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年八月初,我们一行六人踏上宁夏的土地,开启为期一周的避暑之旅。阔别二十二载,重游这片被誉为“塞上江南”的沃土,心中感慨万千。山河依旧,岁月如歌,这片土地不仅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也焕发着新时代的生机。</p> <p class="ql-block">西夏陵,这座矗立在荒漠中的古代王陵群,建筑恢弘,气势磅礴。黄土为基,岁月为饰,每一寸土墙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王朝的辉煌与沉寂。</p> <p class="ql-block">初见西夏陵,远望不过是一堆堆土丘,近看也只是略显沧桑的土包,心中疑惑:如此朴素之地,何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然而,正是这份质朴,藏着千年前西夏文明的密码。</p> <p class="ql-block">走进博物馆,西夏王朝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党项、汉、回鹘等多民族在此交融共生,印证了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虽有纷争,却从未分裂。正是这种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让中华文明成为四大古国中唯一延续至今的文明。</p> <p class="ql-block">“大土包”也有它的艺术之美。我翻拍了几位摄影大师的作品,虽有冒昧之嫌,却也想借此致敬那些用镜头记录历史之美的人们。</p> <p class="ql-block">镇北堡西部影城,由作家张贤亮一手打造,曾以大漠孤烟、黄土苍凉而闻名。如今,四合院已成大杂院,各类建筑风格混搭,商铺林立,喧嚣取代了宁静,昔日的苍凉之美仿佛已成回忆。</p> <p class="ql-block">在这片风格混杂的景区中,此人只能以土墙为背景,显得有些落寞。但或许,正是这份朴素,才最贴近这片土地的本真。</p> <p class="ql-block">沙湖,这片融合沙漠与湖泊的神奇之地,如今游览线路更加多样,沙岛上的娱乐项目也日益丰富。一家餐厅的巨型鱼缸中,竟有“美人鱼”悠然起舞,令人忍俊不禁。</p> <p class="ql-block">贺兰山岩画,曾经的小众景点,如今也成了网红打卡地。虽然我们只是走马观花,但那些镌刻在岩石上的符号,依然让人感受到远古先民的智慧与信仰。</p> <p class="ql-block">岩画分布在山谷两侧的山体上,历经千年风雨,依旧清晰可见。它们是时间的印记,是文化的密码,等待着后人解读。</p> <p class="ql-block">眼前这幅岩画,若无解说,谁能真正理解其中深意?恐怕我也只能望图兴叹,一头雾水。</p> <p class="ql-block">岁月失语,惟石能言。</p> <p class="ql-block">难怪孩子会玩起玛尼堆,那些堆叠的石头,仿佛是人与自然之间最原始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论”,在中卫的沙坡头化作了黄河与黄沙共舞的现实图景。水上羊皮筏子漂流、沙坡滑沙、高空溜索飞渡……每一项都充满刺激与乐趣。然而,这些项目似乎只为年轻人而设,我们这些银发族只能选择最“安全”的方式——免费乘坐自动扶梯上下沙坡。</p> <p class="ql-block">吴忠的青铜峡水利枢纽,是黄河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承载着灌溉、发电等多重功能,更是宁夏平原富饶的源泉。</p> <p class="ql-block">这里自古便是水利要地,一百零八塔与水利碑铭共同见证着黄河水滋养一方的千年传奇。自治区成立后,黄河东西干渠相继开凿,让“黄河富宁夏”的愿景真正变为现实。</p> <p class="ql-block">中卫的夜景灯火璀璨,与白日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城市的轮廓在光影中若隐若现,仿佛一幅流动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中卫夜市人声鼎沸,香气四溢。各种地道小吃令人垂涎,热闹非凡,是旅途中最接地气的温暖。</p> <p class="ql-block">银川,这座塞上名城,市容整洁,街道宽阔,绿树成荫。现代与传统交融,展现出一幅宜居宜业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览山公园西侧是露天剧场,北侧是层层叠叠的大台阶,是近年傍晚日落打卡的热门地点。可惜宁夏的日落太晚,晚上八点才缓缓西沉,我们只能带着遗憾,回家吃晚饭去也!</p> <p class="ql-block">宁夏,这片充满历史与希望的土地,正以它独特的方式向世人敞开怀抱。塞上行虽已结束,但塞上情仍在心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