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作者/黄振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信阳抗战故事多 一寸山河一寸血</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潢川抗日保卫战的贡献与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 ◎黄振国 </span></p><p class="ql-block"> 今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此,党中央、中央军委日前决定:届时将在北京天安门举行隆重的庆祝大会和盛大的阅兵式,以此来纪念抗战的伟大胜利,弘扬抗战的伟大精神。我们信阳地处淮河南岸,大别山北麓,自古以来就是战略要地。抗日战争八年,在这片热土上发生了很多激烈的战斗,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现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把我多年来所收藏的抗战史料,重新摘要整理发出,以此来回望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本期摘要整理转发我的好友、潢川党史和史志办主任陈国太同志的一篇文章——《潢川抗日保卫战的贡献与影响》,以飨读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潢川抗日保卫战的贡献与影响</b></p><p class="ql-block"> ◎陈国太</p><p class="ql-block"> 1938年9月,在大别山北麓的潢川,张自忠将军指挥国民党第59军与共产党领导的广大豫南人民一起,用热血和忠诚书写了不畏强敌、威武不屈的英雄史诗。</p><p class="ql-block"> 1938年5月,日军侵占徐州后,立即分兵向淮河和长江流域推进,企图歼灭中国军队主力,一举攻占武汉三镇,迫使中国政府屈服投降。</p><p class="ql-block"> 日军一路由六安、固始、光州(潢川)、进攻信阳,迂回武汉以北。总计日军参战兵力为九个步兵师,两个步兵旅和两个坦克团、一个骑兵旅,共约25万人。另有120余艘舰艇、300多架飞机配合作战。</p><p class="ql-block">8月22日,华中派遣军司令畑俊六命令第二军自集结地合肥开始行动,战略部署是:“当击败途中驻在之敌后,应首先占领光州(潢川)商城一线,尔后向信阳方面及汉口北侧地区前进。”8月29日,日军第二军的北路和南路攻占六安、霍山,分别向固始、商城推进。9月2日,日军把进攻的矛头首先指向潢川、商城一线。因为占领了潢川、商城这两个地区,西可以进攻信阳,截断平汉路,南下可以突破大别山区,直接威胁武汉东北方。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日军兵分两路,一路为第十三师,先攻六安,再取商城,然后驱师向南直逼麻城,与在鄂东的敌人遥相呼应;另一路为第十师,由安徽正阳关向河南固始、潢川、罗山、信阳进犯,进一步截断平汉路,再南下攻击武胜关和平靖关。</p><p class="ql-block"> 徐州突围以后,李宗仁因病赴武汉治疗,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由白崇禧代理。8月16日,白崇禧将第五战区部队划分为左、中、右三军。张自忠的五十九军划属于左翼军,归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指挥。左翼军共辖8个军,任务是固守黄麻以北大别山阵地及信阳,策应武汉守军作战。五十九军参加豫南大别山麓的作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9月6日,日军攻陷固始。