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多瑙河的粼粼波光,是岁月赠予我最温柔的惦念。那些在河畔漫步的黄昏,晚风轻拂发梢,河水呢喃细语,将时光都酿成了琥珀色的诗篇,镌刻在记忆深处。</b></p> 老友重逢 <p class="ql-block">当6月23日的维京游轮11日多瑙河缤纷之旅提上日程,5月中旬在维京专业团队的悉心协助下,机票、船票、签证、保险及行程安排等一应事务圆满落定,我的心情便开始雀跃。此刻,仿佛已能听见游轮划破水面的轻响,心也顺着蜿蜒的河道,缓缓驶入多瑙河温暖的怀抱。那沉淀着中欧浪漫风情的气息扑面而来,像与阔别已久的老友重逢,无需言语,便已读懂彼此眼中的深情。</p> <p class="ql-block">6月23日11点35分,飞机平稳降落在维也纳机场。推着行李走出闸口的瞬间,一抹亮眼的红色闯入视线——维京旅游礼宾“小红人”早已在此等候。他面带亲切的微笑,仔细核对我们的信息,有条不紊地将行李贴上房间号码牌,每个动作都透着专业与细致。</p> <p class="ql-block">跟着小红人走向停车场时,一种踏实感油然而生,仿佛漂泊的游子终于找到了归属。正午的阳光洒在维也纳港口,维京游轮静静停泊,舷梯上的船员们热情招手。踏入游轮的那一刻,熟悉的柚木香气、温馨的装饰布置,都让我倍感温暖,这不正是梦寐以求的“移动的家”吗?</p> <p class="ql-block">登上游轮的第一顿午餐,熟悉的香气在舌尖漫开,如归家般的温暖。饭后踱步至船舱,整洁的床铺、贴心的布置一如往昔,阳光透过舷窗洒进温柔的光。窝进柔软被褥,伴着轻柔的波浪声,酣然入眠,这场午后小憩,惬意又安心。下午一场大雨涤荡暑气,甲板被冲刷得锃亮。雨过天晴,夕阳缓缓西沉,橙红色的余晖洒在多瑙河上,天边云霞似被点燃,温柔暮色里诗意无限。</p> 梦中的维也纳 <p class="ql-block">第一天随维京小红人在维也纳市中心游览,去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韵味。维也纳虽不大,却宛如一座巨大的艺术宝库,举目皆是古老的建筑与雕塑,每一处角落都充满惊喜,让我驻足停留。</p> <p class="ql-block">圣史蒂芬大教堂无疑是维也纳市中心最吸人眼球的建筑,它以混搭风格惊艳世人,罗马风的正门庄重古朴,哥特式的尖塔高耸入云直指天际,巴洛克风格的圣坛华丽璀璨。在这里,历史与艺术完美融合,每一次仰视都能感受到心灵的震撼。</p> <p class="ql-block">回忆上次在维也纳的经历,虽在金色大厅欣赏了一场精彩绝伦的音乐会,却因天气原因未能与金色大厅的外景合影。而这次我一个人在金色大厅门口徘徊许久,细细品味着它的宏伟与典雅,感受维也纳作为“音乐之都”的魅力。我尽情地拍照留念,将这美好的瞬间定格,心中满是满足与喜悦。</p> <p class="ql-block">踏入维也纳市中心的百年咖啡馆,那熟悉的咖啡混合香味依然浓郁扑鼻,瞬间勾起了我往日的回忆。这里的一切都仿佛未曾改变,依旧是那样的温馨舒适。而waiter们更加幽默风趣,他们热情周到的服务,让整个咖啡馆的氛围更加轻松愉悦。我坐在窗边,一边品尝着香醇的咖啡,一边看着窗外熙熙攘攘的街道,惬意而浪漫。</p> <p class="ql-block">维也纳的美,不仅仅在于它的建筑与艺术,更在于它所散发出来的独特气质。它是音乐的殿堂,孕育了无数伟大的音乐家;它是艺术的摇篮,吸引了众多艺术家前来创作;它更是一座充满生活气息的城市,让人们在这里感受到了幸福与美好。</p><p class="ql-block">而此行最难忘的亮点之一,便是<b>维京游轮为我们精心安排</b>的莫扎特与施特劳斯名曲演奏会。