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前些日子,和一位旅居英国的上海人聊到旅游时,她给我讲了讲刚从巴尔干回来的见闻,于是就产生了去前南斯拉夫看看的想法。之所以这样,很大程度是我的社会主义情怀。再说西欧这些年也去的差不多了。说真的,由于社会发展的轨迹相仿,原“资本主义”阵营的国度都差不多。</p><p class="ql-block"> 以前我总觉得前南或巴尔干半岛是东欧的一部分,可是在欧洲人的眼中东欧是欧洲大陆的东部,而巴尔干是另一块地理概念。这里因其多山多海岸线和多民族多宗教杂糅的自然状态,历史上被罗马和奥斯曼以及意大利的影响极深。在近代东欧剧变后,东欧大陆的国家,迅速加入到了“资本主义阵营”,并多数被欧盟接纳,而巴尔干则内战不休,前南斯拉夫从欧洲大国,逐渐分裂成六个小国,这还不包括说不清道不明的科索沃。这里的人,对于国家的归属感,远不及对民族的归属感强烈。</p><p class="ql-block"> 这次旅游有八天时间,甄选了克罗地亚(杜布罗夫尼克飞地)、波黑、黑山三个国家沿海地区的几个世界文化遗产地,因为这里有世界上最美的峡湾。</p><p class="ql-block"> 以下图片均为手机随拍</p> 杜布罗夫尼克(克罗地亚)篇 <p class="ql-block"> 杜布罗夫尼克位于克罗地亚的东南端。因波黑奇怪的出海口,而被人为地分割成了克国的飞地。这里与波黑以及黑山的边界犬牙交错,最多时一天要出入境两次。边检站也很简易,最夸张的一次经历是在一个简易的不能再简易的岗亭里,一端是克罗地亚的出境边检警察,另一端是波黑的入境边检警察,亭子中间就是国界。</p> <p class="ql-block">登山俯瞰</p> <p class="ql-block">杜布罗夫尼克老城</p> <p class="ql-block">宾馆阳台远眺</p> <p class="ql-block">吃当地美食也是旅游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树影婆娑的餐厅</p> 波黑篇 <p class="ql-block">不要以为波黑是内陆国家,它是有海岸线的,哪怕只有25公里。波黑不是欧盟成员,有本国货币,不过,在交易时更愿意使用欧元。且要求现金,一般不支持刷卡。在这里不知为什么很少见到黑人和亚裔人。波黑的男人大多是胳膊比我腿粗,腿比我腰粗,脖子和脑袋一般粗的大块头。瓦尔特保卫的萨拉热窝是波黑的首都,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引燃导火索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建于1566年奥斯曼帝国、毁于1993年波黑内战、重建于2004年的莫斯塔尔古桥</p> <p class="ql-block">勇敢者的纵身一跃,已是当地的一个招牌</p> <p class="ql-block">老桥下、内雷特瓦河旁的别有风格的饭庄</p> <p class="ql-block">土耳其甜点和浓茶</p> <p class="ql-block">莫斯塔尔老街</p> <p class="ql-block">克拉维察瀑布(很像可以游泳的缩小版的九寨沟)</p> <p class="ql-block">乡路的尽头,百丈峭壁的底下,建于1520年的布拉加依清真寺(入内参观要带头巾,女性要蒙头)。我尽管不是朝圣者,只看了外景,但还是被虔诚的信徒修建时的选址震撼到了。</p> <p class="ql-block">布纳泉的源头</p> <p class="ql-block">朝圣者歇脚的驿站</p> 黑山篇 <p class="ql-block">和波黑一样,黑山不是欧盟成员,也不是欧元区成员,但它也在其境内却通用欧元。黑山国土面积14000平方公里,比北京的面积小一点,且多山地。人口60万,相当于沈阳的一个区。人均GDP1.3万,旅游收入占比25%。反映二战题材的前南斯拉夫电影《桥》,取景于黑山的塔拉峡谷。这里有成片成片的橄榄树林,随处可见野生的无花果。</p> <p class="ql-block">五星级酒店可能都不陌生,可是入住五星级民宿还是头一次。</p> <p class="ql-block">每一套房间都是相互错落有致的,沿台阶走下去就是就是美丽的科托尔湾。</p> <p class="ql-block">黑山以盛产美女而闻名。这里的美女平均身高172厘米,修长的体型,配上夸张的长腿,极为养眼。网传的人们在海滩裸浴,可能不实。但是美女在海边一定是三点式泳装。这是千真万确的。</p> <p class="ql-block">酒香不怕巷子深。深山里、小溪旁、树荫下,一处非常隐蔽的饭庄。</p> <p class="ql-block">饭庄的酒窖和面包房</p> <p class="ql-block">前南斯拉夫的潜水艇维修基地</p> <p class="ql-block">黑山的名片—布德瓦</p> <p class="ql-block">克托尔的面包房</p> <p class="ql-block">五欧元买的</p> <p class="ql-block">海湾小镇</p> <p class="ql-block">依山势而建的克托尔老城墙,最陡的地方足有六十度。</p> <p class="ql-block">布德瓦的另一个名字—猫城</p> <p class="ql-block">好多老城里的房子都标注着几百年前它的家族归属。</p>