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三)——比利时(1)

Jeffrey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比利时</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安特卫普</b></p> <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9日上午我们游览了荷兰的“小孩堤防风车村(Kinderdijk)”后,便前往比利时的安特卫普。约中午时分我们最先光临的是安特卫普唐人街,自然是用午餐了。</p> <p class="ql-block">安特卫普唐人街于2001年被正式命名,是比利时第一条获得官方命名的唐人街。</p><p class="ql-block"> 2006年,一座典型的中式牌楼在唐人街街口正式开建,面向安特卫普中央火车站广场。这座牌楼是欧洲最大的中国牌楼,采用“两柱一间三楼”风格,高12.5米,宽10.5米,顶部覆盖金黄琉璃瓦,主楼匾额为河北曲阳产的汉白玉,上书“安市华埠”,用金箔贴字。成为安特卫普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象征中华文化的传播与融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安特卫普中央火车站</b></p> <p class="ql-block">午餐后我们游览<b>最美火车站</b>——<b>安特卫普中央火车站</b>。</p> <p class="ql-block">19世纪末,随着安特卫普城市的发展和铁路交通的日益繁忙,原有的火车站已无法满足需求。1895年,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决定修建一座新的中央火车站,以提升城市形象和交通枢纽地位。中央火车站由比利时建筑大师路易·德拉桑瑟里担任总设计师,1898年开始建设,1905年竣工。</p> <p class="ql-block">安特卫普中央火车站多次被评为世界上最美丽的火车站之一,如2009年《新闻周刊》将其列为世界最美火车站第四名,2014年Mashable网站将其列为全球最具吸引力的12个车站之首。</p> <p class="ql-block">火车站大厅以罗马万神殿为灵感,采用新巴洛克风格打造。大厅内使用了二十多种大理石和石料,立柱高耸,圆顶巨大,营造出庄严而富丽堂皇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火车站月台为Art Nouveau风格,占地面积达12,000平方米。月台上方是一座长185米、高44米的钢结构穹顶,红色的钢架与玻璃相互映衬,空间开阔明亮。</p> <p class="ql-block">色彩明快鲜艳的电力机车缓缓驶出了最美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圣母大教堂</b></p> <p class="ql-block">安特卫普圣母大教堂是比利时最大的哥特式教堂,也是该地区最高、最漂亮的哥特式教堂之一。</p> <p class="ql-block">教堂初建时是为了奉献给统治罗马帝国的哈布斯家族的鲁道夫国王。1352年底开始动工,直到1521年整个工程才完工。尽管耗时漫长,但整个建筑风格却相当一致和谐。教堂北塔高123米,被誉为“中世纪的摩天大楼”。</p> <p class="ql-block">教堂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更是艺术的殿堂。鲁本斯的画作为其增添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吸引了无数艺术爱好者和游客前来参观。</p> <p class="ql-block">圣母大教堂旁是热闹充满烟火气的小巷和商铺。</p> <p class="ql-block">比利时安特卫普圣母大教堂旁的广场是大广场(Grote Markt)。大广场作为安特卫普的历史中心,周围环绕着精致的建筑和商店,是游客和市民聚集的热门场所。</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的孩子与狗的雕塑名为《休息》(De Rust),由比利时艺术家路易斯·马特尔(Louis Mativet)创作于19世纪末。雕塑描绘了一个疲惫的孩子躺在忠诚的狗身上休息的场景,象征着纯真与守护。这一作品不仅是安特卫普的重要文化符号,也体现了当地艺术与生活的交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市政厅广场</b></p> <p class="ql-block">市政厅广场是安特卫普市历史最悠久的广场之一,早在中世纪时期就是城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p><p class="ql-block">特卫普市政厅是一座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建于1561—1564年,设计师为佛兰德斯建筑家和雕塑家科内利斯·弗洛里斯·德·弗里恩特。建筑顶端有一只象征力量的金色雄鹰,四层中央立面上有两尊女神像分别象征公平和审慎。</p> <p class="ql-block">布拉博喷泉位于市政厅广场中央,喷泉中的雕塑生动地展现了英雄布拉博斩断巨人Antigoon手掌的场景。</p><p class="ql-block">布拉博喷泉上的雕塑描绘了安特卫普城市名字的传奇来源:相传在遥远的古代,斯海尔德河畔有一个名叫安提贡(Antigoon)的巨人。他凭借强大的力量,霸占了河流要道,向过往的船只和水手索取高昂的过路费。任何拒绝支付的人,都会被残忍地斩断手掌,抛入河中。这一暴行让当地居民和往来商旅深受其害,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p><p class="ql-block">终于,一位名叫布拉博(Brabo)的年轻勇士挺身而出,决心为民除害。他勇敢地挑战巨人安提贡,经过激烈的搏斗,成功地将巨人击败,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斩断了安提贡的手掌,将断手抛入斯海尔德河中。</p><p class="ql-block">为了纪念布拉波的英勇事迹,人们将这座城市命名为安特卫普(Antwerpen)。在荷兰语中,“ant”意为“手”,“werpen”意为“投掷”,因此“安特卫普”意为“断手”或“投掷手掌”,寓意着对暴政的反抗和对自由的追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市政厅广场周围还有多栋商会大楼,这些建筑都是文艺复兴式的,与市政厅一起构成了广场的独特风貌。