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9日星期六,同事好友休闲居住<b>“避暑胜地 康养陵川”</b>马圪当乡后郊村--山间小院,第二天返程相约<b>“重游锡崖沟”</b>。<div> 锡崖沟位于山西省陵川县古郊乡境内,享有<b>“太行水乡”</b>之美誉,景区有<b>挂壁公路、红岩大峡谷、青龙湖</b>三大板块组成,如今<b>红岩大峡谷</b>、<b>青龙湖</b>免费开放。</div><div> 锡崖沟南有<b>老爷顶、北有王莽岭、东有十字岭、西有刘秀城</b>四周皆名胜。</div> 进入锡崖沟,站在旅游公路向西北望,绝壁之上清晰可见呈<b>“之”</b>之行的<b>挂壁公路</b>。<div> 锡崖沟挂壁公路,由当地村民<b>历时30年</b>(1962-1991年)<b>手工开凿而成</b>,全长7.5公里。被誉为<b>中国乡村筑路史上的奇迹和太行精神的象征</b>。</div> 镜头转向正北,<b>挂壁公路、东庙华、王莽岭</b>同框。<div> 锡崖沟景区三大板块唯“挂壁公路”是<b>收费项目</b>,参观挂壁公路须乘坐景区观光中巴,其实徒步走一走是很好的选择,不知什么原因现在不允许步行。<div> 乘坐观光中巴,经过山顶<b>东庙华行政村</b>,可直达<b>王莽岭景区</b>。据很多朋友介绍<b>东庙华</b>是现在南太行避暑的最佳选择,不仅地势高、一览无余,而且周围皆风光。</div><div> 十几年前来此游览,那时还没有<b>“农家乐”</b>,就遇到几位<b>北京游客</b>在此居住避暑,那时住的是真真正正<b>“农家”</b>。</div><div> 还是首都北京好,我们与其<b>“步调”</b>相差何止十几年!</div></div> 通向<b>红岩大峡谷</b>、<b>青龙湖</b>的主路,右侧圈起的围墙包装,不知换过几次,每次来都是如此新鲜亮丽。<div> 闲话少说,<b>青龙湖大坝前</b>石桥东侧的石牌坊匾额<b>“妙机其微”</b>,通过石牌坊上方可见一石亭,那是位于山凹中的<b>“烈士纪念亭”</b>。</div><div> 不得不说,山西人民对烈士还是非常敬仰的、<b>红色教育是深入人心</b>的,行进在<b>晋善晋美</b>之山西大地,时不时会有这样的<b>碑</b>、<b>亭</b>,以及<b>简介</b>出现。</div> <b>“妙机其微”</b>近前观,来到近前是想认一认<b>“楹联”</b>,然文化有限,他认得咱、咱认不得他。 <b>“妙机其微”</b>背面匾额<b>“空潭流春”</b>,背面还好,认得“楹联”之<b>上联</b>:<b>不登王母安知沧海了无影</b><div><b> 百度:</b>“不登王母安知沧海了无影”出自<b>《西游记》</b>中孙悟空偷吃蟠桃的情节... ...</div> 通过<b>“妙机其微”</b>石牌坊,位于青龙湖大坝前新石桥南边的<b>“锡崖沟古石桥”</b>简介。 古石桥古朴典雅、<b>小巧玲珑</b>,与新石桥<b>紧紧相贴</b>。<div> 按理,古石桥的地方应该是峡谷<b>最窄处</b>,为什么不把古石桥拆了再建?这就是锡崖沟人民的<b>大度</b>、<b>大智慧</b>。</div><div> <b>历史文物只能传承而不能销毁</b>,如果把老桥拆除再建,那<b>300多年前</b>先辈们的<b>辛勤劳作</b>、<b>工匠精神</b>也就消失了。</div> 锡崖沟<b>古石桥</b>与<b>新石桥</b>并肩而立、亲密无间、相向而行,一古一新,见证着锡崖沟的<b>沧桑巨变</b>。<div> 新石桥的西边矗立着<b>“青岚生烟”</b>石牌坊,与东边的<b>“妙机其微”</b>石牌坊遥相呼应。</div> 走近<b>“青岚生烟”</b>仔细观,这次<b>“楹联”</b>终于可以认得:<b>太行壮锡崖幽天地风光 东坡词好闻赋人间春色</b><div> 山上的台级路是通向<b>烈士纪念亭的台级路</b>,台级路并不是怎么陡峭、也不险峻,两侧就筑有<b>“石栏杆”</b>,这就是山西人民工作认真精神的具体体现。