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麦觉里街(Macquarie Street),是一条有故事的,代表了悉尼历史文化的大街。他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首府悉尼中心商务区东端,北至悉尼歌剧院,南抵海德公园。除了连接这两处重要地标外,这里也集中了新南威尔士州最重要的政府机构。麦觉里街以第五任新南威尔士总督,英国派驻澳大利亚最后一任全权总督:拉克伦·麦觉里少将(1810-1821年在任)命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麦觉里到任前,当时的新南威尔士主要殖民点悉尼,建设相当滞后,没有大型公共建筑,狭小的街巷错综复杂,甚至饮水、排污设施也相当落后。麦觉里到任后立即着手规划悉尼城区,以环形码头为中心规划街道布局,并规划了政府用地、民用地和保留绿地。作为规划的一部分,麦觉里街的设计为官方仪仗大道,南端为花园式的海德公园,两旁则分布代表殖民地的公共建筑,北端连接总督府。公共区域分割并连接东面的总督禁苑和植物园等大片绿地,西面的住宅和商业区。</p> <p class="ql-block">海德公园。海德公园东端中心建于1932年的阿奇伯德喷泉(Archibald Fountain)。<span style="font-size:18px;">法国雕塑家弗朗索瓦-西卡德(Francois Sicard)的作品。</span></p><p class="ql-block">我们的漫步从这里开始。</p> <p class="ql-block">海德公园最东端的拉克兰-麦觉理总督(Governor Lachlan Macquarie)的雕像。历史学家认为他对新南威尔士州从刑罚殖民地向自由定居点的过渡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在19世纪初澳大利亚社会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澳大利亚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在悉尼以麦觉理命名的有街道、有公园、湖泊,也有学校。</p> <p class="ql-block">维多利亚女王Queen Victoria 雕像(1819.5.24-1901.1.22)</p><p class="ql-block">她在位时(1837年6月20日—1901年1月22日)是英国最强的“日不落帝国”时期,英国历史上称为“维多利亚时代”。此时,英国加大殖民扩张,在一定范围内建立和占领了很多殖民地。她在位的几十年正值英国的自由资本主义由方兴未艾到顶尖、进而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时期,工商业经济领先,科技进步国力强大,君主立宪制得到充分发展,使维多利亚女王成了英国和平与繁荣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依原样保存完好的圣雅各教堂。圣雅各堂是悉尼市最古老的教堂。这个教堂奉献于1814年2月,至今二百多年历史,其以使徒圣雅各为守护圣者。1835年成为了堂区教堂。这座令人惊叹的乔治式圣公会教堂由囚犯建筑师弗朗西斯·格林威设计,展现了显著的历史意义和建筑美。</p> <p class="ql-block">教堂旁的最高法院。</p><p class="ql-block">1977年,新南威尔士州政府在麦觉里街南端建造了新的法院大楼,作为州最高法院的驻地和各联邦法院驻悉尼时的驻地。</p> <p class="ql-block">在高院外准备抢新闻的记者。</p> <p class="ql-block">与维多利亚女王隔路相望的阿尔伯特亲王雕像。阿尔伯特(1819.8.26-1861.12.14)维多利亚女王的表弟和丈夫。在他有生之年里,特别是在他辅佐女王20来年的时间里,他在英国的政治生活中占有无人可比的地位,在政治家们的核心集团中他被作为政府机构的一名必须而有用的成员加以接纳。特别是在资产阶级自由民主与工人运动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的年代,在一个又一个封建君王纷纷倒台的岁月里,他使英国成为整个欧洲君主制国家最坚强的堡垒与最厚实的靠山。他与维多利亚女王的婚姻是英国王室历史上无可匹敌的爱情传奇。</p> <p class="ql-block">海德公园军营 ,澳大利亚罪犯流放地遗址, 是一座被列入遗产名录的建筑。海德公园军营遗址2010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一处历史悠久的流行地标。