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8.21</p><p class="ql-block">摄影:王 勉</p><p class="ql-block">编辑:王 勉</p>  <p class="ql-block"><b>2025年8月11 日10点48分</b></p><p class="ql-block">随着一声轰鸣,风雨守望五十年的锦州小凌河南大桥的最后一控桥梁拆除完毕,尘埃落定,正重地向世人宣告:小凌河南大桥最终卸下了承载半个世纪的历史使命。</p><p class="ql-block"><b>别了,老南桥!</b></p>  <p class="ql-block">小凌河南大桥,始建于1975年10月1日,全长604.24米,宽16.54米。</p>  <p class="ql-block">小凌诃南大桥座落在古老的“徒河”,山海之间的千年锦绣之城-锦州,纵横中央大街,横跨家乡的母亲河“女儿河”,如一根坚韧的脊梁,固扎在锦州城的中轴线上。</p>  <p class="ql-block"><b>南大桥是锦州五十年发展的“时光坐标”。</b></p><p class="ql-block">      见证了70年代—90年代,南大桥最初以实用功能为主,是连接锦州南北城区的关键通道,是市民跨河出行的“刚需设施”。</p><p class="ql-block">       见证了2000年代至今,历经了多次修缮与扩建,成为兼具交通功能与城市美学的地标建筑,夜晚灯光亮起时成为市民的“打卡景点”。     </p>  <p class="ql-block"><b>这座桥也见证了市民生活的变迀。</b></p><p class="ql-block">从曾是自行车的悦耳铃声在桥上此起彼伏,到如今的电动车私家车川流不息,清晨桥面上车辆交织的鱼贯而行,见外卖骑手穿梭送餐,更见莱农们急急匆匆。见两侧的人行道上上班族匆匆脚步,又见买莱老人提着布袋缓缓慢行。夜晚华灯初放,见路灯下情侣的并肩漫行,偶见游客驻足拍照,留下了到此一游的倩影。又见夜市摊主收摊时推车经过,桥面在夜色中呈现出宁静与怀旧的氛围,默默的记录着锦城百姓日常里的烟火与温情。</p>  <p class="ql-block">五十年的守望,南大桥成为不同时代锦州人的“共同记忆载体”,</p>  <p class="ql-block">随着岁月的流逝,小凌河南大桥自1975年建成通车后先后多次修缮与改造,然而时光的力量是无可抵挡,小凌河南大桥的状况已不容乐观。(据查证,五十年是建筑物设计预期的合理使用期限),其承载能力已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安全隐患逐渐凸显。为了保障市民的出行安全,更为了给城市未来的发展,筑牢根基,拆除重建成了必然选择。</p>  <p class="ql-block"><b>2025年7月30日0点正式封桥</b></p>  <p class="ql-block"><b>要封桥啦!</b></p><p class="ql-block">众多的锦州人自发来到桥边,用镜头捕捉此刻的容颜,享受这温馨时刻,无不透出对老桥的深情眷恋,同时也寄托着对新桥的无限憧憬。</p>  <p class="ql-block"><b>2025年7月31日</b></p><p class="ql-block"><b>重建小凌河南大桥工程正式启动</b></p><p class="ql-block"><b>7月31日零点整,陪伴锦州市民半个世纪的小凌河南大桥正式封闭,改建工程按计划启动,这座始建于1975年的桥梁将被全部拆除,在原址重建,预计2026年9月30日前完工。</b></p>  <p class="ql-block"><b>见证:大桥的今与昔!</b></p>  <p class="ql-block">小凌河南大桥是锦州过去50年发展的注脚,更是承载锦州人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希望之桥,它的前世辉煌,将永远被锦州人铭记,它的今世璀璨,也必将照亮锦州高质量发展的征途。</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半纪风霜守锦州</b></p><p class="ql-block"><b>今朝卸甲换新猷</b></p><p class="ql-block"><b>待到新桥跨川水</b></p><p class="ql-block"><b>更载繁华向海流</b></p><p class="ql-block"><b></b></p><p class="ql-block"><b>别了,老南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