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乙巳初秋,河东的秋老虎还在发着余威,运城市作协组织部分作家到贾平凹的故乡陕西商洛棣花古镇参观采风。上午,穿过中条山20华里的隧道,越过横亘南北的黄河大桥,绕行在秦岭的崇山峻岭间,山山水水,不时有小雨凑兴,烟雾缭绕,感觉很美。</p><p class="ql-block">棣花镇位于商洛市丹凤县,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的出生地和文学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地。这座古镇因贾平凹的作品而广为人知,尤其是他的小说《秦腔》《高兴》等,都深深植根于这里的风土人情。</p><p class="ql-block">古镇上有贾平凹文学艺术馆,展示了贾平凹的手稿、著作、书画作品等,是文学爱好者的必访之地。一处小院邪门,一畦菜蔬井台,一块丑石坐化,似乎都有禅意。此外,古镇的许多场景都能在他的作品里找到影子。这个邪门里,他的弟弟坐在那里授书,我们惊异于他们的神韵很像。</p><p class="ql-block">棣花古镇曾是商於古道(古代长安通往东南的重要商道)上的重要驿站,历史悠久,保留了不少明清建筑风格的老街、古民居和石板路。</p><p class="ql-block">棣花老街古色古香的街道,两旁是传统商铺和茶馆,虽为现代人造,也充满陕南风情。棣花人都在消费者贾平凹,棣花养育了贾平凹,贾平凹反哺了棣花。我们在这里感受到浓厚的乡土气息。 </p><p class="ql-block">下午, 我们游了清风街,宋金街,以及经纬分明的二郎庙地标,一座历史悠久的道教庙宇,见证了古镇的沧桑变迁。 </p><p class="ql-block"> 千亩荷塘游人如织,荷花盛开,随风飘舞,烂漫了整个棣花古镇。渲染了贾平凹的很多作品,在城乡之间,赋予许多故事人物的巨大隐喻。</p><p class="ql-block"> 古镇保留了陕南的传统民俗,如秦腔表演、社火等。当地特色美食包括商洛搅团、浆水鱼鱼、核桃饼、丹凤葡萄酒等,充满乡土风味。</p><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灯火阑珊,星星点灯,我们在罐罐茶庄围桌而坐,畅谈文学的写作体会。有几位大咖成绩斐然,令人感佩。我汇报了自己几年来所做的工作,故乡总像一块巨大的磁场,在排斥与吸引的两极游走,汲取生命的营养,滋养生命的不断成长。给年轻的文学爱好者一定的启迪,希望有所教益。</p><p class="ql-block">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作家也有自己的故乡。贾平凹说,我的故乡在商洛山的棣花,那里是我的根,我的文学源泉。</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贾平凹故居商洛棣花返回,到洛南县,苍茫大山间,洛水,山水相依,山脉如黛,这个黛不是形容,真是发黑,蓝烟紫气,风景如幻。文字工作者参观仓颉博物馆,号称汉字故里,也算认祖归宗。经典名帖,行草隶篆,历史渊源,都是文化,可惜规模如天宫,多为人造,缺少真正岁月淘洗的古名帖,令人遗憾。</p><p class="ql-block">参观完毕,再奔华阴,在大山悬崖峭壁间,大山壁立,洛水绕行,伴着公路,河间滚石巨如卧牛。我们感叹这世间造化。车行一宽敞处,驻车,戏水、寻石。石头和人,似乎也有缘分,千年修行,万年思想,在何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就那么合适地与某个人相遇了!最终,我在奔淌的洛河水里淘得一块文化石,上面的文字似乎是千万年间的造化,似水,似木,似人,好像是专门为我而生,水木人生,禅意绵绵。从此,我们成为知己恋人,跟上他或她,出得厅堂,附庸风雅,陪伴一生。那水,哗哗流淌,人们站立水中,被他轻抚,享万般宠爱,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撑灯时分,我们顺利返回河东烟火之城!</p><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18日记录<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