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 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穿越千年的科举文化之旅</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亮点</p><p class="ql-block">中国唯一的地下式博物馆:博物馆主体巧妙地位于地下,从地面下行至主体展厅的130米坡道,象征着跨越1300年的科举历史。</p><p class="ql-block">原址重建的历史见证:博物馆在原江南贡院遗址上修建而成,而江南贡院曾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科举考场,被誉为“中国古代官员的摇篮”。</p><p class="ql-block">五大镇馆之宝:馆内珍藏有多件珍贵文物,包括明代“科第世家”牌坊、康熙御制碑、光绪二十年大金榜、乾隆十六年小金榜以及庄瑶殿试卷。</p><p class="ql-block">丰富的多媒体互动体验:博物馆借助现代科技手段,通过浮空投影、互动查询装置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现科举历史,大大增强了参观的趣味性和体验 。</p><p class="ql-block"> 🏛️ 博物馆布局与展区介绍</p><p class="ql-block">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地下四层的博物馆主体和江南贡院明远楼遗址保护区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地下博物馆主体(常设展览):</p><p class="ql-block">负四层:</p><p class="ql-block"> 科第世家:陈列明代第一位状元吴伯宗家族故居的“科第世家”牌坊,开启“穿越”之旅。</p><p class="ql-block"> 为国求贤:介绍对科举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帝王,并包含武举内容,阐述科举从诞生到鼎盛的历史进程。</p><p class="ql-block"> 鱼龙变化:展示明清读书人沿乡试、会试、殿试程序逐级应试的过程,以及“登龙门”后的仕宦之路。</p><p class="ql-block"> 魁星堂:中庭互动区域,可体验“魁星点斗”的神秘与荣耀。</p><p class="ql-block">负三层:</p><p class="ql-block"> 金榜题名:从个人、家族、国家层面展示金榜题名的荣耀。</p><p class="ql-block"> 金陵佳话:采用街景还原方式,展示江南乡试时期南京夫子庙和秦淮河的繁荣景象及科举对城市发展的影响。</p><p class="ql-block">负二层:</p><p class="ql-block"> 源远流长:介绍科举废止后,其公平择优精神在民国文官考试、新中国高考及公务员考试中的延续。</p><p class="ql-block"> 电影厅:通过浮空投影技术播放主题影片《千年科举》,介绍科举制度及江南贡院发展历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地面遗址区域</p><p class="ql-block">-明远楼:江南贡院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始建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是乡试时监临官居高临下检阅考场的场所,现楼内陈列有老照片。</p><p class="ql-block">至公堂:江南贡院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为监临等外帘官员聚会、办公及填写榜单的场所,堂内陈列有“御制宸翰碑”等文物。</p><p class="ql-block">号舍(考棚):明远楼两侧恢复了206间科举考棚,其数量仅是江南贡院鼎盛期20600余间考棚的百分之一,让你直观感受古代考生的艰辛。</p><p class="ql-block">碑刻:展示印证江南贡院历史进程的碑刻,如“金陵贡院遗迹碑”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 五大镇馆之宝</p><p class="ql-block">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丰富,其中尤以“五大镇馆之宝”最为珍贵:</p><p class="ql-block">| 宝物名称 | 时期 | 特点与意义 </p><p class="ql-block">“科第世家”牌坊 | 明代 | 明代第一位状元吴伯宗家族故居之物,保存已有650年历史,与南京明城墙建于同一时期。 |</p><p class="ql-block">康熙御制碑 | 清代 | 康熙帝为整肃考场风气手书《为考试叹》,碑文内容体现了帝王对科举考试的重视。 </p><p class="ql-block">光绪二十年大金榜 1894年 又称“黄榜”,是张挂在东长安门外供考生查看录取名单的榜单。该科状元是著名“状元实业家”张謇。 </p><p class="ql-block">乾隆十六年小金榜 | 1751年 | 殿试后进呈给皇帝御览的名单,清代名臣刘墉(刘罗锅)名列该榜二甲第二名。 </p><p class="ql-block">庄瑶殿试卷 | 1817年 | 清嘉庆二十二年进士庄瑶的殿试卷,全文1900余字用馆阁体书写,无一错字,堪称“完美殿试卷”。 </p><p class="ql-block">💎 总结</p><p class="ql-block">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不仅仅是一个陈列文物的空间,更是一个通过精心的建筑设计(地下130米坡道寓意1300年历史)、丰富的展陈手段(结合文物、场景还原与多媒体互动)和珍贵的历史遗存(原江南贡院遗址与镇馆之宝),生动讲述中国千年科举制度故事的文化殿堂。</p> <p class="ql-block">8月21日上午,南京讲师张军</p> <p class="ql-block">分级取士</p> <p class="ql-block">县试</p> <p class="ql-block">府试</p> <p class="ql-block">院试</p> <p class="ql-block">秀才待遇</p> <p class="ql-block">岁试</p> <p class="ql-block">乡试,三场考试磨成鬼</p> <p class="ql-block">三场考试</p> <p class="ql-block">袖珍式夹带</p> <p class="ql-block">考场</p> <p class="ql-block">一名科举三分幸</p> <p class="ql-block">弥封</p> <p class="ql-block">誊录,还有校读</p> <p class="ql-block">举人</p> <p class="ql-block">解元第</p> <p class="ql-block">赶考之路</p> <p class="ql-block">赶考</p> <p class="ql-block">风尘仆仆</p> <p class="ql-block">公车</p> <p class="ql-block">各省补助赶考费用</p> <p class="ql-block">筹措朝考盘费碑</p> <p class="ql-block">殿试</p><p class="ql-block">北宋赵匡胤开始</p> <p class="ql-block">北宋殿试在殿外,乾隆改成殿内</p> <p class="ql-block">庄瑶状元卷</p> <p class="ql-block">臣,小臣</p> <p class="ql-block">无一错字</p> <p class="ql-block">状元及第</p> <p class="ql-block">小金榜</p> <p class="ql-block">乾隆十六年小金榜</p><p class="ql-block">刘墉,全国第五</p> <p class="ql-block">道光二十七年小金榜</p> <p class="ql-block">李鸿章</p> <p class="ql-block">大金榜</p> <p class="ql-block">进士</p> <p class="ql-block">乾隆四十九年</p> <p class="ql-block">翰林院</p><p class="ql-block">人才库</p> <p class="ql-block">朝考入仕</p><p class="ql-block">永乐帝出题,默写柳宗元《捕蛇者说》</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