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历、阴历、阴阳合历

大漠孤烟

<p class="ql-block">世界上的历法分为三大类型:一是太阳历,简称阳历,即以地球绕行太阳一周所需时间(365.2422天)为一年。世界通用的公历就属于这种情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二是太阴历,简称阴历,即以月亮(太阴)绕行地球一周所需时间为一个月。真正意义上的阴历,是伊斯兰历(回回历),十二个阴历月为一年,平年354天,闰年355天,不考虑季节的变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穆斯林世界的阴历主要用以标记宗教节日,因此他们的斋戒有时在夏天,有时在冬天。与此同时,伊斯兰教国家通常还设置一种阳历,用以指导人们的世俗生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三是阴阳合历,月的长度以月亮的运转周期为准,年的长度以回归年为准。为了让月份和寒暑四季相匹配,还专门设计了闰月。</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阴阳合历的平年有六个30天的月,六个29天的月,加起来共是354天,与一回归年的长度365天相差11天。如果总是这样安排,每三年就会差出一个月来。于是古人就想出了每三年加一个月的办法予以修正,这个多加的月份就叫做闰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国传统的夏历就属于阴阳合历,每月的初一叫做朔日,即月亮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与太阳同时出没,从地球上看不到月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每月的十五日(有时是十六日)叫做望日,地球运行到月亮和太阳之间,太阳从西方缓缓落下的同时,月亮正从东方冉冉升起,从地球上看到的月亮既大且圆。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无月为朔,满月为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夏历朔日和望日出现在公历里的时间随意性很大,没有明显的规律可循。但二十四节气出现在公历里的时间却相对固定,至多差个一两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例如,每年的夏至总是在公历6月21日左右,每年的冬至总是在公历12月21日左右,正如笔者老家冀中平原的民谚所云——“冬至十天阳历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国现在同时使用两种历法,即公历和夏历,前者为法定历,后者为辅助历,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都是用公历标记的。</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