</p><p class="ql-block">海德公园军营由囚犯建筑师弗朗西斯•格林威设计而成。</p> <p class="ql-block">在悉尼海德公园这块地方开始是准备建一个兵营,为的是纪念在战争中保护国家而牺牲的澳大利亚士兵们,可是建成后却没有军队入住过,反倒成了关押各地运来的囚犯的地方。这里已经成为展示澳大利亚早期流放犯生活及一些珍贵实物的博物馆。这个小型的博物馆免费提供翻译讲解耳机。</p> <p class="ql-block">海德公园军营博物馆,自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后,英国将运输犯人的目的地改到新南威尔士州,随后这里便在世界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犯人运输体系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在1819年,海德公园营房关押的罪犯开始为政府工作,接下来超过30年的时间里,多达50000名罪犯在此工作。后来演变成为收容四千多名爱尔兰大饥荒逃离的姑娘的移民庇护所,接着又成为一个女性移民车厂、老人和贫困妇女的庇护所。在1887年到1979年间,被用作政府办公室。</p><p class="ql-block">今天,作为一个富有历史价值的博物馆,它讲述了当时流放犯人在悉尼的生活情况,里面展示了各种劳动工具、刑具,还有犯人们的床铺——吊床。</p> <p class="ql-block">悉尼造币厂遗址外,无花果树(大叶榕树)环绕。</p> <p class="ql-block">悉尼铸币厂(The Mint)一座两层的小楼,当年朗姆酒医院的南翼楼。悉尼的历史遗址之一。1855-1926年作为铸币厂,1927年之后改为办公室,目前是博物馆。作为悉尼生活博物馆的总部,展现了现代环境中的殖民地建筑。</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楼梯、墙壁的装饰保留了维多利亚风格。</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精心插入现代建筑。把现代<span style="font-size:18px;">环境设计融入到古老的文物遗迹中,在遗址</span>保护和传承的同时,以适应建筑结构形成和特点,尽可能多的赋于有意义的公共场所的改造。</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砂岩石板路面。</p> <p class="ql-block">展柜里的模型还原了一百多年前造币工厂的规模。</p> <p class="ql-block">厨窗里展示了当年的物品。</p> <p class="ql-block">这一段断墙残垣,显示出当年厚实的砂岩墙体。</p> <p class="ql-block">州长拉克伦·麦觉理的雕像。这雕像是1998年11月FAI 保险公司为纪念公司创始人L.J.ADLER (劳伦斯·詹姆斯·阿德勒)先生而捐赠,R.S.ADLER先生揭幕。</p> <p class="ql-block">悉尼医院。1810年,麦觉理总督将禁苑的一部分划出建设医院。由于英国政府不愿提供经费,医院的建造合同规定由政府提供流放犯作为劳力,建筑商报酬的一部分用昂贵的朗姆酒,三年的进口专利牌照抵销,因此医院被称为“朗姆酒医院”。医院建筑于1816年完工,时人称其“优雅而宽敞”,作为当时殖民地唯一的大型医院,这座医院占据了现在麦觉里街东侧的整个南半部。从建成开始两翼楼的空间就逐步被政府机构占用。其中,医院的北翼楼被行政会、立法会占用,后来扩建成了议会大厦,南翼楼则成为了铸币厂。</p> <p class="ql-block">医院门口的野猪铜像,这只野猪原版是一个位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大理石雕像,<span style="font-size:18px;">由克拉丽萨•托里加尼捐赠,以纪念她的父亲托马斯博士和她的兄弟皮耶罗•菲亚斯基博士,这些款项用于悉尼医院,而他们的父亲和兄弟都曾在这家医院担任名誉外科医生。</span>传说中遊客只要摸摸它的鼻子,就能交上好运。这只铜野猪的长鼻子被期待好运的遊客摸得金光闪闪。</p> <p class="ql-block">1810年5月,新南威尔士州州长拉克伦·麦觉理呼吁招标建造一家新综合医院。麦觉理想给悉尼带来秩序和精致,他设想新医院是一座重要的公共建筑。因此,他批准了一个由中央建筑和两个翼楼组成的大型双层柱廊结构的设计。</p> <p class="ql-block">由于没有政府资金建造医院,麦格理总督将医院的建设承包给了三位企业家,以换来短期垄断分销6万加仑烈酒。因此,它被称为“拉姆酒医院”。