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简称塔县)地处帕米尔高原东麓,总面积2.5万平方公里,内与叶城县、莎车县及阿克陶县毗邻,外与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及克什米尔地区接壤。</p>
<p class="ql-block">塔县是全国唯一的塔吉克民族自治县和人口极少民族自治县,辖12个乡镇,由塔吉克、维吾尔、汉、柯尔克孜等多个民族组成。其中塔吉克族占80.9%。</p> <p class="ql-block">塔县境内雪峰连绵,沟壑纵横,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具有“一县邻三国,两口通两亚,两路连东西”的独特区位优势,中巴友谊路(314国道)横贯全境,是重要的旅游国际大通道。有中巴红其拉甫口岸、中塔卡拉苏口岸两个对外开放的一类口岸,中巴边境互市贸易区已建成运营,红其拉甫机场于2022年投入使用,是连接中亚、南亚的重要通道。2024年7月1日,我们自驾来到这里游览了帕米尔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古代丝绸之路南道、中道通往西亚、南亚及欧洲的必经之地。唐代曾在这里设置葱岭守捉城,元代曾在这里设置驿站。塔城帕米尔旅游景区旅游资源丰富、独特。这里有举世闻名的石头城遗址,独具特色的塔吉克民俗风情,令人神往的国家级湿地公园金草滩,历史悠久的丝路文化,珍贵奇异的高原生物,令人大开眼界。</p> <p class="ql-block">当日我们在塔县住下后,翌日便来到石头城遗址公园游览。它位于县城东北侧塔什库尔干河左岸高约20米的孤丘上,是晋朝至清朝时期的城池遗址。汉代时,古石头城曾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蒲犁国的王城。</p> <p class="ql-block">石头城遗址由城墙、城门、寺院、居住遗址和清代城堡等部分组成,周长约1285米。古城建在山上,因自然环境限制,呈不规则四边形,现四面城垣保存尚好。从石头城所处的地貌、位置以及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分析,它应属于唐朅盘陀国故址,是中原各王朝与中亚、西亚以及南亚各国交通的必经之地。历史上曾为繁荣中西交通起过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石头城大体分为内城和外城两部分。千百年来,外城在岁月的流逝中已失去了往日的光辉,断壁残垣上写满了沧桑。相比与残缺程度较大的外城,内城则保存的比较完整。内城主要有王宫、官邸、宅第和寺庙组成。内城从台地脚下砌起,与顶齐高,下大上小,形成壮观的城楼,城墙用泥和石块砌成,目前大部分城墙、城垛、角楼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石头城中有一博望台,是石头城的最高点,是内城的中心。根据专家考证,这个平台是就是当年朅盘陀国国王处理朝政的地方,平台的东面是喀喇昆仑山脉,西面是兴都库什山山脉,北面可以远望雄伟的慕士塔格峰,南面则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帕米尔高原。在这群山环绕之中,朅盘陀国都城依山傍水,坐北朝南,而在此处处理国政的国王,还真是有种君临天下,威风八面的气势。</p> <p class="ql-block">石头城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最后一站,虽然是已经破败了,但是我们依旧可以想象到当时的石头城是一派多么热闹的场面。这里作为东西方交流的必经之地,东晋法显、汉代张骞、唐朝玄奘、旅行家马可波罗、探险家斯坦因等都在这里留下足迹。</p> <p class="ql-block">踏入石头城,仿佛穿越了古老的时光隧道。这座由塔吉克先民用石块堆砌起来的城堡,历经风雨侵蚀,却依然屹立不倒,诉说着千年的沧桑。漫步在残垣断壁间,每一块石头都似乎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让人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脚步,静下心来聆听那遥远历史的低语。站在高处远眺,想象着行者们初见石头城时的那份激动与欣喜,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p> <p class="ql-block">阿拉尔金草滩就在塔什库尔干县城边上,石头城下,因那里有一个叫阿拉尔的乡村,故得名阿拉尔金草滩,因有塔什库尔干河流经此处,这里水草丰美,牛羊遍地,和远处的雪山白云蓝天交融在一起十分漂亮。我们去的时候夕阳夕照,碧绿的湿地草滩一片金色,远处牧人白色的毡房,羊群都沐浴在夕阳下,“金草滩”由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金草滩占地约20平方公里,景区以草滩大道为轴线逐次展开古堡文化、民族风情、湿地观光、休闲娱乐、自然体验等具原生态和湿地特征的景观序列;全部采用原生态环保材料——进口松木做成木栈道并有机连接各景点,景观结构为“一轴、两廊、四区、多点”,展示了不同的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来到塔县,博物馆是不得不去的地方,在那里可以更好地了解塔县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博物馆位于塔什库尔干镇友谊路36号,是一座地方综合性文物博物馆。现有藏品159件/套,含国家一级文物2件,三级文物14件,另存文物资料143件。作为县域文物展示核心机构,该馆系统陈列塔吉克民族特色,并承担爱国主义教育基本职能。</p> <p class="ql-block">步入其中,迎面便是汉代“葱岭古道”商队驮运的织锦残片,暗纹间依稀可见粟特文与汉隶交织的关税清单,诉说着公元前2世纪粟特商队穿越冰川贸易的生死密码。二层的“冰封守界”展厅,有1949年首任塔吉克护边员的羊皮路书、柯尔克孜族鹰笛匠人的鎏金凿刀,这揭示着中国唯一白种民族与戍边史诗的血脉联接。</p> <p class="ql-block">在地下一层的数字化穹幕——4D复原的“公主堡”传说在环形银幕苏醒。360º投影让玄奘《大唐西域记》中朅盘陀国的天空之城凌空浮现,雪花会真实飘落在你触摸虚拟崖壁的瞬间。顶楼的非遗工坊正上演“冰山上的活化石”:塔吉克族妇人用帕米尔岩彩研磨出青金石颜料,在羊肩胛骨上续写《玛纳斯》史诗第九代唱本,游客可亲手参与鹰舞图腾的羊毛毡戳制。</p> <p class="ql-block">走进塔吉克民俗馆,让人眼前一亮,这里不仅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建筑外观也超有民族特色。塔吉克民俗风情以高原生态环境为根基,融合独特的火崇拜、农耕传统和游牧文化,形成了包含节日庆典、婚姻礼仪、服饰艺术、饮食习俗等多维度的文化体系。</p> <p class="ql-block">在盘龙古道的尽头,隐藏着瓦恰乡,而坎尔洋村则位于通往喀什或蓝湖的路上。这两个地方虽然不是知名的旅游景点,但他们的塔里克村落风情却别有一番韵味。旅行不仅仅是追求大景点,走街串巷更能发现生活的美好。</p><p class="ql-block">坎尔洋村保存着完整的塔吉克族古民居群,拥有坎尔洋龙池、神象山、仙人谷等自然景观及500余亩原始栽种杏树、波斯菊等特色植被,被列为塔吉克文化保存最系统的村落之一。</p> <p class="ql-block">坎尔洋龙池是人工拦截形成的湖泊,是著名的自然景观,也是塔莎古道必经之地。因湖水含矿物质呈蓝色,湖面面积约3平方公里,周围围绕着原始森林和沙棘林,生态环境独特,许多游客经过这里都要停车打卡。</p> <p class="ql-block">该村为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发源地。2018年依托深圳援疆资金发展旅游产业,建成50家牧家乐、42顶蒙古包及旅游合作社,打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文艺演出队等景点,2020年获评国家AAAA旅游景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