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钱镠,这位吴越国的开国之君,可不是什么含着金汤匙出生的贵胄。他出身低微,年轻时干的是刀口舔血的私盐贩子营生,后来凭借一身胆气和过人武艺,硬是在群雄割据的乱世中,打下了两浙(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浙江和上海、江苏的部分地区)这片富庶江山,成了坐镇杭州的“土皇帝”。</p><p class="ql-block">同时他治理国家的手段如同治军,雷厉风行,手腕强硬。传说他为了警醒自己,睡觉枕着圆木(警枕),旁边放着装了粉的盘子,想到什么事就立刻记下来(粉盘)。在部下和敌人眼里,他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狠角色”。</p><p class="ql-block">然而,这位铁骨铮铮的乱世枭雄,心底却有一块最柔软的地方,只留给一个人——他的结发妻子吴氏,庄穆夫人。他们一起走过了最艰难的岁月,感情深厚异常。</p><p class="ql-block">吴夫人是个孝顺女儿,每年春天,按照习俗,她都会离开杭州的王宫,回到临安(今杭州临安区)横溪的娘家小住一段时间,探望父母亲人。</p><p class="ql-block">又是一年春光烂漫时。钱镠照例送走了回娘家的妻子。起初几日,忙于军国大事尚不觉得有什么异常。可日子稍长,看着宫苑里的花开了,柳绿了,莺飞燕舞,热闹非凡,偌大的宫殿却显得空荡荡的。他处理完政务,信步走到凤凰山(吴越王宫所在地)高处,远眺西湖。</p><p class="ql-block">只见西湖边,桃花开得正盛,像一片片粉红的云霞落在堤岸上;嫩绿的柳条随风轻摆,如同少女新梳的发辫,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摇曳生姿。 暖风拂面,带着青草和泥土的芬芳。眼前这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美景,却让钱镠心里更不是滋味了。</p><p class="ql-block">“这么好的春光,她(吴夫人)在娘家也看到了吗?路上可平安?这花开得正好,她若在,一起赏玩该多好……” 思念瞬间就像春草一样疯长。他平日里指挥千军万马、杀伐决断的果敢,此刻全化作了那绕指柔肠。</p><p class="ql-block">钱镠越想越觉得坐立难安。他回到书房,心潮起伏,拿起笔想写点什么,又觉得千言万语堵在心头,难以尽述。他来回踱步,看着窗外明媚的春光,一个念头忽然清晰起来:</p><p class="ql-block">他不需要催促她快回来(那显得太急切,也不够体贴),但他想让她知道,他看到了这美好的春色,想到了她,并且希望她能享受这春光,平安归来。</p><p class="ql-block">于是,他铺开精致的笺纸,饱蘸浓墨,挥笔写下了那句流传千古、令无数人心折的九个字:</p><p class="ql-block">“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p><p class="ql-block">这九个字,看似平淡如水,细细品味却情深似海:</p><p class="ql-block">“陌上花开”:这是最生动的眼前景。他仿佛看到了妻子归家必经的乡间小路(陌上),此刻必定也是繁花似锦。他迫不及待地想和她分享这份美好。</p><p class="ql-block">“可缓缓归矣”:这是最含蓄的心里话。没有“速归”的命令,只有“慢慢回来”的体贴。“缓缓”二字是精髓——既表达了他深深的思念(希望她早日归来),又充满了对妻子感受的尊重和关怀(让她不必着急赶路,可以安心享受在娘家的时光,也可以在路上从容欣赏这大好春光)。 一个“矣”字,带着淡淡的期盼和温柔,仿佛一声轻轻的叹息。</p><p class="ql-block">这封简短却情深意重的信,很快送到了吴夫人手中。可以想象,夫人读到这字字含情的句子时,心中是何等温暖与甜蜜。一个能在铁血生涯中保有如此细腻情感的君王,对待他的子民,也必然多了一份仁厚。</p><p class="ql-block">钱镠深知战乱之苦。在他统治下,吴越国奉行“保境安民”的国策,不主动挑起战端,而是专心发展经济、兴修水利(比如著名的钱塘江海塘)、鼓励农桑。他努力守护着两浙这片土地,让百姓得以在乱世中偏安一隅,休养生息。</p><p class="ql-block">正因如此,当北宋大军南下时,钱镠的孙子钱弘俶遵循祖父“如遇真主,宜速归附”的临终遗训,审时度势,做出了“纳土归宋”的决定,和平地将吴越国版图献给了宋朝。这个决定避免了江南大地再遭战火蹂躏,保全了万千生灵和繁华的经济文化成果。</p><p class="ql-block">后来大文豪苏轼在杭州为官时,回顾这段历史,曾由衷赞叹吴越百姓“老死不识兵戈”——一辈子都不知道打仗是什么滋味,这是乱世中多么难得的幸福!而这份福泽的源头,正是那位既能写出“陌上花开”的柔情君王,又能深谋远虑、以民为重的钱镠。</p><p class="ql-block">所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不仅仅是一封动人的情书,它也像一个隐喻,映照着钱镠这位草莽英雄内心深处对和平、安宁、从容生活的向往。这份柔情,不仅温暖了他的妻子,也惠及了他治下的万千黎民,最终成就了吴越国在五代十国乱世中的一抹独特亮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