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问道——武乡八路军太行纪念馆(2024年4月30日)

墨玉

<p class="ql-block">  在巍峨雄深的太行山中</p><p class="ql-block"> 武乡,一块革命的土地,被誉为八路军的故乡、子弟兵的摇篮;</p><p class="ql-block"> 武乡,一块红色的土地,这里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p><p class="ql-block"> 武乡,一块英雄的土地,这里村村住过八路军、户户出过子弟兵。</p><p class="ql-block"> 武乡曾驻扎八路军总部中共中央北方局。</p><p class="ql-block"> 武乡走出5位开国元帅、5位大将、23位上将</p><p class="ql-block">5位中将、311位少将。</p><p class="ql-block"> 武乡14万人9万人参加各类团体1.46万人参加八路军。</p><p class="ql-block"> 武乡大小战斗6368次,歼敌28830人。</p><p class="ql-block"> 武乡人民与八路军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中华民族,用勇敢和悲壮筑起抵御外敌的钢铁长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八路军总部在抗日战争期间多次迁至武乡县,其中砖壁村和王家峪村是核心驻地。1939年至1942年间,朱德、彭德怀等领导人在此指挥华北地区的抗日游击斗争。 ‌</p> <p class="ql-block">  2024年4月30日我们来到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参观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系统性的了解八路军的抗战史,回顾那烽火太行艰苦的峥嵘岁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参展期间,我尽我所能记录展板内容,以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太行山军民共同抗战的艰苦历程。在当今自媒体、短视频、快节奏闪速表述的时代里,我相信传统的记录仍然是一种时代表达所不可缺少的。</span></p> <p class="ql-block">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介绍视频</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八路军太行纪念</b></p><p class="ql-block">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坐落于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是我国唯一一座全面展示八路军抗战历史的大型革命纪念馆(一级博物馆)。馆内珍藏的抗战文物,生动再现了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八路军挥师东渡黄河,以山西为战略支点,依托太行山脉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光辉历程。</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八路军将领组雕——“太行山”</b></p><p class="ql-block"> 位于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内中轴线上,是2005年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扩建改陈工程的项目之一。</p><p class="ql-block">组雕于2009年9月26日落成,反映了抗战时期朱德、彭德怀、叶剑英、林彪、聂荣臻、罗荣桓、刘伯承、徐向前、贺龙、邓小平、左权共11位八路军将领的形象,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雕塑家李象群设计制作,长10m、宽3.5m、高3.8m。截止2009年是国内展示人物最多、体量最大的领袖群雕。</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前言</b></p><p class="ql-block"> 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军民奋起抵抗,抗日战争由此开始,同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37年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后,中国进入全民族抗战阶段,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的野蛮侵略,中国共产党秉持民族大义,担负起民族救亡的历史重任,努力促成全国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中国工农红军主力奉命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东渡黄河,开赴华北抗日前线。从宝塔山麓到黄海之滨,从长城内外到陇海沿线,英勇无畏的八路军将士与根据地军民一道,前仆后继、浴血麋战,迫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铸就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谱写了光辉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兵姐撰: </b></p><p class="ql-block"> 武乡县城位于太行深处,一条静静的涅河穿城而过给小小的城市带来了美丽和灵动 。</p><p class="ql-block">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和八路军文化园相挨着坐落在城市的边缘。</p><p class="ql-block"> 在八路军将帅们身边留下我们的足迹和敬仰!  </p><p class="ql-block"> 武乡“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外观大气端庄,内设资料详实丰厚。</p><p class="ql-block"> 纪念馆资料展出分为六大部分,从第一部分“全民族抗战爆发,八路军出师抗日”到第六部分“举行全面反攻,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全面的记录了华北地区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艰苦卓绝的对日斗争的各个阶段。</p><p class="ql-block">纪念馆展厅分为六大部分,详细的介绍了中国抗日战争和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的成长壮大。</p><p class="ql-block"> 第一部分“全民抗战爆发,八路军出师抗日”。</p><p class="ql-block"> 第二部分“开展独立主动的山地游击战,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p><p class="ql-block"> 第三部分“粉碎日军扫荡,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p><p class="ql-block">  第四部分“战胜严重困难,坚持敌后抗战”。</p><p class="ql-block">  第五部分“进行局部反攻,恢复和扩大抗日根据地”。</p><p class="ql-block"> 第六部分“举行全面反攻,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第一部分</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全民族抗战爆发</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八路军出师抗日</b></p><p class="ql-block"> 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侵略者开始全面侵华。中国军民奋起抵抗,全民族抗战爆发。中国共产党倡导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共洛川会议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确定了持久战的战路总方针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军事战略方针,成立了新的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中国工农红军主力奉命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挺进华北抗日前线,首战平型关大捷,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斗志,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地位和影响。</p> <p class="ql-block">1、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p><p class="ql-block">2、1937年7月13日在延安号召共产党员随时准备上前线。全民抗战初期的毛泽东。</p> <p class="ql-block">日军进攻卢沟桥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图1、卢沟桥事变的爆发地——卢沟桥</p><p class="ql-block">图2、1937年7月7日日军炮轰宛平城(今北京丰台区)</p><p class="ql-block">图3、驻守宛平县的中国守军紧急赴战</p><p class="ql-block">图4、日军侵占北平</p><p class="ql-block">图5、日军侵占天津后,骑兵部队在大街上横冲直撞</p><p class="ql-block">图6、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p><p class="ql-block">图7、1937年8月28日日军狂轰滥炸上海</p><p class="ql-block">图8、火车站一名被炸的幼儿在剧痛和惊骇中嚎啕大哭</p><p class="ql-block">图9、南京大屠杀的两个日军刽子手向井敏明和田毅</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b></p><p class="ql-block">在民族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秉持民族大义,担负起民族救亡的历史重任,倡导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经过数次谈判,国共两党重新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拥护国共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的红军部队。</p> <p class="ql-block">图1、1937年7月、中共中央派周恩来(左)、博古(中)。林伯渠(右)为代表于庐山同蒋介石谈判后,回到西安时的合影。</p><p class="ql-block">图2、1937年8月,中共中央派周恩来(左一).</p><p class="ql-block">朱德(左五)、叶剑英(左二)为代表出席南京</p><p class="ql-block">国防会议时,与张冲(左三)、邵华(左四)的合影、</p><p class="ql-block">图3、1937 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社公开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p><p class="ql-block">图4、宋庆龄就第二次国共合作发表声明</p><p class="ql-block">图5、蒋介石在庐山发表与共产党宣言的谈话</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洛川会议</b></p><p class="ql-block"> 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制定了党的全面抗战路线,确定了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军事战略方针,成立新的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共中央军委)。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刚刚爆发的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为争取抗战最后胜利指明了方向,<b>标志着党的全面抗战路线的正式形成。</b></p> <p class="ql-block">图1、洛川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p><p class="ql-block">图2、洛川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决定》</p><p class="ql-block">图3、《解放》周刊发表毛泽东起草的《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的宣传提纲。</p> <p class="ql-block">宋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洛川会议选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红军主力改编八路军抗日誓师大会</p> <p class="ql-block">图1、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周恩来关于红军改编为国民党革命军第八路军的命令。