在悠扬旋律的私密氛围中,我们仿佛触碰到维也纳跳动的音乐心脏——<b>这份维京专属的艺术礼遇,让流淌的音符化作了旅程中最动人的回响。</b></p> <p class="ql-block">正如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中所写:“维也纳是永恒的城市,每个角落都藏着历史与浪漫。”在维也纳的这两天,我仿佛走进了一个梦境,一个充满浪漫与诗意的梦境。我沉醉在它的美景中,迷失在它的历史里,享受着与它相处的每一刻时光。</p> 沉醉在施皮茨小镇的葡萄酒香里 <p class="ql-block">在维也纳停留三晚,第四天游轮靠岸后,9点15分我们跟随维京小红人来到充满诗意的施皮茨小镇,这是维京特别安排的<b>【施皮茨漫步及特产品尝】</b>行程。一进入小镇,映入眼帘的便是大片大片的葡萄梯田,它们沿着“千桶山”顺势而下,像绿色的绒毯轻柔地覆盖着山坡。</p> <p class="ql-block">施皮茨小镇不大,既有中世纪的古朴厚重,又融合了现代派的简约明快。漫步在小镇的街道上,脚下是时而平坦、时而起伏的卵石路,路旁的老房子被精心装点,窗台摆满了盛开的鲜花,鲜艳亮丽,为小镇增添了一抹浪漫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小镇的中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教堂。它静静地矗立在那里,教堂的尖顶镶嵌着彩色玻璃,导游介绍说玻璃上的图案象征着上帝的伊甸园,色彩斑斓,表现了小镇居民的信仰和虔诚。</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小红人与导游带领走进当地的酒庄,酒庄主人热情地为我们介绍了葡萄酒的酿造工艺和特色,还邀请大家品尝不同年份、不同品种的美酒。轻抿一口,果香、花香相互交融,回味无穷。除了葡萄酒,小镇的杏制品也不容小觑,杏肉巧克力、杏仁酱等,甜而不腻,唇齿留香。</p> <p class="ql-block">走出酒庄木门,一大片葡萄园豁然铺展在眼前。我冲进这片绿色长廊,指尖拂过小小的青葡萄的叶片,藤蔓的清新气息混着泥土芬芳,让我嗅到丰收时节的甜蜜。我能想像葡萄成熟的金秋,沉甸甸的果实压弯枝头,果农满心收获喜悦的场景。</p> 遇见帕绍的诗与乐 <p class="ql-block">自6月23日随维京游轮踏上多瑙河的旅程,所遇见的每一座城市都像是一本独特的书,而第五天来到的德国的帕绍,无疑是其中最令人难以忘怀的那一本。清晨游轮缓缓停靠在帕绍的码头,这座“三河城”的故事,就此拉开帷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帕绍三河交汇处,天光与水色在此缠绵。因河的翡翠绿、伊尔茨河的黛青,与多瑙河的宝石蓝泾渭分明又彼此交融,三色水流在天地间晕染出渐变的诗意。倒映着岸边红顶白墙的建筑,恍惚间,竟分不清是现实闯入了梦境,还是多瑙河将童话铺展在了人间。</p> <p class="ql-block">跟随维京小红人踏入帕绍老城,必须要去的是圣斯蒂芬大教堂,这是老城的核心,也是帕绍的标志性建筑。这座教堂最早可追溯到450年,历经岁月的洗礼和战火的摧残,如今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1688年重建后的巴洛克风格建筑。教堂的绿色半圆形穹顶在阳光下格外醒目。</p> <p class="ql-block">下午,时雨时晴的天气下我登上了河对面的城堡——韦斯特·奥伯豪森城堡。这座建于13世纪的城堡,曾经是统治者王公主教的住所和防御工事,如今成为帕绍的最佳观景台。我站在这里,俯瞰整个帕绍老城和三河汇聚的壮丽景色,三条彩带,在城市的脚下交织、舞动。