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96年,山东省青州市龙兴寺遗址出土了400余尊佛教造像,其中大部分为北朝至隋唐时期的贴金彩绘圆雕佛像。这批造像保存完好,工艺精湛,风格独特,引起了学术界和艺术界的广泛关注。</p> <p class="ql-block">龙兴寺佛像的埋藏原因至今仍有争议,可能与北周武帝灭佛(574年)或唐武宗会昌灭佛(845年)有关。这些佛像被整齐地埋藏于地窖中,得以完好保存至今。</p> <p class="ql-block">龙兴寺佛像代表了北朝晚期至隋唐初期佛教造像艺术的最高水平,其“秀骨清像”风格对后世佛教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甚至影响了朝鲜半岛和日本的佛教造像。</p> <p class="ql-block">龙兴寺佛像展现了佛教艺术从外来风格向本土化风格的转变过程,是研究佛教中国化的重要实物资料。其艺术风格既保留了印度、中亚佛教艺术的某些特征,又融入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反映了佛教与中国文化的深度融合。</p> <p class="ql-block">佛像面容清秀,眉眼细长,嘴角含笑,具有典型的“秀骨清像”风格,体现了南朝士大夫的审美趣味。</p> <p class="ql-block">佛像身姿修长,比例匀称,菩萨像则多呈“S”形曲线,富有韵律感。</p> <p class="ql-block">佛像衣纹流畅自然,采用“曹衣出水”式表现手法,衣褶紧贴身体,如湿衣贴体,极具动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