</p><p class="ql-block">图2、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给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的委任状。</p><p class="ql-block">图3、<span style="font-size:18px;">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给第十八集团军副总司令彭德怀的委任状。</span></p> <p class="ql-block">1937年8月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指挥系统表</p> <p class="ql-block">图1、朱德在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抗日誓师大会上讲话。</p><p class="ql-block">图2、图3、八路军部队整装待发。</p><p class="ql-block">图4、八路军出师抗日前线前,朱德、彭</p><p class="ql-block">德怀发布的《留别西北同胞书》。</p><p class="ql-block">图5、陕西人民送给八路军的绣花荷包。</p><p class="ql-block">图6、八路军臂章。</p><p class="ql-block">图7、第十八集团军臂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出师华北抗日前线</b></p><p class="ql-block">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后东渡黄河,迅速开赴华北抗日前线。一方面深入敌人占领区,开辟敌后战场,独立自主地广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另一方面配合国民党军正面作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1、八路军部分领导人在黄河渡船上。左起:左权,任粥时、朱德、邓小平</p><p class="ql-block">图2、八路军将士出征歌</p><p class="ql-block">图3、八路军总司令部开赴华北抗日前线颁发的布告。</p> <p class="ql-block">八路军东渡黄河的铁船</p> <p class="ql-block">八路军部队东渡黄河,开赴华北抗日前线。</p> <p class="ql-block">图1、朱德(正面前左一)、彭德怀(正面前左二)等在行军途中</p><p class="ql-block">图2、八路军第115师开赴华北抗日前线。</p><p class="ql-block">图3、八路军第129师出师华北抗日荫线。</p><p class="ql-block">图3、八路军第120师向华北抗日线抵迸。</p> <p class="ql-block">平型关大捷</p><p class="ql-block">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第115师主力在平型关伏击日军,一举歼灭日军1000余人。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1、在平型关战斗指挥所,八路军第115师师长林彪(左一)、副师长聂荣臻(左三)指挥战斗。</p><p class="ql-block">图2、八路军第 115 师主力向平型关急进。</p> <p class="ql-block">平型关战斗最激烈的地点——乔沟</p> <p class="ql-block">平型关战斗要图</p> <p class="ql-block">八路军第1I5 师主力翻山越岭,占领有利地形。</p> <p class="ql-block">八路军机枪手向日军激烈射击</p> <p class="ql-block">平型关战斗胜利后战士们凯旋</p> <p class="ql-block">图1、八路军第129师副师长徐向前(正面中立者)在广阳伏击战前线指挥作战</p><p class="ql-block">图2、八路军第 115师在广阳战斗中的阵地。</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与国民党军共同保卫太原</b></p><p class="ql-block"> 八路军第 120师组织雁门关伏击战,</p><p class="ql-block"> 第129师发动夜袭阳明堡战斗,</p><p class="ql-block"> 第115师主力和第129师第386旅转战正太铁路沿线,发动广阳伏击战,削弱了敌人的空中突击和运输力量,与国民党军共同保卫太原。</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图1</b><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太原保卫战时,八路军第120师领导人在晋细北抗日防线观察地形,右起:贺龙、周士第、关向应、甘泗淇。</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图2、</b>1937年10月18日至21日,八路军第120师第358旅在山西雁门关以南地区伏击日军汽车运输队。</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图3、</b>八路君129 师第 769 团第3营营长赵崇德夜袭阳明堡飞机场战斗中壮烈牺牲。</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图4、</b>1937年10月19日,八路军第129师第769团在山西省代县阳明堡夜袭日军飞机场、击毁敌机 24袋、图为阳明堡一角。</p> <p class="ql-block">图5、八路军第129师副师长徐向前(正面中立者)在广阳伏击战前线指挥作战。</p><p class="ql-block">图6、八路军第115 师在广阳战斗中的阵地</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二部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b></p><p class="ql-block"> 太原失守后,在华北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规战争基本结束,以中国共产党为主体的游击战争上升到主要地位。八路军执行中共中央制定的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独立自主山地游击战的军事战路方针,向华北敌后实施战略展开,在中共地方组织的配合下,分兵发动群众,广泛开展敔后游击战争,创建了晋察冀、晋绥、晋西南、晋冀豫、冀鲁豫和冀鲁边籌抗日根据地,开辟了辽阔的华北敌后战场,有力地打击了日本军国主义侵路者。</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中共中央北方局</b></p><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北方局是中共中央在华北地区的派出机关,代表中共中央领导华北地区党的工作。全民族抗战中,中共中央北方局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抗战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领导八路军和华北敌后军民开辟敌后战场,建设抗日根据地。</p><p class="ql-block">图、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刘少奇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图为刘少奇(右)在抗日前线与彭德怀(中)、杨尚昆(左)合影</p> <p class="ql-block">1938 年初,刘少奇(右)与杨尚昆(左)在华北敌后。</p> <p class="ql-block">图1、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旧址—一太原成成中学。</p><p class="ql-block">图2、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刘少奇给山西牺盟会干部作报告的旧址——山西国民师范学校。</p> <p class="ql-block">图1、太原失守后,中共中央北方局南移晋西南吕梁山区时和八路军第115 师部分干部在晋西孝义县碾头村合影</p> <p class="ql-block">1、1937年8月至1938年11月任职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的刘少奇。</p><p class="ql-block">2、1938年11月至1942年8月任职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的杨尚昆。</p><p class="ql-block">3、1942年8月至1943年9月任职中共中央北方局代理书记的彭德怀。</p><p class="ql-block">4、1943年10月至1945年8月任职中共中央北方局代理书记的邓小平</p><p class="ql-block">图5、1940年8月,中共中央北方分局颁布晋察冀边区施政纲领.受到边区人民的热烈拥护。</p><p class="ql-block">图6、1939年,中共中央北方局在山西省武乡县堙里村的驻地。</p><p class="ql-block">7、1940年4月,中共中央北方局在晋东南黎城召开高级干部会议(即黎城会议)。图为会议旧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39年夏、彭真(左起)、关向应、邓小平、杨尚昆等在河北省唐县参加中共中央北方局高干会议期间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会议在山西省武乡县砖壁村举行,彭德怀在会上作了《关于根据地政权和农村统一战线》等报告。</p> <p class="ql-block">八路军总部序列表</p> <p class="ql-block">八路军总部行动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1937 年冬,朱德(左)与任粥时(右)在山西抗日前线</p> <p class="ql-block">图1、任弼时(右起)、刘伯承。贺龙、朱德,萧克等在山西省五台县南茹村八路军总郎。</p><p class="ql-block">图2、1938年秋,朱德在山西省通城县北村八路军总部的办公室。</p><p class="ql-block">图3、1937 年朱德(后排左三】彭德怀(后排左五),左权(后排左一)等在山西省洪洞县马放村八路军总部会见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前排左二)时的合影。</p><p class="ql-block">图4、朱德(左三),彭德怀(左二)和陆定一(左一)等在山西省潞城县北村八路车总部。</p> <p class="ql-block">图1、1939年、朱德(右)与康克漬(左)在山西省武乡县王家贩村八路军总部合影,</p><p class="ql-block">图2、彭德怀(右)和浦安休(左)在武乡县砖壁村合影。</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八路军创建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略图</p><p class="ql-block">(1937年11月--1938年10月)</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晋察冀抗日根据地(115师部分部队)</b></p><p class="ql-block">图1、<b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37年11月7日,晋察冀军区成立</b>。图为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荣臻。</p><p class="ql-block">图2、1937年11月28日,聂荣臻(左一)亲临前线指挥晋察冀军区部队反击日军“八路围攻”。</p><p class="ql-block">图3、河北省阜平县群众欢迎八路军。</p><p class="ql-block">图4、1938年4月,晋察冀军区第1支队在浮图峪战斗胜利结束后,穿过战场向前进军。</p> <p class="ql-block">  1937年12月,粉醉日军”八路围攻“后、晋察冀军区骑兵部队通过平型关,出击日军。</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晋绥抗日根据地(120师)</b></p><p class="ql-block">图1、太原失守后,八路军第120师开辟晋西北抗日根据地时,师长贺龙(左)、政治委员关向应(右)亲临前线指挥作战。</p><p class="ql-block">图2、八路军第 120 师骑兵部队驰骋于晋西北抗日前线。</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晋西南抗日根据地</b></p><p class="ql-block">图1、1938年7月、八路军第115师政治部纪念抗战1周年时,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左起)、补充团政治委员符竹庭,代师长陈光等在晋西孝义县兑九峪合影。</p><p class="ql-block">图2、1938 年,八路军第 115 师独立支队支队长陈士榘(左一)和师部分领导在晋西孝义县合影</p> <p class="ql-block">图1、八路军第120师向晋西北管涔山区进军分</p><p class="ql-block">图2、八路军大青山支队司令员李井泉(前左一)率部挺进大青山。</p><p class="ql-block">图3、八路军第120师第358旅收复晋西北的偏关。</p><p class="ql-block">图4、八路军第120师部队收复山西省宁武县城。</p><p class="ql-block">图5、大青山蒙古族人民自卫队在警戒日军。</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晋冀豫抗日根据地(129师)</b></p><p class="ql-block">八路军第129师开辟晋冀豫抗日根据地期间,朱德(右)与刘伯承(中)、邓小平(左)在研究作战计划。</p> <p class="ql-block">图1、山西省潞城县神头岭伏击战中,八路军第129师进入伏击阵地。</p><p class="ql-block">图2、河北省涉县响堂铺战斗战场旧址。