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宣慰府</p> <p class="ql-block">宣慰府遗址位于贵州省黔西北毕节地区纳雍县乐治镇杨家湾村(古彝语称卧这)蚕箐梁子中段芦花百坡山下,作为水西文化的象征,是红楼碧瓦、雕栏玉砌的彝家古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遗址坐北朝南分布于乌蒙高原上,四周存1公里石墙环绕,分六级台地基址。清道光初年安淦辛重建宣慰庙,供奉彝汉先贤塑像,现存大殿顶梁铭文及彝文碑刻,1985年列为省级文保单位,建筑遗迹完整呈现彝族古建筑特征。</p> <p class="ql-block">该遗址原为水西宣慰使驻地,清康熙三年(1664年)被吴三桂焚毁,现存五重堂布局、石墙、照壁及石刻等遗迹,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照壁长22米,残存箭道等建筑构件。</p> <p class="ql-block">慕俄格古城</p> <p class="ql-block">慕俄格古城是贵州省大方县3A级景区。清康熙三年(1665),平西王吴三桂“平南蛮”“剿水西”,奢香墓及附属建筑毁于兵变。</p> <p class="ql-block">清道光十三年(1834)奢香后裔安淦卒禀文大定府请予修葺,道光十八年(1838)获准,并由大定知府王绪昆和黔西知州吴嵩梁主持,将墓修复为石围封土,另立面碑和墓志碑(面碑刻有“明顺德夫人奢香墓”),但奢香祠等附属设施,没有恢复原建,规模也远不如前。民国以来,由于未加管理,而日渐毁塌。</p> <p class="ql-block">2011年4.5平方公里的慕俄格古城规划建设项目的启动与实施,即将把慕俄格古城打造成为“中国彝族历史文化古城、中国古彝文化交流和研究基地、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影视拍摄基地、贵州省重点历史文化名城、黔西北最具影响力的历史文化旅游古城、大方县的首选名片。”</p> <p class="ql-block">”目标定位即将把古城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结合型国际旅游目的地;国际著名的生态旅游和民族文化体验度假目的地;贵州休闲度假体验旅游目的地;中国知名的古彝文化旅游中心地。</p> <p class="ql-block">奢香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奢香博物馆位于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奢香陵园内东南角,是以彝族女政治家奢香夫人命名的专题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奢香夫人塑像</p> <p class="ql-block">馆舍采用彝族传统土司建筑风格,依山势构建双重四合院落,融合崇龙尚虎文化元素,主体建筑为仿古结构,分三级平台营建。</p> <p class="ql-block">馆内设展馆及临展区,馆藏文物1414件(套),包括明成化钟、《西南彝志》彝文古籍等珍贵藏品,重点展示水西彝族历史及奢香夫人开辟龙场九驿、促进汉彝文化融合的功绩。现兼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功能,是研究彝族文化与民族团结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中国百里杜鹃</p> <p class="ql-block">贵州百里杜鹃省级自然保护区:于2007年7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建立百里杜鹃党工委、管委会,按照既管景区又管社会事务“双管齐下、封闭运行”的模式,对所辖区域进行统一开发建设管理。百里杜鹃核心花区是国家AAAAA级景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杜鹃林集中连片分布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保护区划分有核心区、缓冲区及实验区。核心区面积2253.8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7.9%;缓冲区面积2119.1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6.8%,实验区面积8207.1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65.3%。</p> <p class="ql-block">百里杜鹃位于毕节试验区中部,黔西与大方两县交界处,辖4个乡2个管理区共56个村居,总面积600平方公里,总人口11万。境内分布大小景点40余处,已开发的有百里杜鹃核心花区、百里杜鹃湖、百里杜鹃大草原、米底河瀑布、杜鹃花王、黄家坝阻击战遗址等。</p> <p class="ql-block">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百里杜鹃核心花区绵延125.8平方公里,占世界杜鹃花5个亚属中的全部,共64种,是迄今为止世界上面积最大、种类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杜鹃林,有“地球彩带、杜鹃王国”之美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