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走进夷城80年代景区,仿佛一脚踏入了时光隧道。夜晚的入口处灯光柔和,巨大的“80”字样和“夷城80年代”的字样在古色古香的建筑背景下显得格外醒目。石墙两侧点缀着灯光,让人还未迈入景区,便已感受到那份怀旧的情怀。我站在入口前,看着“夷城”牌匾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激动——这里,真的能让我回到那个年代吗?</p> <p class="ql-block">答案就藏在那一排排复古的建筑中。夜幕下的老街,墙上“为人民服务”的标语在红色放射状图案的映衬下格外醒目,红星标志在建筑上方静静伫立,仿佛在诉说着那个时代的信仰与热情。我走过“烽火岁月红色文化馆”,仿佛能听见广播里传来铿锵有力的播报声,空气中似乎还飘着一丝旧报纸的墨香。</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斑驳的砖墙和木制窗格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宁静而怀旧。我也不禁停下脚步,望着那扇窗,仿佛看见了那个年代的人们,坐在窗边,听着收音机里的老歌,守着一台黑白电视机,日子虽慢,却也踏实。</p> <p class="ql-block">夜晚的北夷城牌坊下,一对父子正驻足拍照。父亲抱着女儿,女儿穿着条纹上衣,笑得灿烂。父亲穿着灰色外套,眼神里满是温柔。我望着他们,心里一阵暖意——这不就是那个年代最朴实的幸福吗?没有太多科技的干扰,只有最真挚的陪伴。</p> <p class="ql-block">沿着石板路前行,两侧是木质结构的房屋,屋檐下挂着LED灯带,灯光柔和,照亮了这条干净整洁的街道。远处几盏路灯静静伫立,像是守夜人,守护着这片宁静。我走在其中,仿佛听见了远处传来的象棋对弈声、毽子落地的轻响,还有孩子们跳绳时欢快的笑声。</p> <p class="ql-block">“幸运赌坊”的招牌在夜色中显得有些神秘,门半开,屋内隐约可见桌椅和一些老物件。我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家怀旧主题的小酒馆。墙上贴着老海报,收音机里放着邓丽君的歌,几位游客坐在角落,轻声交谈,仿佛在重温旧梦。</p> <p class="ql-block">继续深入,我来到了“儺戏堂”前。门口有人拿着手机拍照,灯光照在木制牌匾上,“民间歌舞化非遗”几个字清晰可见。我走进堂内,墙上挂着傩戏面具,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火味。据说晚上这里会上演傩戏,祈福纳祥,我决定晚上再来一看究竟。</p> <p class="ql-block">夜晚的庭院中,石磨静静伫立,灯笼在风中轻轻摇曳。我坐在石凳上,听着远处传来的歌声,看着几对情侣手牵手走过石板路,灯笼映照着他们的脸庞,显得格外温馨。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只有岁月静好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走着走着,我来到了“非遗造纸”的作坊前。墙上挂着“春麻区”和“坊纸造”的牌匾,黑白照片记录着传统造纸的每一道工序。我走进去,看到木制工具整齐摆放,水槽中还残留着纸浆的痕迹。一位老师傅正在讲解,游客们听得津津有味,还有人尝试亲手制作一张纸。</p> <p class="ql-block">不远处是“百草堂”,门上挂着“灵素阁”的木牌。我推门而入,屋内光线昏暗,墙上贴着一些草药图谱,桌上摆放着几本泛黄的医书。据说这里定期会举办传统中医文化体验活动,游客可以了解草药知识,甚至亲手调配药方。</p> <p class="ql-block">夜深了,我坐在露天电影院前,看着银幕上放映的老电影,耳边传来熟悉的旋律。远处的篝火旁,人们围坐在一起,跳着舞,唱着歌,笑声此起彼伏。我抬头望向夜空,星星点点,仿佛也回到了那个没有手机、没有Wi-Fi的年代,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真的更近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