</p><p class="ql-block">图3、1938年3 月间,八路军第 129 师连续组织进行了神头岭、响堂铺等伏击战。图为神头岭战斗战前动员大会。</p><p class="ql-block">图4、神头岭、响堂铺战斗要图</p> <p class="ql-block">图1、八路军第 129师部队行进在晋东南地区。</p><p class="ql-block">图2、1938 年3月,第二战区东路军总指挥 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左四)在山西省沁县小东岭召开东路军高级将领会议时,与八路军、决死队第1纵队部分领导干部合影。</p> <p class="ql-block">图1、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军民粉碎日军“九路围攻”前,八路军第 129师第386 旅举行动员大会。图为该旅参谋长周希汉在会上讲话。</p><p class="ql-block">图2、1938年4月,晋冀豫军区成立。图为军区司令员王树声(左一)、政治委员黄镇(左二)同参谋处长秦基伟(右一)、政治部主任赖际发(右二)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图1、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军民反敌“九路围攻”作战要图。 1938年4月4日—27日</p><p class="ql-block">图2、在长乐战斗中牺牲的八路军第129 师第</p><p class="ql-block">386 旅第 772 团团长叶成焕。</p><p class="ql-block">图3、山西省武乡县长乐之战旧址。</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发展山西、山东、河北抗日武装</b></p><p class="ql-block">面对民族存亡的空前危机,全体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共御外辱,爱国热情高涨,遵照中共中央北方局的指示。山西。山东、河北等省的党组织,积极发展地方抗日武装,充分依靠八路军:深入动员群众,大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p><p class="ql-block">山西新军</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山西新军</b></p><p class="ql-block">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提议和推动下,经阎锡山的批准同意,组建以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简称决死队)为骨干的山西新军,这支部队实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革命军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抗日武装组织。</p> <p class="ql-block">图1、山西新军活动区域示意图。</p><p class="ql-block">图2、朱德视察决死队(前排左1)在决死队第一纵队政委薄一波(前排左二),决死队第三纵队政委戎子和(中排右三)等陪同下,在山西省沁县南沟村视察新军工作。</p><p class="ql-block">图3、决死队第一纵队政委薄一波</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山东人民抗日武装</b></p><p class="ql-block">山东省天福山黑铁山,徂徠山等数支地方抗日武装合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p> <p class="ql-block">图1、1938年6月,国民党山东省第6 区行政督察专员兼鲁西北抗日游击总司令部司令范筑先到达冀南与徐向前会见时,受到当地军民欢迎的盛况。</p><p class="ql-block">图2、1938 年11月,日军进犯山东聊城,范筑先率部英勇抗击,壮烈殉国,图为范筑先。</p><p class="ql-block">图3、1938年12月.山东省天福山黑铁山,徂徠山等数支地方抗日武装合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图为山东纵队指挥张经武。</p><p class="ql-block">图4、山东纵队政治委员黎玉</p><p class="ql-block">图5、1938年9月-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 5 支队.在山东省掖县沙河镇举行支队成立暨“九一八"7周年纪念大会。</p><p class="ql-block">图6、1938年6月,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3支队在山东省清河地区举行支队成立大会。</p><p class="ql-block">图7、山东纵队的骑兵部队。</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河北人民抗日武装</b></p><p class="ql-block">1938年5 月,吕正操领导的人民自卫军,与孟庆山组织领导的河北游击军合编为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船帆下站立者是纵队兼军区司令员吕正操。</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发展平原抗日根据地</b></p><p class="ql-block"> 1938年4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山西山区作战的八路军一部向河北和山东的平原地区挺进,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这个重要的战略行动,大大加强与发展了平原地区的抗日游击战争。</p><p class="ql-block">八路军挺进平原作战要图</p> <p class="ql-block">图1、1938年9月、八路军第115 师东进抗日挺进纵队成立:图为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萧华(右一)、政治部主任符竹庭(右三)等和第129师东进纵队政治部主任邓永耀(右四)在河北省南宫县合影。</p><p class="ql-block">图2、1938年9月,八路军第 115师第344旅副旅长杨得志奉命率部开辟冀鲁豫平原抗日根据地。图杨得志(左三)与根据地部分领导人合影。</p><p class="ql-block">图3、冀鲁豫军区部队在操练。</p> <p class="ql-block">图1、120师东班纵队司令员陈再道(左)。政治委员宋任 穷(中)与386旅参谋长 李聚奎(右)在河北省南宫县合影。</p><p class="ql-block">图2、1938 年5月,八路军第120 师宋时轮支队与晋察冀军区邓华支队合编前八路军第四纵队挺进冀东地区,开展游击战争。</p><p class="ql-block">图4、八路军第129 师一部在冀南平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八路军后方留守处</b></p><p class="ql-block"> 从1938年3月至1939年底,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后正式改称后方留守兵团)河防部队,在八路军第115师、第120师和山西新军的配合下,采取机动灵活的战法,取得了河防作战的胜利,保卫了陕甘宁边区,保卫了中共中央的安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1、1938年7月、毛泽东(第三排左五)参加后方留守处暨陕甘宁边区保安部队第二次领导干部会议</p><p class="ql-block">图2、朱德、王若飞和八路军后方留守兵团部分领导人在延安合影。右起:王若飞、耿飚、朱德.</p><p class="ql-block">陈伯钧、莫文骅。</p><p class="ql-block">图3、八路军后方留守兵团序列表(1938年 1939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图1、八路军后方留守兵团的骑兵部队在接受检阅。</p><p class="ql-block">图2、1937年,担任关中分委书记的习仲勋(右三)与关中部分领导干部合影。</p><p class="ql-block">图3、保卫黄河河防、保卫中共中央的延安自卫军队伍。</p><p class="ql-block">图4、八路军后方留守兵团河防某部队战士在警戒。</p><p class="ql-block">图5、1938年初至1939年底,日军企图进犯陕甘宁边区,八路军后方留守兵团</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八路军驻各地办事机构</b></p><p class="ql-block"> 抗战时期,八路军在部分红军驻各地办事机构的基础上,在西安、南京、上海、太原(后在临汾)、兰州、迪化(今乌鲁木齐)、武汉、长沙、衡阳、重庆、广州(后在韶关)、桂林、香港、洛阳以及豫北林县等地建立了八路军办事处或通讯处,在贵阳设立了交通站。八路军驻各地办事机构作为八路军总部派出的联络机关,为开展统一战线工作,争取海内外各界人士对八路军抗战的支持与援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图八路军办事机构分布图</p> <p class="ql-block">图1、1938年8月,朱德(中),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左)、吴玉章(右)赴廷安参加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前在八路军驻陕西办事处合影,</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图2、1937 年11月5日,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主任彭雪枫陪同周思来撤离太原前合影,前排左二起为彭雪枫,周恩来、邓小平。</span></p><p class="ql-block">图3、1938年1月,中共中央长江局。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领导人及文化界进步人士欢迎彭德怀(前排右一)时的合影。</p><p class="ql-block">图4、1938年6月,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负责人廖承志(右一)在看港与保卫中国同盟中央委员会主席宋庆鈴(右四)及其他委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图1、董必武(右),叶剑英(左)叶挺(中)在</p><p class="ql-block">重庆机房街八路军办事处合影。</p><p class="ql-block">图2、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陈潭秋(左)与原红军西路军改编的新兵营指导员李凡(右)合影。</p><p class="ql-block">图3、1938年冬,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负责人李克农及工作人员夏之理、龙飞虎等由武汉赴桂林途中的合影。</p><p class="ql-block">图4、香港九龙全体司机捐献给八路军的救护车和锦旗。</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三部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粉碎日罕“扫荡"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b></p><p class="ql-block"> 武汉、广州失陷后,全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八路军竖决执行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和任务,经过浴血奋战,粉碎了日军的“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的反共高潮。华北敌后战场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场,八路军成为华北抗战的主力军。</p><p class="ql-block"> 百团大战的伟大胜利,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对支持正面战场作战,遏止妥协投降暗流,争取时局好转,起到了量大作用。</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召开</b></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在延安举行。</span>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正确地分析了抗日战争的形势,制定了在战略相持阶段的战略方针和任务。全会号召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要站在抗日战争的最前线,成为团结全民族共同抗战的坚强核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图1、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主席团成员合影。</p><p class="ql-block">图2、参加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与会者合影。前排左起:康生、毛泽东、王稼祥、朱德、项英、</p><p class="ql-block">王明:后排左起:陈云、博古、彭德怀、刘少奇、周恩来、张闻天。</p><p class="ql-block">图3、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会议旧址延安乔儿沟天主教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图1、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论新阶段》政治报告的单行本。