多利亚建筑,是全球最具标志性的奢华酒店之一,也是全球仅存的几座19世纪豪华历史酒店。</p> 接着来到政府大厦,已经封路了,现在有一些警察在维持秩序。对面的大草坪是晚上庆祝活动的会场,应该是正在做最后的准备。我俩来到能走到的离政府大厦最近的地方,马上有人过来说不能进入,听到我说拍照片,他们就走开了。 接着走,终于来到新加坡河,怎么有点维多利亚港的感觉呢。往左看是鱼尾狮,“大榴莲”,河的对岸正中是金沙酒店,酒店左边是外形像大花瓣的白色建筑——新加坡艺术博物馆。 作为新加坡之源,新加坡河与滨海湾相连,贯穿整个城市中心,总长3.2km。新加坡的淡水资源一直短缺,曾一度是世界人均淡水量倒数第二的国家。因此,摆脱淡⽔受制于从马来西亚进口的依赖,成为新加坡发展的重中之重。新加坡于2006年启动了「国家水龙头」战略,以实现⽔源⾃供⾃⾜的⽬标。针对降水量巨大,无处存储,工业、生活污水严重污染的问题,新加坡河做出了表率:地表之下直径达3.3米的雨水蓄水管网络,构建了隐秘的「巨型雨水水库」,更深一层是直径6米的污水管道,它会将河道沿线的污水迅速收集,输送到樟宜废水回收厂。新加坡河口以东2公里处还有一座滨海堤坝,是世界5大供水工程之一,其作用是把海水拦在堤坝之外,使坝内咸水逐渐淡化。2007年滨海堤坝投入使用,由此新加坡河、加冷河等河流水网与滨海湾,共同构建出一座占新加坡总面积六分之一的超级「淡水水库」。 “大榴莲”(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是新加坡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很多人会觉得,东南亚国家新加坡以热爱的水果榴莲为建筑造型也很正常。但他的主建筑师Vikas Gore却表示,设计灵感其实源自以昆虫的复眼。建筑的表面凸起物呈三角形,4590片玻璃所组成的屋顶遮阳罩,依据新加坡日照环境的模拟计算设置。艺术中心提供了 5 个表演空间:1 个音乐厅及 4 个剧场,其中音乐厅提供1600 个座位和大剧院提供 2000 个座位,是给大型表演的表演者用的,希望有朝一日能在这里听一场音乐会。<br><br> 我们往右走,想先去红点设计博物馆,金沙,艺术博物馆,花穹云雾林,然后绕到鱼尾狮那边,在那边等待看晚上的活动。<br> 不知是不是因为国庆的原因,广播里一直播放着歌曲,听着歌曲沿着新加坡河,在椰子树丛中慢慢行走,一会就到了红点创意博物馆。网上的信息:“红点博物馆”(Red Dot Design Museum) 的概念其实源自德国首创的 “红点产品设计大奖 ” (Red Dot Design Award)。第一座红点设计博物馆自 1955 年于德国埃森创立以来,一直是个展示杰出产品与工业设计、让各地获奖设计师竞相展现才华的国际橱窗。而第二座红点设计博物馆,就在 2005 年建于新加坡,是亚洲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红点设计博物馆。这里是设计控的天堂,汇聚全球最酷的创意与灵感。馆内还有设计商店,更有红点设计大奖作品,可现场购买带回家。每年展出300多件国际红点设计大奖获奖作品,从家居用品到高科技产品,脑洞大开。 博物馆不大,两层小楼,出示网上的订单,工作人员给了两张门卡和产品介绍手册,介绍手册是全英文的,我俩靠着翻译才能明白展品的创意,很是费了一番功夫。没有什么设计创意头脑,游玩的时间比预计的短了一些。<br> <p class="ql-block">外面热,就在金沙里面走,来到艺滨海湾艺术中心。由国际知名建筑师摩西·萨迪(Moshe Safdie)设计,外形酷似一朵盛开的莲花,也被称为“新加坡欢迎之手”。建筑由十个“花瓣”组成,每个花瓣代表不同的展览空间,花瓣的曲线自然过渡,创造出连贯而流动的空间体验。我觉得它更像个大桔子瓣或者香蕉皮。