7日,日军第十师团沿潢固公路气势汹汹直奔潢川县春河集而来,欲雪台儿庄战败之耻。第十师,正是在台儿庄战役中被中国军队打得七零八落、歼灭大部的矶谷师团。徐州会战后,师长矶谷因为吃了败仗,败军之将“有损皇军荣誉”而被日军最高统帅部撤职,调到预备役。改任筱冢义男中将为第十师师长。下辖:第八旅,旅长冈田资少将,所属第三十九团团长太田米雄上校、第四十团团长西大条胖上校;第三十三旅旅长濑谷启少将。所属第十团团长毛利米广上校、第六十三团团长福荣员平上校;骑兵第十团团长桑田贞三中校,工兵第十团团长小野行守上校,野炮兵第十团团长谷口春治上校,辎重兵第十团团长前野四郎上校。另外配属伪军刘桂堂部约3000人,总兵力2.8万人。 </p> <p class="ql-block"> 潢川位于信阳正东,是日军进犯的必经之地。潢川扼守大别山门户,是国民党第九区首府,战前潢川专区是桂系军阀曾经长期经营和围剿红军的地盘,被视为桂系心腹之地。白崇禧命令张自忠率领五十九军立即开赴潢川布防,阻敌西进。至少要坚持到9月18日,以掩护胡宗南等部在信阳、武胜关等地布防。</p><p class="ql-block"> 奉命迎战的张自忠部:第二十七军团,军团长张自忠,副军团长李文田,参谋长张克侠;第五十九军,军长张自忠(兼);第三十八师,师长黄维纲;第一一二旅,旅长李九思;第一一三旅,旅长李致远;第一一四旅,旅长董升堂;第一八〇师,师长刘振三;第二十六旅,旅长张宗衡;第三十九旅,旅长安克敏;骑兵第十三旅,旅长姚景川。张自忠的第二十七军团全军总兵力两万余人。</p><p class="ql-block"> 潢川一带一马平川,缺少屏障,易攻难守。显然,在此地设防仅仅守城和正面防御是不够的,还需要注意侧翼的安全,以防敌人迂回从侧后攻击或包围。</p><p class="ql-block"> 日军主力动用陆海空三军力量从东、北、西三面立体合围潢川,步步紧逼。潢川保卫战是一场艰苦卓绝、惊心动魄的保卫战,日军首次在各个战场大规模使用毒气弹。张自忠则命令59军守军在城东边的春河集、官渡河、七里岗三条防线上严防死守,寸步不让。</p><p class="ql-block"> 根据实地的情况,张自忠以一八〇师独立第三十九旅安克敏部,正面固守潢川城;以独立第二十六旅张宗衡部守城东七里岗一线;以三十八师一一三旅推进至潢川春河集,先头阻敌;以三十八师主力配置于城西二十里铺(寨河铺,今堡子口)地区,担任预备队,防止日军沿寨河北上迂回潢川以西;以三十八师一部兵力对潢川西北息县方面实施警戒;军指挥部设于城西任大庄(即任围孜,今清水湾小区新区一带)。 </p><p class="ql-block"> 五十九军官兵多系山东、河北和豫北的子弟,对豫南、鄂东阴霾潮湿的气候很不适应,加上多日行军疲惫得很,身体抵抗力减弱,时值秋天又正是蚊虫肆虐的季节,所以患染恶性疟疾的官兵不少,军中医疗设备、药品均缺乏,尤其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阿司匹林极少,甚至奎宁丸也供应不够,以致每天都有官兵死亡,严重影响战斗力,连张自忠也染上疟疾。但军情紧急,张自忠严令部队不顾一切朝潢川开进,终于抢在敌军之前到达布防。</p> <p class="ql-block"> 9月7日,刚刚攻占固始的日军第十师冈田支队,当天抵达潢川春河集。便遭到三十八师一一三旅的迎头痛击,双方连日展开激战。</p><p class="ql-block"> 9日晨,五十九军刘振三率一八〇师在毛集附近,突袭了由淮河岸边踅孜集窜至上油岗的日军,使敌遭重创,伤亡甚众。</p><p class="ql-block"> 10日,一八〇师又与上油岗之日军在陈营子、周寨一带展开激战,双方伤亡颇多。</p><p class="ql-block"> 11日,奉命在春河集附近阻击的三十八师,正面受到日军的全面进攻,官兵顽强坚守,时有出击。后在日军猛烈炮火的轰击下,三十八师左翼阵地被摧毁,二二四团牺牲殆尽,其他守军伤亡过半。11日晚,冈田支队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突破了一一三旅的阵地,占领春河集,但次日又在官渡河至黄寺冈遭到独立二十六旅的猛力抵抗,双方形成拉锯式争夺战,冈田支队伤亡惨重,已失去续攻能力,不得不停止攻击,在此等待师主力到达。