</p><p class="ql-block">图2、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根据毛泽东的政治报告通过的政治决议案。</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巩固华北抗日根据地</b></p><p class="ql-block"> 根据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确定的“巩固华北”的战略方针,八路军第 115师、第 120师和第129师3个师的主力,分别挺进山东、冀中和冀南地区,依靠广大群众,坚持山地游击战争,发展平原游击战争,壮大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巩固和扩大了华北抗日根据地。</p><p class="ql-block">图、八路军第115师主力挺进山东</p><p class="ql-block">1938年12月、八路军第115师主力东进山东前,朱德亲临部队召开会议作了重要指示。图为会后干部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八路军第115师挺进山东作战行动要图</p><p class="ql-block"> 1938年10月一1939年8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图1、1939年5月、罗荣桓在八路军第 115师津浦路西军队和地方高级干部会议上,给广大干部传达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精神。</p><p class="ql-block">图2、为统一指挥山东境内,鲁边和苏北地区的八路罕部队,1939年8月.八路军第1纵队正式成立,图为第1纵队司令员徐向前(前排左三)、政治委员朱瑞(前排左四)与山东纵队政治委员熬玉(前排左二)等合影。</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图3、1938 年12月,陈光、罗荣桓率领八路军第 115 师师部及第 343 旅第 686 团由晋西出发,于1939年3月进入魯西。图为八路军第115师一部在挺进山东途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图4、</span>1939年,八路军第115师师部到达山东省泰(安)西地区后,召开干部会议。图为与会人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八路军第120师主力转战冀中</p><p class="ql-block">图、1939年1月.贺龙、关向应率八路军第120师主力抵达冀中。图为聂荣臻(右)和贺龙(左)在欢迎会上合影。</p> <p class="ql-block">图1、贺龙(前一)率八路军第120师主力到达冀中高阳县惠伯口(今属河北省河间县)地区,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p><p class="ql-block">图2、1939年2月,八路军第120师师部所在地冀中大曹村战斗中的某部阵地。</p><p class="ql-block">图3、1939年4月,八路军第120师一部在冀中齐会地区冒着日军施放的毒气坚持战斗。</p><p class="ql-block">图4、1939年9月下旬,在河北省灵寿县陈庄战斗中,八路军第120师某部机枪阵地。</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八路军第129师主力开赴冀南</b></p><p class="ql-block">图1、1939年春,刘伯承(右)在冀南指挥作战。</p><p class="ql-block">图2、1938 年12月下旬,八路军第 129师主力挺进冀南途中,青年抗日游击纵队政治委员李聚奎(左二)和参谋长王波(右四)等在山东省朝城县杨庄合影。</p> <p class="ql-block">八路军第 129师在香城固战斗中缴获的日军山炮和炮弹</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粉碎日军“扫荡”</b></p><p class="ql-block"> 进入战略相持阶取,日军逐渐集中主要兵力进攻敌后战场的人民军队。八路军充分依靠中共地方组织和人民群众,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粉碎日军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的连续“扫荡”,壮大了人民武装力量,巩固了华北各抗日根据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图、华北抗日根据地军民反“扫荡”斗争形势图</p><p class="ql-block"> (1939年—1940年)</p> <p class="ql-block">朱德在前线</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八路军第129师</b></p><p class="ql-block">在战略相持阶段,刘伯承(右)和邓小平(左)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八路军第115师、山东纵队</b></p><p class="ql-block">图1、1940 年4 月中旬.八路军第115 师一部和苏鲁支队在鲁南抱犊崮山区作战取得胜利。图为战场旧址。</p><p class="ql-block">图2、1940年9月,八路军第 115师鲁南军区部队在反“扫荡“战斗中抗击日军。</p> <p class="ql-block">图1、1940年8月,山东纵队第4支队指挥员在莱芜县小张庄战斗前线指挥作战。</p><p class="ql-block">图2、1939年8月.八路军第115师一部在梁山战斗中向日军射击。</p><p class="ql-block">图3、胶东地区人民抗日武装进行军事训练。</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八路军第129师</b></p><p class="ql-block">图1、在战略相持阶段,刘伯承(右)和邓小平(左)在一起。</p><p class="ql-block">图2、八路军第 129师师长刘伯承(中)、政治委员邓小平(右)和参谋长李达(左)在河北省涉县赤岸村驻地。</p><p class="ql-block">图3、1939年,八路军第129师在阳村战斗中缴获的战利品。</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八路军第120师</b></p><p class="ql-block">图1、1940年6月,日军2万余人对晋西北抗日根据地进行夏季大“扫荡”。图为八路军指战员进行反“扫荡”战斗动员。</p><p class="ql-block">图2、1940 年,八路军第 120 师第 358 旅旅长张宗逊(未戴军帽者)在研究作战部署。</p><p class="ql-block">图3、1940年6月中旬,八路军第120师第358旅在山西省静乐县米峪镇向日军阵地发起攻击。</p> <p class="ql-block">图1、1939年7月、中共中央北方分局的领导人在开察露边区合影,右起:聂荣臻、关向应彭真、程子华。</p><p class="ql-block">图2、、1939年2月.八路军茂热察挺进军建立。图为司令员萧克(右二)在抵进军指部研究作战问题、</p><p class="ql-block">图3、1940 年.聂榮臻(举手敬礼者)檢阅晋察冀军区部队。</p> <p class="ql-block">图1、1940年1月,八路军第120师主力返回晋西北抗日根据地时,贺龙(第三排左一)、关向应(前排左三)、李井泉(第三排左四)等与在晋西北指挥反顽斗争的滕代远(第二排左一)等合影。</p><p class="ql-block">图2、1939 年12月,八路军第120师第359旅从华北敌后返回陕甘宁边区进行反顽战役时,旅长王震(左边站立者)召开干部会议进行动员</p><p class="ql-block">图3、1939 年3月,《大众日报》有关国民党顽固派在山东省博山县制造太和惨案,袭击八路军山东纵队的报道</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发动百团大战</b></p><p class="ql-block"> 1940年前后,中国出现了空前的投降危机和抗战困难。为了坚决反对投降,振奋抗战军民,粉碎日军的“囚笼政策”,1940年8月20日至1941年1月24日,八路军集中105个团、20余万兵力在华北发动了全民族抗战爆发以来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带战略性进攻的战役,史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给日军的“囚笼政策”以沉重打击,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在抗日局面比较低沉时振奋了全国人民</p> <p class="ql-block">彭德怀在百团大战前线</p> <p class="ql-block">图1、部署百团大战的高干会议旧址—一河北省涉县温村天主教堂。</p><p class="ql-block">图2、百团大战中八路军指挥系统表</p><p class="ql-block">总司令朱德 (兼)副总司令 彭德怀</p><p class="ql-block">第一二〇师暨晋西北军区</p><p class="ql-block">司令员贺龙 政治委员关向应</p><p class="ql-block">第一二九师 师长<span style="font-size:18px;">刘伯承 </span>政治委员邓小平</p><p class="ql-block">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荣臻</p> <p class="ql-block">交通据点攻坚战</p><p class="ql-block">图1、百国大战第二阶段,八路军第 129师第 386 旅旅长陈痿(带机者)、参深长周希汉《前穿大衣者)奈临山西省榆社前线视察。</p><p class="ql-block">图2、八路军第129师某部强攻榆(社)辽(县)公路的管头日军据点。</p><p class="ql-block">图3、涞灵战斗中、八路军战士准备伏击日军,</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图4、罾察冀军区部队攻克河北省涞源东团堡烽火台后,战士们在内长城烽火台上欢呼胜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图5、</span>百国大战战役部著图。</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反“扫荡”作战</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图1、百团大战第三阶段,彭德怀(站立拿望远镜者)在山西省武乡县关家垴地区指挥战斗。</span></p><p class="ql-block">图2、关家垴战斗后,野战政治部主任罗瑞卿(右二)、第 386 旅旅长陈赓(右三)和朱德警卫团副团长兼参谋长陈再道(右四)等视察战况。</p><p class="ql-block">图3、人民群众为百团大战的胜利而欢庆。</p><p class="ql-block">图4、人民群众将作战物资踊跃运往关家垴前线</p><p class="ql-block">图5、人民群众热烈欢迎参加百因大战的八路军胜利归来。人民群众慰问参加百团大战的子弟兵。</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百团大战阶段性战绩统计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40年8月20日一12月5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八路军参战兵力</b>:</p><p class="ql-block">晋察翼军区(28个组)</p><p class="ql-block">120师和晋西北军区20个团</p><p class="ql-block">第129师(含山西青年队决死队第1、2 纵队)(45个团)</p><p class="ql-block">总郎(1个团)</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共计105个团</b></p><p class="ql-block">作战地点 河北省,山西省。察哈尔省和热河省南部作战次效 1824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日军参战兵力</p><p class="ql-block">日軍华北方面军真辖部队,第1军</p><p class="ql-block">驻蒙军等部队。</p><p class="ql-block">共20余万人</p><p class="ql-block">伪军約15万人、飞机150余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百团大战战果祥见列表</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军工生产</b></p><p class="ql-block">图1、1940年10月,朱德出席在延安王家坪召开的军工生产会议,左起,李涛、叶剑英、轶名、朱德。叶季壮,李强。</p><p class="ql-block">图2、八路军总部军工部在山西省黎城县黄崖洞兵工厂旧址。</p><p class="ql-block">图3、八路军总部军工部山西省武乡县兵工厂设计的炮弹焖火炉。</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文艺工作</b></p><p class="ql-block">图1、1939年,朱德(右二)和康克清(左三)在山西省武乡县王家贩八路军总部</p><p class="ql-block">图2、1940 年春贺龙参加晋西文联成立大会与代表合影</p><p class="ql-block">图3、1940年春,八路军总部、野战军司令部总部在武乡县主持召开文艺座谈会、朱德(前排石六)参加了会议。</p> <p class="ql-block">图1、战斗在太行山上的鲁迅艺术学校师生们。</p><p class="ql-block">图2、八路军部队行军时,宣传员把英雄模范事迹编成诗歌,用快板进行朗诵.演唱。</p><p class="ql-block">图3、太行山剧团演出结束后,演员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抗日军事政治大学</b></p><p class="ql-block">1937年1月,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改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p><p class="ql-block">这是一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培养抗日军政干部的学校。