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之旅(一)之初遇西域

晓月清风

<p class="ql-block">文字/晓月清风</p> <p class="ql-block">西域之旅(一)之初遇西域</p><p class="ql-block"> 用脚步丈量世界的风景,让眼睛装进更多不一样的大自然,应该是每个人心中永远的梦想。 </p><p class="ql-block"> 这次西域之旅,我和朋友们相约从不同的城市出发。可能因暑假或天气的原因,航班相继延误,但不影响我们探密的心情。虽然旅途较长,但有包老师的《第七束鲜花》这本书相伴,时间过的很快。</p><p class="ql-block"> 当飞机快进入乌鲁木齐上空时,听到播音解说,我放下书本向窗外眺望,似乎看到了远古楼兰城今日的风貌。</p><p class="ql-block"> 楼兰古城遗址散布在罗布泊西岸的雅丹(风蚀)地貌中。曾经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枢纽,连接敦煌、焉耆、且末等地。 常常在网络的图片中看见,大部分已被流沙掩埋,仅剩残垣断壁甚是可惜。我仿佛看到了1600年前那一片繁华,看到了美丽的楼兰新娘。虽然下面的大地一片苍茫,曾经的楼兰已被时光和黄沙淹没,可我的目光和心情却穿透遥远的时空,去相遇那一个传奇。</p><p class="ql-block"> 楼兰的兴衰至今仍是历史谜团,但其作为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在考古学和历史研究中具有极高价值。</p><p class="ql-block"> 望着窗外广袤的土地,突然想起年轻时的一次火车上的遇见。那天,我和对方做了简单的交流后,知道他是北方人。或许,当时他望着我这南方人时,心已飞到了遥远的南方山水中,听到他在那感概“南方的绿水青山和逶迆的河流造就了南方人的灵秀与聪慧,北方山川的辽阔开门就一眼千里造就了北方人的粗旷。”他说后我们相视而笑。今天在西域真正见证了大地的辽阔。</p><p class="ql-block"> 这片土地的美,不在精巧,而在其辽阔与坦荡;不在雕琢,而在其本真与质朴。它不向你献媚,却让你不由自主地屏息凝神。</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繁华曾经也与孤寂相伴,古代诗人留下了许多经典的古诗。如王之涣《凉州词》里“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此诗以玉门关为背景,展现西域的孤寂与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古代的交通工具和通信不如今时。想想今时的我们如神仙一般的生活状态,可以一日几千里,点击就可会面,与古人相比幸福指数顿时飙升。</p><p class="ql-block"> 古代西域的荒凉与壮阔也在古诗中出现。如王维的《送刘司直赴安西》,“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如今西域开发旅游资源,近几年火出圈,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把这的风景装入自己的眼中,抖音直播上天天可以看见,这里一路上都是长长的旅游车队。</p><p class="ql-block"> 不知明日是否会与王维的《使至塞上》 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风景相遇?这名句“千古壮观”在包老师的课堂上多次出现过。它以雄浑的笔触勾勒出西域大漠的苍茫景象。如果有幸遇见,会是怎样的一种视觉的体验呢?</p><p class="ql-block"> 其实,生活中不需要有太多的期待,只要我有来过,感受过前人的情怀就可。这样才能幸福满满,快乐常常盈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