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大东北(三)滿洲里呼伦贝尔

晋华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7月26日我们与旅行社确定了27日俄罗斯一日游相关事项后,开车去满洲里市内游玩。车在行驶,两边风景一划而过,看着这里湛蓝的天空,一尘不染的街道,各式各样的建筑,我心里残存该市旧的影视印象也随去抹去,时代在变,这个边陲城市正以崭新的容貌,展示大国风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满洲里市,‌是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代管的县级市,地处中俄蒙三国交界处,作为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城市,承担着中俄贸易65%以上的陆路运输任务。‌‌是中俄边境的重要城市,这里不仅有独特的地理位置,还有丰富的历史故事。百年前,满洲里地区是一片广袤的草原,被称为“霍勒金布拉格”,蒙语的意思旺盛的泉水。满洲里海关建设,源于一个不平等条约,即1896年6月李鸿章与俄签订的《中俄御敌相互援助条约》,允许俄国修筑从俄赤塔到中国绥芬河附近的中东铁路,从1897年动工到1903年正式运营,满洲里地区的外贸活动逐渐增多,直到1908年正式设关。当时,关税自主权和海关管理权完全掌控在外国人手中,海关成为帝国主义进行经济掠夺的工具。自1901年中东铁路的修建,火车站的屹立便拉开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序幕,满洲里因此被誉为“火车拉来的城市”。满洲里因中东铁路的修建而兴起,俄式建筑风格也应运而生,也为满洲里带来了独特的异域风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满洲里是我们踏上内蒙后的第一个最有历史意义的城市,热点众多,选用什么照片做为这个城市的代表,回忆这一天的游程,我思商了好久,最后还是决定用海关国门,它最能代表这个城市的地理位置历史和尊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先去中俄边境景区。中俄边境旅游区由国门景区和套娃景区组成。进入广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北疆明珠观光塔,总高度208米,是中国北方边境地区最高钢结构旅游综合体,该塔集观光、餐饮、娱乐、购物等功能于一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北疆明珠观光塔距离中俄边境线不足300米,不出国门,登塔即可俯瞰俄罗斯后贝加尔斯克及满洲里全市美景、远眺呼伦贝尔大草原秀丽风光,感受中俄边陲城市文化的开放与交融,充分展现了满洲里“一眼望俄蒙、鸡鸣闻三国”的独特地域文化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登塔的人很多,明天我们将走出国门,去俄罗斯边境线转转,就没有选择登高望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打卡北疆明珠观光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是第五代国门,是目前中国陆路口岸最大的国门,高大气派,与俄罗斯国门相对。该国门长105米、宽46.6米、高43.7米,总建筑面积达5905.51平方米,乳白色的门体上嵌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七个鲜红大字,气势磅礴!登上国门,中俄两国国门附近车站、建筑、街道、行人都能尽收眼底。满洲里国门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中俄文化交流与历史传承的重要载体。作为边境城市的重要地标,国门见证了无数中外友人的往来,也承载着国家对外交往的使命。满洲里国门是必打卡的景点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满洲里国门我们来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国门下方有两条宽轨和一条准轨穿过,与俄罗斯接轨,每天都有许多列车从这里经过,作为中欧班列的“东通道”枢纽。满洲里铁路口岸出境班列可直达俄罗斯、波兰、比利时等13个欧洲国家;入境班列覆盖中国哈尔滨、上海、广州等60余座城市‌。满洲里国门铁路的核心价值在于其作为亚欧大陆桥的战略地位,推动跨境贸易与经济联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站在国门最高点,不仅可以看到中欧班车大通道,还可以看到国境“界碑”,再向远看,那高高的铁丝网墙,就是中俄分界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铁丝网后面是俄罗斯境内贝加尔斯克区,国门禁止拍照,当我看到提示后,就停止拍照,因此没有拍到俄罗斯国门,有些遗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41号界碑是1994年8月中俄两国勘界结束时设立,面向中方一侧,是中俄边境的重要标志,也是游客打卡的热门地点。