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张老照片是原26军宣传处高绪平老处长在网上发现传给我的,拍摄者是谁已无从考察,但是照片上的五位老军人是我再熟悉不过的,即刻如获至宝地收藏起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照片拍摄于1977年的胶东昆嵛山,就是当年原26军77师驻地。照片上的军人依次是时任77师师长董仲俊(后排左)、师政委阎鸿魁(后排右)、副师长王德魁(前排左)、副政委门英贤(前排中)、副政委康凯(前排右)。五位师首长,有四位已驾鹤西去,仅有门英贤副政委还健在,已是年逾百岁的老人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71年入伍的我,是五位老首长属下的兵。在岁月染白了双鬓的今天,又见军营老照片,五十多年前老首长们的故事,一幕一幕地闪现在眼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康凯副政委给我的印象是铁腕首长,曾经因为一顿饭,他把宣传队的队长训得掉眼泪。那是1972年野营拉练到一个县城的慰问演出。演出一结束,队伍就被带进了县招待所,迎接我们的是丰盛的八菜一汤。野营拉练中的大兵们突然面对这么多美味,高兴得直咽口水。只是不见了康副政委,队长面露不安。不过既然已经来了,那就开吃吧。一声令下,全队大快朵颐,风卷残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二天便是全队开会,队长做检讨。只见这位政治部的老干事表情凝重,说自己没能带领全队及时撤离,享受了八菜一汤,违犯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深刻检讨。说起昨晚被康副政委的一番批评教育,他停顿片刻,眼中有泪: “昨晚我就只喝了一点点汤啊!”他是山东招远人,说的那个“汤”字,是仄音的第三声,还挑了一个委屈的长音,听得我们想笑不敢笑,使劲憋着。但是这次会议之后,野营拉练路上的我们就更加注意“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王德魁副师长最有亲和力。那是1970年12月,部队排演京剧沙家浜。我被借调去演阿庆嫂,初学京戏不擅表演,排练中被剧团指导老师训得掉泪。有天来了一位首长观摩排练,是王副师长,一口山东话像拉家常,一个举例就把大家逗乐了。他说排练这么一台大戏需要一个过程,同志们急不得。就像一个人要想增加营养强壮身体,你不能说我弄来一条鱼两斤肉,我挂在身上就增加营养了,你得经过一个消化吸收过程。一番话把我说乐了,在快乐中驱赶了自卑和焦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过了几天突然宣布我参军入伍。宣传队召开了新战友入伍欢迎会,王副师长为我颁发军装和领章帽徽,我喜从天降。听说吸收我入伍的决定和一切手续都是副师长拍板办理的。他是我人生路上的贵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019年我去干休所看望94岁的王德奎副师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董仲俊师长喜欢看电影“老三战”(《南征北战》、《地道战》、《地雷战》)。宣传队解散我成了电影队的放映兵,每在营房里遇到师长,他打招呼的话常常是: “去弄个老三战来放放。” 我们怕这句话也敬这句话,怕的是放映“老三战”都放得审美疲劳了;敬的是老师长参加过老三战,这是他的“根据地情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门贤英副政委接触较少,他后来调往青岛警备区,给我们留下了知识渊博、平易近人的印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阎鸿魁政委是1972年从威海守备四师调到我们师的,是我最后见到的一位首长。想不到我在1976年竟与他的大儿子结缘,成了他的儿媳。红娘是我的小姑妹,她曾和我是师宣传队的战友。我和公公婆婆在昆嵛山军营共同生活了近六年,直到1982年转业去南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今天回望这六年,尤其敬佩公爹爸爸的为官正直,两袖清风。那时家中的日子过得节俭,在小院里养鸡种菜,妈妈身体不好,却经常连鸡蛋都舍不得吃。可家里一旦有什么好吃的,爸爸总要先装满一个大盘子让我送到公务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爸爸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炮火中出生入死,三次荣立战功,身负重伤,体内留有弹片,落下了终生残疾。1979年,在他即将升任调离之际,却被一封匿名信诬陷而停职审查。遭此冤案,他没有抱怨,告诉我们,要相信党和组织,清者自清,他坚信组织一定会还他清白。停职期间他依然心怀热爱地生活着,安然自若地在大山里度过了那些停职审查漫长的日子,终于等来了组织还他清白,还给他提升了一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976年我成为阎鸿魁政委(前排中)的儿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爸爸于2013年驾鹤西去,他用正直、慈爱和宠辱不惊的厚德成为儿孙的骄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五十多年过去了,这五位老首长合影的老照片影像都有些模糊了,但是他们的身影在我心中反而更加清晰了。那是他们平凡中的伟大,那是他们一身正气带兵淬出的时光印记。惟愿他们的故事能在岁月里生长出更深刻的纹理,给后人以滋养和启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图文/丽华50</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封面和图一,网图再制作并致谢拍摄者!</span></p> 谢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