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游散记》,(第一篇)

梦醒易人

文/ 梦醒易人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台湾游随笔之一</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序)</span></p><p class="ql-block">记事起,耳边时时传来的炮声中,身为驻守福州前线解放军某炮团军人的父亲,对着我那双满是疑问的稚嫩目光一次次回答——炮在打对面金门岛,那上面有很坏很坏的敌人。哦,台湾,我就是以这样的方式懵懵懂懂知道了你的名字,可我却在以后“台湾岛啊,我的故乡,多麼美好的地方……,”这首深情的歌声中,憧憬和向往去那“敌人”居住的地方,看看美丽的日月潭和阿里山。</p><p class="ql-block">这个梦想随着大陆开放与台湾直航后,变得那样简单和真切,触手可摸。从得知这次旅行社组团消息,到办理完入台手续,短短十几天后,2014年6月3日的早上,我已经坐在了去往北京飞机场的面包车上。</p><p class="ql-block">这次,还是与好友方因同行,一车十五人中大都是县里的老领导和老熟人,自然省去了不必要的寒暄与客套。人坐定车上,心久久不能平静,宝岛台湾,我日思梦想的地方,今天,穿越了六十多年的隔阂,我们终于真正像一家人常来常往地走动起来,我也终于能亲自去揭开你神秘的面纱。</p><p class="ql-block">航班两点起飞,三个小时后到达了桃园机场。随着飞机缓缓下降,我的注意力转到了台湾地面即将暗淡的景色上去了。桃园机场远没有北京机场来得大气,不过小小的机场也算繁忙,不时有飞机起飞和降落着。</p><p class="ql-block">台湾落地导游是一位40岁上下的中年人,他瘦瘦的脸上不苟言笑,与胖乎乎满脸笑容的领队小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他给我留下的印象较为深刻,后面我将用专门篇幅来介绍他,这里就不作赘述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一) 台湾的夜市文化</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台湾夜市小吃,琳琅满目得让人难忘</b></p><p class="ql-block">夜市文化是台湾一大特色,据说台湾每个城市都有一至几个别具特色的夜间市场,而台湾各色小吃毫无疑问是繁荣所有夜市的重头戏。网上早就流传一段话:去台湾,不逛夜市不能叫到过台湾,逛夜市,不品尝小吃不可叫逛过夜市。这正对我口味了,从小就酷爱各类小吃的我,在机场换得的2000多元台币(合人民币500),其实就是冲着品尝夜市小吃准备的。只可惜,因为行程安排紧,我们只逛了新北和高雄的两家夜市,没能到久负盛名台北士林夜市看上一看,也算是台湾之行的一个小小遗憾吧!</p><p class="ql-block">第一天从桃园机场出来直接去饭店吃了晚饭,尚未入住,陈导就把我们领向了新北夜市,路上还一再如数家珍般说着各种小吃的特点,一大串长长的名字用他认为的“标准”普通话介绍完,把我搞糊涂了,哪记得过来啊,可我却偏偏记下了珍珠奶茶和臭豆腐两个名字。新北夜市面积说不出多大,一个不大不小的院子而已。可一进门,那满目琳琅,摆放整齐有序又颜色鲜艳的小吃摊就吸引了我的目光,虽刚刚吃完饭,可对台湾臭豆腐的向往还是勾起我在明晃晃的灯光下寻找的欲望。“臭豆腐在这呢!”方因妹率先在林林总总的小吃摊位中发现了目标,那臭豆腐摊是一对夫妻在经营,看我们走向前,老板娘热情礼貌地打着招呼,细看那臭豆腐,一串串整齐的码放着,虽也是油炸后浇汁,可插着细细小棒的长方形鲜亮鲜亮的,十分招人喜爱,眼观上就胜出了我以往吃过的粗黑小方块。一打听,一对两支才35台币,合人民币也就7元钱,不贵啊,交钱后,也没深让方妹,(因知她不喜欢臭豆腐味道)就手举着自顾自大块朵颐起来,想当时那吃相不知有多失态呢!吃到最后方想起细细品尝,觉得口味比大陆的清淡了许多,嫩嫩滑滑的,并不太合乎我的口味呢!边走边吃走向门口,只见李主任一干人也手里举着在分别品尝那叫不上名字的小吃,相视一笑,那吃相未必比我的好看多少,心下释然。刚吃了晚饭,也只能略为品尝一二,怎可能将这满院子诱人的小吃揽入腹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说到夜市小吃,就捎带把后面对台湾小吃的一点印象放在这里,谁叫陈导第一站就把我们领到了夜市上呢!</p><p class="ql-block">第二天晚上,在台中西悠饭店住下后,放下行李,简单洗了洗,我又忙不迭地叫上方因和马县长爱人去街上找那叫我疑惑的珍珠奶茶——台湾的珍珠奶茶真的比我们大陆的好喝吗?一杯奶茶而已,怎被陈导说得神乎其神,我可要品尝比较一下。执着的我像个孩子似的满大街寻找,两个妹妹陪同着我。终于在走出一条街后看见了一家卖奶茶的小门脸,付完钱三人端着边走边用吸管品尝,第一口下去,三人不免有些失望,不过如此啊,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可喝到最后,吸管吸上来的叫做“珍珠”的小粒粒咀嚼起来弹弹的,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唇齿间,这可能就是叫台湾人骄傲不已的奶茶特点吧!</p><p class="ql-block"> 高雄夜市比起新北夜市可要大多了。看路标,我们去的夜市叫自强夜市。街两边灯火辉煌,小餐饮店,小吃摊一家接着一家,十字街那条主路上摩托川流不息,小巷子里人流接踵摩肩。