</p> <p class="ql-block">晚餐后重返老城,暮色中的街巷竟化作沸腾的乐海。原本静谧的石板路忽然涌入如潮人群,恍然惊觉恰逢一年一度的音乐之夜。"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不知何处飘来的钢琴旋律流淌在晚风里,街边咖啡馆的露天座上,啜饮咖啡的老者、分享晚餐的情侣与川流不息的行人,共同组成跃动的音符。</p> <p class="ql-block">转角广场传来当地乐队的悠扬,孩童踩着节奏起舞,银发夫妻相视而笑,连街边橱窗的倒影都在随着节拍轻颤。整座小镇仿佛被施了魔法,奏响了独属于帕绍的仲夏夜狂想曲。我被这狂欢的氛围点燃,一头扎进川流不息的人群,沉浸在这座城市的美景与音乐之中。“偷得浮生半日闲”,在帕绍的这一天,我仿佛偷得了时光的馈赠,沉浸在这座城市的美景与音乐之中。</p> <p class="ql-block">它的自然风光如诗如画,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而那一年一度的音乐之夜,更是为它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魅力。这座位于多瑙河畔的小城,用它的温柔与浪漫,给我留下了一段美好回忆……</p> 漫步林茨 <p class="ql-block">第六天的清晨,帕绍还笼罩在薄雾中,我们已乘大巴向奥地利进发,这座奥地利第三大城市,以20万人口的从容姿态,在周六的晨光里展开一幅鲜活的市井画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下车便是中央广场,开阔的石板地被密密麻麻的摊位填满,人潮如织,吆喝声此起彼伏。原来恰逢周末跳蚤市场,林茨人似乎倾巢而出,把自家阁楼里的“古董”全搬来了。</p> <p class="ql-block">林茨这座城市不大,非常适合步行游览。沿着古朴的街道前行,两旁是风格各异的建筑。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庄严而华丽,高耸的尖塔直插云霄,中世纪风格的民居则充满了生活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穿行在林茨的街道,复古电车沿着轨道缓缓驶过,成为城市风景线。锃亮的铁轨与交错的电缆在空中编织成网,电缆如灵动的丝线,牵引着电车穿梭于巴洛克风格的教堂与中世纪民居之间。</p> <p class="ql-block">仰望林茨大教堂,135米的尖塔刺破苍穹,新哥特式的轮廓如同一阙凝固的史诗。深灰色石材堆砌的立面雕刻着繁复花纹,飞扶壁如张开的羽翼,支撑起建筑的磅礴气势。</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老市政厅鹅黄色立面下,露天咖啡馆坐满晒着太阳的当地人,看电车叮当驶过,才懂何为“林茨的节奏”——慢,却不慵懒,像多瑙河支流的水,静静淌过时光。 </p> <p class="ql-block">两小时的漫步以回到中央广场收尾,广场中央的三位一体纪念柱被阳光照射的刺眼,一群街头艺人拉起手风琴,欢快的调子引得路人摇摆。林茨的迷人之处,或许正在于此——它不急于炫耀“名胜”,而是将历史、生活与未来统统摊开在街头,等你用脚步丈量,用眼睛收藏。 </p> 从寒秋到艳阳的童话重逢 <p class="ql-block">八年前那个秋天,我第一次踏入捷克克鲁姆洛夫,瑟瑟寒风吹的人浑身冷嗖嗖,哥特式尖顶在暮色中如剪影,呵出的白气瞬间消散在伏尔塔瓦河的水雾里。