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个话题好像去年我写过,去年我写的标题好像是“后槽”,今年我用的是“后槽河”。去年内容写的好像是那两山紧紧夹住的那条沟,最后写到从承恩草堂下来。今天早上我又走了这条山沟,今天不多写,只准备写这一段河的二三百米,主要就写点心理感受,大约四五百字,写点今年和去年的不同。</p> <p class="ql-block">这条山沟,应该是桐柏县水帘洞景区最美的一条山沟,就一个高坡下去,一直下坡下坡下到沟底。然后就是沿着小河上走,地势平坦,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浓度高,沿途时不时出现在路边的石刻,雕像,让人留恋。越走越有劲,越走越轻松。</p> <p class="ql-block">去年我走这条山沟,空气中的水分子乱飞,树叶也是娇艳欲滴,时不时我重点写了沿途看到的各种摆pose的猴子,包括好几个造型的美猴王,今年我一路走来看到了路边一只猴子已经没有了脑袋。</p> <p class="ql-block">每年我总要走一次桐柏县水帘洞景区的后槽河,后槽河,是桐柏县人对那个亿万年前自然形成的天然河道的称呼,形状像一条水槽,因为在水帘洞的后面,所以叫后槽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条后槽河,也属于盘古溪的一部分,或者是一条小小的支流。它曾经一泄千里,如银帘倒挂,有恰如从天而降飞瀑声如洪钟,又如万马奔腾,下面有一潭,承接了所有。</p> <p class="ql-block">这条小河是能亲眼看到全程(从发源地到落水潭)的一条河,估计在全世界也不多见的一条河,发源地是那个现在已经干涸的黑龙潭。这条河源头没有了,但是整条河内,时不时还有流水,这些水都是来自两边的渗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槽河口,就是大家能看到的那个瀑布口。其实就是一个好像刀砍斧劈的断层,从上到潭底落差近200米,直上直下中间没有阻挡。这个断层紧紧夹在东西两条山间,河里面的水,来自两侧山间的渗水。</p> <p class="ql-block">今天早上我又到了瀑布面前,看到了那瘦的得如一根断了线的珠帘,从上往下,时不时从上往下滑落下来的水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估计这是桐柏县水帘洞后槽河自形成以来还没遇到的现象,也是亿万年来头一遭。暑假两个月天天高温,整个水源地也在遭受着磨难。气候变迁,带来的的危害,人是无法想象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杨</p><p class="ql-block">2025.8.2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