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蒙游记(12)十八驿站鄂伦春风情园

炮队镜

<h1> 2025年6月27日下午,从北极村驱车250公里到十八驿站鄂伦春风情园游览,5点到达。十八驿站又名谭宝山驿站,属塔河县十八站乡,为乡政府所在地。</h1> <h1> 驿道、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军事情报的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和行走的路线,也是古代交通和讯息传递的起源。通过发达的驿道交通网络保证国家讯息的畅通,反映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h1> <h1> 鄂伦春民族风情园位于G331国道沿线,隶属十八站鄂伦春族乡,地处“重走黄金古驿站骑行路线”中段枢纽。是全国少数以鄂伦春族原生态文化为主题的国家级AAA级旅游景区。鄂伦春族世居于此守护山林,形成“马背上的文化”与驿路历史的时空叠印。</h1> <h1> 鄂伦春族是全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意为“住在山岭上的人民”和“使用驯鹿的人”。大兴安岭勇敢的鄂伦春族,被称为“北半球渔猎民族的活化石”。</h1> <h1> 鄂伦春族是“最后的猎人”,穿狍皮袄、住撮罗子,与猎狗和马为伴,在绵亘数千里的原始森林中,鄂伦春人曾过着异常艰苦的游猎生活,沐风浴雪、四处迁徙。</h1> <h1> 鄂伦春民族风情园,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绿化面积3万平方米,建有3000平方米的文化休闲广场。勤劳、善良的鄂伦春族,能歌善舞。为传承鄂伦春民族文化,十八站鄂伦春族乡组建了一支由鄂族村民为代表的民族舞蹈队,按时为游客表演。我们到达景区时间太晚,没赶上表演时间。</h1> <h1> 十八站鄂伦春族乡广场驿园,临近鄂伦春民族风情园。驿园将大兴安岭古驿路文化与森林生态完美结合。这里没有围墙,却有比博物馆更生动的文化符号——龙蛇狮龟驮着时光的青铜像、拓满不同朝代「驿」字的碑林。</h1> <h1> 古色古香应春亭贯穿整个驿园,应春亭走廊内挂满历史上名人名诗。应春亭两侧是茂密森林,这里环境优雅,空气新鲜,是一个休闲好去处。</h1> <h1> 漫步松香沁脾的驿园,指尖触摸过碑林上斑驳的驿字刻痕,终于读懂了历史书里说的「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流星」。</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