而这一次,随维京游轮沿多瑙河抵达时,盛夏的阳光几乎要将这座世界遗产小镇融化——砖红色屋顶泛着金光,河面跳动着钻石般的光斑,连城堡塔楼的彩绘都鲜艳得晃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七天清晨八点,我们便乘坐维京游轮安排的大巴前往克鲁姆洛夫,1小时40分钟后,清晨八点我们已穿过拉特朗街的石拱门,直奔克鲁姆洛夫城堡。这条陡峭的中世纪巷道依旧铺着凹凸不平的鹅卵石,两侧糖果色的文艺复兴房屋却比记忆中更明丽。</p> <p class="ql-block">克鲁姆洛夫城堡是波西米亚地区仅次于布拉格城堡的第二大规模城堡,建于13世纪,融合了哥特式、文艺复兴式以及巴洛克式风格。再次踏入城堡看门人小屋,这里是俯瞰克鲁姆洛夫的绝佳秘境。每个人的镜头都不会错过这里。站在这方全景平台,小镇的旖旎风光毫无保留地铺展眼前。蜿蜒的伏尔塔瓦河如丝带般环绕,橙红色的屋顶层层叠叠,尖顶教堂、古朴城墙与葱郁林木,一幅绝美的中世纪画卷展现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信步转到伏尔塔瓦河河畔,圣维特大教堂的钟楼刺破晴空,一艘艘载满游客的小船接踵而来,欢笑声随着水波荡漾。船上与岸上的游客隔着河流热情打招呼,挥舞的手臂、灿烂的笑容,与河畔五彩的建筑勾勒出一幅鲜活灵动的中欧风情画卷。</p> <p class="ql-block">在维京游轮安排的参观古老建筑行程中,坐在室外阳蓬下,吹着山风就着酸菜吃着烤肉的感觉还是不错的。肉香裹挟着秘制香料的气息在舌尖迸发;酸爽解腻的酸菜适时中和了油腻,再啜一口黑啤酒,油腻瞬间被麦芽香化解。</p> <p class="ql-block">午后漫步小镇街头,彩色的巴洛克建筑层层叠叠,窗台上的鲜花随风轻摆,石板路蜿蜒向前。行至斗篷桥下。伏尔塔瓦河在此优雅地拐了个弯。桥边的树荫下,游人三三两两倚靠着石栏休憩,偶尔有微风掠过水面,掀起裙角、拂动发丝。蝉鸣与流水声交织,为这份闲适添了几分夏日意趣。</p> <p class="ql-block">中央广场的Apotheka咖啡馆成了避暑天堂。这是一座由古老药房改建的咖啡馆,坐在背荫的凉蓬下,点一杯临桌客人面前的鲜艳饮料,漂亮的服务员说混合了各种梅子,是当地人特别喜欢的饮品。轻松啜一口,天啊,酸中带甜还有点中药味的感觉无法形容。</p> <p class="ql-block">三点的钟声准时敲响,我恋恋不舍地起身,小镇城堡的塔楼在热浪中微微晃动,仿佛一场不肯醒来的旧梦。八年前的寒冷与今日的炽热,在记忆中渐渐模糊了边界,只留下克鲁姆洛夫独有的浪漫。</p> 梅尔克修道院:知识与信仰的圣殿 <p class="ql-block">第八天早上,维京游轮停靠在多瑙河畔的梅尔克小镇,这座奥地利小镇以一座巴洛克建筑杰作闻名于世——梅尔克修道院。几分钟车程后,那座鹅黄色的宏伟建筑便映入眼帘,高高矗立在岩石山丘上,仿佛一位俯瞰众生的智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修道院外景令人屏息,金黄色的主体建筑在阳光下闪耀,两侧对称的塔楼直指苍穹,中央的圆顶则显得庄严而优雅。这座始建于1089年的本笃会修道院,历经多次重建,外墙上精美的雕塑和装饰诠释着信仰与艺术的完美融合。</p> <p class="ql-block">修道院旁边的小花园充满了生机与色彩。修剪整齐的树篱围合出几何图案的花坛,可以俯瞰整个梅尔克小镇和多瑙河美景。</p> <p class="ql-block">红瓦屋顶的小镇房屋簇拥在修道院脚下,多瑙河如一条蓝色丝带蜿蜒远去,远处的丘陵层层叠叠,眼前这幅画面就是一幅活生生的巴洛克风景。</p> <p class="ql-block">穿过拱门进入内部(内部不允许拍照),修道院的图书馆才是真正的灵魂所在。这座被誉为"世界最美图书馆"收藏着近10万册珍贵古籍和2000多份手稿。