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酷暑 坚持服务

紫百合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最美是信仰的力量,</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最美是誓言的铿锵,</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最美是大爱的无疆,</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最美是你的名字在闪亮!</b></p> <p class="ql-block"><b>  6月20日、7月20日、8月20日,冒着高温酷暑,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全国劳模、上海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三师分会陶依嘉副会长带领劳模团队和三师分会部分人员,坚持在南京路开展学习雷锋便民服务。</b></p> <p class="ql-block"><b>  南京路学雷锋便民服务活动在与时俱进。现场是个大课堂,奉献爱心者多数是毫不利己,自买工具材料做着本职工作以外的技能,助人为乐;求助者多数是知恩图报有情明理的困难者……</b></p> <p class="ql-block"><b>  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全国劳模、三师分会副会长、南京路学习雷锋为民服务的发起人、组织策划者陶依嘉讲述今天服务活动的亮点。</b></p><p class="ql-block"><b> 左起:三师分会褚康龄名誉会长、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全国劳模、三师分会陶依嘉副会长、全国铁路劳模、三师分会副秘书长何颖。</b></p> <p class="ql-block"><b>  上海市十佳好医生、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员石向东带领团队参加服务。</b></p> <p class="ql-block"><b>  三师分会褚康龄名誉会长向周边的志愿者和群众宣讲开展“南京路学习雷锋便民服务”活动的今昔,身边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的美丽故事,弘扬上海的美好,介绍我们的团队(退役军人)和推荐有关服务项目。</b></p> <p class="ql-block"><b>  陶依嘉带领劳模在南京路开展学雷锋便民服务的多重意义。</b></p><p class="ql-block"><b>一、 历史与精神的传承:让“红色经典”历久弥新</b></p><p class="ql-block"><b> 南京路是上海的商业地标,更是一条有着深厚历史底蕴和红色基因的“中华第一街”。陶依嘉本人是著名的全国劳动模范,也是学习雷锋 学习 “南京路上好八连” 精神的杰出代表。因此,这个活动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b></p><p class="ql-block"><b>· 延续“好八连”传统:上世纪60年代,“南京路上好八连”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故事家喻户晓。陶依嘉带领劳模开展便民服务,直接继承和发扬了这一光荣传统,仿佛让穿越时空的“好人”精神在新时代的南京路上重现。</b></p><p class="ql-block"><b>· 活化“雷锋精神”:学雷锋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在繁华的商业街,通过磨剪刀、修家电、量血压、医疗咨询、法律咨询等实实在在、接地气的服务,将“雷锋精神”转化为可感知的温暖行动,使其避免了形式主义,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时代感。</b></p> <p class="ql-block"><b>  二、 社会价值与影响:构建都市生活中的“信任绿洲”。</b></p><p class="ql-block"><b> 在现代快节奏、高流动性的都市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时显得疏离和冷漠。这个活动营造了一个难得的“情感场域”和“信任空间”。</b></p><p class="ql-block"><b>· 重建社会信任:由“劳模”这一备受社会尊敬和信任的群体来提供服务,本身就具有极强的公信力。市民愿意来,是因为相信劳模的专业、真诚和无私。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现代社会存在的信任危机,展示了真诚、互助的人际关系依然可贵。</b></p><p class="ql-block"><b>· 提供有温度的公共服务:许多服务项目(如医疗服务、保健咨询、小修小补)在市场化环境下利润微薄,甚至已经消失,但它们却是老百姓,特别是老年人生活中的“刚需”。这个活动精准地填补了市场化服务的空白,为市民,尤其是弱势群体,提供了免费且高质量的便民服务,体现了城市的温度和人文关怀。</b></p><p class="ql-block"><b>· 促进社会融合:活动吸引了各行各业的市民参与,打破了职业、年龄和阶层的隔阂。无论是提供服务的劳模,还是接受帮助的市民,都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了作为社区一份子的归属感和凝聚力。</b></p> <p class="ql-block"><b>  三、 榜样与引领作用:让“明星”效应照亮更多人</b></p><p class="ql-block"><b> 劳模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是社会的“明星”。他们的行动具有极强的示范效应。</b></p><p class="ql-block"><b>· 劳模精神的生动诠释:劳模们走下“领奖台”,走上“服务台”,用实际行动告诉社会:劳模荣誉不仅来自于岗位建功,更体现在回馈社会、服务人民的日常实践中。这本身就是对“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最生动的诠释。</b></p><p class="ql-block"><b>· 引领社会风尚:陶依嘉和众多劳模的坚持,如同一面旗帜,极大地激发了社会的正能量。它会感染和带动更多的人,包括他们的同事、青年志愿者、普通市民等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中来,形成“人人学雷锋、人人做雷锋”的良好社会风尚,推动了精神文明的建设。</b></p> <p class="ql-block"><b>  四、 对劳模自身和城市文化的价值</b></p><p class="ql-block"><b>· 保持劳模队伍的先进性:活动为劳模提供了一个密切联系群众、始终保持本色的平台。让他们不忘根本,在服务中倾听民声,了解民生,从而更好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作用。</b></p> <p class="ql-block"><b>  塑造独特的城市名片: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不仅要有经济高度和摩天大楼,更要有精神厚度和城市温度。这个持续了四十多年的便民活动,已经成为上海一道独特而靓丽的人文风景线,是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具体体现,提升了城市的文化软形象。</b></p><p class="ql-block"><b> 因此,其意义远不止于“做好事”本身,而在于它持续不断地向社会注入正能量,唤醒人们内心的善良与利他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都市中心的生动实践和精彩演绎。</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字编辑 孟惠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照片提供 褚康龄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