全民族抗战时期,抗大总校和其14 所分校共培养了10万余名军政干部,加强了人民军队建设,为夺取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p><p class="ql-block">图、毛泽东 抗大制定了教育方针和校风。图为毛泽东为抗大的题词,</p> <p class="ql-block">图1、抗日军政大学校门</p><p class="ql-block">图2、抗日军政大学校歌校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第四部分</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战胜严重困难</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坚持敌后抗战</b></p><p class="ql-block">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日军企图将中国变成其后方战略基地,实施“以华治华”和”以战养战”的政策,对华北抗日根据地进行更加殘酷的“扫荡”、“蚕食”和”治安强化运动”,加之国民党顽固派的包围封锁和连年的自然灾害,华北抗日根据地出现了空前严重的困难局面。八路军坚决执行中共中央制定的十大政策,经过艰苦奇战,终于战胜了各种困难,渡过了难关,坚持了敌后抗战,有力地支持了太平洋战场盟军作战。</p> <p class="ql-block">日军暴行</p><p class="ql-block">日本军国主义惨无人道的侵略行径,令人发指的屠杀罪行、野蛮疯狂的掠夺破坏,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惨绝人寰的灾难。这是人类历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页,是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无法抹杀的历史罪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1941年,日军在华北抗日根据地放火焚烧村庄。</p> <p class="ql-block">侵华日军在华北制造惨案一览表</p> <p class="ql-block">侵华日军在华北制造惨案示意图</p><p class="ql-block">1937年7月--1945年8月</p> <p class="ql-block">图1、1941年1月,日军在冀东丰润县潘家峪制造了集体屠杀。</p><p class="ql-block">图2、日军疯狂抓捕抗日志士。</p><p class="ql-block">图3、、日军侵占山西省大同.大肆掠夺煤炭资源。</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图4、惨遭日军杀害的河北省阜平县罗峪村妇救会主任刘耀梅。</span></p><p class="ql-block">图5、1943年,日军在河北省阜平县平阳村制造了“平阳惨案“。</p> <p class="ql-block">活埋大同煤矿工人的南沟“万人坑”.</p><p class="ql-block">日军在华北使用毒气作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当年揭露日军暴行的宣传画</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反“扫荡”、反“蚕食”斗争</b></p><p class="ql-block"> 1941年至1942年间,是中国敌后抗战严重困难时期。日军在华北反复进行“治安强化运动”,对各抗日根据地发动空前残酷的“扫荡”和“蚕食”。八路军与敌后军民开展反“扫荡”、反“蚕食”和反“治安强化运动”斗争,牵制、消灭了大量日军,成为中国坚持长期抗战最重要的力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坚持华北敌后杭日根椐地斗争略图</p><p class="ql-block">1941年~1942年</p> <p class="ql-block">图1、彭德怀在山西省辽县(今左权县)麻田镇八路军前方总部驻地。</p><p class="ql-block">图2、1941年11月,八路军总部指挥的黄崖洞保卫战旧址。</p><p class="ql-block">图3、八路军副参谋长兼前方总部参谋长左权(右二)在反扫荡”作战前线。</p> <p class="ql-block">  左权将军牺牲</p><p class="ql-block"> 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左权将军指挥部队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不幸牺牲,年仅37岁。牺牲后,延安和太行山根据地为其举行追悼会,并改辽县为左权县。</p> <p class="ql-block">图1、歌曲左权将军</p><p class="ql-block">图2、1942年5月25日,左权在山西省辽县(今左权县》麻田附近十字岭指挥反扫荡作战中牺牲</p><p class="ql-block">图3、1942年9月18日,辽县各界人民为纪念左权将军,在西黄漳村举行“左权县“命名大会。</p> <p class="ql-block">图1、左权(右).刘志兰(左)和他们的女儿左太北(中)在山西省武乡县砖壁村八路军总部合彩。</p><p class="ql-block">图2、1942年10月.八路军总部、第129师和太行抗日根据地各界人士在河北省涉县石门村左权墓前合影。</p><p class="ql-block">图3、左权家书</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八路军第115师和山东纵队部队</b></p><p class="ql-block">图1、1942年.刘少奇(左三)从华中画延安途经山东时,同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八路军第115师和山东纵队领导人罗荣桓(左七)、陈光(左四)、黎玉(左一).萧华(左五)等合影。</p><p class="ql-block">图2、1941年1月8日,八路军第 115 师教导第 3旅等部在山东省郓城县。</p><p class="ql-block">图3、1942年12月.山东纵队魯中军区第一军分区战士转战在博山茫茫大雪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42年7月7日,山东纵队第2旅举行抗日烈士纪念塔落成典礼。图为罗荣桓(后排左三)与山东抗日民主政府及军队部分领导人参加典礼后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八路军第120师暨陕甘宁晋绥联防军部队</b></p><p class="ql-block">图1、1942年,塞北军分区司令员姚喆(左一)等在大青山反“扫荡”中。</p><p class="ql-block">图2、八路军第120师兼晋西北军区部队反“扫荡”动员大会会场。</p><p class="ql-block">图3、战斗在大青山的八路军一部在山沟煮野菜充饥。</p><p class="ql-block">图4、八路军一部在大青山抗击日军。</p><p class="ql-block">图5、田家会战斗中,八路军战士向敌人发起冲锋。</p><p class="ql-block">图6、1942年5月,陕甘宁晋绥联防军部队在山西省兴县田家会地区围歼日伪军500余人。图为战士们在阵地</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八路军第129师暨晋冀鲁豫边区部队</b></p><p class="ql-block">图1、1941 年,八路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中坐者)和第386旅参谋长周希汉(站立者)在山西省祁县南关战斗后的总结会上。</p><p class="ql-block">图2、1941 年8月,八路军第129师发起邢(台)沙(河)永(年)战役,有力打击了“蚕食”之敌。图为战斗结束后第385旅部分指战员在战利品前合影,前左坐者为旅长;陈锡联。</p><p class="ql-block">图3、1942年2月9日,太行军区第 3军分区司令员郭国言在山西省武乡县大有镇反“扫荡”作战中英勇牺牲。</p><p class="ql-block">图4、1942年2月12日、太行率区第6分区司令员范子侠在河北省沙河县高庄反“扫荡”作战中壮烈牺牲。</p><p class="ql-block">图5、1941年11月25日,八路军第129师新编第7旅一部攻克赏南威县县城。图为部队列队入城。</p><p class="ql-block">图6、八路军第 129师某部战士采集野菜充饥。</p><p class="ql-block">图7、1942年冬,太行三分区领导与名扬游击队部分队员合影。二排右起第四位为魏名扬</p> <p class="ql-block">晋察冀军区部队</p><p class="ql-block">图1、晋察冀军区骑兵队行进在青纱帐里。</p><p class="ql-block">图2、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葛振林(右)、宋学义(左)。</p><p class="ql-block">图3、狼牙山五壮士跳崖处。</p><p class="ql-block">图4、聂荣臻为”狼牙山五壮士”纪念碑撰写的碑文,</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狼牙山五壮士(1941年)</b></p><p class="ql-block">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1团7连6班,为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军和伪满洲国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他们是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在战斗中他们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地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的树枝挂住,幸免于难;5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p> <p class="ql-block">图、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右)在反敌“五一大扫荡”前线,</p><p class="ql-block">图、军民组织平沟大队前往平汉铁路沿线破坏敌人的封锁沟。</p><p class="ql-block">图、冀中抗日根据地军民在反“蚕食“斗争中,烧毀敌人碉堡、</p><p class="ql-block">图、晋中抗日根据地军民在反“蚕货“斗争中,炸骏的敌子母码堡。</p><p class="ql-block">图、1942 年6月18日.冀东第 13 军分区部队在喜峰口抗击日军。</p><p class="ql-block">图、1942 年春.转战塞外的翼东部队在烤火取暖。</p><p class="ql-block">1942 年.战斗在长城上的冀东部队某部指挥所。</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开展群众性的游击战</b></p><p class="ql-block">在反“扫荡”、反“蚕食“斗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根据地军民广泛开展地雷战,地道战、伏击战、破袭战、围困战,麻雀战等群众性游击战术战法,迫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1游击队歌 (<span style="font-size:18px;">贺绿汀 作词作曲)</span></p><p class="ql-block">图2、太岳抗日根据地军民进行沁源围困战示意图</p><p class="ql-block"> 1942年10月—1945年4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p> <p class="ql-block">地道战——河北省清苑县冉庄地道内景。</p><p class="ql-block">围困战——山西省沁源县围困战中的军民联防中队。</p><p class="ql-block">地雷战——山东省海阳县部队战士和民兵一起</p><p class="ql-block">埋地雷。</p><p class="ql-block">破袭战——华北抗日根据地军民正在破坏敌占区的铁路。</p> <p class="ql-block">1、联防战;河南省济游县军民利用房屋掩护自己消灭日军</p><p class="ql-block">2、捕捉战;河北省内邱县米家河村埔捉战画面。</p><p class="ql-block">3、伏击战;1944年5月。八路军和民兵在山西省安泽县柳赛村伏击日军画面</p><p class="ql-block">4、攻心战;1945年3月,八路军冀中军区第8军分区战士和驻地民兵利用攻心战,一举攻下河北省河间县的日军据点。</p><p class="ql-block">5、麻雀战;山西省太谷县范衬统游击队打冷抢消灭日军。</p><p class="ql-block">6、水上游击战;活跃在冀中白洋淀的雁翎队。</p><p class="ql-block">9、铁道游击战;1939年鲁南游击队准备伏击日军火车</p><p class="ql-block">10、窑洞战;1944年9月山西省壶关县常行村窑洞战场面。</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b></p><p class="ql-block">为了克服困难,坚持敌后抗战,八路军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各项政策,增强了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保障了人民军队的发展建设。尤其是通过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为战胜严重困难,夺取中国抗战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p> <p class="ql-block">图1、毛泽东作开展整风运动的讲话。