踏入其中,庄严肃穆的氛围震撼了我,天花板上是保罗·特罗格创作的恢弘壁画,描绘着知识与智慧的寓言场景。</p> <p class="ql-block">最后来到教堂,这里是修道院的灵魂所在。穹顶之下,圣人的壁画栩栩如生,金色的装饰在光影的交织中闪耀着神圣的光芒,庄严肃穆。</p> <p class="ql-block">梅尔克修道院不只是旅游指南上的一个景点,更是一座融合了信仰、知识与艺术的综合圣殿。在这里,宗教的虔诚、学术的严谨与艺术的激情达成了完美的平衡。</p> 杜恩斯坦因的葡萄酒与废墟美学 <p class="ql-block">维京游轮缓缓驶入多瑙河最璀璨的明珠——瓦豪河谷。这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仙境,是自然与人文千年交融的杰作。而最完美的鉴赏方式,莫过于从多瑙河本身的怀抱中出发——这正是维京游轮赋予我们的特权视角:唯有在游轮甲板上,才能以最舒展的姿态、最连贯的视角,沉浸于这幅长达30多公里的立体长卷,感受河流赋予这片土地的灵动生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维京的旅程远不止于视觉盛宴。维京的特别讲解将河谷的奥秘娓娓道来,让那些隐藏在美景背后的厚重历史与动人故事被一一唤醒。眼前的风景不再仅是“好看”,更变得“有魂”、“有根”,将巡游升华为一堂生动的、流动的世界遗产课。 在维京游轮上,瓦豪河谷不再是遥望的风景,而是可沉浸、可阅读、可珍藏的独家记忆。</p> <p class="ql-block">中午杜恩斯坦因的轮廓渐渐清晰,小镇依偎在山坡与温柔的河湾之间,那些红顶白墙的房屋仿佛是从山体中自然生长出来的。那座奥古斯丁修道院的蓝色钟楼,在阳光下闪烁着瓷器般的光泽,这座修建于18世纪的巴洛克建筑,以其夸张的曲线和繁复的装饰,在河谷中形成了一个视觉焦点,无论从河上哪个角度望去,都能轻易捕捉到它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而更高处的山巅,库恩林格城堡的废墟则以另一种姿态诉说着历史。这座12世纪的古堡因囚禁过英格兰狮心王理查一世而闻名,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有趣的是,正是这座废墟赋予了杜恩斯坦因独特的美学气质——完整华丽的巴洛克教堂与残缺沧桑的中世纪城堡在同一视野中形成奇妙对话。</p> <p class="ql-block">游轮靠岸后,我们踏上这片被葡萄园环抱的土地。小镇的街道两侧是典型的奥地利传统民居,外墙大多刷成柔和的黄色、粉色或淡蓝色,窗台上永远盛开着鲜花,红得耀眼。</p> <p class="ql-block">但最令我惊异的是那些爬满墙壁的葡萄藤——它们不是随意生长,而是被精心培育成建筑的一部分。有些藤蔓已经与房屋共生了数十年,粗壮的枝干如同建筑的血管,夏季的新叶则为石墙披上一层流动的绿纱。</p> <p class="ql-block">漫步小镇,几乎每走几步就会遇见一家酒庄或品酒室。瓦豪河谷是奥地利最著名的葡萄酒产区之一,尤其以雷司令和绿维特利纳白葡萄酒闻名。"葡萄酒是我们与土地对话的语言,"一位酒庄第六代酿酒师的话久久萦绕在耳边。</p> <p class="ql-block">小镇的艺术气质不仅存在于酒杯中,无意间走进一家画廊,被眼前饱和度极强的色彩惊呆,店主老太太热情地介绍他丈夫的一幅有关中国属相蛇的画作,她告诉我们他先生是1953年出生属蛇,我也告诉她我先生也是属蛇……就这样中国传统文化无国界地交流。</p> <p class="ql-block">小镇小得可爱,沿着蜿蜒的石板路走到尽头,透过一扇斑驳的木门多瑙河如一条流动的蓝绸带,自天际舒展而来,将杜恩斯坦因全貌温柔环抱。