</p> <p class="ql-block">市政厅广场及其周围的建筑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修复和改造,但基本保留了原有的建筑风格和历史风貌。如今,市政厅广场已成为安特卫普市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和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安特卫普莱昂纳多酒店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Leonardo Hotel Antwerpen)</b></p> <p class="ql-block">当晚我们入住的酒店是安特卫普莱昂纳多酒店(Leonardo Hotel Antwerpen)。酒店虽称不上高级,但位置极佳,堪称黄金地段。距离安特卫普中央火车站步行仅需1分钟(约120米),是真正的中央火车站的隔壁邻居。距离安特卫普圣母大教堂、布拉博喷泉、钻石博物馆等主要景点步行也仅需4-5分钟。</p> <p class="ql-block">既然中央火车站近在咫尺,而且天色尚早,自然要再游览一下最美的火车站和周围美景。</p> <p class="ql-block">酒店的斜对面就是火车站的侧面入口大门。</p> <p class="ql-block">进了侧面入口大门就是火车站的底层,抬头仰望更觉建筑华丽宏伟!</p> <p class="ql-block">从车站的地面可乘自动扶梯直上二层的车站月台。2000年至2009年间,车站的轨道大厅进行了扩建,容量翻倍,并在原来的二层月台下新增了两层站台层。</p> <p class="ql-block">安特卫普中央火车站正门前的广场是威尔士亲王广场(Prins van Walesplein)。</p> <p class="ql-block">威尔士亲王广场(Prins van Walesplein)得名于英国威尔士亲王(即后来的爱德华七世),他在19世纪末访问安特卫普时,这片区域进行了重建和规划,以纪念此次访问。而广场一侧长长的建筑是皇家弗兰德歌剧院(Koninklijke Vlaamse Opera,简称KVO)。该建筑外观融合 新古典主义 与 装饰艺术风格:立面以石材为主,搭配拱形窗、浮雕装饰、圆顶及雕塑,展现19世纪末欧洲剧场建筑的华丽与庄重。</p> <p class="ql-block">皇家弗兰德歌剧院屋顶的骑马雕像为布雷博雕像(Brabo Monument),纪念传说中将巨人手抛入河流、解除城市威胁的英雄,是安特卫普的象征之一。</p> <p class="ql-block">威尔士亲王广场上与最美火车站遥遥相对的这栋建筑,看上去造型与众不同。于是以它为背景留影。细探下来此建筑还真有来历。这栋建筑是Radisson Blu Astrid Hotel(拉迪森蓝阿斯特丽德酒店)。建筑最初建于19世纪末,其前身是比利时皇家海军的仓库(Koninklijke Scheepvaart Maatschappij),是安特卫普港重要的物流枢纽,用于存储和管理货物。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由著名建筑师团队 Vandevijvere & Associés 主导改造,将废弃仓库转型为现代化酒店。</p><p class="ql-block">独特屋顶设计——“阿斯特丽德屋顶”(Astrid Roof)是其最大亮点,灵感来源于比利时王室成员阿斯特丽德王后的帽子造型。屋顶顶部设有多个圆形窗户,赋予建筑童话般的视觉效果,结合现代感与历史象征。</p><p class="ql-block">Radisson Blu Astrid Hotel 是一座集历史底蕴与现代设计于一体的建筑杰作。它从19世纪的工业仓库转型为20世纪的标志性酒店,不仅承载了安特卫普的港口记忆,更通过独特的“阿斯特丽德屋顶”成为城市复兴与文化象征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中央火车站旁的安特卫普动物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布鲁日</b></p> <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10日早餐后前往有中世纪睡美人美称的古镇-布鲁日,素有“北方威尼斯”、“比利时艺术圣地”、“佛兰德珍珠”等美称。</p><p class="ql-block">2000年,布鲁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02年,布鲁日荣获“欧洲文化之都”称号。</p> <p class="ql-block">这是布鲁日著名的“马头井”(Horse's Head Well),水井的顶部有一个青铜马头雕塑,马嘴里喷出水流,水流落入下方的石质水槽中。这种设计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富有艺术美感。在布鲁日,马头井不仅是实用的公共设施,也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它反映了当时布鲁日作为重要贸易中心的繁荣景象,马匹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在城市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马头井是比利时布鲁日的一处重要历史遗迹和文化符号,它不仅体现了布鲁日丰富的历史底蕴,也展示了当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创造力。通过保护和传承这一文化遗产,布鲁日得以保留其独特的城市魅力,成为世界各地游客向往的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古城内尽是石砌古道和中世纪建筑,蹄声得得,马车载着游客悠然而过。</p> <p class="ql-block">城区河道环绕,水巷纵横,好一座“北方威尼斯”水城!</p> <p class="ql-block">这是布鲁日的圣救世主教堂(Sint-Salvatorskathedraal),这座教堂是比利时弗兰德地区的重要宗教和历史地标。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最初是一座罗马式教堂,后来在多个世纪中经历了多次扩建和改建,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哥特式风格。