</p> <p class="ql-block">可持续设计:莲花状的屋顶可收集雨水,雨水流入建筑物最低层的反射池,再循环用于大楼的管道系统,减少对经处理淡水的依赖。花瓣形展厅的顶部配有天窗,采用自然光照亮展厅,减少对电气照明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p><p class="ql-block">置身于未来世界树、花和向日葵的光影之中;可以折飞机,投入到奇幻的光圈之中;可以给海豚、蝴蝶等涂色,看着它们在大屏幕上出现;走进充满镜子和激光的空间,就这样慢慢的在一个个展厅中穿行,逛完之后我才觉得,这个艺术科学博物馆,是利用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给孩子们打造、展示一个创意的空间,启发孩子们对艺术的领悟,探索,让未来的城市充满灵感,艺术温度。</p> 主要的行程结束了,去金沙吃个饭。B2的食阁超级巨大,菜品丰富应有尽有,价格非常美丽。食阁的中间有一个超大的脚踩电子屏,为啥玩的人很少呢,因为不便宜。吃吃喝喝休息一会,去外面看金沙雨之眼。 从外面看,像一个大漏斗,喷出的水流在玻璃容器内形成一个巨大的漩涡!最后由中间的小孔流落下去。而从下面看,漏斗状容器部分是底下商场的中庭部分,漏洞内的水旋窝在下面看得更清楚,而从中间跌落下来的水柱,由于旋窝的惯性作用,形成旋转的空中瀑布。它也是一个天窗,收集雨水并通过漩涡输送到下方的运河,高峰期可容纳200吨水,流速超过每分钟30,000升。 从金沙商场出来,我们打算往鱼尾狮那边走。河边已经聚集了不少人,铺野餐垫的,拿野餐椅子,大伞的,带着饮料、食物,都是等着晚一些活动的。鱼尾狮是1964年由范克里夫水族馆馆长布仑纳设计的,新加坡旅游局在1966年把鱼尾狮注册为它的商标,并于1971年委托著名雕塑家林浪新塑造成一座狮子头、鱼身、鱼尾的雕塑。像高八点四米,狮子头顶部长二点三米、宽一点七米,身重四十吨。雕塑现坐落在新加坡市鱼尾狮公园内。鱼尾狮狮头的设计灵感是根据《马来纪年》的记载,公元14世纪时一位来自「三佛齐王国」名叫圣尼罗乌达玛的王子在前往马六甲途中来到了新加坡。他一登陆就看到一只神奇的野兽,随从告诉他那是一只狮子。他于是为此岛取名「新加坡」,在梵文中即「狮城」的意思,而鱼尾象征当年漂洋过海十分美丽。 鱼尾狮这边也聚集满了人,行进比较缓慢。来到鱼尾狮面前的时候,也拍了喝水、洗头发等照片,说实话真的没有太激动,对这个景点不是特别期待,所以也并没有一落地就来看它。 如果看活动,云雾林和花穹是逛不完了,先去一个花穹吧。从螺旋桥那边经过,走的比较远。 今天逛荡一天,走到这真是累了。花穹(Flower Dome)是滨海湾花园(Gardens by the Bay)的核心景点之一,与云雾林(Cloud Forest)齐名,是全球最大的无柱玻璃温室之一,花穹模拟干燥凉爽的地中海气候,恒温控制在23-25°C,展示来自全球五大洲的稀有植物700多种约3万多棵奇花异草,包括橄榄树、多肉植物、季节性花卉展览,花穹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更换主题花卉展览,让游客在不同季节都能欣赏到最新鲜的花卉布置,如郁金香、菊花、圣诞花卉等,每一次到访都别有新意。现在展出的是兰花。一进入花穹,温度感到非常舒服。像突然闯进了巨大玻璃屋里的植物园,密密麻麻的灌木丛,棕榈树,发财树,各种不知名的树,每一片小区域里又有不同种类或者地域的植物们,仙人掌,绣球,生石花......看不过来,也记不住。上二楼转了一圈,跟成人胳膊那么长的芦荟叶子,像巨大肚子的弥勒异木棉......这么看着,这么走着,惊叹于这么多没见过的花花草草,叶子都是那样厚密光亮,没有一丝灰尘,从高处垂下的藤条像一条条花瀑。