</p> <p class="ql-block">下午6点游轮启程,这个渐行渐远的小镇的美,在于它完美平衡了自然与人文、历史与现代、享乐与沉思。这里的人们懂得在葡萄酒中品味时光,在废墟间感悟永恒,在艺术里表达对生活的热爱。</p> 布拉迪斯拉发艳阳下的温柔 <p class="ql-block">第九天,维京游轮停靠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那炽热的阳光便如热情的拥抱,直直地扑来,晃得人睁不开眼。然而,正是这样浓烈的日光,为这座城市镀上了一层别样的金色滤镜,让一切都变得鲜活起来。</p> <p class="ql-block">老街的巷子,静谧而深邃。阳光透过古老的建筑,在地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光影。寻一处阴凉的角落驻足,燥热瞬间被驱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宁静与闲适。</p> <p class="ql-block">巷子里,形态各异的雕塑静静伫立,它们是凝固的艺术,也是这座城市灵魂的具象化。我与这些雕塑合影,并非为了证明“到此一游”,而是想要以这样的方式,与它们建立一种奇妙的联系,感受它们所承载的文化与情感。</p> <p class="ql-block">远处的建筑错落有致,街道上行人来来往往,寻一家小店,挑选一款心仪的口味,轻轻咬上一口,香甜的滋味在舌尖散开。坐在街边的长椅上,看着过往的行人,或是悠然自得地散步,或是行色匆匆地赶路,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而我,作为一个来自异国他乡的过客,也在这短暂的时光里,融入了这座城市的生活节奏。</p> <p class="ql-block">布拉迪斯拉发的街头漫步,让我感受到了一种纯粹的美好。没有匆忙的行程,没有拥挤的人群,只有我与这座城市的温柔邂逅。在这里,我看到了历史与现代的交融,感受到了文化的多元与包容。那些与雕塑的合影、在露台的驻足、品尝冰淇淋的甜蜜,都成为了我记忆中最珍贵的片段。</p> 一场与布达佩斯的温柔重逢 <p class="ql-block">“多瑙河畔,布达佩斯的灯火,像一串被神灵遗落的珍珠。"八年前那个初春的夜晚,当我站在国会大厦对面酒店的窗前,望着金色灯光勾勒出的恢弘建筑倒映在暗沉河水中时,脑海中突然冒出这样的句子。八年后乘坐维京游轮再次造访,从绿桥下的码头开始,用一天一夜的时间,与这座"多瑙河明珠"温柔相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游轮已静静停泊在绿桥(自由桥)下。我走上甲板,发现游轮停靠的位置堪称绝妙——正处多瑙河在布达佩斯最美丽的河段中央,左手边是布达城堡区的古老轮廓,右手边是佩斯岸边彩色的房屋,前方不远处则是白桥优雅的弧形。八年前我只看到了这段风景的片段,而今它们将如画卷般完整展开。</p> <p class="ql-block">跟随维京游轮的旅游礼宾"小红人"和导游登上布达城堡区,城堡山上的马伽什教堂依旧如八年前般绚丽,新哥特式的尖塔直指苍穹,彩瓦铺就的屋顶在阳光下闪烁着童话般的光泽。教堂前的三位一体广场上,那根为纪念黑死病结束而建的纪念柱依然静静矗立,只是石雕表面又多了几分岁月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导游讲述的一个细节令我动容:二战期间,布达城堡几乎被完全摧毁,如今我们看到的建筑大多是战后按原样重建的。站在城堡区的石板路上,我突然理解了匈牙利诗人阿迪·安德烈那句"我们不是要记住,而是要不断重新发现"的深意。布达佩斯的美,不仅在于它保存了历史,更在于它让历史活在当下。