</p><p class="ql-block"> 张自忠趁日军阻于春河集之际,督令各部加紧赶筑防御工事,并给全军下达手谕,勉励官兵们要不惜一切牺牲,与阵地共存亡。他还对守城的独立第三十九旅旅长安克敏说:“你要死守潢川,潢川就是你的棺材。”安克敏向全旅传达了军团长的谕令后,命令把县城的四门堵死,以示与城池共存亡的决心。 </p><p class="ql-block"> 12日,国民党五十九军一八〇师和三十八师在黄寺岗与官渡之间重新布防。日军以飞机掩护,步炮联合部队2000余人向官渡猛攻,另步骑500余人进犯伞陂寺之古城,还有一部200余人窜进中途店。敌我双方连日激战。</p><p class="ql-block"> 14日,日军第十师主力濑川支队(由第三十三旅及师炮兵主力组成)进至黄冈寺。由于正面进攻难以奏效,日军改变战术,以小部兵力沿固潢公路作正面攻击;师主力则沿淮河西窜,向潢川以北、以西迂回。一方面继续增加进攻官渡日军,另一方面以猛烈炮火轰炸伞陂寺。敌又以步骑千余分别窜至余店、毛围孜和牛岗附近,一八〇师与敌展开血战。经过几天激战,敌我双方形成拉锯式争夺,相持不下。</p><p class="ql-block"> 14日夜,三十八师兵分两路勇猛出击,息县方面战况尤为激烈,双方均伤亡惨重。就在这时,潢川东面日军在20多架飞机和强大炮火掩护下,向我发动猛烈攻势。张自忠将预备队投入战斗,依托潢川城东七里岗坚固阵地顽强抗击日军攻击。双方激战两昼夜,战线呈对峙状态 。这样,潢川东、西、北3面均发生激战,只有城南指挥部方向相对平静。</p><p class="ql-block"> 15日晨,潢固公路上的日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我三十八师发动猛攻。15日中午,突有日军骑兵一部向潢川城南迂回,突袭五十九军指挥部。保卫指挥部的部队只有一个手枪营,情况十分紧张。为保指挥中心的安全,有人建议把军部南移。张自忠深知,此时移动军部,不仅影响士气,且将失去守城部队的唯一退路,因而坚决不允。他一面指挥手枪营抵抗来袭之敌,一面调独立二十六旅六七八团赶来增援,经半天激战,终于将敌人击退。日军连日进攻不能奏效,并且遭到惨重伤亡,难以前进一步。这对于日军第十师来说,可以说是自台儿庄战役以来遭遇到的又一次严重挫折,筱冢、濑川、冈田都十分震惊。再拼下去,说不定第十师会又一次丧失战斗能力,筱冢有可能重蹈他的前任矶谷的下场。恼羞成怒的筱冢,便不顾国际公约禁止使用化学武器的协定,竟惨无人道地大量施放毒瓦斯弹,导致我官兵大量伤亡。 </p><p class="ql-block"> 15日,日军攻陷潢川西北的息县城,并继续向罗山进犯,企图切断五十九军退路的信(阳)潢(川)公路。对五十九军形成前后夹击。针对敌人新的动向,张自忠遂改变部署,命三十八师向西北方向出击,其中一路以一一二旅、一一四旅向占领息县之敌攻击;另一路以一一三旅二二三团向潢川以北十五里铺出击,阻止后续日军由此增援息县;以独立第二十六旅及一八〇师直属部队为军预备队,配置于潢川;军指挥部由城西任大庄移至城南陈庄。 </p><p class="ql-block"> 16日,敌倾全力围攻潢川,张自忠将军指挥五十九军三十八师和一八〇师在县城四周全力防御,浴血苦战。16日清晨,七里岗阵地失守,日军开始攻击潢川城,战况急剧恶化。日军以密集炮火猛烈轰击潢川城,并以飞机向城内投掷毒气弹。紧急关头,张自忠拒绝幕僚的极力劝阻,带领刘振三师长和军指挥部毅然进入潢川城督战,士气大振。全城伤亡不断增加。刘振三师长两次中毒昏迷。张自忠命军需处迅速给守城官兵,每人发日光皂两块,白毛巾一条,以毛巾浸吸肥皂水遮掩口鼻,坚持战斗。同时,命黄维纲师长派出有力部队进出仁和集、双柳树、桃林、春河集,对敌实施袭扰,以牵制攻城之敌。16日午后,日军第十师集中几乎所有野炮和重炮,向潢川城发动几天来最为猛烈的轰击,毒气弹施放也增加数倍。全城硝烟四起,毒气弥漫。炮击过后,以步兵发起冲锋,但都被我军击退。</p><p class="ql-block"> 17日,日军又以2000步骑、炮6门,进犯西关。往复拼杀至17日中午,城北、城西角均被敌炮摧毁,日军步兵蜂拥入城,潢川岌岌可危。