作为布鲁日主教座堂,它不仅是宗教活动的中心,也是当地文化和艺术的重要象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马克特广场(Grote Markt)</b></p> <p class="ql-block">马克特广场——布鲁日的心脏地带,四周环绕着中世纪建筑。</p> <p class="ql-block">布鲁日钟楼(Belfry of Bruges)——布鲁日最显著的地标,高83米,登顶可俯瞰全城美景。</p><p class="ql-block">布鲁日钟楼始建于1240年,最初作为城市的防御塔和行政中心。在多次战争和火灾中遭到破坏后,于1299年进行了大规模重建,并在14世纪中期完成了现在的外观。钟楼不仅是城市的象征,还曾承担过多种功能,包括存放城市档案、作为火警瞭望塔以及容纳城市钟声和钟乐(carillon)等。钟楼是布鲁日历史和文化的象征,见证了城市从中世纪的繁荣到现代的发展。它是布鲁日历史的一部分,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布鲁日钟楼的内院</p> <p class="ql-block">这建筑是布鲁日的市政厅(Stadhuis van Brugge),这座宏伟的哥特式建筑建于14世纪,具体完工于1376年。作为中世纪时期布鲁日城市权力和繁荣的象征,它不仅是当时欧洲最大的市政厅之一,也是比利时现存最古老的市政厅。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价值使其成为布鲁日的重要地标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些是布鲁日的Historium博物馆,这是一座展示布鲁日历史和文化的现代化互动博物馆。Historium位于布鲁日市中心,靠近著名的市场广场,其建筑本身具有典型的中世纪风格,反映了布鲁日作为欧洲重要贸易中心的历史地位。</p> <p class="ql-block">布鲁日马克特广场(Markt Square)的雕塑是广场上最引人注目的标志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雕塑的中心人物是扬·布雷德尔(Jan Breydel)和彼得·德·科宁克(Pieter De Coninck),他们分别是14世纪的屠夫和织工。这两位普通市民在1302年的**金马刺之战(Battle of the Golden Spurs)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领导布鲁日市民反抗法国统治者的压迫,取得了胜利。这场战役对佛兰德地区的独立和自治具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博格广场(Burg)</b></p> <p class="ql-block">这是博格广场(Burg),邻近马克特广场,是布鲁日城市月心的另一个重要广场。</p> <p class="ql-block">这排建筑是著名的“Gruuthuse Museum”附近的传统建筑群,具有典型的弗兰德斯哥特式风格。这些建筑建于15世纪,最初为富有的商人和贵族所拥有,反映了当时布鲁日作为欧洲重要贸易中心的繁荣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建筑被用作住宅、商铺和博物馆,保留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漫游布鲁日</b></p> <p class="ql-block">建筑是凝固的艺术。布鲁日的中世纪古建筑是一幅幅石刻的欧风画。</p> <p class="ql-block">建筑是凝固的历史。这成排的建筑展现了典型的弗兰德斯(Flemish)建筑风格,这是比利时布鲁日(Bruges)地区特有的建筑风格。尖顶和阶梯状山墙(Step Gable)是弗兰德斯建筑的显著特征。这种山墙设计不仅美观,还具有实用功能,如排水和防火。这些建筑大多建于中世纪晚期至文艺复兴时期,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和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布鲁日在中世纪是欧洲重要的商贸中心之一,其建筑风格和布局反映了当时的繁荣景象。在文艺复兴时期,布鲁日的建筑风格受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出现了更多精致的装饰和对称的设计。尽管经历了多次历史变迁,布鲁日的许多历史建筑仍然保存完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这弄堂建筑是Godshuis Spanoghe(荷兰语,“Godshuis”意为“慈善院/济贫院”,“Spanoghe”是家族姓氏),入口上方的“1680”标明其始建于1680年。这座建筑是布鲁日(Brugge)典型的佛兰德斯历史建筑,曾作为慈善院(类似济贫院或社区福利机构),为年老、贫困或无家可归者提供住所与生活保障,体现当时社会的互助传统。</p> <p class="ql-block">这红色邮箱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标志性邮筒,这种设计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广泛使用,象征着当时邮政系统的繁荣与高效。</p><p class="ql-block">这邮箱也暗示了这里可能曾是英国人在布鲁日活动的重要地点之一,反映了布鲁日与英国之间的历史联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爱之湖(Minnewater Lake)</b></p> <p class="ql-block">爱之湖是布鲁日的一个著名景点,以其宁静的湖面和周边美丽的建筑、公园景观而闻名。湖边的建筑和绿树环绕的环境使其成为游客休闲散步和欣赏布鲁日迷人风光的理想地点。关于爱之湖的传说,有人说它曾是中世纪布鲁日居民躲避瘟疫的地方,这为这个地方增添了一层历史的韵味。它不仅是布鲁日的标志性景点之一,也是体验比利时独特魅力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布鲁日的一座具有中世纪风格的城堡建筑,周围环绕着绿色植被和水体,展现了典型的欧洲中世纪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我们信步踏上“爱之桥”,姑且让我如此称之,满怀着布鲁日“睡美人”的不减游兴前往布鲁塞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