正对面拍界碑人太多,我们只能从侧打卡拍照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是景区内展示的1一4代国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四代国门也要留下我们的身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里有一架歼一6战斗机,战斗机静静伫立,样子己破烂不堪。它是用以纪念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满洲里人民向志愿军捐赠飞机的伟大壮举和爱国情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架安-26运输机,曾参与过大兴安岭灭火和松花江抗洪,是架功勋运输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满洲里套娃广场是满洲里标志性旅游景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异型建筑。主体建筑为高30米是世界最大套娃,外部彩绘代表中、俄、蒙三国少女形象,周围环绕200余个形态各异的小套娃及俄罗斯彩蛋。这个“世界最大规模异型建筑群”己创吉尼斯世界纪录,占地面积87万平方米。套娃广场的设计灵感源自俄罗斯传统木制玩具“套娃”,景区通过放大套娃形象和建筑,将这一工艺品升华为文化符号,象征三国边境的和谐共融。‌‌这个世界最大套娃建筑内部为五星级酒店,采用俄罗斯皇室奢华装修风格,年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看似封闭的外壳里,藏着无限可嵌的套套宇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套娃是俄罗斯特产的木制玩具,一般由多个一样图案的空心木娃娃一个套一个组成,通常为圆柱形,底部平坦可以直立。颜色有红色,蓝色,绿色,紫色等。俄罗斯套娃,具有浓郁的地域风格,是俄罗斯特有的一种手工制作的工艺品,也可用来装首饰、杂物、糖果等等,还可作为礼品盒。由于游客太多,停车困难,我们只在门口打卡拍照,留个记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套娃娃广场色彩丰富多彩的俄式建筑,仿佛使人进入俄罗斯红场。穹顶造型是俄罗斯独特的战盔式穹顶,形似古代武士头盔或洋葱头,顶部通常配有十字架装饰,这种饱满浑圆的形态既适应严寒地区积雪滑落需求,又强化了宗教建筑的崇高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漂亮的建筑群,洋葱头格外醒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满洲里市受俄罗斯文化影响浓厚,早期城市发展受到沙俄殖民者影响,加之对俄对欧口岸的性质,俄罗斯文化影响较深。街头随处可见俄文和俄罗斯游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是满洲里老火车站遗址‌,是原中东铁路西线第一站,最初由沙俄于1898年修建,1901年正式投入使用,原站舍于1997年拆除,现存遗址周边保留部分俄式历史建筑及铁路遗迹,成为中国近现代铁路发展的重要见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东铁路‌(原名东清铁路、东省铁路)是中国东北地区首条铁路系统,干线西起满洲里,经哈尔滨东至绥芬河,南支线由哈尔滨延伸至大连,全长约2500公里。中东铁1896年沙俄通过《中俄密约》攫取筑路权,以‘共同防御日本’为幌子,实际将铁路作为控制东北、掠夺资源的工具。‌‌修建期间征用20万中国劳工,恶劣施工条件导致大量人员伤亡,铁路沿线形成沙俄‘国中之国’。‌‌1905年日俄战争后,长春以南路段(南满铁路)转让给日本。‌‌1935年苏联将北满铁路售予伪满洲国,1945年二战结束后改称中国长春铁路,由中苏共管。‌‌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约定铁路无偿移交中国,1952年12月31日完成主权交接。‌‌一条铁路成就了一座城市,也见证了丧权辱国的屈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里我从网上下载的老火车站照片。满洲里老火车站是中东铁路(中国东省铁路)西线的起点,最初由俄国人设计并命名为“满洲站”,俄语发音为“满洲里亚“,后演变为城市名称。‌‌站舍采用法国哥特式建筑风格,融合俄罗斯元素,是中东铁路早期代表性建筑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景区现存的老头车站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老火车站的钟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是火车头广场,停放着“满洲里号”火车头,火车头由日本制造,下面的铁轨是苏联建造的,毛主席曾乘坐此火车前往苏联访问,具有重要历史意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登上火车头,咱也体会一下当年铁道游击队飞驶在铁路线上,打鬼子的豪情壮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全部登上火车头,风彩不减当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辆陈旧的蒸发机车头,竟让我们玩的不亦乐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谁说火车不是推的?