中心的兰花展很是特别,最高的兰花树洞有6.5米高,我想起家乡的花鸟鱼市,那一盆兰花都要不少银子,这里这么多兰花真是主打一个宠游客的感觉,尽管看,尽管享受。兰花展还配套了娘惹家具,微缩景观,服饰珠宝等。在花穹,无论喜欢不喜欢植物,都不会失望。<br> <p class="ql-block">以下照片为我那美丽善良热情开朗活泼的女儿拍摄😊😊😊</p> <p class="ql-block">从花穹出来,沿途买了点吃的喝的给身体充充电,加快脚步往河岸走,回鱼尾狮那边太远了,就近在金沙这边吧。两岸已经站满了人,我们在一处没有遮挡的空处停下,后来上网查当天下午5点左右人数预计已达数十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新加坡的60年国庆的气氛是从落地新加坡就感受到的,在新加坡的大街小巷,商场门口,地铁站,组屋楼外,食阁,就到处都是60周年的影子。很多人都选择红色的衣服呼应国旗上的红色,就真的挺有气氛的。河对岸的政府大厦会场里上演着精彩的节目,总理、总统都到场,后来我在网上看了多个视频,这次也出动历来最盛大的检阅队伍,共有40个步操方阵,参与者逾2100人,来自军警民防、制服团体与社会经济领域。据说有个成绩不太好的男孩喜欢架子鼓,最终成为了架子鼓的明星,真的出现在庆典现场。我想新加坡是不是不卷,因为不用人人非过独木桥不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晚的庆典活动有五个分会场,从碧山到榜鹅,从芽笼到武吉甘柏,五个邻里中心都有LED的大屏和音响同步,电视也会直播。</p> 从跳伞开始的,七名海军蛙人和七名红狮跳伞队队员,在公众的掌声与欢呼声中顺利降落,以超凡默契联合呈献“团结一跳”(Jump of Unity)跳伞表演,为国家献上60岁贺礼,今年更是时隔七年与海军潜水单位(蛙人)再次合作。先登场的七名海军蛙人,背负近60公斤重的器材和枪支,从6000英尺的高空跃下,先后潜入滨海艺术中心前方水域。如果我们不去花穹,那他们降落的位置正好在我们眼前,事先不知道呀,没有后悔药,当时还以为抽空把花穹逛了。在蛙人们整理装备、游至集合地点的同时,七名红狮跳伞队队员也从1万英尺高空的C-130“大力士”运输机上一同跃下。他们先在空中展示高难队形,随后在庆典现场观众的欢呼声中,依次平稳降落在大草场的舞台上。<br> 紧接着飞机表演是六架F-15SG战机领飞 ,四架F-16组钻形队,钻石队形也代表新加坡今年迎来钻石禧年。。 新加坡空军部队今年共出动26架飞机参加飞行表演,比去年的14架增加近一倍,与2018年空军建军50周年时数量相当,同为近10年来最多。<br> 战斗机拉着国旗从蓝天飞过,每一次就是一次震耳欲聋的呼啸而过,礼炮鸣响21炮,舰艇检阅,海上机动部队飙船,水上花车巡游,最后是放烟花,越来越密集,越来越绚烂, 整个天空变成了画布,被各种颜色填满,虽然看过不少次烟花,但在异国他乡又恰逢国庆还是第一次,总是有些特别的欢喜。而今年庆典搬到滨海湾也是第一次,真是幸运。 庆典结束后,左侧封路,游客全部一个方向撤离,不拥堵。 作为一个凑热闹的外国人,感觉整体庆典活动的管理还是非常人性化的,至少我们这样空降的外国人还可以靠近中心地带的。这也是我执意要赶这个日期的原因之一,而它也没让我失望。如果不能长期生活在一个地方,那么节日是最好的机会去了解和融入到本地文化。 手机举得再高,拍不出肉眼看到的震撼,也无法还原战斗机从头顶呼啸而过时与胸腔的共鸣。<div>这一晚,整个滨海湾是一片星海。希望我为她收藏的,远不止这一场庆典之夜的璀璨,远不止手机里拍摄的无数个画面和视频,而是未来某个时刻,当我们看到烟花、看到庆典时,我们能不约而同调出这一份美好的记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