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山西太谷阳邑村的净信寺中,有一座孔雀蓝琉璃戏台,这是全国仅存的两座孔雀蓝琉璃戏台的其中之一,而另外一座在颐和园。之所以称之为“深藏”,是因为净信寺不具备开放条件,所以暂时不被众人所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净信寺创建于唐开元六年(公元714年),坐北朝南,由两进院落组成,占地3600余平方米。早期为尼姑庵,后改为僧院。金大定年间(公元1161--1189年)进行重修,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向北扩建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戏台。明万历三十三年即(公元1605年)增建白衣殿、灰泉殿。道光年间增建碑廊、月门、东西看廊、东西便门、东西掖门、重建戏台等。而有些建筑已不复存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净信寺文保碑。</p> <p class="ql-block"> 净信寺整体建筑呈日字型。从网络图片来看净信寺全景图,一进院落非常宽敞。中轴线以戏台、三佛殿和毗卢殿为主要建筑。其余各殿包括钟鼓楼作为配殿分列东西两侧。</p> <p class="ql-block"> 寺外有一道砖砌一字型影壁,壁身刻有福字,影壁正对戏楼。戏楼外不设门,因此被称为倒坐戏楼。戏楼两侧设立便门。</p> <p class="ql-block"> 便门的设计并未从简。顶部与戏楼同样为孔雀蓝琉璃顶,有飞檐和檐椽双层顶。门前的檐柱柱头之间施阑额,阑额与檐柱间有卷草纹雀替。阑额上的普拍舫设四朵四铺作斗拱。门额上书“能仁境”。</p> <p class="ql-block"> 净信寺六大看点之一:就是这座清道光四年即(公元1824年)重建的孔雀蓝琉璃戏台。常人认为皇家御用的该以黄色最为尊贵,而琉璃制品中则以孔雀蓝为上乘,皆因孔雀蓝琉璃烧造技艺的失传,而变得更加弥足珍贵。</p><p class="ql-block"> 戏台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台面阔三间进深五椽,卷棚歇山顶,檐下悬挂道光四年的生铜铸扁“神听和平”。额枋出头,昂首均雕成龙头,镂空雕刻大盘龙雀替。戏台整体富丽堂皇。后台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两侧出八字音壁墙。</p><p class="ql-block"> 个人觉得:净信寺的精美之处在戏台,戏台的精美之处在八字音壁墙(八字歇山顶牌楼)的斗拱,层叠繁复,巧夺天工,如同喷薄而出的花蕊。而且斗拱内里是空心的,呈八字形分布在戏台两边,可以起到吸音的作用,形同两个巨大的音箱,将戏台上的声音传的更远。真是为老祖宗的智慧感到赞叹与震撼,细微之处体现大国工匠精神。</p> <p class="ql-block"> 后台额书“昭假”。</p> <p class="ql-block"> 前台转角斗栱。</p> <p class="ql-block"> 九彩重昂歇山顶牌楼。</p> <p class="ql-block"> 歇山顶飞檐如同振翅欲飞的巨大翅膀。</p> <p class="ql-block"> 看点二:寺内保存有三十几通石碑,完整的记录了净信寺的历史沿革。唐碑是年代最为久远的,其中一些字迹风化严重,不可辨认。</p> <p class="ql-block"> 看点三:精美的琉璃构件制品。</p> <p class="ql-block"> 寺内的琉璃构件中,最为特殊的是以下两对螭吻。以往的螭吻都是龙头鱼尾,而这里的螭吻鱼尾部分被制成一条腾起的龙。这种形制非同寻常,还是第一次亲眼所见。</p> <p class="ql-block"> 看点四:塑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大雄之殿佛像。</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释迦牟尼佛。</p> <p class="ql-block"> 东方药师佛。</p> <p class="ql-block"> 西方弥勒佛。</p> <p class="ql-block"> 护法力士。</p> <p class="ql-block"> 胁侍菩萨。</p> <p class="ql-block"> 文殊菩萨像。彩塑加立体悬塑,正中为文殊骑狮,头戴花冠、神鸟伴随左右。左右两侧一层雕塑了大大小小神情各异、面容丰满的佛像、姿态自然、服饰飘逸自然垂落、色彩艳丽。二层塑造了彩云悬山、花鸟动植物、天宫楼阁及佛像,不大的殿宇被塑像和悬塑装点的如同华丽多彩的佛国圣境。</p> <p class="ql-block"> 普贤菩萨像。菩萨坐骑朝天吼,头戴花冠双眼微睁,面容丰腴,双耳垂肩。袒胸佩戴璎珞,服饰自然垂落,坐姿自在。</p> <p class="ql-block"> 由于年代久远佛像头部有缺失。</p> <p class="ql-block"> 观世音菩萨像。观音头戴肉髻,面容圆润端庄慈祥,眉似弯月,双耳垂肩,袒胸,呈结跏趺坐与莲台之上。莲台下设须弥座。金色背光耀眼夺目,两边卷草纹,头顶卷云纹。背后花瓶、花卉、天宫楼阁。</p> <p class="ql-block"> 娘娘殿白衣娘娘像。</p> <p class="ql-block"> 看点五:乳母神像。据说这是国内唯一一座乳母神像。</p> <p class="ql-block"> 三方佛像。中间释迦牟尼佛,东方药师佛,西方阿弥陀佛。</p> <p class="ql-block"> 倒坐观音。</p> <p class="ql-block"> 迦叶。</p> <p class="ql-block">护法神伽蓝像</p> <p class="ql-block"> 护法神韦陀像。</p> <p class="ql-block"> 看点六:壁画。</p> <p class="ql-block"> 《诸天礼佛图》绘制太乙五方五帝、五通仙众等礼佛场景。为明代壁画代表作,保存完好,对研究宗教艺术与社会文化具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 《隔城抛象图》,描绘悉达多太子举象抛掷的经典场景,展现其超凡力量。</p> <p class="ql-block"> 精美的雕刻技艺,独具匠心。为古建筑增添了华丽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 钟鼓楼与配殿相连融合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钟鼓楼悬挂明代琉璃扁,“发鲸”、“栖鹭”被载入《中国琉璃大观》。</p> <p class="ql-block"> 净信寺现存古建筑,多为明清时期增建扩建、重修后的遗存。是太谷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虽然是第六批“国宝”,山西本身又是文物大省,明清古建筑多如牛毛。但是,净信寺中还是有许多看点的。信仰的角度比较宽泛,佛教和民间信仰都得到集中体现和发挥。是佛教于民间世俗化的例证。孔雀蓝琉璃戏台成为精品中的精品,没有了可塑性。彩塑与壁画更具民间信仰色彩和浓郁的审美色彩。具有非常重要的艺术价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