</p> <p class="ql-block">下午的自由活动时间,我选择漫步佩斯街区,中央大市场里飘着辣椒粉和熏肠的香气,顶棚的彩色玻璃将阳光过滤成斑斓色块。我买了份langos(匈牙利传统油炸面饼),咬下第一口的瞬间,大蒜、酸奶油和奶酪混合的滋味立刻唤醒了记忆中的味蕾。摊主先生听说我八年前来过,热情地走出来与我合影。</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佩斯白桥旁的街道,仿若踏入时空交织的画卷。繁华都市里,车流如织,目光所及,古老建筑与现代楼宇并肩而立,雕花穹顶与玻璃幕墙相映成趣,岁月斑驳的城墙下穿梭着时尚的人群,每一步,都是跨越时光的奇妙邂逅。</p> <p class="ql-block">日落时分回到游轮甲板,多瑙河已变成流动的黄金,河风轻拂,带来远处街头艺人演奏的吉普赛小提琴声,悠扬又带着一丝忧伤。这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人们说布达佩斯是"世界上最安静的首都"——它的美不是张扬,却能在不经意间直抵心灵。</p> <p class="ql-block">“多瑙河畔的夜晚,每一盏灯都是一个未说完的故事。"两岸的建筑被灯光精心勾勒:国会大厦如金色梦境,布达城堡似悬浮的空中楼阁,链子桥成了串起两岸的珍珠项链。八年前我只在岸边仰望过这番景象,而今得站在维京游轮甲板上,从河中央360度环视,才真正领略到这座城市为何被称为"多瑙河女王"。</p> <p class="ql-block">如果说初见布达佩斯是一场惊艳的邂逅,那么这次重逢则像与老友的促膝长谈——更从容,更深入,也更懂得欣赏那些细微处的美好。维京游轮精心设计的路线让我在有限时间里重温了经典,也发现了新趣;既满足了怀旧之情,又收获了新鲜体验。</p> <p class="ql-block">多瑙河的水依旧流淌,布达与佩斯依旧隔岸相望。但我知道,这次带走的记忆将比八年前更加丰满。或许某首歌里唱得对:"有些地方之所以美丽,是因为我们知道终将离开。"但布达佩斯的魔力在于,它让你在离开时就已经开始期待下一次重逢——也许不用再等八年,也许就在下一个多瑙河被晚霞染红的黄昏。</p> 维京游轮:家的感觉最浪漫 <p class="ql-block">回首11天的多瑙河之旅,宛如翻阅一本满载惊喜与感动的画册。从晨曦中波光粼粼的河面,到暮色里灯火璀璨的中世纪城堡,沿岸风光与城市风情如画卷般徐徐铺展。而最触动心底的,是维京游轮无微不至的服务。接机时的准时耐心和体贴,对每一位旅客细致入微的照顾;清晨甲板上偶遇时的暖心问候;用餐时根据口味的细致推荐,甚至记住每个人的偏好与习惯。</p> <p class="ql-block">漫步船舱,转角处总能邂逅工作人员真诚的微笑,无论是咨询行程还是寻求帮助,他们永远以热情回应。这些细碎却温暖的瞬间,让航行不仅是一场风景之旅,更成为一段被妥帖关怀的心灵旅程。</p> <p class="ql-block">踏上维京游轮,才懂得旅行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舌尖上的环球奇遇。这艘流动的美食殿堂,将多瑙河沿岸的民族风情化作一道道诱人佳肴,匠心独运地为我们全体宾客奉上中西合璧的味蕾盛宴。清晨,餐厅飘出碱水面包的麦香与现做煎饼果子的熟悉香气;正午时分,金黄酥脆的德国烤猪肘搭配酸白菜,肉香在齿间迸发,亦有地道中餐可供选择;夜幕降临时,奥地利炖牛肉裹着浓郁酱汁,匈牙利红椒炖鸡的香气氤氲在船舱......更有丰富中式热菜慰藉乡愁。尤其贴心的,是那全天候18小时开放的面吧,一碗热汤面瞬间熨帖远在欧洲的“中国胃”。每一餐,都是对多瑙河风情的深度探索,亦是故乡味道的温暖陪伴。