</p> <p class="ql-block">医院面对禁苑的正面是一个漂亮的院子。院子中间一个圆形的绿草坪,环绕着中央两层楼高的喷水池,点缀着旁边的欧式建筑,显得那么温馨。与其说是医院,倒像是宾馆。</p> <p class="ql-block">麦觉理大街6号,新州议会大厦。这里原来是朗姆酒医院北翼的外科主任医生宿舍。1816年医院建好后,1824年立法会成立,医生宿舍被借用作议员开会的场所。以后随着议员增加,这里变成了立法议会的中心。</p> <p class="ql-block">麦觉里街193号:亨格罗夫厅(Hengrove Hall),大律师事务所及诊所,1928年落成。</p> <p class="ql-block">白色大楼外墙精美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正在装修外墙的圣斯蒂芬联合教堂。</p><p class="ql-block">圣史蒂芬联合教堂 (St Stephen's United Church)是一座被列入遗产名录的联合教堂,位于麦格理街197 号,在议会大厦对面。它最初开发为圣斯蒂芬长老会教堂,于 1935 年至 1937 年建造。 2004 年 9 月 3 日被添加到新南威尔士州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装修期间,教堂依然开放。</p> <p class="ql-block">建于1826年,澳大利亚历史最悠久的州立图书馆。图书馆的密彻尔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位于州立图书馆和皇家植物园之间的交通岛上(也叫莎士比亚广场),有一个包含许多作品的大型雕像。雕像的底座是白色,人物是青钢铸造。站立最高位的是威廉·莎士比亚,围绕着脚下的是莎翁戏剧里的著名人物:罗密欧和朱丽叶、波西亚、哈姆雷特、法斯塔夫。除了罗密欧和朱丽叶外,其他人物都似乎在深思熟虑的姿势。</p> <p class="ql-block">密彻尔图书馆临麦觉理大街一面的翼楼。</p> <p class="ql-block">1988年澳大利亚双百纪念年,伊丽莎白二世偕同王夫菲利普亲王揭幕的,麦觉理街大楼。</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留下我们的足迹。</p> <p class="ql-block">绿茵茵的草坪上那生长茂盛的棕榈树,非常养眼。</p> <p class="ql-block">皇家植物园的外墙上,一幅名为“沙漠骑兵团的马匹”浮雕。由沙漠骑兵部队成员和朋友们,为1915-1918年携带他们穿越撒哈拉沙漠进入巴勒斯坦的,卡兰特马匹而竖立。以纪念“它们遭受了伤痛、口渴、饥饿和极度疲劳,但从未放弃。它们没有回家。我们永远不会忘纪它们。”</p> <p class="ql-block">皇家植物园大门。</p> <p class="ql-block">麦觉理大街</p> <p class="ql-block">建于1909年的175号。</p> <p class="ql-block">最早的公寓楼之一。</p> <p class="ql-block">1930年落成的麦觉里街135至137号:英国医学会大楼。</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橦有精美装饰的大楼。楼的正面外墙柱子顶端,有六个坐着手持盾牌的骑士雕塑,寓意他们将抵御邪恶。</p> <p class="ql-block">整个外墙用不同的花辫装饰,美伦美奂。这座建筑曾在1935年荣获RIBA(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街道建筑奖。</p> <p class="ql-block">麦觉里街133号:尚存的早期私宅之一,约1872年落成。现在是悉尼历史馆,澳洲皇家历史学会的所在地。里面藏有12000件物品的图书馆。该协会定期举办研讨会和活动,向非会员开放,图书馆也对非会员开放。</p> <p class="ql-block">皇家植物园音乐学院旁大门。</p> <p class="ql-block">悉尼音乐学院(原为总督府马厩,1815年落成)</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哥特式建筑,与总督府一起建于1815年。由有囚犯背景的、著名的建筑师弗朗西斯·格林威设计。当时这里是总督府的马厩。百年之后的1915年,新州政府拨款22000英镑,把它改造成一所音乐学校。1990年,该学院正式并入悉尼大学,成为悉尼大学的下属学院。</p> <p class="ql-block">这座竖立于茵茵绿草之上的砂岩建筑,估计也是属于总督府内的一座建筑吧,很是养眼。