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8月2日,从新郑机场启程飞往大连,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旅程,更是东北之东团队游的前奏。姑娘对大连的海鲜情有独钟,特意安排了周末两天与她共赴一场舌尖上的盛宴,心中满是期待😁</p> <p class="ql-block">东北行,首站锁定大连!🌊</p><p class="ql-block">三十多年后再临这座滨海之城,入住老城区,记忆中那个曾令人仰望的“高大上”大连,如今似乎褪去了些许摩登光环……</p><p class="ql-block">但!味蕾的惊喜却远超预期!😋</p><p class="ql-block">两天暴走五万步,穿梭于街巷之间;</p><p class="ql-block">四顿地道美食,吃出满满的幸福感!</p> <p class="ql-block">在姑娘的带领下,刚下飞机便直奔菜市场,亲身体验大连特色——生吃海胆。新鲜的海胆在阳光下泛着光泽,令人跃跃欲试。</p> <p class="ql-block">处理干净的海胆,不仅外观诱人,入口更是鲜甜滑嫩,仿佛将整片海洋的精华浓缩于舌尖,令人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正宗的东北锅包肉外酥里嫩,酸甜适口;鲅鱼煎饺则皮薄馅足,鲜香四溢,每一口都是地道东北味。</p> <p class="ql-block">午餐的这家店虽价格不菲,但人气爆棚,座无虚席,可见其美味程度早已口耳相传。</p> 星广光场的啤酒节 <p class="ql-block">8月3日清晨,早早步行至地铁站,准备前往老虎滩公园。虽然公园如今已变成多个海洋馆的集合地,对这类项目兴趣不大,便决定只在门口稍作停留。三十年前的记忆早已模糊,如今的大连早已焕然一新。</p> 路过劳动公园门口打个卡 地铁站里可以对话的机器人 <p class="ql-block">老虎滩边的渔人码头,如今已成为网红打卡地,海风轻拂,游人如织,是感受大连滨海风情的绝佳去处。</p> <p class="ql-block">始建于19世纪末的大连“俄罗斯风情街区”,位于胜利桥北团结街,是大连第一条具有俄罗斯风格的街区。全长约500米,两侧保留着22栋历史建筑。最北端是沙俄时期的“达里尼”市政厅旧址,南端东侧则是东清轮船会社旧址,现为大连美术馆。烟台街建筑群中的28栋建筑,其中25栋为沙俄租界时期德国设计师所设计,风格融合了折衷主义与德国民居特色……</p> <p class="ql-block">为了品尝那款限购每人两个的海胆水饺,姑娘花30元请人帮忙提前排队(如今真是什么职业都有啊😅)。其实水饺价格并不昂贵,9元一个,个头如小包子般饱满,一口咬下,鲜味十足。</p> <p class="ql-block">30年前的大连 vs 30年后的大连,住在老城,感受城市变迁🤔城市的气质或许已悄然改变,但美味却始终如一🍤</p><p class="ql-block">两天暴走五万步,四顿美食,浓缩成一段小视频,记录这段舌尖与脚步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姑娘因周一需上班,下午便踏上返程。我们则继续前往大连的东关街,探寻这座城市更深层的历史印记。</p> <p class="ql-block">东关街,是大连现存的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之一,位于西岗区日新街道。街区东起英华街,西至市场街,南抵黄河路,北达长江路大桥洞,占地约0.45平方公里。始建于1905年日据时期,原为沙俄划定的“中国区”,后因日本设立东部关卡而得名,民间亦称“小岗子”。街区内多为20世纪20年代建造的日式仿欧风格联排住宅,雕花拱窗与花岗岩门楣是其标志性特色,整体布局保留了棋盘式格局……</p><p class="ql-block">这里曾是大连民族工商业的发源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大龙街、新开路为核心,聚集了2000余家商铺,涵盖杂货、油坊、餐饮等多个行业,孕育出顺兴铁工厂、华春照相馆等本土企业,同时也是大连红色文化的起源地之一。街区内的康德记西栈、四云楼、幸福大院、博爱医院等历史建筑,见证了这座城市百年来的沧桑巨变。</p> 仍然保留的大连有轨电车 <p class="ql-block">大连第二天(8月3日)的暴走记录,脚步不停,收获满满🥱</p> <p class="ql-block">8月4日上午,告别大连,启程前往下一站——沈阳,东北之行仍在继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