</p> <p class="ql-block">维京团队精心研发的菜单,不仅复刻地道做法,还融入创意巧思。从开胃小食到精致甜品,每日变着花样挑逗味蕾。难怪常听人调侃“来维京胖三斤”,可这一趟下来,五斤的甜蜜“负担”怕是都打不住!</p> <p class="ql-block">在维京游轮五六十名工作人员中,身着醒目红衣的旅游礼宾“小红人”无疑是最温暖的存在。他们的身影穿梭于岸上行程安排与船上休闲活动之间,像灵动的纽带串联起每日精彩。每次岸上游览,每个小组都有专属“小红人”随行,他们不仅化身“行走的百科全书”,用生动讲解为景点注入灵魂,更将客人的安全与需求放在首位。</p> <p class="ql-block">迷路时,一回头便能看见那抹熟悉的红色身影;疑惑刚起,还未开口,贴心的解答已传进耳中。无论是行程咨询、突发状况,还是一句随口的需求,“找小红人”早已成为每位旅客最安心的选择,他们用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旅途满溢家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原以为那些无处不在的红色身影该有数十人,后来才知道艘船上的“小红人”不过八位。他们像是拥有分身术,清晨在甲板指引集合,上午化身导游穿梭街巷,午后又在乐饮酒廊讲解行程和解惑答疑。明明人数不多,却填满了旅程的每个角落。</p> <p class="ql-block">欢送晚宴后的活动是欧洲集体舞教学,小红人们褪去工作时的专业模样,摇身一变成为最耀眼的舞者。热情奔放的弗拉明戈、轻快灵动的华尔兹……四种欧洲风情舞蹈轮番上阵。他们手把手耐心教学,带着大家旋转、摆臂,原本还有些拘谨的客人,很快就被这份活力感染。音乐、舞步与笑声交织,化作一片欢乐的海洋,那些难忘的瞬间,成为了旅程中最绚烂的注脚。</p> <p class="ql-block">11天的多瑙河缤纷之旅,仿若一场精心编排的沉浸式盛宴。每日行程张弛有度,既有穿梭于布达佩斯城堡山、维也纳美泉宫的深度探秘,亦有漫步布拉迪斯拉发老城和捷克克罗姆洛夫小镇的的惬意时光。而维京游轮上的精彩更超乎想象。欢迎晚宴觥筹交错,德奥风味晚宴尽显雅致,欢送晚宴温情满满,欢声笑语回荡在多瑙河的波光之上。</p> <p class="ql-block">维也纳音乐会的古典韵律、德国风情表演的热烈奔放、奥地利民俗歌舞的质朴灵动,轮番上演,令人沉醉。每日午后三点,三楼乐饮酒廊在专业钢琴师的悠扬旋律中准时开启,或艺术沙龙,或趣味工坊,或即兴演出,为旅程注入别样的浪漫与惊喜。</p> <p class="ql-block"><b>维京游轮多瑙河缤纷之旅的最后一天,晨光为布达佩斯绿桥镀上金边,多瑙河粼粼的波光里藏着渔人堡的黄昏、塞切尼链桥的星夜。这段流淌的浪漫即将靠岸,挥手作别匈牙利的古典,这段由维京游轮铺展的5国9城的画卷,串联起维也纳的落日与布达佩斯的晨光,旅程终章亦是新篇序章,感谢维京带我穿越山河,以诗意的方式触摸世界,我将带着这份美好,继续步履不停……</b></p> <p class="ql-block">前面的游记文章,评论区很多老师留言询问维京游轮的多瑙河行程及安排、价格以及维京游轮还有哪些旅行线路,太多留言没法一一及时回复。目前,维京游轮 2026 年的河轮航线已经开售了,想了解更多详情的美友老师可以 👉🏻<a href="https://work.weixin.qq.com/ca/cawcde8b422426b08e?customer_channel=qywx_ca:110970246"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点击添加维京游轮官方工作人员微信咨询</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