</p> <p class="ql-block">矗立在悉尼音乐学院前面的爱德华七世雕像。</p><p class="ql-block">爱德华七世(EdwardEdwar VII),全名:阿尔伯特·爱德华·冯·萨克森·科堡-哥达,(1814年11月9日一1910年5月6日)。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与阿尔伯特亲王第二个孩子及长子。大不列颠和爱尔兰国王与印度皇帝(自1901年起),为一位极受人民爱戴且和蔼可亲的君主及社会领袖。他出生当年即被封为威尔士亲王,一直到1901年维多利亚女王去世后,60岁的爱德华七世即位。</p> <p class="ql-block">1892年开通的马丁广场,以新南威尔士殖民地时代领导人物詹姆斯·马丁爵士(James Martin)命名。詹姆斯·马丁曾三次出任殖民地总理,并曾任殖民地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广场连接皮特街和乔治街,两旁保留了众多历史建筑,有1927年建造的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澳新军团的战争纪念碑、喷泉、娱乐场地、火车站出入口和供行人休息的长椅。</p><p class="ql-block">马丁广场是悉尼的“城市心脏”。同时,作为澳大利亚储备银行、澳大利亚联邦银行、麦觉理银行和其他公司的总部所在地,马丁广场也是商务和金融中心区。</p> <p class="ql-block">劳埃德里斯喷泉,由澳大利亚艺术家劳埃德·里斯的名字命名,并由他设计,以及他本人和他的妻子捐赠的马丁广场喷泉。电影《黑客任务》《超人归来》曾用作拍摄点及背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2岁的詹姆斯·马丁从帕拉玛塔的家中到悉尼高中读书的形象。</span>这是为纪念詹姆斯·马丁二百岁诞辰而作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1863年动工,1891年完工的威尼斯-意大利式的邮政总局大楼(马丁广场1号)。</p><p class="ql-block">该建筑由殖民地建筑师詹姆斯·巴尼特设计,从1866年到1891年分阶段修建。巴尼特设计的主立面为砂岩质地,沿马丁广场延伸达100米。建筑周围临街设有柱廊。柱廊每个拱的基石上,刻有滑稽人脸,代表大英帝国和外国的许多地方。他的引用真实人物(包括巴尼特本人)在当时引起了争议。正门上方的维多利亚女王像。</p> <p class="ql-block">马丁广场旁边的Angel Place Birdcages鸟笼街 。一条可以勉强容纳三辆轿车的小巷子。两侧是暖色调的楼房,直直竖立。建筑物之间透出些许的湛蓝,温和颜色揉合都市化带来的坚硬冷感。110 个悬挂在空中的空鸟笼,并配以悉尼市中心已灭绝或受威胁鸟类的录音。让人感觉到了一丝温暖。这些空鸟笼代表了曾经在该地区繁衍生息,但在英国定居后流离失所的鸟类。它们的栖息地受到干扰或破坏,超过 50 种鸟类被迫迁出或濒临灭绝。</p> <p class="ql-block">2009 年,艺术家 迈克尔·托马斯·希尔(Michael Thomas Hill) 在这里创作了街头临时艺术《被遗忘的歌曲》 ,后来因为受到当地民众的喜爱,以及在遊客的要求下,成为了街道的永恒风景。<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里虽然属于开放空问,但却因独特的设计而宛如密闭现场,少了市中心附近的热闹。空中的鸟笼以及它们的歌声,永恒地停留在记忆中。</span></p> <p class="ql-block">穿越时光隧道,我们又回到了现实。</p> <p class="ql-block">来到附近的美食街。一个接一个的小店铺,色彩艳丽又夸张的墙面,天花上那串巨龙的造型以及高高挂起的红黄两色灯笼,仿佛回到了中国大陆。</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吃上一顿家乡味道的午餐,结束我们麦觉理大街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探索这些历史建筑和遗址就像踏上了一段穿越时光的旅程。</span>这里的每一座建筑都讲述着过去的故事,<span style="font-size:18px;">每一个转角都有令人着迷的东西。</span>当你漫步在历史悠久的麦觉理大街时,你会发现像朗姆酒医院和133号私宅这样的瑰宝,它们提供了早期定居者生活的瞥见。这些地点不仅展示了城市丰富的遗产,还让你回到过去,体验悉尼殖民历史的本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