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积寺游记:在千年古刹中寻一场历史与禅意的邂逅

慈狐

<p class="ql-block">  在西安这座古韵悠悠的城市里,大慈恩寺(大雁塔)与荐福寺(小雁塔)的名声如雷贯耳,引得无数游客纷至沓来。然而,在城南的一隅,有一座深藏功与名的“千年古寺”——香积寺,它宛如一颗被岁月尘封的明珠,静静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光芒。听闻它不仅与“武林圣地”少林寺地位相当,是佛教净土宗公认的“祖庭”,还免费开放,且地铁公交皆可直达。近日,让慈狐迫不及待地踏上了这场探访之旅。</p><p class="ql-block"> <b>初遇香积:交通便捷与顺口溜里的祈愿</b></p><p class="ql-block"> 我乘坐着便捷的地铁,而后转乘公交,一路顺畅地来到了香积寺。还未踏入寺门,便听闻西安本地朋友常念叨的一句顺口溜:“拜了香积寺,平安又无事。”这句简单的话语,饱含着人们对这座古寺的敬畏与祈愿,也让我对即将到来的探访多了几分期待。</p><p class="ql-block"> <b>祖庭地位:净土宗的源头与少林寺的齐名</b></p><p class="ql-block"> 走进香积寺,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光,踏入了一个充满禅意与历史底蕴的世界。这里,是佛教净土宗公认的“祖庭”,就好似连锁品牌的“总店”,全国不少寺庙墙上那句“南无阿弥陀佛”,追根溯源,源头便在此处。而少林寺,作为禅宗的祖庭,与香积寺在佛教八大宗派里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个“禅”,一个“净”,二者齐名,实至名归。</p><p class="ql-block"> <b>王维诗韵:千年广告词里的诗意画卷</b></p><p class="ql-block"> 香积寺的大名鼎鼎,诗佛王维功不可没。他那首入选课本的《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宛如一幅意境深远的山水画卷,将香积寺的幽深与神秘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简直就是最好的千年广告词,让无数人对这座古寺心生向往。</p><p class="ql-block"> 王维此人,名字“维摩诘”便取自佛教大居士,他官当得不小,却偏爱“躺平”,常常往终南山跑,在那里写诗画画,寄情于山水之间。我仿佛能看到,在那个宁静的午后,王维身着素衣,手持纸笔,漫步在香积寺的山林中,被眼前的美景所触动,灵感如泉涌,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佳作。我琢磨着,他要是生在现在,绝对是顶流文旅博主,蓝田的房价估计都得被他带起来。</p><p class="ql-block"> <b>香积之战:古刹见证的大唐国运转折</b></p><p class="ql-block"> 更让我震撼的是,这片清净之地,竟是大唐国运转折的战场。公元757年,安史叛军铁蹄踏破长安,大唐危在旦夕。就在香积寺北,一场决定王朝命运的生死大战——香积寺之战拉开了帷幕。郭子仪、李嗣业等名将率领的15万唐军,与10万叛军展开了殊死搏斗。</p><p class="ql-block">史书记载,战况惨烈到“地动山摇”。关键时刻,猛将李嗣业脱掉盔甲,亲率陌刀队“如墙而进”,那气势,仿佛能冲破一切阻碍。他们硬生生地将叛军砍得“人马俱碎”,最终收复长安,为大唐续命150年。然而,这场史诗级战役也让香积寺严重损毁。如今,当我们漫步在寺内,仿佛还能感受到当年那股金戈铁马的气息,而岁月也在古刹的每一寸砖瓦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p><p class="ql-block"> <b>寺内探秘:善导塔与唐代遗风建筑群</b></p><p class="ql-block"> 善导塔:真古董的沧桑诉说</p><p class="ql-block">寺内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善导塔。这座建于唐高宗永隆二年(公元681年)的古塔,原本13层,现存11层,高33米,比小雁塔略矮。它是砖砌密檐仿木结构,古意盎然,每一块砖石都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我走近善导塔,细细端详着它的每一处细节。底层嵌着的清代“涅槃盛事”石匾,在岁月的侵蚀下,虽已有些模糊,但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当年的辉煌。抚摸着塔身的砖石,我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脉络,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与匠心。这座善导塔,就像一位沉默的老者,静静地伫立在那里,见证着香积寺的兴衰变迁。</p><p class="ql-block"> 唐代遗风建筑群:庄严肃穆的中轴之美</p><p class="ql-block"> 沿着中轴线前行,大雄宝殿、法堂等主体建筑庄严肃穆地展现在眼前。这些建筑沿袭了唐代的遗风,飞檐斗拱,气势恢宏。每一根柱子,每一片瓦片,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走进大雄宝殿,殿内香烟袅袅,佛像庄严肃穆。我静静地站在那里,感受着那份宁静与祥和。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佛像上,仿佛给佛像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我闭上眼睛,聆听着殿内传来的诵经声,心中的杂念渐渐消散,只留下一片空灵。</p><p class="ql-block"> 在大雄宝殿前,还立有“中日佛教交流纪念碑”。这座纪念碑见证着香积寺作为祖庭的国际影响力。佛教从中国传入日本,香积寺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中日两国的佛教文化,让这份古老的智慧在异国他乡得以传承和发扬。</p><p class="ql-block"> 离别感悟:禅意与历史的永恒回响</p><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夕阳的余晖洒在了香积寺的屋顶上,给这座古刹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我怀着不舍的心情,缓缓走出了寺门。</p><p class="ql-block"> 这次香积寺之行,让我收获颇丰。我不仅领略了这座千年古刹的建筑之美,感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还了解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香积寺,就像一本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又像一首悠扬的禅曲,每一个音符都蕴含着智慧。</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我们总是忙碌于工作和生活,很少有时间停下来,去感受那份宁静与美好。而香积寺,就像一个世外桃源,让我们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了一片心灵的净土。</p><p class="ql-block"> 我相信,这次香积寺之行,将会成为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回忆。而香积寺,也将继续在这片土地上,静静地散发着它的光芒,等待着更多的人来探寻它的奥秘,感受它的魅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