</p><p class="ql-block">图2、毛泽东作整风报告的延安中央党校大礼堂旧址。</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实事求是</b></p><p class="ql-block">图、1942年5月,毛泽东、朱徳等接见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代表时的合影,</p><p class="ql-block">第一排左起康生,凯丰,任粥时,王穆样、徐特立、博古、刘白羽、罗烽、草明、田方、毛泽东、张悟算,陈波儿、朱德.丁玲、李伯钊、翟罐,力群,白明、塞克、周文,胡续伟.</p><p class="ql-block">第二排左起,幸卓然、天蓝 林默涵、江丰、李雷、艾思奇、欧阳山、姚时晓、王震之、哀文殊,王曼硕、刘岘、石泊夫、郑文.曾克.于黑丁、陈企霞.佟天林,古元吕强。</p><p class="ql-block">第三排左起 丁浩川、郁文.陈伯达.儒钟、董向荣.何思敬 陈学昭.张庚、罗工柳、王滨、干学伟.曹葆华、欧阳山醇,胡采、石魯、马加、周立波,王镇武、高阳、张仃、刘雪蛋,蔡若虹.胡蛮.陈叔亮、金紫光、伊明、张真版、莫艾、同扬、艾青.钟破之。</p><p class="ql-block">第四排左起、幸丽莲、灞奇、唐菜枚、许珂、张水华,任虹、魏东明、宋侃夫、寄明、公术、范文澜、于敏,张桂严文井、陈荒煤、何其芳、张一然、阿甲、张季纯、王朝闻.、任桂林。</p><p class="ql-block">第五排左起,曹东明。杜矢甲、李元庆。华君武.</p><p class="ql-block">向隅。萧军,第六排左起。张望胡一川。李又然。金大林.王大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晋察冀军区指战员参加整风运动学习。</p><p class="ql-block">图、在整风运动中,连队指导员为战士们讲课。</p><p class="ql-block">图、山东部队进行整风教育,指战员们在认真听课。</p><p class="ql-block">图、1942 年冬.抗大总校在河北省邢台黎水镇开展整风运动。</p> <p class="ql-block">图、1943年11月.陕甘宁抗日根据地召开生产展览及劳动英雄与模范工作者代表大会。</p><p class="ql-block">图、冀鲁豫军区部队开荒生产。</p><p class="ql-block">图、八路军在太行山上开荒。</p><p class="ql-block">图、毛泽东(右一)、宋徳(右二)、叶剑英(右三)在参观生产展览时的合影。</p><p class="ql-block">图、八路军战士在纺线。</p><p class="ql-block">图、八路军总部首长制定的(腾杨方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第五部分</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进行局部反攻</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恢复和扩大抗日根据地</b></p><p class="ql-block"> 1943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盟军在欧洲和太平洋战场逐步转入战路反攻,作为世界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的中国抗战形势出现了极为有利的变化。八路單贯彻中共中央制定的“敌进我进”方针,主动出击日军,恢复和扩大了华北抗日根据地;同时集中优势兵力,从夏秋之交开始发动强大的攻势作战,进行局部反攻,为转入全面反攻作战莫定了坚实基础。</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发动攻势作战 展开局部反攻</b></p><p class="ql-block"> 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的有利变化,八路军深入贯彻“敌进我进”的方针,深入“敌后之敌后”,积极打击敌人。1943年夏秋之交至1945年春夏,八路军抓住有利时机,积极主动发动攻势作战,展开局部反攻,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得到恢复和再发展,为转入全面反攻创造了条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八路军一九四四年秋冬季攻势作战要图</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陕甘宁晋绥联防军部队</b></p><p class="ql-block">图、1942年5月,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贺龙(左)、政治委员关向应(右)在陕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序列表</p> <p class="ql-block">图、陕甘宁晋绥联中军司令员贺龙(右)、副司令员萧劲光(中)、参谋长张经正(左)在一起。</p><p class="ql-block">图、贺龙(左)、彭導(中).任弼时(右)在延安医院看望病中的关向应。</p><p class="ql-block">图、晋绥军区部队攻克山西省方山以北的马坊、开府日军据点后,召开祝捷大会。</p><p class="ql-block">图、1943年,晋绥军区武工队根据”把敌人挤出去“的号召,在伏击小股日军,</p><p class="ql-block">图、马坊.开府战斗中的部分胜利品。</p><p class="ql-block">图、1944年9月14日,晋绥军区部队连夜攻击晋中战略要地汾阳。</p><p class="ql-block">1945年,战斗在大青山的塞北军分区部队进攻白菜坝日军</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山东军区部队</b></p><p class="ql-block">图、山东抗日根据地武工队通过日军封锁沟,深入敌占区,开展抗日斗争。</p><p class="ql-block">图、1943年11月,山东军区滨海军区部队对驻守在江苏省赣榆县的日、伪军发动进攻,一举攻克该县城</p><p class="ql-block">图、1943年冬,鲁中军区第2军分区部队在鲁中南北岱崮保卫战中的英雄班。</p><p class="ql-block">图、1944 年7月,胶东军区致治委员林浩(正中站立者)在纪念七一大会上讲话,进行攻势作战称员。</p><p class="ql-block">图、1944 年亚.滨海军区海防队在海上巡逻,</p><p class="ql-block">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右前一)在1944年八一建罕节纪念大会上.</p><p class="ql-block">图、1944年11 月,山东军区集中滨海、晋中及直属部队发起菖县战役。</p><p class="ql-block">图、南北岱菌保卫续旧址,</p><p class="ql-block">图、山东军区菜部在玫势作战中向日军碉堡发起冲锋。</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晋冀鲁豫边区部队</b></p><p class="ql-block">图、1944年春,太岳区领导人在山西省沁水县合影。左起:军区代政治委员王鹤峰、副政治委员王新亭,中共太岳区党委书记聂真,区党委组织部长郭钦安。</p><p class="ql-block">图、八路军第129师领导人在山西省左权县桐峪镇举行新年团拜。左起:刘伯承、邓小平、蔡树藩、李达、王树声。</p><p class="ql-block">图、卫南、林南战役后,太行军区第8军分区在林县召开反对投降,反对内战大会。</p> <p class="ql-block">卫南、林南战役作战要图</p> <p class="ql-block">图、1944年,太行军区召开军民大会,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副主席戎子和在大会上讲话。</p><p class="ql-block">图、1945 年1月16日.冀鲁豫军区第3军分区部队攻克河北省大名县城后召开庆祝大会。</p><p class="ql-block">图、活跃在铁路沿线的武工队。</p><p class="ql-block">图、太行抗日根据地武工队出发到敌占区开展抗日斗争。</p><p class="ql-block">图、1945年4月,太行军区部队攻克左权县城后,司令员李达(前左一)和膝代远(前左二)等在日军构筑的夕阳台阵地前合影。</p><p class="ql-block">图、1945年6月底,太行军区部队发起安阳战役。图为部队攻克北流寺。</p><p class="ql-block">图、安阳战役水治战斗中摧毁的日军碉堡。</p> <p class="ql-block">图、1943 年7月.冀东第13军分区部队在河北省丰润县火石营战斗中向日军冲锋。</p><p class="ql-block">盟軍在大王洋上的风势</p><p class="ql-block">晋察冀军区第1 军分区沙岭子战斗指挥所。</p><p class="ql-block">1943 年秋、晋察冀军区第 3 军分区第42 团神仙山保卫战的机枪阵地。</p><p class="ql-block">神仙山保卫战中的战斗指挥所。</p><p class="ql-block">1943 年初,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军民在观看太平洋战争形势图。</p><p class="ql-block">1944 年11月.晋察冀军区部队攻占五台山。图为部队进驻龙泉寺</p><p class="ql-block">1944年,晋察冀军区部队越过长城作战。</p><p class="ql-block">1945年3月,冀察晋军区部队收复山西省灵斤县城后召开祝捷大会。</p><p class="ql-block">八路军第 3纵队兼冀中军区派出武工队向敌占区进发。</p><p class="ql-block">晋察冀军区部队</p><p class="ql-block">1945年5月13日,冀察军攻克察哈尔省怀安县城(今属河北</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打退国民党顽固派第三次反共高潮</b></p><p class="ql-block"> 1943年5月,国民党顽固派准备进攻陕甘宁边区,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针对国民党顽固派的阴谋,中共中央在政治上发动宣传反击,同时命令八路军总部由晋察冀、太行等区抽调部队赴陕甘宁边区准备作战。在中共强大的政治攻势和充分的军事准备下,国民党顽固派被迫放弃对陕甘宁边区的军事行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1943年6月下旬,八路军第 120师第358旅由晋西北至延安以南,高县以西的葫芦河谷地区,加强陕甘宁边区南线防卫。图为战士们在葫芦河谷地区挖窑洞、建营房。</p><p class="ql-block">图、1943年7月9日,延安3万军民召开大会,抗议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罪行。</p><p class="ql-block">图、1943年7月4日,中共中央军委向八路军、新四军通报国民党顽固派准备进玫陕甘宁边区的情况.</p><p class="ql-block">图、要求各部准备反击。图为有关电文,</p><p class="ql-block">图、《解放日报》关于延安军民呼吁团结反对内战的报道。</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开辟河南新区,进军湘粤赣边区</b></p><p class="ql-block"> 根据中共中央向河南进军的指示,八路军总部先后从冀鲁豫、太行、太岳和晋绥军区、陕甘宁边区派出部队南渡黄河,开辟河南新区,进一步打通了华北和华中的联系。为增强华南的抗日力量,<b>中共中央决定以八路军第359旅主力组成南下支队,</b>向被日军侵占的湘粤赣边地区挺进,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朱德检阅南下支队。</p> <p class="ql-block">图、1944 年11月,毛泽东给南下支队讲话</p><p class="ql-block">图、八路军南下支队战斗序列表</p><p class="ql-block">图3、毛泽东(右) 朱(中)和贺龙(左)在欢送南下支队大会上、</p><p class="ql-block">图、1944 年11月.毛泽东等在延安检阅南下支队。左起:聂荣臻、周恩来.任强时.朱德、李鼎铭.朱瑞,毛泽东、吴玉章。</p> <p class="ql-block">图、毛泽东(右).朱德(中)和贺龙(左)在欢送南下支队大会上。</p><p class="ql-block">图、刘少奇在欢送南下支队大会上讲话。</p><p class="ql-block">图、彭德怀在欢送南下支队大会上讲话,</p><p class="ql-block">图、贺龙在欢送南下支队大会上活。</p><p class="ql-block">图、1944年11月.毛泽东等在延安检阅南下支队。左起:聂荣臻。周恩来,任弼时、朱德、李鼎铭、朱瑞、毛泽东、吴玉章。</p><p class="ql-block">图、八路军南下支队分列式通过检阅台。</p><p class="ql-block">图、1944 年12月 南下支队跨过黄河冰桥时,部分干部战士在冰桥上合影。前排右起:王震、陈敏、王首道,王恩茂。</p><p class="ql-block">图、1945 年月下旬,八路军南下支队在湖北大悟山与新四军第 5师会师时两部队领导合影.前排右起:李先念.</p> <p class="ql-block">八路军南下支队行军路线图</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军事整训</b></p><p class="ql-block">图、朱德(左)、贺龙(中)、王震(右)视察部队训练。</p><p class="ql-block">图、摩托学校的学员在进行汽车修理训练。</p><p class="ql-block">图、八路军部队在练刺杀。