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梭布垭石林风景区位于恩施市太阳河乡境内,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基于地方传统文化悠久,誉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山民歌之乡。梭布垭石林形成于4.6亿年奥陶纪时期海底,海底面貌清晰,形似远古迷宫,被誉为“世界第一奥陶纪石林”,整个石林堪称一座远古地质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整个梭布垭石林外形象一只巨大的葫芦,四周翠屏环绕,群峰竞秀,怪石丛生。现己开发青龙台、莲花寨、磨子沟、九尤汇4片区及沉浸式体验区山海经。由于时间关系及观赏过多地的喀斯特地貌,景区特色大同小异,我们将只去莲花寨和磨子沟景区。</p> <p class="ql-block">梭布垭石林、恩施腾龙洞、广西桂林、云贵高原等地都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其形成经历了海洋沉积、地壳抬升成陆地、外力侵蚀破坏三个阶段。梭布垭石林的具体形成过程:古海洋生物遗骸沉积形成巨厚石灰岩(约4.6亿年前至奥陶纪);地壳运动抬升沧海变陆地(奥陶纪至0.6亿年前的新生代);大自然(水、二氧化碳、重力)鬼斧神工般溶蚀、切割、崩塌而最终形成如今的地质奇观(0.6亿年前至今)。</p> <p class="ql-block">喀斯特地表溶蚀地貌发育顺序:溶沟—石芽—石林—峰丛—峰林—孤峰—残丘—溶蚀平原(坝子)</p> <p class="ql-block">莲花寨:因石林入口区域的层叠石柱形态似莲花花瓣而得名。该广场叫女儿会广场,名称源于土家族传统节日文化,每年举办女儿会,包括对歌、舞龙、摔碗酒等仪式,也是节庆表演的主场地。</p> <p class="ql-block">象形石“巴王椅”</p> <p class="ql-block">莲花寨景区的石头,很多有着美丽的“溶纹”形态。</p> <p class="ql-block">钟馨石:倒垂石柱形似钟体,轻扣石柱基座可听见钟馨般的响声,故称钟馨石。</p> <p class="ql-block">神虎含玉:形如张开的虎嘴含着玉石,相传廪君化身白虎;深入幽冥寻得女神魂魄,聚于白玉,含玉复活盐水女神。</p> <p class="ql-block">托举巨石:人类以微小身躯对话亘古,彰显生命韧劲。</p> <p class="ql-block">惊叹触石:自然以石纹低语,唤醒人类族群记忆。梭布垭石林在土家语中称“索布垭”(意为“三个垭口”),这两张照片恰好捕捉到土家族“三分人、七分神”的朴素哲学——人既需要奋力搏击自然(托举),更需要敬畏天地灵性(触石低语),完美诠释武陵山区人地共生的生存智慧。</p> <p class="ql-block">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南门关”</p> <p class="ql-block">灵光开窍:石缝略开小口,阳光照谢,犹如神明降临,灵光乍现。</p> <p class="ql-block">顶天立地:不足几米的石头支撑着千斤重的石头万年不倒,也称作“千斤顶”。</p> <p class="ql-block">一首男人的歌:男人就要撑起一片天,要做就做顶天立地的男子汉。</p> <p class="ql-block">莲花台:石灰岩层被挤压、溶蚀后残留的特殊地貌,视觉上酷似一朵巨型石莲,相传为咿罗娘娘及其坐下侍女的修炼之地。</p> <p class="ql-block">石头顶上长有树木,像戴了帽子,因此梭布垭石林有“戴帽石林”的美称。</p> <p class="ql-block">磨子沟景区以溶洞和天然石缝为主,这里鸟语花香、集飞流、悬树、吊石、奇岩、异峰、峡谷于一体,这里的一峰一石、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是自然雕琢的精品。因为土家祖先傩公傩婆在此定情,所以这里是土家的发源之地,古老爱情归属之所。</p> <p class="ql-block">犀牛沟是造山运动的时候,因山体运动而形成的一条天然地缝,全长400米,深39米,这里年平均气温只有16摄氏度,是避暑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318此生必驾”与自然景观形成反差,提示着此地己成为人类探索自然之路上的重要标记点,成为难忘旅程的地标。</p> <p class="ql-block">涂邃逼仄的峡谷,被光点亮的翠绿苔藓岩碧,蜿蜒而上的人群,耀眼的光束与“一线天”,这幅画面本身就引发观者对地质成因的好奇和对亲身体验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沿着湿滑、崎岖的石阶向上攀登,每一步转弯都可能遇到新的景致,犹如进行一场自然的寻宝之旅。</p> <p class="ql-block">神龟驮经</p> <p class="ql-block">在传统社会中,青年男女的婚恋往往受限,土家族对歌则成为独特的“爱情通道”一青年男女隔山隔水以歌互诉衷肠,歌声跨越地理与礼法的障碍,让情感表达既自由又含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