</div> <b>“青岚生烟” </b>背面匾额<b>“行神如空”</b>两侧楹联认不全:<div>上联:峡里藏峡 0 0 焉能不抢</div><div>下联:<b>山外有山 人生更要登攀<br></b><div><br></div></div> 站在<b>古石桥</b>东边俯瞰“青龙飞瀑”之<b>观景台</b>,这里亦是红岩大峡谷的起始处,在<b>“青龙湖”</b>未开发前、<b>“挂壁公路”</b>未收费前,这里是<b>锡崖沟唯一的、最著名的景点</b>。 <b> </b>站在<b>“青岚生烟”</b>牌坊西边俯瞰“青龙飞瀑”<b>四级观景台。</b> 锡崖沟红岩大峡谷右侧青龙飞瀑<b>四级观景台</b>,十几年前来此游览就是如此模样,如今依然是。只是在观景台最上方新建起了一别致的<b>茶吧</b>,为观景台增添了一景。 锡崖沟<b>红岩大峡谷起始处</b>,左侧是青龙飞瀑之<b>绝壁</b>,右侧是<b>四级观景台</b>。 站在青龙飞瀑<b>四级观景台</b>向北望,最远处的山脊即<b>王莽岭景区</b>,绝壁之上左侧建筑是“青岚生烟”<b>牌坊</b>,牌坊右侧是有300多年历史的“<b>锡崖沟古石桥”</b>,古石桥右后方是<b>龙王庙</b>。 青龙飞瀑四级观景台,站在不同的台级有不同的景观,即移步异景。<div> 站在这一级、站在此处:<b>青岚生烟石牌坊、锡崖沟古石桥、龙王庙、最下一级观景台</b>四处同框。</div><div> 古石桥后方即<b>青龙湖大坝</b>,古石桥将<b>红岩大峡谷</b>两岸紧密的连在了一起。</div> 站在<b>不同台级</b>、<b>不同角度</b>观看古石桥相连之红岩大峡谷之精髓。 四级观景台有<b>多条通道</b>,将观景台环环相连,游客多时不至于拥堵。 雨水丰沛时,前方红岩绝壁是<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b>处。 站在四级观景台的第二级向南观望<b>红岩大峡谷</b>,沿此谷出去,可达辉县五A景区--<b>八里沟景区</b>。 从四级观景台返回,向<b>“青岚生烟”</b>石牌坊北边<b>青龙湖</b>方向走,回望古石桥北边的<b>新石桥</b>。 站在上图<b>新石桥</b>向北望,远处是<b>王莽岭</b>、近处是<b>青龙湖大坝</b>,青龙湖之水溢大坝飞流直下。 位于青龙湖最南端的<b>龙王庙</b>,实实在在建在水上的、名副其实的龙王庙。 沿青龙湖向北行进回望<b>龙王庙</b>,龙王庙南边、石桥两端的<b>汉白玉牌坊</b>遥遥相对。远方之<b>崇山峻岭</b>既是河南辉县的<b>十字岭</b>。 穿过山西陵川锡崖沟<b>青龙湖</b>,遥望河南辉县<b>十字岭、天界山清风关、老爷顶</b>。 行进在青龙湖右岸仰望王莽岭,青山环绕的锡崖沟<b>青龙湖,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不是江南胜似江南</b>。<div> 锡崖沟享誉<b>“太行水乡”</b>名副其实,主要还是<b>山美水美不收费</b>!</div><div> 至今搞不明白辉县的<b>百泉湖</b>为什么要收费?</div> 横跨于青龙湖上的表演设施,不知道此设施叫什么、或叫什么运动,只佩服小小的姑娘敢<b>吊在上面游</b>,要知道这是路过的<b>游客</b>,而不是<b>专业</b>的表演者。<b>佩服!</b> 览胜青龙湖后返回停车处,发现多年前走过的<b>“蚂蚁梯”</b>入口,甚是惊喜! 矗立于蚂蚁梯口的<b>“蚂蚁梯”</b>简介。 徒步蚂蚁梯已成为<b>“历史”</b>,如今,不是<b>钢丝封堵</b>,就是<b>高强壁垒</b>。对这条徒步线路--蚂蚁梯印象颇深,只因从这里上上下下好几次。<div> 右侧树木遮挡处,既是锡崖沟<b>四级观景台</b>出口处的红岩大峡谷,到此相汇统称<b>“关后大峡谷”</b>,也许是位于<b>辉县老爷顶清风关</b>之后而得名。</div><div> 不能徒步返回,只能驱车返航。本次休闲一游,到此收关!</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