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敢有的画家梦(2):童年记忆里的年画

徐庆举

<p class="ql-block">  每个人都有对童年的记忆。在我的记忆中,小时候特别盼过年。别的小伙伴盼过年,是因为可以穿新衣服,可以吃点好的,可以放鞭炮,而我的兴奋点多了一条,那就是一到过年,村里的供销社就开始卖年画,我就有可看的了。</p> <p class="ql-block">旧年画(选自网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的农村文化生活非常贫乏,只有过年的时候,这些年画才让生活有了那么一点色彩。</p><p class="ql-block"> 村里的供销社和我家在一排,就隔着三幢房子。每到春节前,供销社的工作人员就把各种图案的年画用夹子固定在一根高高悬着的铁丝上,形成一长溜儿,显得特别喜庆。我每年特别盼着这一刻的到来,就跑到供销社一张一张地看。记得那些年画中有伟人毛主席的头像,有画家刘继卣画的狮子,有反映农村生活场景、吉庆寓意等内容的工笔画,也有描绘祖国山河的国画,等等。当然,画家的名字和工笔画的称谓我是长大后才知道的。</p> <p class="ql-block">旧年画,刘继卣笔下的狮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旧年画(选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旧年画(选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这些年画差不多都是一个尺寸,以竖幅居多,我看不够,又怕人家觉得我奇怪,所以看一会儿就走,然后找机会再去看。我记得有时还会换一批,我就盯着去看。</p><p class="ql-block"> 我不记得年画多少钱一张了,只知道那时家里穷,没有多余的钱去买年画,我只有在供销社里一饱眼福了。不过那时还有一个看年画的地方,就是走亲戚和串门时。那时候,过年贴一两张年画,对于农村人来说也是一个习惯。我到亲戚家和邻居家拜年,一定先看他们家贴了什么年画。</p> <p class="ql-block">旧年画(选自网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旧年画(选自网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家后来也是贴过年画的。那时我父亲为村里的铁工厂跑业务,总去城里。过年时,城里的商店卖的年画可比村里供销社卖的丰富多了,父亲就从城里买年画回来。我记得有一年父亲买回两张年画,一幅画的是戴着红领巾的几位少年跟着农民伯伯摘西红柿,人物形象很生动,画面色彩很亮丽,我很喜欢。另一幅是山水画,有石有松,线条灵动,笔墨简练,意境幽远,我更是喜欢。这些评价此画的词也是我现在才说得出来的,那个时候只是单纯地喜欢,说不出所以然来。这张画贴在墙上,每每夺我的目光。</p><p class="ql-block"> 我开始画画后,大姐对我说,咱爸就喜欢山水画,每年买年画都有一张山水。而我也是偏爱山水,这也遗传!</p> <p class="ql-block">旧年画(选自网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旧年画(选自网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过年贴年画、看年画,是我小时候最深刻的记忆。当下一个年来临时,旧画被新画取代了,日子就这样更替地过着。写到这里,我突然有了巨大的遗憾,那时就不曾想着把换下来的年画保存下来。转念一想,那时的年画都是用浆糊粘到墙上的,一揭就破了,也无法保存啊。</p><p class="ql-block"> 前两年,我在一个旧物摊上看见有卖旧年画的,就买了几张收藏起来。对我来说,收藏的不是画,而是一种记忆。(待续)</p> <p class="ql-block">我的山水画</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