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编号:4559542</p><p class="ql-block">文字/图片/编辑:耕 华</p> <p class="ql-block"> 沧桑岁月,弹指一挥间,我们已步入老年。许多往事已模糊,淡出了视线,有的没有了记忆。然而,母亲和我们在一起的日日夜夜她的身影她的笑容常常出现在我眼前,尤其是在医院病房陪伴孙女,给她喂奶喂水,用身子烘干尿布的瞬间,深深地刻在我记忆中。</p> <p class="ql-block">女儿百日照片</p> <p class="ql-block"> 看到这张女儿百日照片,让我想起母亲陪伴孙女住院的感人往事……</p><p class="ql-block"> 那个深秋女儿来到了人世,刚出生那几天楼上的邻居、亲朋好友相继来看望新生婴儿,都说女儿长得漂亮,眼睛大大的水灵灵的,一出生头发就那么黑很好看。那时我们都不懂,月子里新生儿抵抗力弱,要避免接触外来人员,以防病毒传染。结果女儿刚出生十二天,就得了新生儿肺炎,发烧哭闹,母亲说赶紧去医院,就收拾一下拿点必用品,我扶着老婆,母亲抱着婴儿,叫了辆出租车几个人就往西京医院去,其实医院离家就两三站路。</p><p class="ql-block"> 到了医院儿科急诊室做了好多检查,几个大人也抽血化验做了必要检查。结果婴儿和孕妇阳性,我和母亲阴性,婴儿是新生儿肺炎要住院,婴儿妈妈重感冒,孩子和妈妈要隔离。几个人商量好,由母亲在医院病房陪伴婴儿孙女。我办完手续后开了点感冒药我就扶老婆回家,到家已是傍晚。</p><p class="ql-block"> 母亲在病房照顾孙女,护士给孙女扎针,先在手上找血管结果血管浅,就在脚上扎针打吊瓶,母亲看着心疼。</p><p class="ql-block"> 晚上我到医院住院部送母乳,住院部检查不准带母乳外面的东西,医院有专门供婴儿的食品。到了婴儿病房看到母亲正抱着孙女,一只手拿棉纱沾着碗里的水给孩子一口一口在喂水,母亲给我说:医生说孩子妈妈感冒母乳不能给婴儿吃,奶瓶也不能用了,医院有专门给婴儿供牛奶食品的。让我赶紧去买个新奶瓶奶嘴什么的。母亲还说牛奶也喂过了 也是拿棉纱卷成奶嘴粗细沾着碗里奶一口一口喂的,让我放心。我就出去买东西了。</p><p class="ql-block"> 病房里大都是婴儿有病,孕妇妈妈陪护。 婴幼儿大多时间是在睡觉,吃了睡,睡了吃,只要一醒来就哭,不是要吃奶了,就是要喂水,一会尿了,一会拉屎了,一会喂药换吊瓶了……很是操心。半夜里婴儿哭孩子饿了要吃奶,母亲就拿大缸子接热水把牛奶瓶放在热水里温热,然后拿奶瓶滴一滴在手背上试温,温度可以了就抱起婴儿给她喂奶,像这样每天晚上要起来好几次喂奶。在婴儿病房里母亲忙前忙后的。邻床孕妇以为母亲是婴儿的妈妈。母亲就说是奶奶陪孙女住院,孩子妈妈有病在家隔离养病。还说生过四个儿女有经验了。</p><p class="ql-block"> 那时八十年代好像还没有尿不湿,大都是用尿布,商店也有卖的。我们家尿布是母亲在儿媳妇怀孕时提前做好的,用比较柔软的布自做尿布,中间缝一条布带子可以拦腰扎紧尿布,换下来洗洗晾干可以再用。</p><p class="ql-block"> 住院这几天下起了雨,阴雨绵绵。母亲把家里带的尿布在水房晾晒了,还没有干,晚上睡觉就把没有干的尿布裹在身上慢慢用体温捂干,就这样来回使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女儿两岁时和奶奶合影</p> <p class="ql-block"> 在病房这段时间,和病房里的妈妈们熟悉了,有个婴儿妈妈抱孩子,孩子总是哭,母亲就过去看,说你这样胳膊横着抱孩子,他脖子不舒服他就哭,母亲就做示范给她看,左胳膊要顺着头脖子身子手掌托住腰臀部,右手托住屁股大腿下部,结果婴儿就不哭了。还有个妈妈给婴儿喂水呛住了,母亲就告诉她奶嘴要侧着放嘴里,直着送嘴里容易呛着。 </p><p class="ql-block"> 我有空就来医院,每天晚上过来看看,看着母亲脸,明显消瘦了,眼角多了几道皱纹,双眼布满了血丝。在病房里睡不踏实,白天睡不好看着打吊瓶点滴换药喂药什么的,晚上要起来几次喂奶喂水换尿布。吃饭在医院食堂,每天打饭,有时忙着就叫病房陪护人员给打点饭,随便吃点。就这样吃不好睡不好,太操劳,眼角皱纹多了,人也瘦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母亲和孙女外孙女合影</p> <p class="ql-block"> 经过医院的治疗,女儿病情慢慢好转,住院治疗十二天后检查结果合格可以出院,同时婴儿妈妈也做了检查,没有问题,可以给孩子喂母乳。老婆在女儿住院期间医生就告诉她,要天天用吸奶器吸母乳,以防母乳憋回去,在家里也没有闲着做点事情,有时做点好吃的让我带给母亲,老婆天天盼望着女儿早点回家。</p><p class="ql-block"> 那时我在单位上班,还没有分配住房,和父母住在一起,老婆怀孕生孩子以及女儿住院期间,母亲算是最忙的了。不但要买菜做饭做家务,还要照顾母女俩,深夜一有动静母亲也要起来协助媳妇照料孙女。后来老婆产假结束,去单位上班,女儿都由母亲来看护照料。这样一直带到孙女三岁上幼儿园。后来母亲又像照顾我的女儿一样,一个一个的照顾我几个妹妹的孩子……</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父母和儿女孙女外孙女合照</p> <p class="ql-block"> 现在女儿有了工作,也有了自己的家自己的孩子。我们都住上了自己的新房子,生活也越来越好,然而母亲还没有看到她的重孙子、重外孙就早早地离开了我们,一生操劳还没有享过福就早早点走了,离开时母亲才七十二岁…… </p><p class="ql-block"> 想到这些,不免鼻子酸酸的流出了眼泪,母亲您在那可好?我们深深地怀念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