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当今全球格局下,加强国际军事合作与军控协调,不仅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手段,更是各国应共同肩负的责任。以下是关于这一主题的一些探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国际军事合作的历史经验与现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双边合作:中国与俄罗斯于1994年7月签署了《关于预防危险军事活动的协定》,1996年4月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签署《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1997年4月又签署了《关于在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的协定》,开启了“上海五国”的合作进程,为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993年9月,中国与印度签署了《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保持和平与安宁的协定》,1996年11月,两国签署了《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军事领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协定》等,这些协定的签署和落实,为维护边境的和平安宁,促进两国友好关系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多边合作:中国高度重视东盟地区论坛的作用,支持其开展建立信任措施,每年主动提交《年度安全展望报告》。中国还与东盟国家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承诺以和平方式解决领土和管辖权争议等,积极推进南海地区的合作与稳定。此外,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截至2025年,中国军队已累计向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遣维和官兵7万多人次,15名中国维和官兵为世界和平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军控协调的紧迫性与重要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应对安全威胁: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武器不断涌现,如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统等,这些武器的扩散和使用可能会引发新的安全威胁和不稳定因素。加强军控协调,有助于限制这些危险武器的发展和扩散,降低军事冲突的风险,保护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维护国际秩序:有效的军控协调能够维护国际秩序的稳定,避免军备竞赛的加剧。军备竞赛不仅会耗费各国大量的资源,导致全球经济失衡,还会加剧国家间的紧张关系,破坏地区和全球的稳定。通过制定和执行合理的军控条约和协议,可以规范各国的军事行为,促进国际关系的和谐发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促进全球发展: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是全球发展的前提。加强国际军事合作与军控协调,能够减少军事冲突的破坏性影响,为各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交流创造有利条件。各国可以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经济建设、科技创新和民生改善等领域,推动全球的共同繁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前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挑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地缘政治因素:个别国家为了维护自身的地缘政治利益,采取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行为,对国际军事合作与军控协调进程进行干扰和破坏。例如,美国及其盟友企图推进北约东进亚太,在亚太地区大搞“小圈子”,拉拢本地区国家推行其“印太战略”,破坏地区和平稳定繁荣,还鼓吹“核共享”军事同盟,借口强化“延伸威慑”安排在本地区部署核武器系统,对国际军控协调构成严重挑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军事技术扩散: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军事技术的扩散速度加快,一些国家和地区可能非法获取先进的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增加了军控的难度。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也给军事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网络攻击、信息战等新型军事威胁日益凸显,需要各国共同应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信任缺失:各国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差异,导致彼此之间的信任缺失。这种信任缺失会阻碍国际军事合作与军控协调的深入发展,使得各国在军控谈判和合作项目中存在顾虑和疑虑,难以达成广泛的共识和有效的协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应对策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加强多边机制建设:充分发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军事合作与军控协调中的核心作用,支持联合国及其相关多边机制在军控进程中发挥中心作用,推动各国在联合国框架内开展对话与合作。同时,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其他多边军控机制,如东盟地区论坛、上海合作组织等,使其在地区军控事务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推动军控条约的制定与执行:积极倡导和推动各国共同参与军控条约的制定和谈判,确保军控条约的公平性、有效性和普遍性。对于已经达成的军控条约,各国应严格遵守和认真执行,加强监督和核查机制,确保条约的实施效果。同时,及时对军控条约进行评估和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安全形势和技术发展需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促进军事透明与互信:各国应增加军事透明度,通过定期发布军事安全报告、公开军事预算、举行军事演习观摩等方式,向其他国家展示自身的军事能力和意图,减少误解和猜疑。加强军事交流与对话,开展多边或双边的军事磋商、安全对话和战略沟通,增进各国之间的相互信任和理解,为国际军事合作与军控协调奠定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加强科技合作与监管:面对新型军事技术的挑战,各国应加强在科技领域的合作,共同开展军事技术研究和开发,探索如何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军控的有效性。同时,建立健全军事技术扩散的监管机制,加强对敏感军事技术的研发、生产和转让的管控,防止军事技术的滥用和扩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在国际军事合作与军控协调中的积极贡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理念引领: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为国际军事合作与军控协调提供了重要的理念指导。中国积极呼吁各国共同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实现全球的持久和平与共同发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积极参与多边军控进程:中国认真履行国际军控条约义务,积极参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等国际军控条约的审议和执行工作,为维护全球战略稳定和国际安全作出贡献。同时,中国还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国际反恐合作等多边军事行动,为解决地区冲突和维护世界和平发挥了建设性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推动双边与地区军控合作:中国与俄罗斯等国保持着密切的军事合作关系,双方在军控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对话与协调。此外,中国还积极推动与周边国家的军事互信措施建设,如与东盟国家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等,为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