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目前是牛市的第二阶段</p> <p class="ql-block">后市观察:多头顽强!说一点对牛市的小思考!</p><p class="ql-block">1解盘:</p><p class="ql-block">如果说昨天创业板指数是大波动的话,那8月21日,三大指数则维持了震荡偏强的格局。尤其是沪指再次创2016年以来的历史新高,距离3800点已经十分接近。全A股总市值也在近期突破100万亿,多头氛围已经极为浓厚。从沪指多头技术面来看,月线的下一个目标确实已经来到5178点。这本身就给了多头巨大的鼓舞,至少突破3674点之后,指数向下在3700点有支撑,向上则空间依然较大。</p><p class="ql-block">此时此刻,我们可能要再次问一个问题:本轮慢牛的主要驱动力是什么?</p><p class="ql-block">我们看沪指月线技术面,从2015年杠杆牛结束之后,可以说市场经历了将近10年都在2500-3750区间震荡。而8月份沪指突破3750点,这有可能打破十年的震荡箱体区间的约束。从这个角度来看,8月份的突破极具里程碑意义。而且背后也暗含了本轮牛市驱动力的重大变化,有人说是股市战略地位的提升,也有市场观点说,这是中国地产蓄水池之后的权益蓄水池,甚至这些年说股权财政的逻辑。但这些逻辑最终都需要大盘用后市史无前例上涨来支撑。否则,未来市场调整了,可能就会有另一套逻辑。</p><p class="ql-block">究竟哪一套逻辑更符合事实呢?</p><p class="ql-block">回到经济最基本的命题,也就是产能过剩和需求较弱。供给端已经足够强,但需求端明显是缺口较大的。而股市估值的抬升,尤其是持续多年的慢涨,对于居民部门持续不断地从权益资产溢价中获益是极为有利的。由于股市资产性收益消费弹性会更大,股市向好有利于内需也是较为确定的。从经济主要矛盾的角度看,“以股促需”是比较闭环的逻辑。从银行股的持续护盘,我们也能感受到国家队稳市决心。这也是指数牛最直接的买盘支撑。</p><p class="ql-block">但我个人可能还有一个思考,内需的缺口是长久以来的中国经济基本面,为什么没有促进起来,大概率是有经济模式或者结构的必然性的。我们可以说是全球产业链分工。短时间内打破也不是很现实。而且还有一个问题在于,当出口并没有那么弱的时候,政策提振内需的力度可能也会有所所收敛。所以我内心还是坚持一个观点,本轮牛市继续大幅拉升,还是需要更多的政策和基本面业绩的支撑,如果宏观政策是谨慎的,业绩改善也是曲折的,那么慢牛趋势也可能会有一定的曲折性。</p><p class="ql-block">2技术分析:</p><p class="ql-block">慢涨是真涨,从4月初到现在沪指突破3780,指数维持了一个小回调慢涨的多头趋势。60日均线也被带动,具体点位已经来到了3515点。而且我们看60日均线的斜率也逐渐变得陡峭,和“924”之后有点类似了。</p><p class="ql-block">8月21日市场整体震荡蓄势,依然在等待9月宽松的降临。而政策的超预期程度,直接决定大盘未来是调整还是进一步的延续多头趋势。技术面我们从月线确实看到了5178点,但即使是多头,演绎的过程也是曲折的。就像我们做多头趋势一样,“主升浪”之外还是有“调整浪”的。</p><p class="ql-block">具体交易策略上,寻找多头趋势中调整浪的支撑点,可能胜率更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