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读厚夫先生《路遥传》第一章之后,我的心情久久无法平静……</p><p class="ql-block">大名鼎鼎的作家路遥——《平凡的世界》的作者,影响了我国一代又一代青年人。昨日开始读厚夫《路遥传》,便觉字字都带着分量,让我很受教育和启示。</p><p class="ql-block">路遥生于1949年,生在陕北的窑洞里,小时候家里很穷,连顿饱饭都吃不上。母亲前后生了九个孩子,他是老大,几岁就得帮着家里干活——白天跟着大人上山寻猪草,冬天天不亮就扛着小柴刀去砍柴,还要照看弟弟妹妹,小小年纪就扛起了家里的担子,哪像我们现在,这个年纪还能在爸妈跟前撒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最让我记着的是他好几次差点活不下来的事。三岁时发高烧,烧得迷迷糊糊,家里没钱请医生,只能找村里的巫婆来,他后来回忆说,就像往无边的黑暗里跌,幸好最后挺过来了。还有一次上山砍柴,脚下一滑差点掉进深窖,幸好跌在了草窝里。这些事听着就揪心,可他都熬过来了。他妈妈说,他砍的柴都码得整整齐齐,摞在硷畔上像小山,村里人见了都夸,原来厉害的人小时候就这么懂事、能吃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他心里最盼的是上学,可家里孩子多,根本供不起。每次路过村小学,他都要扒着窗户看半天,眼睛亮得像有光。后来爸爸没办法,只能把他过继给延川的大伯,就为了让他能念上书。去延川那天,他走了九十多里路,新布鞋磨得脚生疼,就干脆脱了鞋光脚走,脚底板磨出了好几个水泡。想想我现在天天坐汽车上学,下雨有伞、天冷有暖衣,真没法想象他当时踩着砂石路走那么远,心里是酸还是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合上书页时,再想起《平凡的世界》里那些在苦难里攒着劲儿活的人,忽然懂了他们的根在哪——就在路遥自己踩过的砂石路、摞过的柴堆里啊。原来能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的力量,从不是凭空来的,是他把小时候吃过的苦、揣过的盼,都揉进了笔端。这一章读下来,先前对“大作家”的模糊敬意落了地,反倒多了份实在的触动——他走过的路、吃过的苦,本就是最动人的启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