可能因为高雄距海近,小吃多以海产品为主,什么鲑鱼炒饭、章鱼丸子、炸蟹管、烤鲜虾啊,多得数都数不过来,怎可能品尝得过来啊,更何况我们又是吃过晚饭来的。看着小吃摊前埋头吃得津津有味的人们,心想,台湾人一定是不吃晚饭,专门来这夜市消费的吧,否则,面对这些美味,还不得吃成大胖子啊!</p><p class="ql-block">夜市逛完,车好像往回开着,我们下榻的地点是台北的香格里拉饭店。一天奔波劳累,本应早早洗漱休息,可我和方妹在下车前,见饭店门前小河中闪烁着两岸多彩灯光的璀璨倒影,哪里还顾得上休息啊!拿到房屋钥匙,放下拉杆箱,背上相机就冲了出去,门口领队小刘急急往回叫的声音淹没在了我们一句马上就回来的应答中。</p><p class="ql-block">也难怪我们如此激情,在定下来台湾的行程后,我俩就开始了珍惜这赴台旅游机会,力争多拍一些宝岛美景回来的准备,方妹特地买了一张16G内存大卡,我也和朋友借了一张大卡,有备无患,以免留下终身遗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二)巧夺天工野柳石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大自然的杰作——野柳奇石</b></p><p class="ql-block">第二天,天气格外晴朗,在家查得这几天可是天天有雨啊,看来,我们此行“游开大顺”,连台湾阳光也与台湾主人一般热情欢迎着我们。</p><p class="ql-block">第一站参观的是新北区野柳里的《野柳地质公园》。第一次听说这个地方,原来心目中的重点风景区并未将它排上位置,可身临其境,留给我们的惊叹足足延至今日。要说,那公园面积实在是很小很小,只是一块沿海岸线1700米的狭长海岬,小到还没有我们滦水湾的一半大,可那巧夺天工千奇百怪的风化石,却让我们感到导游留给我们的一个半小时与我们探索欣赏的好奇心相比显然是太不够用了!你看:那女王头无与伦比的高雅,那象头探索彼岸焦急神情的逼真,那一群岩蕈亦如莽莽密林中因无人采集而幻化为菌神的昂扬斗士,那一座座面向大海的烛台石,你是否在为台湾海峡千百年来期盼亲人海上平安归来的虔诚,点着永不熄灭的长明灯。海岬岸上还伫立着许许多多奇形怪状的石群,任由你发挥丰富的想象去作出千百种的揣摩……</p><p class="ql-block">手中的相机没有一刻闲隙,几张大接片是必不可少的,极具特色的奇石特写也不能落下,计划外的喜悦充满我的心头,忙得几乎错过了集合时间,忙得何时把方妹丢了都不知,唉,这哪里还像当姐姐样子啊!怪只怪野柳的奇石太巧夺天工了吧!</p><p class="ql-block">回来后,我忙不迭查阅了野柳地质公园的有关资料,却原来 这些特殊地质风貌的形成是海蚀风化的大作,更重要的是那是一片富含石灰质的砂岩群。</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野柳奇石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呈奇岩化境无穷,百态千姿一望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无意琢雕神自在,有心喻指势勘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女王虽贵分离苦,烛泪犹虔祈盼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借此栩栩说典故,滩前远客叹天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蒋家王朝的“末代皇宫”士林官邸</b></p><p class="ql-block">吃完午饭,我们坐车返程台北,去参观士林官邸和台北博物馆。不知陈导为什么这样安排,环岛游前两天两次往返台北—新北之间,浪费了8天中我们视为分秒皆珍贵的宝贵时间。也罢,既来之,听安排吧,反正导游说,旅游线路不会变,该去的地方没有特殊情况一个也不会少。</p><p class="ql-block">士林官邸位于台北市阳明山,据说这阳明山名字是蒋介石搬进官邸后,寓意纪念王阳明,也为一扫“落草为寇”之晦气而换掉原来“草山”之名而改得。因蒋撤到台湾直到去世没有离开过这座官邸,这里也被人们称作蒋家王朝“最后的皇宫。”“皇宫”小巧玲珑,花草茂密,景色幽美,颇有皇家后苑之风范。来到据说是蒋介石最喜爱的凉亭前,我不由遐想翩翩,想当年,不可一世欲称霸960万平方公里的蒋校长,狼狈逃至这小小海岛,将自己关禁在这方寸之地,一日日在这凉亭萎靡作着返攻之白日梦,残酷的现实又一次次将梦揉碎,该是何等地悲苍和无奈!这区区官邸,花草树木楼堂阁榭,精致不过苏州静园的小巧玲珑,优美不过西子湖畔的旖旎秀丽,怎能慰籍了他的漫漫思乡之情。</p><p class="ql-block">官邸中较为宽敞的建筑物是那所教堂“凯歌堂”。一眼望去,里面依然明亮、庄严且肃穆,可现如今再看悬在门楣上凯歌堂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难免涵盖了几许讽刺与嘲笑之意。</p><p class="ql-block">陈导领我们止步在了一座被铁栅栏围住的别墅楼前,却原来我们参观的部分只是被早年开放于民众的“皇家后花园”,真正的“皇家内室”是那被圈起来的部分。据说里面不仅有蒋宋二人的雕塑,各个房间也按原样陈列着他们生前用过的家具和一些生活用品,可惜行程中并没有安排我们进去参观,只得望楼兴叹也!