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叶飘垣 秋声入痕

热泪盈眶

<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热泪盈眶</p><p class="ql-block">美篇号:507815545</p> <p class="ql-block">  南京鼓楼公园位于北京西路,是一座文物型公园。公园以园内明代洪武十五年(1382年)始建的鼓楼为主体,此楼曾是旧时南京城的报时中心,也是京师迎王、接诏书等重大庆典的场所,彰显着明代京师的重要地位。园内绿树成荫,主要景点包括龙凤亭、八角亭以及记载康熙皇帝南巡事迹的“戒碑”。如今,这座免费开放的公园不仅是市民登高远眺、领略古城风貌的胜地,其红墙建筑与周边现代高楼(如紫峰大厦)形成的古今对比,也使其成为备受喜爱的拍照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上描写南京鼓楼的诗篇不少,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紫薇花》:“丝纶阁下文书静,钟鼓楼中刻漏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宋代词人吕定的《金陵旅夜》:“一雨皇都万象明,东风娇啭上林莺。火烟亭馆春多少,钟鼓楼台夜几更”。诗词中均描绘了金陵的静谧与时光流逝,钟鼓楼台是城中重要的时间刻度。</p> <p class="ql-block">  2024年的晚秋时节,我们仨沿着历史的足迹登上鼓楼石阶。秋日阳光到底有些衰老了,斜斜地穿过城楼的飞檐,在石板上撒下明暗错落的斑点,使人疑为前朝的遗影。城墙砖缝里钻出几茎衰草,黄而干瘦,在风里抖着,仿佛要挣脱这砖石的囚牢,却又被无形的根所系住。</p> <p class="ql-block">  城上远眺,紫峰大厦的玻璃幕墙正吞噬着日光,将一片片亮白的碎片反射入眼。那东西立在诸多矮屋之上,俨然是新朝代的巨灵,又冷又硬,偏是今人的图腾了。鼓楼却还蜷伏在此,砖色苍黑,默不作声地驮着几百年的光阴。今古对峙,原是最寻常不过的市井图景,然而细看时,却分明见得时间在此处扭曲、断裂,又勉强粘合——新厦的尖顶直刺青天,旧楼的飞檐却只温顺地弯向大地,彼此无言地较着劲。</p> <p class="ql-block">  宝宝不耐这寂静的景致,早已奔下城去。城下几株银杏,大约也上了年岁,枝条盘曲,却正被秋风灌醉,片片小扇由绿转黄,终于飘坠下来,铺了一地的碎金。</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哪懂得时序代谢的道理,一见黄叶纷飞,便如得了令的,纷纷钻入叶雨中,伸着小手捕捉那飘摇的黄蝶。叶儿沾发拂衣,他们便笑;叶儿溜出掌心,他们便追。一时间,嬉闹声竟盖过了风声。突然,宝宝捧了满抱的落叶,忽地向天一掷——于是金雨再度倾盆而下,罩住了她小小的身子。她立在这人工的金色暴雪中,咯咯地笑,仿佛已擒住了整个秋天。</p> <p class="ql-block">  我立于树下,一片银杏正落肩头。拾起看时,叶脉曲折,有如龟背纹路,又似老者手纹,记载着春夏的秘密。忽悟此树在此站立百年,看过了辫子、西装、军装乃至今日的时装,看过了刀兵、红旗、霓虹,而它只是站着,春华秋实,落叶抽枝,不惊不乍。人生代代,乔木依然,今人古人所见的,原是一样的黄叶,只不过古人已携着当年的黄叶深埋,后人还将为新的黄叶雀跃。</p> <p class="ql-block">  斜阳愈斜,将树影拉得老长。孩子们的笑语渐渐稀了,大约是乏了。那满地的金黄被他们践踏得零落不堪,倒也无人怜惜——横竖明日又有新叶落下,后日也是,无穷尽也。</p> <p class="ql-block">  归途上,宝宝忽问:“树叶为什么一定要落呢?”我竟一时语塞。自然可以搬出些春夏秋冬的道理,但终于没有说。何必以确定的答案,去扼杀一种天然的诗意与困惑呢?</p> <p class="ql-block">  秋日游园,原不必强求什么顿悟。能见紫峰刺破青天,能听孩童笑震黄叶,能在古今交汇处略站一站,便已很好。人生在世,多半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向所有存在证明存在,向所有消逝预告消逝,如此而已。</p> <p class="ql-block">  再回首公园,忽忆白居易“<span style="font-size:18px;">丝纶阁下文书静,钟鼓楼中刻漏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span>诗人独坐禁中,唯有紫薇相伴,静听刻漏声声,将百无聊赖化作永恒诗境。而今我携妻女同游,孩童嬉笑喧阗,黄叶纷飞如雨,较之乐天的孤寂清冷,何啻天壤。然古今同一秋色,同一斜阳,紫峰大厦的玻璃幕墙映照千年城垣,恰似紫薇花与紫微郎的隔世对望。</p> <p class="ql-block">  方知在时光长河中,终究都是独行者,唯有在与他者的共鸣中——或与古人精神往来,或与至亲携手同游——方能暂破孤寂,照见生命温润之光。暮色渐浓,我们拾级而下,身后银杏叶仍簌簌落着,不问古今。黄叶来年还会再生,而看叶的人却要换过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