</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政治建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巩固抗日民主根据地</b></p><p class="ql-block">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和华北敌后军民坚持抗战,开辟广阔的敌后战场,创建了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和山东等抗日根据地,并全面开展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政治建设</p><p class="ql-block">1941年11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上发表《关于根据地建立“三三制”政权》的演说。</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政治训练</b></p><p class="ql-block">图、八路军政治整训期间,毛泽东关于重印古田会议决议</p><p class="ql-block">图、给谭政、莫文骅的信。</p><p class="ql-block">图、1944年12月,毛泽东发表《一九四五年的任务》演说,要求“全军应在每一部队中举行拥干爱兵运动“。八路军各部队陆续开展拥干爱兵运动,进一步增强了部队的团结。</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巩固抗日民主根据地</b></p><p class="ql-block">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和华北敌后军民坚持抗战,开辟广阔的敌后战场,创建了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和山东等抗日根据地,并全面开展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1941年11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上发表《关于根据地建立“三三制”政权》的演说。</p> <p class="ql-block">“根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的原则,在人员分配上,应规定为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p><p class="ql-block">—摘自毛泽东:《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1940年3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1940年,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先后召开了第一、第二次行政会议,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颁布了施政纲领。图为关向应在第二次行政会议上讲话。</p><p class="ql-block">图、1940年8月,山东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机关—一山东战时工作推进委员会成立。图为成立大会现场。</p><p class="ql-block">图、1938年1月.晋察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在河北省阜平县召开,标志着敌后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图为大会代表合影。</p> <p class="ql-block">图、晋冀鲁豫边区参议会太行区成立大会全体参议员合影。</p><p class="ql-block">图、当选的农民参议员。</p><p class="ql-block">图、当选的妇女代表在选举大会上发言。</p><p class="ql-block">图、投票箱</p><p class="ql-block">图、太行抗日根据地人民选举基层政权领导人。</p><p class="ql-block">图、晋绥抗日根据地人民进行民主选举。</p><p class="ql-block">图、八路军战士在选举参议员。</p><p class="ql-block">图、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群众在民主讨论选举问题。</p><p class="ql-block">图、山东抗日根据地莒南县群众在民主选举县长。</p><p class="ql-block">图、村民给新当选的正、副村长戴光荣花。</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经济建设</b></p><p class="ql-block">图、抗日根据地通过实行减租减息政策,调动各阶层群</p><p class="ql-block">图、众抗日积极性,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p><p class="ql-block">图、太行抗日根据地召开减租减息群众大会。</p><p class="ql-block">图、中华民四三十一十月 一抗日根据地农民拥护减租减息政策的实施。</p><p class="ql-block">图、太岳抗日根据地深入开展减租減息运动。</p> <p class="ql-block">图、根据地经济建没,开垦荒地:送修水利和推厂业生产技术。这是晋察冀军区在开荒造田</p><p class="ql-block">图2、1941年,山东部队干部战士帮助莒南县大店村农民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p><p class="ql-block">图3、抗日根据地人民喜获丰收后,给八路军第120师领导人送慰问品。左二次贺龙。</p><p class="ql-block">图3、1945年2月.《解放日报》发表《贯彻减租》的社论和太行区平顺县路家口村检查减租的经验。</p><p class="ql-block">图、在八路军第129师的帮助下,河北省涉县清潭河两岸群众修建起可以灌溉1万余亩土地的漳南大渠。</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发行货币。抗日根据地银行的基本任务是发行货币,与日伪开展广泛的货币战、贸易战,活跃经济,发展生产。</b></p><p class="ql-block">图、1939年10月,冀南银行在山西省黎城。图为冀南银行驻地-黎城县小寨村。</p><p class="ql-block">图、部分抗日根据地创建的银行一览表</p><p class="ql-block">图、山东抗日根据地设在平邑天宝山自然山洞的北海银行印钞车间旧址</p><p class="ql-block">图、1940年.抗日根据地实行内部贸易自由,村镇集市贸易呈现一片繁荣景象。</p><p class="ql-block">图、为了战胜灾荒,八路军第129师和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在黎城修建两条水渠。为颂扬党政军民团结,太行人民将渠上建造的四座桥分别命名</p><p class="ql-block">为”伯承桥”“小平桥”"秀峰桥”"古贤桥”。图为“伯承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根据地货币</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文化建设</b></p><p class="ql-block">“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p><p class="ql-block">—摘自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根据地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提高了民众的抗战觉悟和文化水平。1940年10月.朱德(右)参观鲁迅艺术学校学员战地写生展览后与学员合影。</p><p class="ql-block">图、1939年1月,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报:《新华日报》(华北版)</p><p class="ql-block">图、晋东南沁县创刊,图为《新华日报》(华北版)在沁县的排字车间。</p><p class="ql-block">图、太行抗日根据地出版的部分刊物。</p> <p class="ql-block">图、阳城县举办民兵参战支前奖品展览,增强抗日根据地军民抗战决心。</p><p class="ql-block">图、为了宜传抗日思想.八路军在华北抗日根据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宣传活动。图为抗大文工团在张贴演出海报,</p><p class="ql-block">图、晋绥抗日根据地组织群众观看对敌斗争形势图。</p><p class="ql-block">图、抗日根据地内广开展泛小学教育和社会教育。图为晋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小学生放学后教母亲识字。</p><p class="ql-block">图、八路军第129师成士与抗日根据地人民一起学习文化,开展识字运动。</p><p class="ql-block">图、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积极推广冬学,图为根据地群众在冬学识字班学习文化。</p><p class="ql-block">图、1944年,太行抗日根据地举办抗日战绩展览会,宣传八路军和根据地军民抗战功绩。</p> <p class="ql-block">军民鱼水情深</p> <p class="ql-block">烽火岁月中,太行抗日根据地妇女冒着生命危险,养育了八路军后代。她们是伟大的英雄群体——“太行奶娘”。</p> <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武乡县县长武光清赠给抗属任永富的“抗战动臣”牌匾。</p> <p class="ql-block"><b>表彰英模</b></p><p class="ql-block">图、1944年2月,晋察成抗日根据地第一届群英大会上,战斗英雄邓世军(左),民兵英雄“爆炸大王”李勇(右)和拥军模范戎冠秀(中)合影。</p><p class="ql-block">图、1945年1月。太岳军区和行署在山西省沁水县联合召开群英大会。</p><p class="ql-block">图、朱徳、彭德怀授予太岳区群英大会的锦旗。图中站在錦旗旁的是决死队第1旅战斗英雄胡尚礼。</p><p class="ql-block">图、太岳区群英大会会场一角。</p><p class="ql-block">图、晋绥抗日根据地群类大会上各机关劳模合影。</p><p class="ql-block">图、1944年11月,太行抗日根据地第一届群英大会在山西省黎城南召开。</p><p class="ql-block">图、山东军区在滨海区召开第一次战斗英雄大会。图为与会代表合影、</p><p class="ql-block">图、太行抗日根据地劳动英雄李马保(左一).都二壶、李/达等被授予奖旗,</p><p class="ql-block">图、纺织英雄石榴仙。</p><p class="ql-block">图、杀死英雄、地雷大王、王来法。</p><p class="ql-block">图、1945年,拥军模范胡春花(前排左四)</p><p class="ql-block">图、参加太行抗日根据地妇女临时代表大会,</p><p class="ql-block">图、到会的3位战斗英雄观看缴获的日军重机枪。</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的援助</b></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时期,广大海外侨胞以一腔热血投身祖国神圣的抗战事业,特别是对鏖战在华北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将士,给予了极大的同情与支持。他们与祖国人民一道,共同谱写了海内外中华儿女同仇敌忾.抗日御侮的壮丽篇章。</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正义事业也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许多国际友人辞别故土和亲人,远涉重洋,投身艰苦卓绝的华北敌后战场,与八路军将士并肩作战,用青春与生命在华夏大地上铸造了一座闪烁着国际主义光芒的不朽丰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海外华侨支援抗战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图、白求恩(前一)从延安东渡黄河,奔赴华北抗日前线。</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世界各国人民支援中国抗战示总图</b></p> <p class="ql-block">图、董必武(左)在武汉八路军办事处接受越南华侨献旗。</p><p class="ql-block">图、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左)在汉口接受美国旧金山华会捐赠给八路军的两辆救护车。</p><p class="ql-block">图、亚华侨捐赠给八路军的救护车。</p><p class="ql-block">图、1941年冬,周恩来(右三)、薑必武(右五)、邓颖超(右一)等与美洲爱国华侨司徒美堂(右四)及黄兴的夫人徐宗汉(右二)在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红岩村合影。</p><p class="ql-block">图、1940年5月,南洋华侨领袖陈嘉庚到达延安慰与考察,受到延安军民的热烈欢迎。</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图、悼民族女英娛李休同志</span></p><p class="ql-block">图、八路军第 120师第 6支队骑兵营教导员、晋绥抗日根据地第 11 专署秘书主任、印度尼西亚归侨李林烈士和中共中央妇女委员会悼词</p> <p class="ql-block">图、毛泽东、朱德.周恩来.杨尚昆、聂荣臻等在延安会见中外记者参观团。</p><p class="ql-block">图、英国友人林迈可教授(中坐者)给晋察冀军区无线电技术高级训练班的学员讲课。</p><p class="ql-block">图、美国著名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立左五)到达河北省邯单时.受到解放区军民的热烈欢迎。</p><p class="ql-block">图、苏联医生阿洛夫在给八路军伤员做手术。</p><p class="ql-block">1937年10月,朱德(右)在山西省盂县上社镇会见美国作家史沫特莱(左)。