瞧瞧我们的大力士在干什么,想推在拉着火车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满洲里站的候车区位于铁南地区,一左一右矗立着国内候车室和国际候车室两栋建筑。车站是俄式建筑群,以乳白色为主色调,高耸的钟楼与宽阔的站台相映成趣,大气典雅,更显历史厚重感。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这样优雅秀美的车站广场,我们每个人都如摸特般,拍出高雅时尚的美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7月27日,我们六点钟就赶到跨景一日游集合广场。海关八点才上班,审核验证通关。跨境游的人太多了,需要早早的排队等侍。海关附近禁止拍照,直到九点多钟,我们乘坐的大巴车及游客才通过通关检查的各项程序,驶俄罗斯边关。待俄方一一验明正身并在护照上盖章后,大巴车正式进入俄罗斯。红石市距离中俄边境额尔古纳河仅20公里,与满洲里市相距约140公里,交通便利。踏入俄罗斯我便深感这里的发展速度根本不能同中国相题并论。路不宽,还颠簸不平,道旁房屋存物场地随处可见。公路为普通公路,虽然路不宽,但车辆不多,人烟稀少,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畅行无阻。140公里,一个平半小时就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红石市因当地铀矿开采和特有的红色岩石而得名。该城市始建于1968年,人口约8万,以铀矿开采为主要产业,曾是苏联时期的保密工业。红石市由联合企业工矿区和城区两部分构成,城区以现代化建筑为主,我们的旅游线路主要集中在历史建筑区,包括巴甫洛夫广场、坦克广场、东正教堂等景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到达时己是中午了,经过漫长的通关及行车,我们有些饿了。午饭在红石市中心餐厅享用餐俄罗斯红菜汤、烤牛排、俄式列巴和格瓦斯饮料。准确的说饭菜都是凉的,列巴硬的咬不动,但大伙饿了,还是一扫而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午餐进行中两名身着俄罗斯民族服饰的美女前来助兴,与游客拍照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拍照结束,音乐响起,两名妙龄女子翩翩起舞,将俄罗斯民众的热情好客,能歌善舞,优雅大方的民族文化展示给中国游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红石市巴普洛夫广场、,巴普洛夫为红石市第一任市长,也是发现红石铀矿的科学家之一,市民为了纪念他,修建了巴普洛夫广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东正教为俄罗斯主要的宗教信仰体系,自公元988年基辅罗斯受洗确立为国教后,始终与国家政权、文化传统深度交织,目前信徒占比超75%。红石市东正教教堂,占地396平方米。厚门高窗,上为拱形,室内壁上绘有油画。上层有钟楼。是典型的俄罗斯东正教建筑风格,主体为红砖结构,搭配浅灰色大理石和彩陶砖装饰。屋顶设计为6个洋葱头型圆顶,这是俄罗斯东正教教堂的标志性特征,象征着教堂的庄重与神圣。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教堂的背在蓝天白云下,更显高大雄伟,东正教堂红石市标志性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坦克广场:T-34坦克是哈尔科夫共产国际工厂著名设计师科什金的呕血杰作。T-34最先是6T坦克发展计划的产物,科什金针对轮履方式所带来的生产复杂、不合实用的情况,彻底抛弃轮履方式,于1939年在哈尔科夫首先试制出A-34履带坦克,后改称T-34坦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任何一个旅游团都少不了购物,我们这在团除了外地游地,还有不少当地游客,他们来此的目的主要是购物。这是当大最大的超市,由于这里地广人少,超市还是显得冷冷清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超市门前的小摊点,有点类似国内的地摊,摆卖着当地生产的浓副产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转过超市还没有集合,顺便在附近转转,绿草如茵,树木荗盛,空气特别清新!没有国内商业区内人流众多,就连街道也少见车辆通过。俄罗幅员辽阔,物产丰富,而人口极少,少到比不上中国三流县的乡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有些游客在导游的动员下去参加射击活动,在俄罗斯参与合法狩猎活动或射击俱乐部的是合法的,引起年看游客的试试的冲动。我们闲的无聊,在公路边的草甸上拍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整个游览不过四个小时,我们便返程回国了,因为回国还有复杂的俄罗斯出境,中国入境的海关审报手续。再拍段俄罗斯沿途风光,结束俄罗斯之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打卡满洲里口岸,我们回国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7月28日告别满洲里,我们沿G331国道,去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镇。