张自忠命士兵上好刺刀,与敌展开肉搏战,并下令组织敢死队,发起反冲击,杀得昏天黑地,异常惨烈,死命锁住日军突破口。下午3时,敌以密集炮火攻城,同时再次大量施放毒瓦斯和烟幕弹,全城烟雾弥漫,守城官兵多数昏迷。5时许,县城西关城墙被敌炮火炸塌,敌乘缺口冲入,当即发生巷战。守军自军团长以下莫不身先锋镝,迭行逆袭,致敌遗尸累累,护城河水尽赤。夜11时,敌后续部队大增。</p><p class="ql-block"> 面对日军攻入城内的险恶局面,张自忠一面组织敢死队发起进攻,将日军突破口堵住,切断日军突入城中,将城内外日军分割成二,一面指挥官兵对冲入城内的日军全力歼灭,一番激战,终于将城外日军堵住,冲入城内的日军被我全歼。 </p><p class="ql-block">豫东南重镇潢川城经过连日战火纷飞,已然几乎全毁,墙倒屋坍,烟火余烬,横尸累累,血迹斑斑。 军部指挥电台也被敌炮摧毁,使得与战区联络中断达两天之久。 </p><p class="ql-block"> 18日,潢川西北之日军,从息县分兵攻击罗山县城,切断了五十九军向西的退路。而此时五十九军已坚守潢川12昼夜,完成阻击日军至18日的任务。 </p><p class="ql-block"> 19日凌晨,张自忠下令部队趁夜向南撤退,拟转至潢川西南光山以南山区占领阵地,继续阻敌南犯。 </p><p class="ql-block">为此,他冒着危险,亲率手枪营和独立二十六旅七一五团,在潢川城十八里铺以南占领阵地,掩护全军撤退。 </p><p class="ql-block"> 日军一部跟踪追击,张自忠指挥部队向敌猛击。经三小时战斗,敌抵抗不住,向罗山败退。我军趁机摆脱敌人,安全撤退。</p><p class="ql-block"> 三十九旅撤出潢川城时,四门都已被日军堵住,安克敏旅长命令战士挖开城墙突围而出,大出敌人意料之外,竟然来不及堵截,任独立三十九旅安然突围而出。 </p> <p class="ql-block"> 潢川战役,五十九军在没有任何援助的情况下,孤军奋战,阻击日军12天,歼灭日军第十师约3000人,自身伤亡达4000人,其中四位营长阵亡。在山东临沂作战元气大伤之后,五十九军能取得如此战果,令许多友军瞠目咋舌,也使日军惊惧不已。日军第二集团军广播承认:“皇军在潢川方面曾遭遇华军极强烈之抵抗,致蒙受巨大之损失。” </p><p class="ql-block"> 9月19日,刚刚回任的李宗仁致电蒋介石,呈请对张自忠予以嘉奖:“张军团长奉令防守潢川,与敌激战两周,其在潢川城的部队,被优势之敌包围,受毒气之攻击,犹能艰苦奋斗,不求增援,巧日始因伤亡过重,退出该城。该军团长尚能遵守命令,克尽厥职,殊堪佩慰,拟请钧座予以嘉奖。该军所缺兵额武器,并请准其提前补充,以资鼓励。” </p><p class="ql-block"> 9月20日,军政部次长林蔚在电文上批示:“如拟照准,交何总长、徐部长办理。”尔后呈蒋介石阅,蒋批示;“如拟。” </p><p class="ql-block"> 9月22日,蒋介石从武汉给在麻城的孙连仲、冯治安和立煌(今安徽金寨县)的于学忠发出特急电报,通报潢川激战情形,大大地将张自忠赞扬了一番:“潢川之役,张自忠部担任守备,自铣日(16日)以还,敌以炮火、毒气全线开始猛攻,该部攻守兼施,自军团长以次,莫不身先锋镝,抱必死之决心,敌乘炮击之效果冲入城内,巷战肉搏,迭行逆袭,一再击退,倭尸累积,流水尽赤。我虽伤亡亦重,然卒达成守至巧(18日)日之任务,良足矜式。该部师长刘振三,中毒2次,犹不稍却,尤堪嘉尚。该总司令、军团长等与荩忱或系久同袍泽,或则夙共疆场,闻鸡起舞,当与媲美,思齐之念,岂甘让着先鞭?务须严整纪律,振作精神,并须彼此切实联系,团结互助,协同动作,共灭敌寇。……” </p><p class="ql-block"> 五十九军从潢川撤退后,向经扶(今河南新县)转移,占领大别山隘口继续御敌,并留置一部于光山牵制阻滞日军。</p> <p class="ql-block"> 河南省抗战时共辖111县,先后有98县沦入日军的铁蹄之下,并大多在日军扶持下建立了伪政权。59军撤离后,中共潢川县党组织随即扛起了敌后游击战争的重任,坚持与侵略者作斗争,以至于日本反动派扶持的伪政权始终未能成立,潢川县依然掌握在人民手中。