</p><p class="ql-block">图、1940年9月,贺龙(前排右一)、关向应(前排左一)在山西省兴县李家湾会见苏联塔斯社驻晋绥抗日根据地记者别罗夫(前排中)。</p> <p class="ql-block">图、1939年12月,朱德在八路室总部会见德国医生汉斯•米勒(右五)和印度医生柯棣华(右二)等人。</p><p class="ql-block">图、1937年底,美国驻华武官卡尔逊(左一)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考察时.在聂荣臻(中)陪同下参观五台山寺庙,受到抗日僧众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第六部分</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举行全面反攻</b></p><p class="ql-block"> 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夺得最后胜利的前夕,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大会号召解放区军民继续进行战略反攻。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放原子弹和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加速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进程。八路军遵照中共中央和延安总部的命令,向攻占区举行全面反攻,歼灭拒降之敌,解放了大片国士,为夺取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p> <p class="ql-block">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中共七大胜利召开</b></p><p class="ql-block"> 1945年4月至6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上,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朱德作了《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会议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系统地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制定了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新民主主义新中国的路线,选出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中共七大会址一一延安杨家岭大礼堂。</p><p class="ql-block">图、中共七大期间,毛泽东(中)、朱德(右)、何长工(左)在一起。</p><p class="ql-block">图、中共七大期间,毛泽东、周恩来和部分八路军代表在一起。左起:叶剑英、毛泽东、邓发、陆定一.佚名、聂荣臻、周思来、陈 庚。</p><p class="ql-block">图、参加中共七大时.聂荣臻(左)、罗瑞卿(右)在延安杨家岭大礼堂会场。</p><p class="ql-block">图、中共七大期间.彭德怀(左起)、朱德、叶剑英.聶荣臻.陈毅在延安合影。</p><p class="ql-block">图、刘伯承(前左起)、吴玉章,徐特立</p><p class="ql-block">等在中共七大会议上。出席中共七大的主席团成员。</p> <p class="ql-block">图、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会议上讲话。</p><p class="ql-block">图、朱德作《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p><p class="ql-block">图、1945年6月17日,中共七大全体代表及延安各界代表在中央党校大礼堂隆重举行中国革命死难烈士遍悼大会。</p><p class="ql-block">图、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军民游行,庆祝中共七大召开。</p><p class="ql-block">图、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p><p class="ql-block">图、周恩来作《论统一战线》的重要讲话。</p><p class="ql-block">图、任弼时在会上作重要讲话。</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全面反攻前的国内外形势</b></p><p class="ql-block">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苏联红军在东北抗日联军的配合下出兵中国东北,同中国军民一道对日作战。国际形势的剧变,为中国解放区军民全面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放原子弹。</p> <p class="ql-block">苏联红军出兵东北对日作战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举行全面反攻</b></p><p class="ql-block"> 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和延安总部的命令,华北敌后战场一面迅速集中、扩充部队,动员民兵和群众参战支前;一面向日军发出最后通牒。由于蒋介石国民党政府的阻挠,华北战场的日、伪军拒绝向八路军无条件投降,八路军各部队持续展开大规模全面反攻作战和歼灭拒降之敌。从1945年8月10日至10月10日,八路军共歼灭日、伪军 20.1万余人,解放县城以上城市200余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右)和八路军总司令朱德(E)在一起研究作战。</p><p class="ql-block">图、八路军全面反攻作战图1945年8月 1945年9月</p><p class="ql-block">图、八路军华北敌后战场大反攻指挥系统表</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山东军区部队</b></p><p class="ql-block">图、1945年8月23日,鲁中军区部队收复山东省博山县城。</p><p class="ql-block">图、山东军区骑兵队伍通过厌祝淄博解放的凯旋门。</p><p class="ql-block">图、1845年8月28日、鲁中,滋海军区部队配合作战,收复山东工业重镇周村。</p><p class="ql-block">图、1945年8月16日至9月11日,滨海,晋中军区部队发起临沂战役,图为部队进入临沂城。</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陕甘宁晋绥联防军部队</b></p><p class="ql-block"> 图、延安总都发布全面反攻命令后,晋绥军区司令员吕正操向部队作进军察哈尔、热河的动员报告。</p><p class="ql-block">图、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贺龙(左一)与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右一)在绥远省卓资(今属内蒙古自治区)会师时在一起交谈。</p><p class="ql-block">图、1945年8月13日,晋绥军区部队收复绥远省兴和县城(今属内蒙古自治区)后、列队入城。</p><p class="ql-block">图、1945年8月20日,晋绥军区部队收复绥远省东部重镇集宁(今属内蒙古自治区)后.集宁人民与部队举行联欢大会。</p><p class="ql-block">晋绥军比部队沿黄河向察、绥地区进车。</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晋冀鲁豫军区部队</b></p><p class="ql-block">图、河南省滑县战斗后,晋冀鲁豫军区某部6团2营战斗英雄合彩。</p><p class="ql-block">图、1945年8月25日、晋冀鲁豫军区部队收复山西省武乡县城(即段村):</p><p class="ql-block">图、太行军区第1军分区部队主动出击平汉线。图为部队攻克西临城县冯村车站。</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路军一部挺进东北</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八路军发展壮大统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欢庆胜利</p><p class="ql-block">图、发展壮大的八路军骑兵</p><p class="ql-block">图、发展壮大的八路军步兵。</p><p class="ql-block">图、太行军区第八军分区为抗战胜利举行祝捷大会</p> <p class="ql-block">图、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后军民一起联欢,</p><p class="ql-block">图、八路军某部与张家口市人民,共同举行抗战胜利大会</p><p class="ql-block">图、发展壮大的民兵队伍</p><p class="ql-block">图、山东解放区人民欢庆抗战胜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b></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对敌作战近 10万次,毙、伤、俘日、伪军125 万余人。共有 34 万八路军将士血洒疆场,为国捐躯。其中,团职以上干部880 余人,旅职以上干部140余人。至1945年9月3日,八路军部队已发展壮大到 102万余人,在华北地区创建了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山东等总面积达 63万平方公里、人口近 7000余万的解放区,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日本无条件投降</b></p><p class="ql-block">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召开御前会议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向盟国投降。</p> <p class="ql-block">图、1945年9月2日,在东京湾美军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p><p class="ql-block">图、1945年9月9日,在南京举行中国战区日本投降仪式。图为中国战区日本投降代表、中国派遣军总参谋长小林浅三郎(左)呈递投降书</p> <p class="ql-block">图、华北敌后战场投降的侵华日军序列表</p><p class="ql-block">图、向八路军投降的日军一部。</p><p class="ql-block">图、日本军队向八路军缴械投降。</p> <p class="ql-block">展览中油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结束语</b></p><p class="ql-block"> 八路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坚持华北抗战的主力军。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持人民军队的优良作风,全面加强各项建设,发展壮大至102万余人,对敌作战近10万次,消灭日、伪军 125万余人,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和卓越贡献。</p><p class="ql-block"> 八路军和太行人民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培育和铸就了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万众一心、敢于胜利,英勇斗争、无私奉献的伟大的太行精神。太行精神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凝聚着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是伟大抗战精神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永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p><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重温八路军的光辉历史,就是要继续发扬老八路光荣传统,与时俱进地弘扬太行精神,始终保持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的忠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始终保持知难而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蛤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p> <p class="ql-block">80 年前的今天✨​</p><p class="ql-block">无数英雄用热血染红了山河​</p><p class="ql-block">用生命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p><p class="ql-block">那些在枪林弹雨中冲锋的身影​</p><p class="ql-block">那些在饥寒交迫中坚守的脊梁​</p><p class="ql-block">都化作了民族精神的火种🔥​</p><p class="ql-block">代代相传,生生不息!​</p><p class="ql-block">如今的盛世繁华​</p><p class="ql-block">是他们用牺牲换来的勋章🏅​</p><p class="ql-block">我们站在和平的土地上​</p><p class="ql-block">更要铭记历史,致敬英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