国道蜿蜒曲折在草原中穿行,边走边斦赏美景是非常惬意舒适的事。只是国道没有服务区,还是让人感到一丢丢的不方便。路边有个私人营地,我们开车进入,稍稍休息一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个营地老扳是个年青小伙,主要经营的骑马,骑摩托车休闲等项目。此时尚早没有游客,我们便挨个把玩一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草地帐篷遮阳避雨漂亮方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叫什么车我不知道,在草原上跑的泥里吧唧,丝毫没有影响我们玩的兴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坐上去开一下,太爽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准备出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自驾大摩托,畅游大草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在自驾的路上,潇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英姿飒爽的女骑手,等你来挑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草原如诗如画,令人心旷神怡!别小看我们,己经七十多了,情不自尽舞动起来,感觉还挺年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瞧瞧我们身后这一排铁丝网边境线,我们竟然离国界这么近。相信我,在这拍照的机会可不多,我们没有错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里设国界线主要防止人们误入边防禁区游玩放牧。禁入区的草生长的非常肥美,万万是不浪费的,瞧瞧,一捆梱的牧草己收割完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休息了一小会儿,再次上路,向下站出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呼伦贝尔大草原莫尔格勒河景区是国家5A级景区,以“天下第一曲水”莫尔格勒河为核心,这里湿地资源,游客可体验骑马、牧户游、湿地观鸟,并欣赏原生态草原文化。景区内设有观景台、智慧旅游系统,51公里生态公路串联南北游客中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乘观光车进入景区,小路用石板铺就,车开在上面摇摇晃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里是莫尔格勒河特色‌景区,作为内蒙古首家5A级草原主题景区,拥有被老舍誉为“天下第一曲水”的莫尔格勒河。河道蜿蜒319公里形成千余弯道,以完美的S型曲线在草原上勾勒出柔美轮廓。当我走进它,真被那景色震住了,这几天,我们一直在内蒙的草原观看草原,欣赏流淌在草上河流的优美曲线。但是一切都无法与这里比!不愧“天下第一曲水”宛若天仙遗落人间的彩色腰带,河水如翡翠般通透,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粼粼波光,令人心旷神怡过目不忘,现在回想起来仿佛还在眼前流动。放大几张看看它是多么迷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站在景区的最高点,欣赏草原美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拍段视频记录一段美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打卡天下第一曲水,留下精彩回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段彩带河更是五艳六色,在蓝天下,在草原间,在人心中悠然自得的随意流淌,留下无数条优柔娇媚的曲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多拍几张,过了这村可没这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拍张合影告别彩带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里是额尔古纳旅游区,以蒙古包群为特色的服务景区,提供住宿、餐饮及传统娱乐项目,如射箭、篝火晚会等。草原就像绿色的海,毡包就像白莲花,在草原的怀抱中,蒙古包不再是简单的居所,它是游牧文化的活化石,更是时代变迁的见证者。吸引无数游客居住体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萨哈尔王帐,蒙古包中的巨无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形形色的蒙古包,有包名有排号,分散在大草原上,是草原另一个靓丽的风景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欢迎再到额尔吉纳来!再見如果有机会,我们还会故地重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天色渐晚,我们要去额尔古纳,在那里住宿休整,朋友下篇再见!</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