不过留下些许遗憾也好,以后深度游是否就有了冠冕堂皇的理由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士林官邸</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回首烟云已忘身,时游官邸几重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寒亭每忆南唐宠,暮树唯忧晦草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自古英雄凭俯仰,从来青史诉浮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可怜皇苑春花远,秋月羞缠末代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注:晦草指士林官邸所在地原名称作草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蒋介石避“草”晦气,恐担草寇之名,改名阳明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大气恢弘的“国立故宫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 “国立故宫博物馆”的确名不虚传,建筑风格一看就是模仿了北京故宫,大气而典雅,黄墙绿瓦,富丽堂皇。</p><p class="ql-block">陈导毫不掩饰地以骄傲口吻介绍,里面收藏着60多万件稀世文物珍品,每三个月调换一次,需30年才能展完。可那镇馆三件宝——毛公鼎、翡翠白菜和东坡肉型石是永久展示不需更换的。藏品比现在北京故宫里的文物不仅数量多,价值高,品种也齐全。陈导还坏坏地笑着说,你们也知道,那大多是国民党撤退时,从北京和沈阳故宫、南京中央博物馆以及大陆其他地方带过来的全国文物中的精品啊,(当时就听得我心里酸酸的。)下面的参观,我和方妹却不愿放过这难得的机会,紧随陈导看那馆中收藏的镇馆绝品,用心听他的每一句解说。</p><p class="ql-block"> 站在绝世珍品——西周青铜器“毛公鼎”展柜面前,看它饰纹简洁,品相古朴且粗糙,要不是陈导介绍,“鼎内壁刻的铭文是当今出土的七千多件铭文青铜器中最多的,32行499字,文字内容涵盖了当时人文风貌及历史事件,信息量十分丰富,具有相当高地研究价值,”无论如何我也想不到它就是馆中排位第一的镇馆无价之宝。</p><p class="ql-block"> 紧接着,陈导领我们到排名第二的镇馆极品玉石“翡翠白菜”展柜前。年代并不久远的清代文物,能在60万件藏品中跻身前三,想必征服了专家们的还是那雕琢大师的精湛技艺。百闻不如一见,近距离端祥着它,那白菜帮绿叶上的纹理比电视上清晰得多,尤其白菜上的蝈蝈和蚂蚱,连须须都精致逼真到足可乱真,一片赞叹声由然四起。可惜不让拍摄,否则我是一定要多拍几张带回来让大家欣赏。</p><p class="ql-block"> 与翡翠白菜摆放一起的,就是那第三件镇馆之品——东坡肉形石。这肉形石是一块天然石头,上面的色泽纹理也完全是天然形成,可我们怎么看,这都是一块肥瘦层次分明、肌理清晰、毛孔宛然,烹调后让人垂涎欲滴的东坡肘子。太像了!简直看不出一点破绽!难怪,这上苍赐与的天然之石,她若不排在前三,还谁有资格啊!</p><p class="ql-block"> 从三楼到一楼,陈导领着我们挑选了几个主要展厅参观。博物馆太大了,我们参观的时间有限,是不可能将一至3层 24间展室里的全部展品一一看完。陈导说,领你们看得基本都是故宫博物馆较为珍贵的文物珍品了,有一件稀世珍品你们在这里看不见,那就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老蒋当年将高师临摹的赝品当真迹带了过来,可真迹流落民间多年后前些年终于露面,如今收藏在北京故宫里,你们没有必要在这看假的吧!</p><p class="ql-block"> 奥,听到这,终于呼出了一口顺气,可心下想得却是:这两岸的故宫文物何时能汇集一处,任由两岸人民参观鉴赏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国立故宫博物院</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凭笔难书昔日非,红墙绿瓦亦岿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五千华魄存成史,三副精魂耀作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且喜富春合照璧,偏怜毛鼎尚生悲。</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炎黄岂可分来写,国立名虚本意违。</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注:1、三幅精魂指博物院镇馆三件绝品青铜器毛家鼎、玉石作品翡翠白菜和东坡肘肉。</p><p class="ql-block">《富春图》为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有画中兰亭之名。史上被一分为二,大陆存《富春山居、剩山图》,台北存《富春山居、无用师卷图》。2011年6月1日终于得以合璧在台北展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制作于二0二五年八月二十一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一 未完待续 一</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