</p><p class="ql-block"> 在随后的“枣宜会战”中,张自忠1940年5月16日壮烈牺牲。他牺牲时是第五战区右翼集团军兼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中将加上将衔,张自忠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牺牲在疆场上的最高军事长官,也是整个反法西斯同盟当中牺牲的最高军事长官。</p><p class="ql-block"> 1940年8月15日,延安各界人士1000余人为张自忠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分别送了“尽忠报国”、“取义成仁”、“为国捐躯”的挽词。周恩来著文赞誉张自忠“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为我国抗战军人之魂”。</p><p class="ql-block"> 2009年9月10 日,张自忠被评为“100 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2014年9月,张自忠名列第一批 300 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谨以此系列文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回望抗战岁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铭记抗战历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缅怀抗战英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纪念抗战胜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弘扬抗战精神!</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2025年8月于茶城信阳</span></p> <p class="ql-block">附录:张自忠将军简介张自忠(1891—1940),山东临清人,济南法政专门学校毕业。1916年入冯玉祥部,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1933年3月参加长城抗战,在喜峰口抗击日军。后历任察哈尔省政府主席、天津市长、北平市长。1937年11月出任五十九军军长。参加徐州会战,立有战功,升任第27军团军团长兼59军军长。1938年8月投入武汉会战,在豫南潢川一带抗击日军。同年10月擢升第33集团军总司令,1940年5月参加湖北枣宜战役,在湖北宜城县南瓜店壮烈殉国,年仅49岁。他是在中国抗日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牺牲的最高军阶的将领,曾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2009年9月,张自忠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2014年9月,张自忠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黄振国,男,1952年出生,潢川县奚店村人。原任信阳市委副秘书长、市直机关工委书记、市政协常委、学习文史委主任等职。现系退休干部、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信阳市作家协会、诗歌协会名誉主席、《香港商报》特约记者。目前,已发表诗歌、文章600多首、篇,出版图书(自著、合著、编著)20多部。]附作者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