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南竹海—重庆之旅(二)蜀南竹海

老川

<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14我们乘坐蜀南竹海景区的车前往各个景区。</p><p class="ql-block">蜀南竹海旅游度假区是集竹景、山水、湖泊、瀑布、古庙于一体,同时兼有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的竹文化、竹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植被覆盖率达92.4%,是一座天然的绿色大氧吧。</p> <p class="ql-block">翡翠长廊:竹林交织,约800米。</p> <p class="ql-block">穿过翡翠长廊,我们乘坐缆车俯瞰竹海全景。缆车出发后可欣赏到连绵竹浪的壮丽景观。‌‌</p> <p class="ql-block">花溪十三桥景区位于蜀南竹海景区东端万里镇,原名潦水河,全长约5公里,溪流顺谷而下,阳春三月,桃红李白,满溪落花,蜂追蝶逐,故名花溪。</p> <p class="ql-block">景区内溪流众多,溪清而平缓,溪上有明、清以来建造的13 道小桥,其中有8道为明、清两代所建。花溪十三桥因此而名。</p> <p class="ql-block">‌花溪十三桥‌融合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是集观光、休闲、亲子互动于一体的网红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这十三座桥分别是:女儿桥、古龙桥、长寿桥、万顺桥、状元桥、接龙桥、忠义桥、同心桥、集贤桥、会仙桥、古溪桥、鱼王桥、高升桥。</p> <p class="ql-block">女儿桥相传为宋代宗女赵小姐所建。她嫁至梅岭堡后,见百姓渡水不便,用私房钱修建此桥。</p> <p class="ql-block">古龙桥桥形似龙首尾,传说山涧藏神龙,飞升之夜村民见龙脊顺水而下,遂以“古龙”命名 ‌‌。</p> <p class="ql-block">长寿桥:清道光年间有一个十六岁陈六安,心地善良,有次下山,看到路旁矮小的土地庙被树压塌,他就把树搬开,把庙修好,他的虔诚善良,感动了仙凤道骨的老者,从此老者成了他的辅导老师,一年后他就考中了秀才。</p> <p class="ql-block">陈六安得意非凡,想修座桥作为纪念,他的提议得到了山民的支持,不久石桥修好,把桥命名为秀才桥。开光那天,陈六安的老师来了,山民问老者年龄,老者说山中无甲子,岁月不知年,陈六安明白了老师的用意,深感愧疚。山民都羡慕老者的年龄,又是他开的光,理所当然叫长寿桥。</p> <p class="ql-block">万顺桥象征“万事顺意”。</p> <p class="ql-block">状元桥两侧挂满毛笔,寓意子孙功成名就,高中状元 。 ‌</p> <p class="ql-block">接龙桥建于同治四年1865年。当时水撩沟年年发洪水,破坏严重,民不聊生,龙吟寺慧空大师路过,观察后说龙脉断了,大家问怎么办?慧空大师说,修座结实的桥即可。由此此桥为接龙桥。</p> <p class="ql-block">忠义桥由南宋孙侯所建,因孙家兄弟行事忠义,故桥被命名为忠义桥。</p> <p class="ql-block">同心桥其名称源于宋代一位宗女的传说‌。相传该桥由宋代宗女为纪念其坚贞不屈的精神而建,后因桥名“同心”寓意夫妻恩爱、家族和睦,逐渐成为当地文化象征。</p> <p class="ql-block">集贤桥得名于当地文人雅士聚集的历史典故‌,体现了支塘镇深厚的文化底蕴 。 ‌</p> <p class="ql-block">鱼王桥:水撩沟里有一颗巨大的石头🪨,平时可以当桥过,一旦洪水来袭,就会发出壮观的景象,最大的景象就是石头周围不知从哪里来的大大小小的鱼群,就像舔蛋糕似的啄这块巨石,民间传说是鱼王石,故名鱼王桥。经考古学者论证,这块石头是1亿5千年前的鱼化石。</p> <p class="ql-block">我们没有看到鱼王石,现在的鱼王桥是两边用竹子作为栅栏的平坦路面。</p> <p class="ql-block">古溪桥:明朝时期,龙吟寺僧人下山化缘,很多僧人越不过沟而掉到水里,僧人穿着湿漉漉的衣服继续上路。玉皇大帝命何仙姑搭座桥,何仙姑找不到合适的石材,就用巨石放到溪里,然后施法术将石头中间掏空,成为一座桥,当地人惊呼怎么突然多了一座桥,被认为从古而来,取名古溪桥。</p> <p class="ql-block">但是古溪桥已经是一个很普通的现代桥。</p> <p class="ql-block">五公里的花溪十三桥,因为时间问题,我们没有走完,但是我们在期间走过一个最有意思、花费时间最长的桥,现代多棱镜桥。</p> <p class="ql-block">桥的两门都是金属铁板,犹如镜面,照出像来多面人影。</p> <p class="ql-block">绣球荚蒾是花溪十三桥景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长在树上的白色绣球,一蒂千花白玉团,清雅柔美,如诗如画。</p> <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15日</p><p class="ql-block">走进蜀南竹海博物馆。</p><p class="ql-block">蜀南竹海博物馆是中国国家风景名胜区蜀南竹海的核心文化设施,地处景区内著名景点“忘忧谷”与“墨溪”交界处。博物馆以川南民居风格建造,园林式布局,设有六大展厅,涵盖竹海风光、竹类资源、竹文化及竹工艺等内容。‌‌</p> <p class="ql-block">张骞见竹:张骞出使西域时在大夏国(今阿富汗北部)发现来自蜀地的“邛竹杖”和“蜀布”,推测西南存在通往身毒国(今印度)的商道。这一发现促使汉武帝重新重视西南夷地区的开发,并间接推动了“南方丝绸之路”的形成。‌‌</p> <p class="ql-block">竹音</p><p class="ql-block">"丝竹"乐器主要功能是娱悦人之身心,也可以说就是"乐心",儒家代表人物荀子曾有"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的见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各类竹子乐器</p> <p class="ql-block">各类竹子家具</p> <p class="ql-block">各类竹子产品</p> <p class="ql-block">竹编工艺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